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板機的模具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模具支架(5)具備:支架主體(16);在與支架主體(16)之間夾著模具(4)而進行夾持的夾持部件(17A、17B);能夠?qū)A持部件(17A、17B)相對于支架主體(16)緊固的緊固部件(18A、18B);以及在解除緊固的狀態(tài)下,限制夾持部件(17A、17B)相對于支架主體(16)離開一定距離以上的止擋部件(19)。止擋部件(19)具有插通到夾持部件(17A、17B)上所形成的孔(46A、46B)中的軸部(51);以及形成于軸部(51)的頂端的頭部(52A、52B)。頭部(52A、52B)在能夠通過上述孔(46A、46B)的形態(tài)和不能通過上述孔(46A、46B)的形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
【專利說明】彎板機的模具支架
[0001] 關聯(lián)申請
[0002] 本申請主張2012年4月27日申請的日本特愿2012 - 102617的優(yōu)先權,通過參 照其整體來作為構(gòu)成本申請的一部分而加以引用。
【技術領域】
[0003] 本發(fā)明涉及彎板機的模具支架,特別涉及能夠防止上模具的更換時等的上模具的 落下、并能夠使上模具朝下方脫出而卸下的技術。
【背景技術】
[0004] 彎板機的上模具安裝在相對于壓頭裝卸自如的模具支架的下部。詳細而言,模具 支架由支架主體和借助螺栓等安裝在該支架主體的正面?zhèn)然蛘弑趁鎮(zhèn)鹊膴A持部件構(gòu)成,借 助這些支架主體和夾持部件以前后夾著的方式夾持上模具。夾持部件借助螺栓等緊固部件 被緊固于支架主體。
[0005] 在該結(jié)構(gòu)的情況下,在上模具的更換時,當放松緊固部件對夾持部件的緊固來解 除上模具的夾持時,存在上模具因自重而落下的可能性。作為其對策進行如下應對:在上模 具的前面或者背面設置落下防止用的槽,并且在支架主體或者夾持部件上設置用于進入上 述槽內(nèi)的突起,當上模具要落下時,通過上述突起與上述槽的上壁面卡合,來防止落下。
[0006]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7] 專利文獻
[0008]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326675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9]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0] 即使是如上述那樣采取上模具的落下防止對策的模具支架,當過于放松緊固部件 對夾持部件的緊固時,支架主體與夾持部件之間的間隔大幅打開而使突起從落下防止用的 槽脫落,從而有可能使上模具落下。對此,只要設置限制成支架主體與夾持部件之間的間隔 不會打開至一定間隔以上的限制機構(gòu),則能夠解決。
[0011] 但是,當設置上述限制機構(gòu)時,能夠可靠防止上模具的落下,相反,變得無法將安 裝于模具支架的上模具向下方拔出而卸下。因此,在上模具的更換時,將上模具沿著落下防 止用的槽而向側(cè)方拔出而卸下。當采用該上模具的卸下方法時,存在如下那樣的問題。艮P, 在將多個上模具排列安裝于模具支架的情況下,在對全部上模具進行更換時沒有特別的問 題,但僅想要更換排列的中央的上模具時,必須將不需要卸下的排列的外側(cè)的上模具也卸 下,作業(yè)麻煩。
[0012]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通常時候在模具的更換時等能夠防止模具因自重 而落下、并僅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夠?qū)⒛>呦蛳路桨纬龆断碌膹澃鍣C的模具支架。
[0013]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4] 本發(fā)明的彎板機的模具支架是設置于彎板機的壓頭的下部并保持模具的部件,具 備:支架主體,具有供上述模具接觸的垂直的模具接觸面;夾持部件,在與該支架主體的上 述模具接觸面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緊固部件,設置于上述支架主體與上述夾持部件 之間,能夠?qū)⑸鲜鰥A持部件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緊固;以及止擋部件,在基于該緊固部件的 緊固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限制上述夾持部件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離以上。上述止 擋部件具有:軸部,從上述支架主體的位于比上述模具接觸面靠上方的部位向上述夾持部 件側(cè)延伸,插通到形成于上述夾持部件的孔中;以及頭部,形成于該軸部的頂端,外周的一 部分向比軸部靠外周側(cè)伸出;該頭部在能夠通過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的形態(tài)與不能夠通 過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的形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
[0015]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使模具與支架主體的垂直的模具接觸面接觸,借助緊固部件將夾持 部件相對于支架主體緊固,由此借助支架主體的模具接觸面和夾持部件夾著模具而進行夾 持。通常時,為止擋部件的頭部不能夠通過夾持部件的孔的狀態(tài),維持為限制夾持部件相對 于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離以上的狀態(tài)。因此,在模具的更換時等,即使放松緊固部件對夾持 部件的緊固,夾持部件也不會相對于支架主體大幅打開,從而防止模具的落下。當切換到止 擋部件的頭部能夠通過夾持部件的孔的狀態(tài)時,夾持部件能夠相對于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 離以上。在該狀態(tài)下,能夠使夾持部件相對于支架主體大幅打開,能夠?qū)⒛>呦蛳路桨纬龆?取下。
[0016] 也就是說,基本上可防止在模具的更換時等模具因自重而落下,而僅通過進行切 換止擋部件的形態(tài)這樣的簡單操作,就能夠?qū)⒛>呦蛳路桨纬龆断?。由此,例如,在模?支架上排列安裝多個模具、而僅想要更換排列中央的模具時,能夠僅將所需要的模具向下 方拔出而卸下。
[0017] 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為如下結(jié)構(gòu):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的與該孔的軸向正交的 剖面的形狀為非圓形,上述止擋部件的上述軸部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繞軸中心旋轉(zhuǎn)自如, 上述頭部為,借助上述軸部繞軸中心旋轉(zhuǎn),而在能夠插通到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中的狀 態(tài)與不能夠插通到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中的狀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
[0018] 在該情況下,在頭部能夠通過夾持部件的孔的形態(tài)和頭部不能夠通過夾持部件的 孔的形態(tài)之間切換的操作簡單,結(jié)構(gòu)也簡單。
[0019] 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為如下結(jié)構(gòu):上述支架主體分別在前面以及背面設置有上述 模具接觸面,作為上述夾持部件,具備: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在與上述支架主體的正面?zhèn)鹊?模具接觸面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以及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在與上述支架主體的背面 側(cè)的模具接觸面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作為上述緊固部件,具備:正面?zhèn)鹊木o固部件, 設置在上述支架主體和上述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之間,能夠?qū)⑸鲜稣鎮(zhèn)鹊膴A持部件相對于 上述支架主體緊固;以及背面?zhèn)鹊木o固部件,設置在上述支架主體和上述背面?zhèn)鹊膴A持部 件之間,能夠?qū)⑸鲜霰趁鎮(zhèn)鹊膴A持部件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緊固,上述止擋部件為,在上述 支架主體的正面?zhèn)鹊哪>呓佑|面和上述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的情 況下,在基于上述正面?zhèn)鹊木o固部件的緊固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限制上述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 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離以上,并且,在上述支架主體的背面?zhèn)鹊哪>呓佑|面和 上述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的情況下,在基于上述背面?zhèn)鹊木o固部件 的緊固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限制上述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離以 上。
[0020] 在為該結(jié)構(gòu)時,能夠在模具支架的正面?zhèn)纫约氨趁鎮(zhèn)戎械娜我粋?cè)選擇性地安裝模 具。在正面?zhèn)劝惭b模具的情況、以及在背面?zhèn)劝惭b模具的情況的任一個中,共用止擋部件, 因此能夠減少部件件數(shù)。而且,切換止擋部件的形態(tài)的操作為,在正面?zhèn)劝惭b模具情況和在 背面?zhèn)劝惭b模具的情況下都相同,因此容易操作。
[0021] 在上述技術方案以及/或者說明書以及/或者附圖所公開的至少兩個結(jié)構(gòu)的怎樣 的組合都包含于本發(fā)明。特別是,上述技術方案的兩項以上的怎樣的組合都包含于本發(fā)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 本發(fā)明根據(jù)參考了附加的附圖的以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的說明能夠更清楚地被理 解。然而,實施方式以及附圖只是用于圖示以及說明的,并不應該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本發(fā)明的范圍由附加的權利要求書來限定。在附加附圖中,多個附圖中的相同的構(gòu)件編號 表示相同或者相當部分。
[0023] 圖1是具備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支架的彎板機的主視圖。
[0024] 圖2是該彎板機的局部剖視側(cè)視圖。
[0025] 圖3是該彎板機的上模具支撐部的主視圖。
[0026] 圖4是對圖3的IV - IV剖面圖追加了其局部放大圖的圖。
[0027] 圖5是圖3的V - V剖面圖。
[0028] 圖6A是該模具支架的夾持部件中的一部分的一個剖面的剖面圖。
[0029] 圖6B是該模具支架的夾持部件中的一部分的與圖6A不同的剖面的剖面圖。
[0030] 圖7A是該模具支架的下部的剖視側(cè)視圖。
[0031] 圖7B是圖7A的VIIB向視圖。
[0032] 圖8是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的一部分的后視圖。
[0033] 圖9是示出與圖4不同狀態(tài)的圖3的IV - IV剖面圖。
[0034] 圖10A是示出從該模具支架卸下正面?zhèn)鹊纳夏>叩臓顟B(tài)的說明圖。
[0035] 圖10B是示出從該模具支架卸下背面?zhèn)鹊纳夏>叩臓顟B(tài)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 對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與附圖一起進行說明。
[0037] 圖1是具備該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支架的彎板機的主視圖,圖2是其局部剖 視側(cè)視圖。該彎板機為,在主體框架1的正面?zhèn)仍O置有支撐下模具2的臺3和支撐上模具 4的壓頭(ram) 6。臺3相對于主體框架1位置固定。壓頭6在相對于主體框架1的左右兩 側(cè)部由升降引導機構(gòu)7支撐為能夠升降,由左右一對升降驅(qū)動機構(gòu)8升降驅(qū)動。主體框架 1由左右一對側(cè)板la和將這些左右側(cè)板la的上部彼此連結(jié)的連結(jié)框架部lb構(gòu)成,在連結(jié) 框架部lb設置有上述左右的升降驅(qū)動機構(gòu)8。
[0038] 下模具2為與臺3大致相同的左右長度,在上表面具有成形用的凹部2a(圖2)。 上模具4由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個上模具分割體4A、4B、4C構(gòu)成,在下端具有用于進入下 模具2的上述凹部2a的頂端部分4a(圖2)。上模具4經(jīng)由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個模具 支架5安裝于壓頭6。具體地說,上模具分割體4A、4B、4C分別經(jīng)由2個模具支架5而安裝 于壓頭6。通過左右的升降驅(qū)動機構(gòu)8的驅(qū)動使壓頭6下降,使上模具4的頂端部分4a進 入下模具2的凹部2a,由此,將下模具2之上所載置的板材工件W彎曲加工成V字狀。
[0039] 升降引導機構(gòu)7由主體框架1的側(cè)部框架la上所設置的沿著上下方向的升降引 導件7a和分別在該升降引導件7a的前后兩面滾動的一對輥7b構(gòu)成。而且,升降驅(qū)動機構(gòu) 8具有由伺服馬達等構(gòu)成的旋轉(zhuǎn)驅(qū)動源10、滾珠絲杠機構(gòu)11、將旋轉(zhuǎn)驅(qū)動源10的旋轉(zhuǎn)向滾 珠絲杠機構(gòu)11傳遞的帶傳動裝置14。滾珠絲杠機構(gòu)11由沿著上下方向的絲杠軸12和經(jīng) 由內(nèi)置的滾珠(未圖示)與該絲杠軸12螺合的螺母13構(gòu)成,螺母13借助旋轉(zhuǎn)驅(qū)動源10 的驅(qū)動力而旋轉(zhuǎn)。通過螺母13旋轉(zhuǎn),而使絲杠軸12沿上下進退,使壓頭6沿升降引導件7a 升降。升降引導機構(gòu)7以及升降驅(qū)動機構(gòu)8也可以是其他結(jié)構(gòu)。
[0040] 圖3是上模具支撐部的主視圖,圖4、圖5分別是圖3的IV - IV剖面圖、V - V剖 面圖。供上模具4安裝的模具支架5由支架主體16、正面?zhèn)纫约氨趁鎮(zhèn)鹊膴A持部件17A、 17B、正面?zhèn)纫约氨趁鎮(zhèn)鹊木o固部件18A、18B、以及止擋部件19(圖3)構(gòu)成。該實施方式中 所使用的上模具4為如下形狀:相對于上述頂端部分4a向正面?zhèn)龋▓D4、圖5的情況)偏 移地向上方延伸,其上部為模具支架5的被安裝部4b,在比該被安裝部4b靠下側(cè)的上下中 央部,形成有向頂端部分4a的正上方伸出的肩部4c。在被安裝部4b的正面?zhèn)鹊拿嫔?,形?有沿左右方向(上模具分割體4A、4B、4C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落下防止用槽4d。
[0041] 支架主體16在上部具有朝向上方的加壓力支承面20,壓頭安裝部21從該加壓力 支承面20的前側(cè)(正面?zhèn)龋┫蛏戏窖由?。使上述加壓力支承?0與壓頭6的下端面抵 接,并且使上述壓頭安裝部21的背面與壓頭6的前面接觸。進而,使剖面L字狀的推壓部 件22蓋在壓頭安裝部21的前面,借助基于螺栓23的緊固將該推壓部件22推壓在壓頭6 的前面,由此將支架主體16安裝于壓頭6。借助設置于壓頭6的前面的沿左右方向的朝上 的臺階部24、以及從壓頭安裝部21的上端向后方突出而能夠鉤掛于上述臺階部24的鉤掛 部25,防止支架主體16從壓頭6落下。
[0042] 支架主體16的下部16a為與上述加壓力支承面20大致相同的前后寬度,模具安 裝部16b從該下部16a的下表面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下方延伸。而且,模具安裝部16b的 垂直的前面以及背面的下部為供上模具4接觸的模具接觸面26A、26B。而且,模具安裝部 16b的下端面為相對于上模具4傳遞加壓力的加壓力傳遞面27。加壓力傳遞面27位于上 述加壓力支承面20的前后寬度內(nèi)。
[0043] 夾持部件17A、17B是在支架主體16的上述模具接觸面26A、26B之間夾著上模具 4而進行夾持的部件,借助正面?zhèn)纫约氨趁鎮(zhèn)鹊木o固部件18A、18B分別被緊固于支架主體 16。在該例子中,緊固部件18A、18B是帶六角孔的螺栓。
[0044] 詳細而言,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A為,如圖4所示那樣,將緊固部件18A從前方(正 面?zhèn)龋┎逋ǖ綂A持部件17A上所設置的沉孔28中,使其緊固部件18A的陽螺紋部18Aa螺 合到支架主體16的模具安裝部16b上所設置的螺紋孔29中,由此緊固于支架主體16。螺 紋孔29位于比模具接觸面26A、26B靠上方。在緊固部件18A的外周且為夾持部件17A與 模具安裝部16b之間夾有螺旋彈簧30A,將夾持部件17A彈性地緊固于支架主體16。
[0045] 而且,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B為,如圖5所示那樣,緊固部件18B從前方插通到支 架主體16的模具安裝部16b上所設置的螺栓插通孔31中,使其緊固部件18B的陽螺紋部 18Ba螺合到夾持部件17B上所設置的螺紋孔32中,由此緊固于支架主體16。螺栓插通孔 31位于比模具接觸面26A、26B靠上方。在緊固部件18B的外周且為夾持部件17B與模具 安裝部16b之間夾有螺旋彈簧30B,夾持部件17B彈性地緊固于支架主體16。此外,緊固部 件18B的轉(zhuǎn)動操作借助插通于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A上所設置的貫通孔33的轉(zhuǎn)動操作用 工具(未圖示)來進行。
[0046] 在夾持部件17A、17B上,設置有在更換時等用于防止上模具4落下的落下防止機 構(gòu)35。該落下防止機構(gòu)35為,如圖4的局部放大圖所詳細示出的那樣,在夾持部件17A、17B 的下端的朝向支架主體16的面36上所形成的在左右方向上長的槽37中,以相對于上述面 36伸縮自如的方式設置有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是與夾持部件 17A、17B大致相同的左右長的細長部件,頂端面的下部為,越向下方越相對于支架主體16 后退的傾斜面38a。圖4的局部放大圖示出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A的落下防止機構(gòu)35,但 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B的落下防止機構(gòu)35也是相同的構(gòu)造。
[0047] 如圖6A所示那樣,在上述槽37的底面與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之間的左右多個 部位設置有彈簧部件39,向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朝支架主體16突出的方向?qū)ζ涫┝Α?而且,如圖6B所示那樣,對夾持部件17A、17B的左右多個部位所設置的沉孔40,從與支架主 體16相反的一側(cè)插通帶凸緣的螺栓41,該帶凸緣的螺栓41的陽螺紋部40a螺裝于落下防 止用鉤掛部件38。由此,帶凸緣的螺栓41的凸緣部41b與沉孔40的臺階面40a卡合,從而 使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不從上述面36突出一定以上。此外,在帶凸緣的螺栓41的外周 嵌合有套管42,借助該套管42而限定成使從凸緣部41b到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的距離 為一定。
[0048] 例如,如圖3所示那樣,止擋部件19在與上述緊固部件18A、18B相同的高度位置 配置于左右多個部位(在該例子中為兩個部位)。圖7A是模具支架16的下部的剖視側(cè)視 圖,圖7B是其VIIB向視圖,圖8是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的一部分的后視圖。此外,圖7A相當 于圖3的VIIA - VIIA剖面。
[0049] 止擋部件19為如下部件:在由緊固部件18A、18B對夾持部件17A、17B的緊固被解 除的狀態(tài)下,限制夾持部件17A、17B相對于支架主體16離開一定距離以上。在該實施方式 中,通過一個止擋部件19,來進行對正面?zhèn)纫约氨趁鎮(zhèn)鹊膴A持部件17A、17B的兩方的位置 限制,但也可以分開設置進行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A的位置限制的止擋部件19和進行背面 側(cè)的夾持部件17B的位置限制的止擋部件19。
[0050] 該實施方式的止擋部件19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軸部51和分別形成在該軸部51 的前端以及后端的頭部52A、52B。軸部51插通于支架主體16的模具安裝部16b上所形成 的貫通孔50,兩端分別向前方即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A-側(cè)以及后方即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 17B -側(cè)延伸。頭部52A、52B的外周的一部分向比軸部51靠外周側(cè)伸出。上述貫通孔50 位于比模具安裝部16b的模具接觸面26A、26B靠上方。借助嵌合于軸部51的外周的前后 一對C環(huán)53來約束止擋部件19沿軸向的移動。
[0051] 如圖7B以及圖8所示那樣,頭部52A、52B的從與軸向正交的方向觀察的形狀為非 圓形,例如設為長圓形。在正面?zhèn)鹊念^部52A的端面,形成有轉(zhuǎn)動操作用的六角孔19a。而 且,在背面?zhèn)鹊念^部52B的長徑部的外周面,形成有供后述的球塞58的滾珠58a卡合的軸 向槽19b。
[0052] 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A具有與止擋部件19對應的、形成于前面的圓形的凹部55A 和從該凹部55A的底面朝向后方貫通的非圓形孔56A。在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非圓形孔 56A是比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A大一圈的長圓形。通常時,止擋部件19的軸部51的前端 部插通于非圓形孔56A,頭部52A位于凹部55A內(nèi)。在凹部55A的底面與頭部52A之間,設 有些許的前后方向間隙。該間隙尺寸S例如設為1_左右。
[0053] 通常時,如圖7B那樣,在從其軸向觀察止擋部件19時,為頭部52A的方向與非圓 形孔56A的方向交叉的狀態(tài)。因此,頭部52A與凹部55A的底面卡合,從而限制夾持部件17A 相對于支架主體16離開上述間隙尺寸δ以上。當使止擋部件19繞軸中心旋轉(zhuǎn)約90°、使 頭部52Α的方向與非圓形孔56Α的方向一致時,頭部52Α能夠插通于非圓形孔56Α,能夠?qū)?夾持部件17Α向前方拔出。
[0054] 同樣,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Β具有與止擋部件19對應的、形成于背面的圓形的凹 部55Β和從該凹部55Β的底面朝向前方貫通的非圓形孔56Β。在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非圓 形孔56Β是比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Β大一圈的長圓形。止擋部件19的軸部51的后端部 插通于非圓形孔56Β,頭部52Β位于凹部55Β內(nèi)。在凹部55Β的底面與頭部52Β之間,設有 些許的前后方向間隙。該間隙尺寸S例如設為1_左右。
[0055] 通常時,如圖8那樣,在從其軸向觀察止擋部件19時,為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Β 的方向與非圓形孔56Β的方向交叉的狀態(tài)。因此,頭部52Β與凹部55Β的底面卡合,從而限 制夾持部件17Β相對于主體支架16離開上述間隙尺寸δ以上。當使止擋部件19繞軸中 心旋轉(zhuǎn)約90°、使頭部52Β的方向與非圓形孔56Β的方向一致時,頭部52Β能夠插通于非圓 形孔56Β,能夠?qū)A持部件17Β向后方拔出。
[0056] 在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Β的上部借助螺母47安裝有球塞58。該球塞58的頂端部 向凹部55Β內(nèi)突出,頂端的滾珠58a與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Β的上述軸向槽19b卡合。由 此,穩(wěn)定地維持為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A、52B的方向與非圓形孔56A、56B的方向交叉的狀 態(tài)。當將轉(zhuǎn)動操作用工具(未圖示)插入正面?zhèn)鹊念^部52A上所形成的六角孔19a中而進 行轉(zhuǎn)動操作時,能夠使?jié)L珠58a越出軸向槽19b而使止擋部件19旋轉(zhuǎn)。
[0057] 如圖4那樣,在模具支架5的模具安裝部16b的正面?zhèn)劝惭b上模具4的情況下,在 使上模具4的被安裝部4b與正面?zhèn)鹊哪>呓佑|面26A抵接、并且使肩部4c的上端面與加壓 力傳遞面27抵接的狀態(tài)下,借助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A將上模具4推壓于模具接觸面26A 而進行夾持。夾持部件17A借助緊固部件18A而緊固固定于支架主體16。在該安裝狀態(tài) 下,夾持部件17A的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借助彈簧部件39 (圖6A)的作用力而從夾持部 件17A的朝向支架主體16的面36突出,進入上模具4的落下防止用槽4d。
[0058] 在上模具4的更換時,放松緊固部件18A,從而解除夾持部件17A對上模具4的夾 持。然后,沿著落下防止用槽4d的長度方向使上模具4向左右任一方滑動,從而將上模具 4從模具支架5卸下。即使放松緊固部件18A,也通過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A與夾持部件 17A的凹部55A的底面之間的卡合而使得夾持部件17A不會從支架主體16離開上述間隙尺 寸S以上,所以夾持部件17A的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不會從上模具4的落下防止用槽 4d脫落。因此,能夠可靠防止上模具4的落下。
[0059] 在將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個上模具分割體4A、4B、4C的全部進行更換的情況 下、或者在將位于排列的兩側(cè)的上模具分割體4A、4C更換的情況下,使用上述上模具4的卸 下方法。在僅將位于排列的中央的上模具分割體4B更換的情況下,也可以如下述那樣卸下 上模具分割體4B。
[0060] 即,對于保持上模具分割體4B的模具支架5,使止擋部件19繞軸中心旋轉(zhuǎn)約 90°,從而使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A的方向與夾持部件18A的非圓形孔56A的方向一致。 由此,頭部52A能夠插通于非圓形孔56A。在該狀態(tài)下,一邊從下方支承上模具分割體4B, 一邊如圖10A那樣,將夾持部件18A向前方拉出直至夾持部件17A的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 38從上模具4的落下防止用槽4d脫落。頭部52A嵌入非圓形孔56A內(nèi)。然后,將上模具分 割體4B向下方抽出,而將其從模具支架5卸下。
[0061] 在安裝新的上模具分割體4B時,將上模具分割體4B的被安裝部4b插入主體支架 16的模具安裝部16b與夾持部件17A之間,借助緊固部件18A將夾持部件17A相對于支架 主體16緊固,從而借助夾持部件17A將上模具分割體4B推壓在支架主體16的模具接觸面 26A來進行夾持。進而,使止擋部件19旋轉(zhuǎn),形成使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A的方向與夾持 部件17A的非圓形孔56A的方向交叉的狀態(tài)。由此,夾持部件17A相對于支架主體16不會 離開一定距離以上。
[0062] 上模具分割體4B的被安裝部4b朝模具安裝部16b與夾持部件17A之間的插入, 可以在將夾持部件17A向前方拉出的狀態(tài)下進行,但也可以在形成止擋部件19對夾持部件 17A進行位置限制的狀態(tài)之后進行。在該情況下,上模具分割體4B的被安裝部4b從下方推 壓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的傾斜面38a,由此抵抗彈簧部件39 (圖6A)的作用力而將落下 防止用鉤掛部件38推入槽37內(nèi)。
[0063] 這樣,對于保持要更換的上模具分割體4B的模具支架5,借助人為操作暫時解除 止擋部件19的功能,由此能夠僅將上模具分割體4B向下方拔出而卸下。因此,更換作業(yè)簡 單。
[0064] 而且,該模具支架5為,如圖9那樣,也能夠?qū)⑸夏>?安裝于模具安裝部16b的 背面?zhèn)?。在該情況下,在使上模具4的被安裝部4b與背面?zhèn)鹊哪>呓佑|面26B抵接、并且 使肩部4c的上端面與加壓力傳遞面27抵接的狀態(tài)下,借助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17B將上模 具4推壓在模具接觸面26B來進行夾持。夾持部件17B借助緊固部件18B而緊固固定于支 架主體16。在該安裝狀態(tài)下,夾持部件17B的落下防止用鉤掛部件38進入上模具4的落下 防止用槽4d。
[0065] 與將上模具4安裝于模具安裝部16b的正面?zhèn)鹊那闆r相同地進行上模具4的更 換。即,存在如下方法:僅通過放松緊固部件18B,而使上模具4向左右任一方滑動來將其 從模具支架5卸下的方法;以及借助人為操作而暫時解除止擋部件19的功能,僅將任意的 上模具分割體4A、4B、4C向下方拔出而將其從模具支架5卸下的方法(圖10B)。其操作順 序以及作用與上述相同,因此為了避免重復而省略說明。
[0066] 對于上述結(jié)構(gòu)的作用進行總結(jié),該模具支架5為,使上模具4與支架主體16的垂 直的模具接觸面26A、26B接觸,借助緊固部件18A、18B將夾持部件17A、17B相對于支架主 體16緊固,由此借助支架主體16的模具接觸面26A、26B和夾持部件17A、17B夾著上模具 4來進行夾持。通常時,為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A、52B不能夠通過夾持部件17A、17B的非 圓形孔56A、56B的狀態(tài),維持為限制夾持部件17A、17B相對于支架主體16離開一定距離以 上的狀態(tài)。
[0067] 因此,在上模具4的更換時等,即使放松緊固部件18A、18B對夾持部件17A、17B的 緊固,夾持部件17A、17B也不會相對于支架主體16大幅打開,從而防止上模具4的落下。當 切換到止擋部件19的頭部52A、52B能夠通過夾持部件17A、17B的非圓形孔56A、56B的狀 態(tài)時,能夠使夾持部件17A、17B相對于支架主體16離開一定距離以上。在該狀態(tài)下,能夠 使夾持部件17A、17B相對于支架主體16大幅打開,從而將上模具4向下方拔出而卸下。
[0068] 也就是說,基本上可防止在上模具4的更換時等上模具4因自重而落下,而僅通過 進行切換止擋部件17A、17B的形態(tài)這樣的簡單操作,就能夠?qū)⑸夏>?向下方拔出而卸下。 由此,如該實施方式那樣,在作為上模具4而排列配置多個上模具分割體4A、4B、4C的情況 下,能夠僅將想要更換的上模具分割體4A、4B、4C向下方拔出而卸下。
[0069] 止擋部件19為,僅通過使軸部51繞軸中心旋轉(zhuǎn),就能夠在頭部52A、52B能夠通過 夾持部件17A、17B的非圓形孔56A、46B的形態(tài)與頭部52A、52B不能夠通過夾持部件17A、 17B的非圓形孔56A、46B的形態(tài)之間切換,因此其切換操作簡單。而且,用于進行切換的結(jié) 構(gòu)也簡單。
[0070] 該模具支架5為,在模具安裝部16b的正面?zhèn)纫约氨趁鎮(zhèn)戎械娜我粋?cè)都能夠選擇 性地安裝上模具4。在正面?zhèn)劝惭b上模具4的情況下、以及在背面?zhèn)劝惭b上模具4的情況下 的任一個中,由于共用止擋部件19,因此部件件數(shù)少也沒問題。而且,切換止擋部件19的形 態(tài)的操作也是在正面?zhèn)劝惭b上模具4的情況下與在背面?zhèn)劝惭b上模具4的情況下都相同, 因此容易操作。
[0071] 在該實施方式中,止擋部件19為如下結(jié)構(gòu):通過使軸部51繞軸中心旋轉(zhuǎn),而在使 頭部52A、52B能夠通過夾持部件17A、17B的非圓形孔(孔)56A、56B的形態(tài)和使頭部52A、 52B不能夠通過夾持部件17A、17B的非圓形孔(孔)56A、56B的形態(tài)之間切換,但切換形態(tài) 的機構(gòu)的結(jié)構(gòu)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為如下結(jié)構(gòu):形成頭部52A、52B能夠擴縮或者折 疊的構(gòu)造,在頭部52A、52B縮小的狀態(tài)下能夠通過孔56A、56B,但在擴張的狀態(tài)下不能夠通 過孔 56A、56B。
[0072] 如上所述,一邊參照附圖一邊說明了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 本申請說明書后、而在自明的范圍內(nèi),能夠容易設想各種變更以及修改。例如,因此,這樣的 變更以及修改可以解釋為處于由附加的權利要求書決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
[0073] 標記說明
[0074] 2 下模具
[0075] 4 上模具
[0076] 4A、4B、4C上模具分割體
[0077] 5 模具支架
[0078] 6 壓頭
[0079] 16支架主體
[0080] 17A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
[0081] 17B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
[0082] 18A正面?zhèn)鹊木o固部件
[0083] 18B背面?zhèn)鹊木o固部件
[0084] 19止擋部件
[0085] 26A正面?zhèn)鹊哪>呓佑|面
[0086] 26B背面?zhèn)鹊哪>呓佑|面
[0087] 51 軸部
[0088] 52A、52B 頭部
[0089] 56A、56B 非圓形孔
【權利要求】
1. 一種彎板機的模具支架,設置于彎板機的壓頭的下部,并保持模具,該模具支架具 備: 支架主體,具有供上述模具接觸的垂直的模具接觸面; 夾持部件,在與該支架主體的上述模具接觸面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 緊固部件,設置于上述支架主體與上述夾持部件之間,能夠?qū)⑸鲜鰥A持部件相對于上 述支架主體緊固;以及 止擋部件,在基于該緊固部件的緊固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限制上述夾持部件相對于上述 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離以上, 該止擋部件具有:軸部,從上述支架主體的位于比上述模具接觸面靠上方的部位向上 述夾持部件側(cè)延伸,插通到形成于上述夾持部件的孔中;以及頭部,形成于該軸部的頂端, 外周的一部分向比軸部靠外周側(cè)伸出;該頭部在能夠通過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的形態(tài)與 不能夠通過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的形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板機的模具支架,其中, 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的與該孔的軸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狀為非圓形,上述止擋部件的 上述軸部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繞軸中心旋轉(zhuǎn)自如,上述頭部為,借助上述軸部繞軸中心旋 轉(zhuǎn),而在能夠插通到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孔中的狀態(tài)與不能夠插通到上述夾持部件的上述 孔中的狀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彎板機的模具支架,其中, 上述支架主體分別在前面以及背面設置有上述模具接觸面, 作為上述夾持部件,具備: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在與上述支架主體的正面?zhèn)鹊哪>呓佑| 面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以及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在與上述支架主體的背面?zhèn)鹊哪>?接觸面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 作為上述緊固部件,具備:正面?zhèn)鹊木o固部件,設置在上述支架主體和上述正面?zhèn)鹊膴A 持部件之間,能夠?qū)⑸鲜稣鎮(zhèn)鹊膴A持部件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緊固;以及背面?zhèn)鹊木o固 部件,設置在上述支架主體和上述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之間,能夠?qū)⑸鲜霰趁鎮(zhèn)鹊膴A持部件 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緊固, 上述止擋部件為,在上述支架主體的正面?zhèn)鹊哪>呓佑|面和上述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之 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的情況下,在基于上述正面?zhèn)鹊木o固部件的緊固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 限制上述正面?zhèn)鹊膴A持部件相對于上述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離以上,并且,在上述支架主 體的背面?zhèn)鹊哪>呓佑|面和上述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之間夾著模具而進行夾持的情況下,在 基于上述背面?zhèn)鹊木o固部件的緊固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限制上述背面?zhèn)鹊膴A持部件相對于上 述支架主體離開一定距離以上。
【文檔編號】B21D37/14GK104105555SQ201380008608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fā)明者】渡邊晃庸, 林正明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