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是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屬于無縫鋼管生產(chǎn)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無縫鋼管是一種具有中空截面、周邊沒有接縫的圓形,方形,矩形鋼材。無縫鋼管是用鋼錠或實心管坯經(jīng)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經(jīng)熱軋、冷軋或冷撥制成。無縫鋼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輸送流體的管道,鋼管與圓鋼等實心鋼材相比,在抗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是一種經(jīng)濟截面鋼材,廣泛用于制造結構件和機械零件,如石油鉆桿、汽車傳動軸、自行車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鋼腳手架等,無縫鋼管在生產(chǎn)過程中需要通過拉拔機對實心管坯進行拉細處理。
現(xiàn)有的無縫鋼管拉拔機一般選擇液壓缸來作為動力元件,但是液壓缸在運動至行程終點時具有較大動能,現(xiàn)有無縫鋼管拉拔機上未設置減速裝置,液壓缸活塞與缸蓋會發(fā)生機械碰撞,產(chǎn)生沖擊和噪音,惡化了工作環(huán)境,降低了無縫鋼管的加工精度,此外現(xiàn)有的無縫鋼管拉拔機中夾持設備設計不合理,而且結構較為復雜,操作和使用過程較為繁瑣,不能將無縫鋼管夾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fā)明使用方便,可減小沖擊力,改善了工作環(huán)境,提高了加工精度。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包括滑道、液壓缸、緩沖裝置、夾板裝置、風扇、管道模型組件以及工作臺,所述液壓缸右端安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端設置有夾板裝置,所述夾板裝置安裝在液壓缸右端,所述緩沖裝置設有兩個,所述緩沖裝置對稱安置在液壓缸右端,所述緩沖裝置設置在滑道上側,所述緩沖裝置安置在夾板裝置左側,所述滑道右側安裝有管道模型組件,所述管道模型組件上端裝配有風扇,所述滑道、液壓缸以及管道模型組件均安置在工作臺上端,所述緩沖裝置包括彈簧一、固定圓筒、滑板、移動圓筒以及頂板,所述固定圓筒安裝在液壓缸右端,所述固定圓筒內(nèi)部底端安置有彈簧一,所述彈簧一設置在頂板左端,所述頂板安裝在移動圓筒右側,所述彈簧一安置在移動圓筒內(nèi)側,所述移動圓筒設置在固定圓筒內(nèi)部,所述頂板安置在固定圓筒右側,所述移動圓筒外端裝配有滑板,所述滑板安置在固定圓筒內(nèi)部,所述固定圓筒通過彈簧一與頂板相連接,所述夾板裝置包括支撐板、電動缸、連接架桿、橫板、彈簧二、壓板以及底板,所述支撐板安置在液壓缸左端,所述支撐板右端安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側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上端安置有彈簧二,所述彈簧二上端安裝有橫板,所述橫板通過彈簧二與壓板相連接,所述橫板和壓板均安置在支撐板右側,所述橫板上端裝配有連接架桿,所述連接架桿安裝在電動缸上端,所述電動缸設置在支撐板上端。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以及壓板下端均安置有吸音海綿。
進一步地,所述滑板與固定圓筒接觸位置安裝有滾珠。
進一步地,所述風扇上端安置有連接桿,所述風扇通過連接桿與管道模型組件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滑道右端安置有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缸通過螺栓與工作臺相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本發(fā)明通過增加彈簧一、固定圓筒、滑板、移動圓筒以及頂板,該設計減小了沖擊力,降低了噪音,改善了工作環(huán)境,提高了加工精度,解決了現(xiàn)有的無縫鋼管拉拔機一般選擇液壓缸來作為動力元件,但是液壓缸在運動至行程終點時具有較大動能,現(xiàn)有無縫鋼管拉拔機上未設置減速裝置,液壓缸活塞與缸蓋會發(fā)生機械碰撞,產(chǎn)生沖擊和噪音,惡化了工作環(huán)境,降低了無縫鋼管的加工精度的弊端。
本發(fā)明因增加支撐板、電動缸、連接架桿、橫板、彈簧二、壓板以及底板,該設計可將無縫鋼管夾緊,操作簡單,解決了現(xiàn)有的無縫鋼管拉拔機中夾持設備設計不合理,而且結構較為復雜,操作和使用過程較為繁瑣,不能將無縫鋼管夾緊的問題,因增加風扇,該設計可降低無縫鋼管的溫度,防止無縫鋼管發(fā)生斷裂。
因增加吸音海綿,該設計可吸收噪音,改善工作環(huán)境,因增加滾珠,該設計便于滑板的移動,因增加連接桿,該設計為風扇提供支撐,因增加擋板,該設計可限制夾板裝置的移動范圍,因增加螺栓,該設計使液壓缸與工作臺連接緊固,本發(fā)明使用方便,可減小沖擊力,改善了工作環(huán)境,提高了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中緩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中夾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滑道、2-液壓缸、3-緩沖裝置、4-夾板裝置、5-風扇、6-管道模型組件、7-工作臺、31-彈簧一、32-固定圓筒、33-滑板、34-移動圓筒、35-頂板、41-支撐板、42-電動缸、43-連接架桿、44-橫板、45-彈簧二、46-壓板、47-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請參閱圖1-圖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無縫鋼管均速拉拔安裝機,包括滑道1、液壓缸2、緩沖裝置3、夾板裝置4、風扇5、管道模型組件6以及工作臺7,液壓缸2右端安置有滑道1滑道1上端設置有夾板裝置4,夾板裝置4安裝在液壓缸2右端,緩沖裝置3設有兩個,緩沖裝置3對稱安置在液壓缸2右端,緩沖裝置3設置在滑道1上側,緩沖裝置3安置在夾板裝置4左側,滑道1右側安裝有管道模型組件6,管道模型組件6上端裝配有風扇5,滑道1、液壓缸2以及管道模型組件6均安置在工作臺7上端。
緩沖裝置3包括彈簧一31、固定圓筒32、滑板33、移動圓筒34以及頂板35,固定圓筒32安裝在液壓缸2右端,固定圓筒32內(nèi)部底端安置有彈簧一31,彈簧一31設置在頂板35左端,頂板35安裝在移動圓筒34右側,彈簧一31安置在移動圓筒34內(nèi)側,移動圓筒34設置在固定圓筒32內(nèi)部,頂板35安置在固定圓筒32右側,移動圓筒34外端裝配有滑板33,滑板33安置在固定圓筒32內(nèi)部,固定圓筒32通過彈簧一31與頂板35相連接,該設計提高了加工精度。
夾板裝置4包括支撐板41、電動缸42、連接架桿43、橫板44、彈簧二45、壓板46以及底板47,支撐板41安置在液壓缸2左端,支撐板41右端安置有底板47,底板47上側設置有壓板46,壓板46上端安置有彈簧二45,彈簧二45上端安裝有橫板44,橫板44通過彈簧二45與壓板46相連接,橫板44和壓板46均安置在支撐板41右側,橫板44上端裝配有連接架桿43,連接架桿43安裝在電動缸42上端,電動缸42設置在支撐板41上端,該設計可夾緊無縫鋼管。
底板47上端以及壓板46下端均安置有吸音海綿,滑板33與固定圓筒32接觸位置安裝有滾珠,風扇5上端安置有連接桿,風扇5通過連接桿與管道模型組件6相連接,滑道1右端安置有擋板,液壓缸2通過螺栓與工作臺7相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工作人員將無縫鋼管從管道模型組件6內(nèi)部穿過,然后將無縫鋼管左端安置在底板47上端,工作人員開啟電動缸42,電動缸42工作帶動連接架桿43向下移動,連接架桿43向下移動帶動橫板44向下移動,橫板44向下移動帶動彈簧二45向下移動,彈簧二45向下移動帶動壓板46向下移動,當壓板46與底板47將無縫鋼管夾緊時,工作人員關閉電動缸42,其中彈簧二45的存在增加了壓板46壓緊程度,同時又不會對無縫鋼管造成損害,對無縫鋼管有保護作用,該設計解決了現(xiàn)有的無縫鋼管拉拔機中夾持設備設計不合理,操作和使用過程較為繁瑣,不能將無縫鋼管夾緊的問題。
無縫鋼管被夾緊后,工作人員啟動液壓缸2,液壓缸2工作帶動支撐板41向左移動,實現(xiàn)無縫鋼管的拉拔工作,當支撐板41左移至與頂板35接觸時,由于此時液壓缸2運行將近行程終點,故液壓缸2的動能較大,支撐板41繼續(xù)向左移動,支撐板41向左移動帶動頂板35向左移動,頂板35向左移動至與移動圓筒34接觸,并帶動移動圓筒34向左移動,同時彈簧一31被壓縮,彈簧一31產(chǎn)生彈力,彈簧一31的彈力抵消支撐板41的沖擊力,使支撐板41平穩(wěn)的向左移動至行程終點,該設計解決了現(xiàn)有無縫鋼管拉拔機上未設置減速裝置,液壓缸活塞與缸蓋會發(fā)生機械碰撞,產(chǎn)生沖擊和噪音,惡化了工作環(huán)境,降低了無縫鋼管的加工精度的弊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nèi)。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