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工裝夾具,尤其涉及一種葉片釬焊硬質合金片用銀焊片的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葉片在釬焊合金片時,采用普通片狀結構的銀焊片,如圖1所示,采用此種結構的銀焊片進行釬焊,在感應加熱過程中銀焊片熔化,銀焊片靠熱傳輸引導填充焊縫;在銀焊片填縫的過程中,合金片會產生移動,毛細作用減弱,導致釬焊后葉片與合金片之間的釬料結合不夠致密,氣孔缺陷較多。
鑒于上述問題,部分廠家采用形狀與葉片相貼合的銀焊片進行釬焊,如圖2所示,此結構的銀焊片易與合金槽、合金片貼合,銀焊片在熔化過程中,分布均勻,使得釬焊后在葉片與合金片之間的釬料結合更加致密,氣孔缺陷明顯減小。然而,現(xiàn)有廠家采用模具熱壓的方式制作上述結構的銀焊片,其存在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的問題,由此,急需解決。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葉片釬焊硬質合金片用銀焊片的成型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銀焊片采用模具熱壓方式制作,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葉片釬焊硬質合金片用銀焊片的成型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可水平移動的設置有下成型板,且底座上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下成型板與底座配合形成有用于放置銀焊片的成型間隙,所述下成型板的上端設置有第一成型斜面,所述第一成型斜面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成型凸弧,其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成型凹弧,所述底座的上方可轉動的設置有上成型板,所述上成型板的側端設置有與第一成型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成型斜面,所述第二成型斜面的一端設置有與第一成型凸弧相配合的第二成型凹弧,且第二成型斜面的另一端設置有與第一成型凹弧相配合的第二成型凸弧。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底座的一端連接有第一支撐架,其另一端連接有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上鉸接有第一連接架,所述第二支撐架上鉸接有第二連接架,所述上成型板的一端與第一連接架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二連接架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下成型板一側的端面上設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底座一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與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凸出高度大于限位凹槽的深度。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底座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下成型板滑動連接在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上沿軸向開有螺紋孔,并螺紋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穿過下成型板,且螺桿上螺紋連接有用于壓緊下成型板的鎖緊螺母。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底座與下成型板之間設置有定位導柱。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底座上開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橫截面為T形結構,其包括相連通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的寬度大于第二槽口的寬度,所述限位塊設置于限位槽內,且限位塊上設置有鎖緊桿,所述鎖緊桿由第二槽口的一端伸入限位槽并與限位槽內的限位塊螺紋連接,且鎖緊桿上位于第二槽口的外部設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寬度大于第二槽口的寬度。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所述葉片釬焊硬質合金片用銀焊片的成型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實現(xiàn),通過采用本發(fā)明進行銀焊片的成型,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普通片狀結構的銀焊片釬焊前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銀焊片釬焊前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葉片釬焊硬質合金片用銀焊片的成型裝置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葉片釬焊硬質合金片用銀焊片的成型裝置的側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上成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下成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底座;2、固定柱;3、定位導柱;4、限位塊;5、鎖緊桿;6、限位部;7、把手;8、第一支撐架;9、第二支撐架;10、第一連接架;11、第二連接架;12、上成型板;13、下成型板;14、限位槽;15、第二成型斜面;16、第二成型凹??;17、第二成型凸??;18、限位凹槽;19、第一成型斜面;20、第一成型凹?。?1、第一成型凸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請參照圖3至圖7所示,于本實施例中,一種葉片釬焊硬質合金片用銀焊片的成型裝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可水平移動的設置有下成型板13,底座1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柱2,且底座1與下成型板13之間設置有定位導柱3,所述固定柱2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下成型板13滑動連接在固定柱2上,所述固定柱2上沿軸向開有螺紋孔,并螺紋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穿過下成型板13,且螺桿上螺紋連接有用于壓緊下成型板13的鎖緊螺母,所述底座1上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限位塊4,底座1上開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橫截面為T形結構,其包括相連通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的寬度大于第二槽口的寬度,所述限位塊4設置于限位槽14內,且限位塊4上設置有鎖緊桿5,所述鎖緊桿5上設置有把手7,且鎖緊桿5由第二槽口的一端伸入限位槽14并與限位槽14內的限位塊4螺紋連接,且鎖緊桿5上位于第二槽口的外部設置有限位部6,所述限位部6的寬度大于第二槽口的寬度,所述限位塊4、下成型板13與底座1配合形成有用于放置銀焊片的成型間隙,所述下成型板13前側的端面上設置有限位凹槽18,所述底座1后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與限位凹槽18相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凸出高度大于限位凹槽18的深度,所述下成型板13的上端設置有第一成型斜面19,所述第一成型斜面19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成型凸弧21,其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成型凹弧20,所述底座1的上方可轉動的設置有上成型板12,底座1的左端連接有第一支撐架8,其右端連接有第二支撐架9,所述第一支撐架8上通過銷軸鉸接有第一連接架10,所述第二支撐架9上通過銷軸鉸接有第二連接架11,所述上成型板12的左端與第一連接架10固定連接,其右端與第二連接架11固定連接,所述上成型板12的側端設置有與第一成型斜面19相配合的第二成型斜面15,所述第二成型斜面15的一端設置有與第一成型凸弧21相配合的第二成型凹弧16,且第二成型斜面15的另一端設置有與第一成型凹弧20相配合的第二成型凸弧17。
使用時,松開鎖緊螺母,將下成型板13拉出,然后將料片置于底座1的限位塊4上,限位塊4的高度可根據需要預先設定好,設定好之后,通過旋擰鎖緊桿5鎖緊固定,限位塊4的一端卡接在限位槽14的臺階處,另一端由鎖緊桿5上的限位部6限位,從而將其緊緊卡死,緊接著,推動下成型板13,將料片壓緊,此時,料片位于限位塊4、下成型板13、底座1配合圍成的成型間隙內,然后,旋擰鎖緊螺母,將下成型板13壓緊固定,然后,通過翻轉上成型板12,使得上成型板12與下成型板13配合實現(xiàn)料片的折彎成型。
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限制,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