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多角度斜孔及斜槽零件的加工結(jié)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模具的加工過程中,由于零件具有兩個不同角度的斜孔使得零件無法在三軸加工中心上加工,若將斜孔擺正則無法有效夾持固定,另外即使在零件固定后在X、Y、Z三個方向也不存在基準,使加工中心無法實現(xiàn)分中及對高度,不僅影響了工藝人員對制件工藝的合理編制,也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xiàn)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帶有多角度斜孔及斜槽零件的加工結(jié)構,不僅實現(xiàn)了對零件的加工,還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有多角度斜孔及斜槽零件的加工結(jié)構,由底座及凸臺一體形成零件半成品在凸臺上開設用于加工的斜孔及斜槽,于所述底座一側(cè)的上棱邊上開設第一基準面,于所述底座一側(cè)的下棱邊上開設第三基準面,在與所述底座一側(cè)相垂直的一個側(cè)面上還開設第二基準面,在與所述底座一側(cè)相垂直的另一個側(cè)面上還開設第四基準面。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所述第一基準面由所述底座一側(cè)的頂點A沿Y方向延伸成形,所述第一基準面包括向所述底座上表面開設的第一基準斜邊以及向所述底座一側(cè)開設的第二基準斜邊;
所述第三基準面由所述底座一側(cè)的頂點B沿Y方向延伸成形,所述第三基準面包括向所述底座下表面開設的第三基準斜邊及向所述底座一側(cè)開設的第四基準斜邊;
所述第一基準面與第三基準面均為三角形基準面;
所述第二基準面為矩形基準面,所述第四基準面為異形基準面;
所述二基準面的面積小于第四基準面的面積,所述第一基準面的面積與第三基準面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在底座上開設四個基準面,使該零件可以通過三軸加工中心來加工,不僅實現(xiàn)了對零件斜孔及斜槽的加工,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jié)構示意圖Ⅰ。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jié)構示意圖Ⅱ。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jié)構示意圖Ⅲ。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jié)構示意圖Ⅳ。
其中:1、零件半成品;101、凸臺;102、斜孔;103、第一基準面;1031、第一基準斜邊;1032、第二基準斜邊;104、第二基準面;105、第三基準面;1051、第三基準斜邊;1052、第四基準斜邊;106、第四基準面;107、斜槽;108、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帶有多角度斜孔及斜槽零件的加工結(jié)構由底座108及凸臺101一體形成零件半成品1在凸臺101上開設用于加工的斜孔102及斜槽107,于底座108一側(cè)的上棱邊上開設第一基準面103,于底座108一側(cè)的下棱邊上開設第三基準面105,在與底座108一側(cè)相垂直的一個側(cè)面上還開設第二基準面104,在與底座108一側(cè)相垂直的另一個側(cè)面上還開設第四基準面106。上述第一基準面103由底座108一側(cè)的頂點A沿Y方向延伸成形,第一基準面103包括向底座108上表面開設的第一基準斜邊1031以及向底座108一側(cè)開設的第二基準斜邊1032;上述第三基準面105由底座108一側(cè)的頂點B沿Y方向延伸成形,第三基準面105包括向底座108下表面開設的第三基準斜邊1051及向底座108一側(cè)開設的第四基準斜邊1052,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基準面103與第三基準面105面積相同,上述第一基準面103與第三基準面105均為三角形基準面。上述第二基準面104為矩形基準面,第四基準面106為異形基準面。
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基準面104的面積小于第四基準面106的面積,所述第一基準面103的面積與第三基準面105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裝配過程如下:
在裝夾時以第二基準面104及第四基準面106為基準進行夾持,通過加工中心拉平面度時以第一基準面103來進行拉平,同時第二基準面104及第四基準面106用來校正垂直度,第三基準面105用來校正平行度,在夾緊零件后加工中心以第二基準面104為X方向碰數(shù),以第四基準面106為Y方向碰數(shù),以第一基準面103為Z方向碰數(shù),從而實現(xiàn)了三軸加工中心對此零件的斜孔102及斜槽107的加工。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jié)構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