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模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夠適用于多種冰箱門殼折彎的共用模具。
背景技術:
冰箱門殼在折彎時,大部分都能用折彎模條折彎或者幾種門殼共用一副折彎模具折彎,但是幾種長度相差較大的冰箱門殼在使用同一副模具折彎時,若以一端頭作為基準的話,模具中間需要讓位,冰箱門殼上就會產(chǎn)生讓位壓印,影響美觀以及使用。
因此,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研制出一種折彎模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急需解決的難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多種冰箱門殼共用折彎模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種冰箱門殼共用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共用折彎機構;共用折彎機構設置于上模座與下模座之間,包括上凸模、第一模條、第二模條、第三模條;上凸模水平安裝于上模座的底面;第一模條、第二模條、第三模條依次安裝于下模座的表面;第二模條呈“凸”字形,其兩側(cè)作為移動端豎直向上設有腰形凸起;第一模條以及第三模條靠近第二模條的一側(cè)設有腰形孔;腰形孔的寬度與腰形凸起相同,腰形孔的長度大于腰形凸起的長度。
作為優(yōu)選,腰形凸起的高度小于腰形孔的深度。
作為優(yōu)選,移動端表面至第二模條頂面的距離與第一模條以及第三模條的高度相同。
作為優(yōu)選,移動端的表面均勻開有第二固定孔;第一模條以及第三模條與第二固定孔相對應的位置分別開有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三固定孔。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多用冰箱門殼共用折彎模具,由上模座、下模座以及共用折彎機構組成,共用折彎機構設置于上模座與下模座之間,由上凸模、第一模條、第二模條以及第三模條組成,第一模條、第二模條以及第三模條均安裝于下模座上,并通過開設腰形孔以及腰型槽相配合,實現(xiàn)第一模條以及第三模條與第二模條兩側(cè)的拉開與閉合,從而對長度不同的冰箱門殼進行彎折貼合。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能夠適用于多種長度不同的冰箱門殼的折彎操作,有效防止因模具長度不匹配而導致讓位壓印的產(chǎn)生,并且操作簡單、使用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fā)明中第一模條、第二模條以及第三模條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上模座1、下模座2、上凸模3、第一模條4、第二模條5、第三模條6、腰形凸起7、腰形孔8、第一固定孔9、第三固定孔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本發(fā)明為一種多種冰箱門殼共用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以及共用折彎機構。
共用折彎機構設置于上模座1與下模座2之間,包括上凸模3、第一模條4、第二模條5、第三模條6;上凸模3水平安裝于上模座1的底面;第一模條4、第二模條5、第三模條6依次安裝于下模座2的表面;第二模條5呈“凸”字形,其兩側(cè)作為移動端豎直向上設有腰形凸起7;第一模條4以及第三模條6靠近第二模條5的一側(cè)設有腰形孔8;腰形孔8的寬度與腰形凸起7相同,腰形孔8的長度大于腰形凸起7的長度,腰形凸起7的高度小于腰形孔8的深度;移動端表面至第二模條5頂面的距離與第一模條4以及第三模條6的高度相同。
并且移動端的表面均勻開有第二固定孔;第一模條4以及第三模條6與第二固定孔相對應的位置分別開有第一固定孔9以及第三固定孔10。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性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