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凹凸模具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凸凹模具加工工藝,其工藝步驟如下:坯料準備;刨六面;平磨;鉗工;熱處理;成形磨削;線切割;精修。具有合理確定模具的結構、材料、加工精度以及表面粗糙程度,使加工方便、成本降低。
【專利說明】
—種凹凸模具加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模具領域,具體為一種凹凸模具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模具制造工藝一般如下:車一銑標記一數控劃線一鉆一熱處理一粗磨一慢走絲,線切割一電火花一慢走絲一電火花一研配,前段工序分別有車、鉆、銑、和磨,后段工序電火花、數控銑和快、慢線切割、研磨等。在完成復雜的曲面和小孔工序后,面形的平行度要求達到10-5 μ m,小孔的精度要求控制為1-5 μ m,以保證模具的質量。在所用的沖頭材料為SLD高耐磨高鉻冷作工具鋼,熱處理以真空處理為主時,對某些模具,比如法蘭類一上三下的一下沖的模具,常規(guī)結構在小板位置處壁厚比較薄,在線切割加工過程中因受應力作用的影響經常會出現有變形的現象,從而導致模具變形報廢,嚴重影響生產的效率,也造成資源的浪費。,由于機械加工的誤差積累,使得由各段獨立加工的斜頂孔在鑲嵌拼接后存在分段偏差,為了彌補斜頂孔的分段偏差,還需要反復進行矯正加工,即便如此,這種分段偏差仍會在模具工作時,輕則使斜頂桿拉毛、磨損加劇,重則使斜頂桿出現咬死、折斷故障,導致模具的維修成本增高、模具的使用壽命縮短;因此,現有技術存在斜頂孔偏差大,模具制造和維修成本高、使用壽命短的問題與不足。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凸凹模具加工工藝,其工藝步驟如下:
(1)坯料準備:對工件下料,鍛造毛坯;
(2)刨六面:用90°角尺測量相鄰兩面的垂直度,厚度留0.15-0.3mm ;
(3)平磨:磨平厚度兩平面及側面基準面,保證相鄰兩面的垂直度;
(4)鉗工:劃制各孔及穿絲孔;
(5)熱處理:淬火、回火,并檢查硬度;
(6)成形磨削:磨厚度兩平面至要求;
(7)線切割:切割形狀至要求;
(8)精修:控制凸模與凹模的間隙均勻。
[0004]優(yōu)選地,所述淬火的溫度為980-1020°C。
[0005]優(yōu)選地,所述回火的溫度為130_150°C。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具有合理確定模具的結構、材料、加工精度以及表面粗糙程度,使加工方便、成本降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0008]一種凸凹模具加工工藝,其工藝步驟如下: (1)坯料準備:對工件下料,鍛造毛坯;
(2)刨六面:用90°角尺測量相鄰兩面的垂直度,厚度留0.15-0.3mm ;
(3)平磨:磨平厚度兩平面及側面基準面,保證相鄰兩面的垂直度;
(4)鉗工:劃制各孔及穿絲孔;
(5)熱處理:淬火、回火,并檢查硬度;
(6)成形磨削:磨厚度兩平面至要求;
(7)線切割:切割形狀至要求;
(8)精修:控制凸模與凹模的間隙均勻。
[0009]本實施例中,毛坯是將8_16cm圓鋼條用輥壓機冷軋而成,淬火的溫度為980-1020°C,回火的溫度為 130-150°C。
[001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凸凹模具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工藝步驟如下: (1)坯料準備:對工件下料,鍛造毛坯; (2)刨六面:用90。角尺測量相鄰兩面的垂直度,厚度留0.15-0.3111111 ; (3)平磨:磨平厚度兩平面及側面基準面,保證相鄰兩面的垂直度; (4)鉗工:劃制各孔及穿絲孔; (5)熱處理:淬火、回火,并檢查硬度; (6)成形磨削:磨厚度兩平面至要求; (7)線切割:切割形狀至要求; (8)精修:控制凸模與凹模的間隙均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凸凹模具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的溫度為980-102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凸凹模具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的溫度為130-1501。
【文檔編號】B23P15/24GK104400370SQ201410699875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fā)明者】王俐幀 申請人:王俐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