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其中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包括用于夾持蓋板的懸伸邊沿的夾持臂、帶動夾持臂轉動的驅動臂,所述夾持臂與驅動臂呈L形設置,所述夾持臂包括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面上相應彎折支點的頂面支撐部、用于頂壓懸伸邊沿底面的底面支撐部,所述驅動臂設置在夾持臂靠近底面支撐部的一側,所述蓋板變形矯正裝置還包括具有用于支撐在相應腹板的表面上的支撐端和用于向遠離支撐端的方向運動而帶動夾持臂以頂面支撐部為支點轉動的輸出端的驅動裝置。利用上述蓋板變形矯正裝置能夠方便地對蓋板懸伸邊沿的變形進行矯正。
【專利說明】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如圖1所示,是一種起重機的主梁的橫截面示意圖,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兩腹板92、分別封蓋在兩腹板92頂部和底部的上蓋板91和下蓋板93,其中上蓋板91和下蓋板93是焊接固定在腹板92上,且寬度大于兩腹板92的間距。主梁在制造過程中,當焊接完各蓋板與腹板92之間的外側角焊縫后,由于焊接收縮,各蓋板超出腹板92的懸伸邊沿將會產生向對應側腹板92彎折的變形,特別是主梁采用偏軌結構時,上蓋板91的懸伸邊沿911的懸伸距離較長,焊接后的變形將比較嚴重,為保證起重機正常工作,這種變形必須進行矯正。
[0003]目前對蓋板懸伸邊沿變形的矯正一般是利用夾具和起重機進行,夾具用來夾持懸伸邊沿變形的部分,然后依靠起重機帶動夾具朝變形的反方向運動,將下垂變形的懸伸邊沿矯正。但是,由于起重機吊裝力量較大,矯正過程容易發(fā)生危險,矯正距離不易控制,作業(yè)效率低,并且需要較長時間地占用起重機,影響生產,增加了作業(yè)成本。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方便地對蓋板懸伸邊沿的變形進行矯正的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同時提供一種使用該裝置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
[0005]本發(fā)明中蓋板變形矯正裝置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包括用于夾持蓋板的懸伸邊沿的夾持臂、帶動夾持臂轉動的驅動臂,所述夾持臂與驅動臂呈L形設置,所述夾持臂包括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面上相應彎折支點的頂面支撐部、用于頂壓懸伸邊沿底面的底面支撐部,所述驅動臂設置在夾持臂靠近底面支撐部的一側,所述蓋板變形矯正裝置還包括具有用于支撐在相應腹板的表面上的支撐端和用于向遠離支撐端的方向運動而帶動夾持臂以頂面支撐部為支點轉動的輸出端的驅動裝置。
[0006]所述夾持臂遠離驅動臂的一端具有呈階梯結構懸伸的第一支撐端頭和第二支撐端頭,所述頂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一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部表面靠近腹板的一側的頂部支撐件形成,所述底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二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底部表面遠離腹板的一側的底部支撐件形成。
[0007]所述驅動臂的懸伸方向與夾持臂垂直。
[0008]所述驅動裝置是由千斤頂構成。
[0009]本發(fā)明中蓋板變形矯正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蓋板變形矯正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夾持臂裝夾到蓋板發(fā)生變形的懸伸邊沿,使其頂面支撐部支撐在懸伸邊沿的頂面、底面支撐部頂壓在懸伸邊沿的底面,并使懸伸在夾持臂靠近底面支撐部一側的與夾持臂呈L形布置的驅動臂與對應的腹板間隔一段設定的距離;第二步,將驅動裝置的輸出端和支撐端分別頂壓到驅動臂上和對應腹板的表面;第三步,使驅動裝置動作以使其輸出端向遠離支撐端的方向運動,從而帶動夾持臂以頂面支撐部為支點轉動,依靠頂面支撐部的支撐和底面支撐部的頂壓使懸伸邊沿反向變形完成矯正。
[0010]所述夾持臂遠離驅動臂的一端具有呈階梯結構懸伸的第一支撐端頭和第二支撐端頭,所述頂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一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部表面靠近腹板的一側的頂部支撐件形成,所述底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二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底部表面遠離腹板的一側的底部支撐件形成。
[0011]所述驅動臂的懸伸方向與夾持臂垂直。
[0012]所述驅動裝置是由千斤頂構成。
[0013]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包括用于夾持蓋板的懸伸邊沿的夾持臂、帶動夾持臂轉動的驅動臂,所述夾持臂與驅動臂呈L形設置,所述夾持臂包括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面上相應彎折支點的頂面支撐部、用于頂壓懸伸邊沿底面的底面支撐部,所述驅動臂設置在夾持臂靠近底面支撐部的一側,并且所述蓋板變形矯正裝置還包括具有用于支撐在相應腹板的表面上的支撐端和用于向遠離支撐端的方向運動而帶動夾持臂以頂面支撐部為支點轉動的輸出端的驅動裝置,因此,驅動裝置的支撐端能夠支撐在對應的腹板上,輸出端能夠支撐在驅動臂上,當驅動裝置動作而使輸出端向遠離支撐端的方向運動位移時,即可使驅動臂朝向背離于腹板的方向轉動,與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起重機進行作業(yè)相比,上述技術方案結構緊湊,便于操作,能夠方便地對蓋板懸伸邊沿的變形進行矯正,并且避免了對起重機的長時間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作業(yè)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現(xiàn)有技術中起重機主梁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91上蓋板,911懸伸邊沿,92腹板,93下蓋板。
[0015]圖2:本發(fā)明中蓋板變形矯正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及作業(yè)狀態(tài)示意圖。
[0016]圖中各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主梁,11上蓋板,111懸伸邊沿,12腹板,13下蓋板,2蓋板變形矯正裝置,21夾持臂,211第一支撐端頭,2111頂部支撐件,212第二支撐端頭,2121底部支撐件,22驅動臂,23千斤頂,231支撐端,232輸出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發(fā)明中蓋板變形矯正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所示,包括蓋板變形矯正夾具、作為驅動裝置的千斤頂23,變形矯正夾具和千斤頂23是相互分離設置,便于轉移和使用時千斤頂支撐位置的靈活調整。
[0018]蓋板變形矯正夾具包括用于夾持蓋板的懸伸邊沿111的夾持臂21、用于帶動夾持臂21轉動的驅動臂22。驅動臂22是懸設設置在夾持臂21靠近底面支撐部212的一側并且懸伸方向垂直于夾持臂21 ;夾持臂21遠離驅動臂22的一端具有呈階梯結構懸伸的第一支撐端頭211和第二支撐端頭212,第一支撐端頭211的末端上固定有頂部支撐件2111,用于在使用時支撐懸伸邊沿111頂部表面靠近腹板的一側,構成頂面支撐部;第二支撐端頭212的末端上固定有底部支撐件2121,用于在使用時支撐懸伸邊沿111頂部表面遠離腹板的一側,構成底面支撐部。這樣,驅動臂逆時針轉動時,夾持臂的頂面支撐部和底面支撐部能夠對變形的懸伸邊沿111產生較大的扭矩,便于作業(yè),同時第一支撐端頭211和第二支撐端頭212形成的階梯結構也便于夾持臂在懸伸邊沿111上的卡裝。千斤頂23位移輸出方向的一端為用于支撐在對應的腹板12上的支撐端231,另一端為用于頂壓驅動臂22而帶動驅動臂22向背離于腹板12的方向轉動的輸出端232。
[0019]本發(fā)明中蓋板變形矯正方法的一個實施例即上述蓋板變形矯正裝置2的一個實施例的使用方法,首先,將主梁I側放,使腹板12水平放置,上蓋板11需要矯正的懸伸邊沿111在上方,然后按以下步驟進行變形矯正:第一步,將夾持臂21裝夾到上蓋板11發(fā)生變形的懸伸邊沿111,使夾持臂21的頂面支撐部支撐在懸伸邊沿111的頂面、底面支撐部頂壓在懸伸邊沿111的底面,并使懸伸在夾持臂21靠近底面支撐部一側的與夾持臂21呈L形布置的驅動臂22與對應的腹板12間隔一段設定的供千斤頂23支撐放置的距離;第二步,將千斤頂23的輸出端232和支撐端231分別頂壓到驅動臂22上和對應腹板12的表面;第三步,操作千斤頂23動作,使輸出端232向上伸出適當距離,帶動驅動臂22以頂面支撐部位支點向背離于腹板12的方向轉動適當角度,依靠頂面支撐部的支撐和底面支撐部的頂壓產生的扭矩使懸伸邊沿111反向變形,完成矯正。
[0020]在上述實施例中,驅動臂22的懸伸方向垂直于夾持臂21,底面支撐部到驅動臂22懸伸方向的垂直距離小于頂面支撐部到驅動臂22懸伸方向的垂直距離,并且驅動裝置采用的是千斤頂23,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驅動臂22的懸伸方向也可以與夾持臂21呈大于0°且小于90°的夾角,只要能夠使千斤頂23能夠支撐在腹板12和驅動臂22之間即可,同樣能夠實現(xiàn)對夾具的驅動;另外,按照圖2的圖紙方向觀察,底面支撐部的位置也可以與頂面支撐部平齊,只要能夠保證夾具逆時針轉動時能夠帶動懸伸邊沿111彎折,均能夠達到矯正變形的目的,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現(xiàn)的;再者,作為驅動裝置的千斤頂23也可以替換成其他形式,例如液壓缸,氣壓缸、電動推桿等,而驅動裝置的輸出端232也可以與驅動臂22傳動連接,例如采用鉸接連接。而上述實施例中主梁的放置方式不限,例如使下蓋板支撐在地面上,使上蓋板在上,只要能夠使蓋板變形矯正裝置能夠裝卡,均可以進行變形矯正作業(yè)。
【權利要求】
1.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夾持蓋板的懸伸邊沿的夾持臂、帶動夾持臂轉動的驅動臂,所述夾持臂與驅動臂呈L形設置,所述夾持臂包括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面上相應彎折支點的頂面支撐部、用于頂壓懸伸邊沿底面的底面支撐部,所述驅動臂設置在夾持臂靠近底面支撐部的一側,所述蓋板變形矯正裝置還包括具有用于支撐在相應腹板的表面上的支撐端和用于向遠離支撐端的方向運動而帶動夾持臂以頂面支撐部為支點轉動的輸出端的驅動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臂遠離驅動臂的一端具有呈階梯結構懸伸的第一支撐端頭和第二支撐端頭,所述頂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一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部表面靠近腹板的一側的頂部支撐件形成,所述底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二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底部表面遠離腹板的一側的底部支撐件形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臂的懸伸方向與夾持臂垂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蓋板變形矯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是由千斤頂構成。
5.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板變形矯正裝置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夾持臂裝夾到蓋板發(fā)生變形的懸伸邊沿,使其頂面支撐部支撐在懸伸邊沿的頂面、底面支撐部頂壓在懸伸邊沿的底面,并使懸伸在夾持臂靠近底面支撐部一側的與夾持臂呈L形布置的驅動臂與對應的腹板間隔一段設定的距離;第二步,將驅動裝置的輸出端和支撐端分別頂壓到驅動臂上和對應腹板的表面;第三步,使驅動裝置動作以使其輸出端向遠離支撐端的方向運動,從而帶動夾持臂以頂面支撐部為支點轉動,依靠頂面支撐部的支撐和底面支撐部的頂壓使懸伸邊沿反向變形完成矯正。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臂遠離驅動臂的一端具有呈階梯結構懸伸的第一支撐端頭和第二支撐端頭,所述頂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一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頂部表面靠近腹板的一側的頂部支撐件形成,所述底面支撐部是由設置在第二支撐端頭末端的用于支撐懸伸邊沿底部表面遠離腹板的一側的底部支撐件形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臂的懸伸方向與夾持臂垂直。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蓋板變形矯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是由千斤頂構成。
【文檔編號】B21D1/10GK104128394SQ201310324557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郝靜燕, 王躍文, 王少峰, 史之杰, 韓艷紅 申請人:河南衛(wèi)華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