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工具,用于再成型板形工件的一部分,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再成型工件的一部分的沖壓機床的工具。
背景技術:
對比文件DE 200 18 936 U1公開了一種機床,使用旋轉彎曲工具處理金屬板材。通過該工具,單獨的再成型件的一部分、特別是支架可以被制成板形工件。再成型部具有最大程度與彎曲印模和彎曲輥的長度符合的寬度。如果更窄的再成型件被制造,那么從而工件必須被削減達到這種程度使得彎曲印模的和彎曲輥的整個長度位于削減范圍內。再成型例如窄相鄰支架因此是不可能的。對于這樣的再成型件,設置特定任務的特殊工具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沖壓機床的再成型工具,其不包括上述缺點,并且用小的努力就能夠制造不同寬度的再成型件。
本目的通過根據權利要求1的工具和根據權利要求14的方法完成。進一步發(fā)展的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從最大程度由于結構的長度開始,減少彎曲輥的有效長度由此阻止大的削減區(qū)域,制造通過具有段的彎曲印模和彎曲輥的結構的支架是可能的。另外,實現多個有效部分是可能的,通過多個有效部分,多個相鄰再成型件、例如支架可在一個行程中被制造。
附圖說明
參考附圖本發(fā)明現在通過實施例被解釋。
特別的:
圖1表示沖壓機床形式的金屬板材加工機床;
圖2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工具的工具上部的等軸側視圖;
圖3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工具的工具下部的實施例的等軸側視圖;
圖4a表示再成型過程之前彎曲印模的和彎曲段的一段示意的側視圖;
圖4b表示在再成型過程期間彎曲印模和彎曲段的一段的示意側視圖;
圖5a到圖5c表示彎曲印模的間距段的不同實施例的示意側視圖;
圖6表示彎曲輥的間距段的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7表示再成型加工之前,彎曲印模的和圖3中具有彎曲輥的彎曲段的工具下部的一段的部分側視圖,其中彎曲段的致動部與脫模器接合;
圖8表示彎曲輥的軸的立體圖;
圖9表示再成型加工之前,圖3中具有彎曲輥的間距段的工具下部的部分側視圖,其中間距段的致動部與脫模器接合;
圖10表示軸的側向引導件的等軸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稱為沖壓機床1的金屬板材加工機床的一個實施例。沖壓機床1的主要部分是C型框架2。C型框架2包括由鋼制造的抗扭的焊接構造。
在C型框架2的后端處設有液壓單元3,借助于液壓單元,柱塞4經由柱塞驅動器(未顯示)被液壓驅動。
在C型框架2的下內側處,設有下工具夾持器5,下工具夾持器用于容納沖壓或再成型工具12的工具下部。下工具夾持器5可通過旋轉驅動器(未顯示)旋轉約360度,并可被鎖定在任意角位置中。
在C型框架2的上內側處設有柱塞4。具有上工具夾持器的柱塞4以無反向間隙和形狀配合方式容納沖壓或再成型工具12的工具上部。柱塞4也可旋轉約360度,并可被鎖定在任意角位置。因此,設有第二旋轉驅動器(未顯示)。
在C型框架2的下內側處,還設有機床工作臺7,機床工作臺包括具有用于沖壓或再成型工具12的直線料倉的橫軌8。在橫軌8處設有夾爪9,夾爪用于保持板形工件10、此處是金屬板材。在多個直線料倉中,設有用于多個(此處為兩個)工具12的多個(此處為三個)工具夾持器11。
使用時,與橫軌8一起機床工作臺7沿Y方向移動至編程的位置中,在橫軌處夾爪9被固定,板形工件10借助于所述夾爪被保持。橫軌8沿X方向移動至編程的位置中,由此板形工件10附在機床工作臺7上滑動。隨后,一工作行程由柱塞4執(zhí)行,在所述工作行程中,根據容納于工具夾持器5、6中的工具,板形工件10被沖壓或再成型。接下來,根據同樣的規(guī)則到達下一個沖壓位置。
通過機床控制器(未表示)控制,沖壓或再成型工具12被自動更換。為了從工具料倉更換工具12,橫軌8受到直線驅動器(未表示)驅動地移動至一沿X方向的位置,以便待更換的工具12的X位置與下工具夾持器5的X位置對應。然后,橫軌8與機床工作臺7一起,由另一個直線驅動器驅動,移動至一沿Y方向的位置,在該位置,工具12的軸線與下工具夾持器5和柱塞4的中心軸線匹配,以便沖壓工具12可以容納于下工具夾持器5中并進入上工具夾持器6中。
圖2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工具的工具上部21的等軸側視圖。工具上部21包括印模軸22,印模軸作為容納于沖壓機床1的上工具夾持器6中的裝置。工具上部21還包括第一適配凸緣23,通過第一適配凸緣,工具上部可被容納于工具料倉的一個工具夾持器11中。相反于印模軸22,工具上部21包括彎曲印模24。
在此實施例中,彎曲印模24分段成多個第一彎曲段25。彎曲印模24還包括彎曲邊,該彎曲邊由彎曲段25處的對正的彎曲邊34形成。在一些第一彎曲段25之間,設有第一間距段26。可分別設置一個第一間距段26或多個第一間距段26。第一彎曲段25和間距段26經由夾桿27被固定在工具上部21。
第一彎曲段25和第一間距段26可替代地可以另一種方式固定在工具上部21,例如通過螺合或借助于燕尾榫連接。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彎曲印模24的分段不是強制需要的。如果在沒有將要再成型的部分定位的位置處在板形工件10的上側上沒有設置升高部,則彎曲印模24也可連續(xù)地設有彎曲邊34。
圖3中,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工具的工具下部28的實施例的等軸側視圖。
工具下部28包括第二適配凸緣29,借助于第二適配凸緣,工具下部28可被容納于下工具夾持器5中,并且可選擇地與工具上部21一起被容納于沖壓機床1的工具料倉的一個工具夾持器11中。
工具下部28還包括彎曲輥30。彎曲輥包括后面描述的軸,在軸上設置尤其是彎曲輥30的彎曲段的第二彎曲段31′、31″。在一些彎曲段31′、31″之間設有第二間距段32′、32″。多個第二間距段32′、32″可以設置在第二彎曲段31′、31″之間。后面描述的側向引導件50設置在彎曲輥30的兩端。
如后面描述的,工具上部21的第一彎曲段25和工具下部28的第二彎曲段31′、31″共操作,用于對板形工件10的部分進行再成型,在這種情況下再成型為支架。
第一彎曲段25和第二彎曲段31′、31″在彎曲印模24中和在彎曲輥30中布置就位,以便支架能夠以需要的數量、尺寸和需要的間距被制造。工具上部21的和工具下部28的用于在板形工件10所需位置中形成再成型件所需位置通過板形工件10的編程的位置決定。
工具下部28中的第二彎曲段31′、31″和第二間距段32′、32″關于旋轉軸線33可旋轉。旋轉軸線33沿彎曲印模24的彎曲邊34的方向延伸。
可選的,工具下部28還設有第一脫模器35和第二脫模器36。脫模器35、36在柱塞4的工作行程方向上以彈簧負載形式被支撐。相對于彎曲輥30,第二脫模器36與第一脫模器35相對定位。
此處,彎曲印模24被包括在工具上部21中,且彎曲輥30被包括在工具下部28中。在替代的工具中,彎曲輥被設置在工具上部中,而彎曲印模24被設置在工具下部中。
圖4a和4b中,分別顯示了彎曲印模24的第一彎曲段25的和彎曲輥30的第二彎曲段31′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側視圖。圖4a中顯示再成型過程之前的情形,圖4b顯示了在再成型過程期間的情形。
第一彎曲段25包括一個面,所述面幾乎完全朝向板形工件10作為接觸面37。除接觸面以外的區(qū)域僅是彎曲邊34的半徑和在所述面的邊處的可能的半徑或倒角。
第二彎曲段31′此處具有大體圓形橫截面,大體圓形橫截面具有圍繞對應于旋轉軸線33的中心軸線的特定的直徑。沿旋轉軸線33,第二彎曲段31′設有凹口38,凹口具有扇形橫截面,在這里扇區(qū)為90度。
第二彎曲段31′還設有開口45,后面描述的軸可以插入開口中。
扇形凹口38的一個柄是彎曲柄39,借助于彎曲柄,板形工件的部分被再成型。扇形凹口38的第二柄44在這里作為驅動柄,與朝向圓形橫截面的過渡區(qū)(在此為半徑)一起作用為致動部40。
此實施例中,第二彎曲段31′、31″的扇形凹口38具有相同的角度,以便分別將板形工件10的部分再成型成相同的形狀??商娲兀诙澢?1′、31″的扇形凹口38可具有不同角度以便可以彎出具有例如相對于工件10的不同角度的支架??拷D軸線33的扇形凹口38的半徑根據所需的彎曲半徑來選擇。
圖5a至圖5c顯示彎曲印模24的第一間距段26的不同實施例的示意側視圖。
圖5a中,與第一彎曲段25類似,第一間距段26′包括面,所述面幾乎完全朝向板形工件10,在再成型加工期間作為接觸面41。第一間距段26′與第一彎曲段的區(qū)別在于,第一間距段26′不具有彎曲邊34的形狀。
圖5b表示第一間距段26″,與第一間距段26′相反,除斜下面43外不包含任何接觸面。因此,第一間距段26″的朝向板形工件10的面43在再成型加工期間與工件10隔開。
圖5c顯示在朝向工件10的面處包括削減部42的間距段26″′。通過削減部42,間距段26″′包括在位于朝向工件10的面43的一部分中的接觸面41,然而,在再成型加工期間,朝向工件10的面的另一部分與板形工件10隔開。當向上地導向的再成型件被設置在靠近再成型部分的非再成型區(qū)時,間距段26″′直接部署在第一彎曲段25的旁邊。
圖6顯示第二間距段32′、也就是彎曲輥30的間距段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第二間距段32′是環(huán)狀的,且具有最大尺寸的外徑da,使得包括第二柄44且平行于旋轉軸線33的平面不被第二間距段32′相交。因此,圖4b中所示的第二彎曲段31′位置中,其中第二柄44緊靠在工件10的下側上,第二間距段32′不能透過板形工件10,且不會改變板形工件的形狀。第二間距段32的內直徑di適配于隨后描述的彎曲輥30的軸的直徑。
使用時,適于在所需位置插入將要插入的再成型件的板形工件10的位置由沖壓機床1到達。當工件10位于合適位置中,如圖4a和4b中所示,柱塞4的工作行程通過沖壓機床1執(zhí)行。
在工件10的移動期間,彎曲輥30位于閑置位置,即位于扇形凹口38在朝向彎曲印模24的方向上導向的定向上。有利的是,扇形凹口38的二等分線由此垂直于板形工件10的下側。
然后,在工作行程中,如圖4a和4b中所示,彎曲印模24的第一彎曲段25相對于彎曲輥30的第二彎曲段31′移動。因此,板形工件10在彎曲輥30的第二彎曲段31′的致動部40上被第一彎曲段25的接觸面37和彎曲邊34按壓,以便致動部40被沖擊。因此,第二彎曲段31′和從而彎曲輥30可旋轉地圍繞旋轉軸線33偏離閑置位置。通過第二彎曲段31′的旋轉以及第一彎曲段25朝向第二彎曲段31′的進一步相對運動,工件10被按壓到凹口38中,并且由此對應于第二彎曲段31′的寬度的部分以彎曲方式被變形。為了制造再成型部的直角,如此處所示,該部分為“過彎”,即第一彎曲段25沿第二彎曲段31′方向上被移動至如此距離使得再成型部與直角相比稍微更過分地變形,其中,當將第一彎曲段25從第二彎曲段31′分離時,直角通過材料的彈性回彈被制造。
再成型部的數量、間距和尺寸取決于第二彎曲段31′的數量、布置和寬度。
在該過程之后,到達了板形工件10的適合于在所需位置處插入下一個將被插入的再成型件的下一個位置。
圖7中示出了圖3的工具下部28的部分側視圖。在工具下部28中,提供了第二彎曲段31″的第二實施例。
如圖4a和4b中所示的第二彎曲段31′一樣,第二彎曲段31″也包括扇形凹口38和開口45,用于插入后面描述的軸。
此處,與圖4a和4b中所示的第二彎曲段31′相反,致動部40不包含扇形凹口38的第二柄、以及朝向彎曲段31′的圓形橫截面的過渡部。與第二彎曲段31′一樣,第二彎曲段31″這里包括橫截面,所述橫截面是圓形,具有圍繞旋轉軸線33的第一扇區(qū)中的第二彎曲段31′的確定直徑,然而,設有也具有圍繞旋轉軸線33徑向圓段形的外形狀的第二扇區(qū)。第二扇區(qū)具有比在第一扇區(qū)中的第一預定直徑大的第二預定的直徑。由于直徑不同,導致致動部40位于第一預定直徑之外的區(qū)域。工具下部28包括凹口,當旋轉第二彎曲段31′和從而彎曲輥30時,凹口與第二扇區(qū)在其移動范圍內互補以便第二扇區(qū)可在凹口中移動和支持至凹口,以便軸也可以被支撐在開口45中。
第一脫模器35相對于第二彎曲段31′設置、諸如第二彎曲段31″的致動部40位于第一脫模器35的一部分的下方,因此第一脫模器35與第二彎曲段31″的致動部40接合。
第一脫模器35還包括在避開彎曲輥30的一側處的超限倒角,以便工件10可易于超出工具下部28。
使用時,彎曲輥30的第二彎曲段31″的致動部40不經由工件10如第一實施例中的彎曲段31′的情況中直接致動,而是彎曲段31″的致動部40經由工件10和第一脫模器35通過彎曲印模24朝向彎曲輥30的相對運動被沖擊。
因此,在板形工件10沖擊到第二彎曲段31″上之前彎曲輥30已經移動離開其閑置位置,以便工件至閑置彎曲輥30上的撞擊被阻止,且通過彎曲段31″對金屬板材的損傷被降低或阻止。
和第一脫模器35一樣,第二脫模器36包括在避開彎曲輥30的一側頂邊上的超限倒角,以便板形工件也從這側可易于超出工具下部28。
第二脫模器36與第一脫模器35關聯,以便第二脫模器36與第一脫模器35同時移動。在第二脫模器36不關聯第一脫模器35的情況下,在沖壓機床1的工作行程時,第二脫模器36可只被板形工件10向下按壓。因此,存在板形工件10非均勻變形的風險。通過關聯和同時運動,有可能圍繞待再成型部形成更小的削減區(qū)域。
圖8中示出了軸46的立體圖。軸46的長度稍大于彎曲輥30的長度。而且,軸46具有圓形橫截面,圓形橫截面具有第一平截面47和第二平截面48。兩個平截面的尺寸不同。軸46以形狀配合的形式裝入兩個彎曲段31′和31″中的開口45中。
第一較大平截面47為挺桿面。因此,軸46和第二彎曲段31′和31″之間的扭矩主要被傳遞。通過圖7中所示的第二彎曲段31″的致動部40的沖擊,一方面該第二彎曲段31″經由其致動部40被可旋轉地偏離。另外,可旋轉地偏離的扭矩被傳遞給第二彎曲段31′,第二彎曲段自身不具有經由軸46與第一脫模器35接合的致動部,其中所述軸以形狀配合形式插入第二彎曲段31″和第二彎曲段31′的開口45中。
第二較小平截面48為輔助面。它用作編碼(coding)以便第二彎曲段31′、31″不能以錯誤定向安裝在軸46上。
軸46不必須具有帶有平截面的圓形橫截面,但可替代地,軸還具有另一橫截面,只要該另一橫截面關于垂直于軸46的軸線49的軸線不對稱。
圖9轉而顯示圖3的工具下部28的部分側視圖。此處,橫截面位于使得示出間距段32″的第二實施例。
因為(與第二彎曲段31′相比)第二彎曲段31″包括第二扇區(qū),其中第二預定直徑大于第一扇區(qū)的第一預定直徑,所以第二間距段32″還包括一扇區(qū),所述扇區(qū)的半徑大于圖6中所示第二間距段32′的半徑。因此接合第一脫模器35的致動部40也形成在這里。在當旋轉第二間距段32′以及從而彎曲輥30時具有較大半徑的扇區(qū)的運動范圍內,工具下部28包括與這個扇區(qū)互補的凹口,以便扇區(qū)可在凹口中移動并支持至扇區(qū)。于是,軸46經由第二間距段32″被支撐。
第二間距段32″包括在相鄰的第二彎曲段31′、31″中的一個第二彎曲段的扇形凹口38的一個角度范圍中的最大外部尺寸,以便包括相鄰第二彎曲段31′、31″的扇形凹口38的第二柄44的、且平行于旋轉軸線33的平面不與第二間距段32″相交。因此,在第二彎曲段31′的如圖4b中所示的第二柄44緊靠工件10的下側的位置上,第二間距段32″不穿透板形工件10且不使板形工件變形。
第二間距段32″還包括開口45,軸46以形狀配合的形式容納于所述開口中。因此,至第二彎曲段31′、31″的扭矩可經由軸46通過沖擊第二間距段32″的致動部40被傳遞,而間距段32″自身不執(zhí)行彎曲過程。
圖9還進一步顯示了重置構件49,通過重置構件彎曲輥30被推進到彎曲輥的閑置位置中。重置構件49在第二間距段32″的接合面上接合,以便當致動部40沒被沖擊時,彎曲輥30的限定的定向被確保在閑置位置。因此,當超出工具下部28時,彎曲輥30與板形工件的碰撞被阻止。
圖10顯示已經在圖3中顯示的軸46的側向引導件50的等軸側視圖。在朝向軸46的面上,側向引導件50包括相應地與軸46的端部嚙合的圓段形凹槽51。側向引導件50在兩側靠近工具下部28中布置的軸46設置,使得圓段形凹槽51的中心位于旋轉軸線33上。通過側向引導件50,軸46的滾動運動被引導,且阻止彎曲輥30無意脫離工具下部28。
第一彎曲段25的寬度可不同。第二彎曲段31′、31″的寬度也可不同。
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附圖中單獨地或以自由組合的所有特征都可是本發(fā)明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