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化裝配工藝,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導板裝配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鏈鋸liàn jù,[chain saw]也稱油鋸,以汽油機為動力的手提鋸,主要用于伐木和造材,其工作原理是靠鋸鏈上交錯的L形刀片橫向運動來進行剪切動作。
鏈鋸包括制動器、導板、鋸鏈、機油泵、把手等結構,鏈鋸的組裝步驟為將鋸鏈定位到導板上,然后壓鉚、旋鉚,將鋸鏈固定到導板上,然后潤滑齒輪,而后組裝機油泵、把手等結構。
現(xiàn)有的組裝工藝是操作人員操作相應的設備來完成組裝。需要大量的勞動者參與勞動,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使用機械設備自動化生產的成本已逐漸趨近人工成本。大量的工人帶來的管理難題以及人員流動對生產的影響,使設計一種自動化生產工藝,以減少人工成本成為一種趨勢所向。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板裝配加工工藝,減少人工參與。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導板裝配加工工藝,包括
步驟一:將齒輪和鋸鏈安裝到兩塊導板之間,并在導板上放置鉚釘,將導板平置到工作臺上;
步驟二:壓鉚輸送機構將導板輸送到壓鉚機;
步驟三:壓鉚機壓縮鉚釘,將導板組裝到一起;
步驟四:壓鉚輸送機構將壓鉚完的導板輸送到定位架上定位;
步驟五:旋鉚輸送機構將導板輸送到旋鉚機上旋鉚;
步驟六:旋鉚輸送機構將旋鉚完的導板輸送到注油機構,注油機構給導板注油,完成導板裝配。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壓鉚輸送機構包括用于吸住導板的吸盤和用于驅動吸盤移動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六軸機械臂、安裝桿、安裝座、旋轉氣缸和用于防止鉚釘在輸送過程中掉落的擋板,安裝桿的一端與六軸機械臂連接,另一端與安裝座連接,吸盤和旋轉氣缸設置在安裝座的同一面,吸盤有兩個,兩個吸盤設置在旋轉氣缸的兩側,擋板的相對兩側設置有兩個用于容納吸盤的容納槽,擋板的中部連接在旋轉氣缸上,旋轉氣缸驅動擋板,以使擋板擋住鉚釘,從而將鉚釘夾在擋板和導板間,工作時,吸盤將帶有鉚釘?shù)膶О逦?、翻轉180°,此時擋板擋住鉚釘,將鉚釘固定在擋板與導板之間,而后六軸機械臂驅動吸盤,將導板移動到壓鉚機上,壓鉚機將鉚釘壓實,然后壓鉚輸送機構將導板送到定位架上,而后旋鉚輸送機構將導板從定位架上取下,運輸?shù)叫T機上旋鉚,最后旋鉚輸送機構將導板輸送到注油機構注油。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定位架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調節(jié)機構,第一支撐桿固定設置在機架上,調節(jié)機構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滑座,第二支撐桿設置在滑座上,滑座可沿底座滑移,以使第二支撐桿靠近或遠離第一支撐桿,滑座包括上座和下座,下座的頂面開設有貫穿下座側面的通氣槽,上座連接在下座的頂端,當上座和下座組裝完成時,在下座的兩側構成通氣孔結構,上座上開設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安裝孔,安裝孔與通氣槽相互連通,第二支撐桿固定在安裝孔內。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旋鉚機包括機座、機頭、工作臺和用于在旋鉚時固定導板的定位座,機頭和工作臺設置在機座上,機頭向下伸出設置有旋鉚刀,工作臺設置在機頭的下方,工作臺的頂面上開設有呈倒T字形的引導槽,引導槽貫穿工作臺的相對兩個側面,引導槽內設置有固定螺栓,定位座上開設有通孔,固定螺栓的頭部滑移設置在引導槽的底部,另一端從通孔伸出后與螺母連接,將定位座固定在工作臺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注油機構包括注油工作臺、注油裝置和用于驅動鏈條鏈輪旋轉的旋轉機構,注油工作臺用于固定導板,注油裝置設置在注油工作臺的上方,并相對于導板的注油孔設置,旋轉機構設置在注油工作臺的一側,注油裝置包括注油嘴和用于驅動注油嘴上下運動的升降組件,升降組件包括固定在注油工作臺一側的支桿,支桿一端固定在注油工作臺上,另一端背向注油工作臺延伸,并在該端上固定連接有氣缸固定板,氣缸固定板上固定連接有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缸體與氣缸固定板固定連接,其推動桿穿過氣缸固定板后向下延伸,升降氣缸的推桿背向其缸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注油組件,注油嘴設置在注油組件的下方,并與導板的注油孔相對設置,旋轉機構包括鏈輪和驅動鏈輪旋轉的旋轉組件,當對導板進行注油時,升降氣缸伸長其推動桿,向下推動注油組件,將注油嘴伸入到導板的注油孔內注油,在注油時,鏈輪與導板上的鏈條相互嚙合,旋轉組件驅動鏈輪帶動導板上的鏈條旋轉。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支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滑軌固定板,滑軌固定板上固定連接有直線導軌,直線導軌包括軌道和在軌道上來回滑移的滑塊,滑塊背向軌道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板,注油組件固定在滑板上,升降氣缸的推動桿與滑板固定連接,當升降氣缸推動桿伸長進行注油時,滑板帶著滑塊和注油組件向下運動,將注油嘴伸入到導板的注油孔內。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注油組件包括注油氣缸和注油塊,注油氣缸的缸體與滑板固定連接,注油塊固定在注油氣缸的推動桿上,注油嘴固定在注油塊的下側,注油塊包括呈長方形塊狀的塊體和固定在塊體下側面上的連接柱,注油嘴包括連接部和頭部,連接部呈中空圓柱狀設置,頭部呈中空圓錐狀設置,頭部的底面與連接部的一端一體設置,連接部外側面上開設有外螺紋,連接柱的圓心位置上開設有內螺紋,當注油嘴與注油塊相固定時,連接部通過外螺紋與內螺紋相互配合旋入到連接柱內固定,連接部的內部、頭部的內部和連接柱的圓心相互連通,注油塊的一側開設有入油孔,入油孔呈L型,其一端連通至注油塊的側面上,另一端與連接柱的圓心相互連通,其中,油從入油孔進入,依次流過注油塊、連接柱和連接部后流入到頭部內,頭部的下端開設有漏油孔,油從漏油孔漏出,注油時,注油塊向下運動,頭部與導板的注油孔的孔壁相抵,漏油孔設置在導板的注油孔內。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滑板固定板靠近軌道一側的位置上固定連接有油壓緩沖器,油壓緩沖器包括緩沖缸體和活塞桿,活塞桿的一端伸入到緩沖缸體內,另一端設置在注油塊的下方,與注油塊相對設置,當注油塊向下運動時,注油塊與活塞桿相抵,將活塞桿壓向緩沖缸體。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通過上述步驟,實現(xiàn)了導板和鋸鏈從鉚接到上油過程的自動化生產,相對于現(xiàn)有的生產工藝,減少了人工的參與,從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自動化生產管理簡單,且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提高,自動化生產的成本會相對的越來越低,更具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導板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3為壓鉚輸送機構的結構圖;
圖4為吸盤和驅動機構的結構圖;
圖5為定位架的結構圖;
圖6為圖5標記處的放大圖;
圖7為滑座的結構圖;
圖8為旋鉚機的結構圖;
圖9為圖8標記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10注油機構的結構圖;
圖11注油組件和注油嘴的結構圖;
圖12鏈輪和旋轉組件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所給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述。
參照圖1至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導板裝配加工工藝,包括
步驟一:將齒輪和鋸鏈安裝到兩塊導板9之間,并在導板9上放置鉚釘,將導板9平置到工作臺上;
步驟二:壓鉚輸送機構3將導板9輸送到壓鉚機2;
步驟三:壓鉚機2壓縮鉚釘,將導板9組裝到一起;
步驟四:壓鉚輸送機構3將壓鉚完的導板9輸送到定位架4上定位;
步驟五:旋鉚輸送機構5將導板9輸送到旋鉚機6上旋鉚;
步驟六:旋鉚輸送機構5將旋鉚完的導板9輸送到注油機構z2,注油機構z2給導板9注油,完成導板9裝配。
通過上述步驟,實現(xiàn)了導板9和鋸鏈從鉚接到上油過程的自動化生產,相對于現(xiàn)有的生產工藝,減少了人工的參與,從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自動化生產管理簡單,且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提高,自動化生產的成本會相對的越來越低,更具競爭力。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壓鉚輸送機構3包括用于吸住導板9的吸盤31和用于驅動吸盤31移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六軸機械臂32、安裝桿33、安裝座34、旋轉氣缸35和用于防止鉚釘在輸送過程中掉落的擋板36,所述安裝桿33的一端與六軸機械臂32連接,另一端與安裝座34連接,所述吸盤31和旋轉氣缸35設置在安裝座34的同一面,所述吸盤31有兩個,兩個所述吸盤31設置在旋轉氣缸35的兩側,所述擋板36的相對兩側設置有兩個用于容納吸盤31的容納槽37,所述擋板36的中部連接在旋轉氣缸35上,所述旋轉氣缸35驅動擋板36,以使擋板36擋住鉚釘,從而將鉚釘夾在擋板36和導板9間,工作時,吸盤31將帶有鉚釘?shù)膶О?吸起、翻轉180°,此時擋板36擋住鉚釘,將鉚釘固定在擋板36與導板9之間,而后六軸機械臂32驅動吸盤31,將導板9移動到壓鉚機2上,壓鉚機2將鉚釘壓實,然后壓鉚輸送機構3將導板9送到定位架4上,而后旋鉚輸送機構5將導板9從定位架4上取下,運輸?shù)叫T機6上旋鉚,最后旋鉚輸送機構5將導板9輸送到注油機構z注油。
操作人員將組裝的導板9和鋸鏈平置后,將鉚釘放置到導板9的鉚接孔上,此時,鉚釘被鉚壓的一端朝下,被卡在導板9上,然后吸盤31吸住導板9,此時鉚釘被夾持在導板9與擋板之間,六軸機械臂32運輸導板9并翻轉導板9,使鉚釘被鉚壓的一端朝上,然后,六軸機械臂32將導板9運輸?shù)綁恒T機2上,壓鉚機2將鉚釘壓鉚,壓鉚完成后,六軸機械臂將32導板9運輸?shù)蕉ㄎ患?上,而后旋鉚輸送機構5將導板9從定位架4上取下,運輸?shù)叫T機6上,最后旋鉚輸送機構5將旋鉚完成的導板9輸送到注油機構z,注油機構z對導板9內部注油。定位架4使導板9的位置升高,相對與直接把導板9放置在機架上,減少了導板9運輸?shù)男谐?,減少為運輸導板9而做的功。鉚釘?shù)奈恢梦挥趯О?的中央,吸盤31也需要吸附導板9的中間部分,吸盤31和擋板在運行時容易相互干擾,在擋板上設置容納槽37,使擋板在轉動時不會打到吸盤31,從而避免擋板和吸盤31的相互干擾。操作人員將組裝的導板9和鋸鏈平置后,將鉚釘放置到導板9的鉚接孔上,此時,鉚釘被鉚壓的一端朝下,被卡在導板9上,然后吸盤31吸住導板9,此時鉚釘被夾持在導板9與擋板36之間,六軸機械臂32運輸導板9并翻轉導板9,使鉚釘被鉚壓的一端朝上,然后,六軸機械臂32將導板9運輸?shù)綁恒T機2上,壓鉚機2將鉚釘壓鉚,壓鉚完成后,六軸機械臂32將導板9運輸?shù)蕉ㄎ患?上,而后旋鉚輸送機構5將導板9從定位架4上取下,運輸?shù)叫T機6上,旋鉚機6將壓鉚中產生的毛刺等缺陷去除,使導板9在裝配后表面更加平整,防止毛刺割破操作者的身體。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定位架4包括第一支撐桿41、第二支撐桿42和調節(jié)機構,所述第一支撐桿41固定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調節(jié)機構包括底座43,所述底座43上設置有滑座45,所述第二支撐桿42設置在滑座45上,所述滑座45可沿底座44滑移,以使第二支撐桿42靠近或遠離第一支撐桿41,所述滑座45包括上座451和下座452,所述下座452的頂面開設有貫穿下座452側面的通氣槽456,所述上座451連接在下座452的頂端,當上座451和下座452組裝完成時,在下座452的兩側構成通氣孔結構,所述上座451上開設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安裝孔457,所述安裝孔457與通氣槽456相互連通,所述第二支撐桿42固定在安裝孔457內。
在安裝時,第二支撐42桿插入安裝孔457,安裝孔457內的氣體從通氣槽456排出,避免第二支撐桿42在安裝時在安裝孔457內形成高壓,使第二支撐桿42能順利裝入安裝孔457。通過上述設置,使第二支撐桿42可相對第一支撐桿41滑移,調節(jié)第二支撐桿42與第一支撐桿41間的距離,使定位架4能適用于不同尺寸的導板9。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旋鉚機6包括機座61、機頭62、工作臺63和用于在旋鉚時固定導板9的定位座64,機頭62和工作臺63設置在機座61上,機頭62向下伸出設置有旋鉚刀65,工作臺63設置在機頭62的下方,工作臺63的頂面上開設有呈倒T字形的引導槽631,引導槽631內設置有固定螺栓633,定位座64上開設有通孔,固定螺栓633的螺帽卡住引導槽631的底部,另一端從通孔伸出后與螺母634連接,將定位座64固定在工作臺63上。
導板9被放置到工作臺63上以后,旋鉚刀65向下移動,將導板9上因壓鉚而產生的毛刺車下,防止毛刺傷害人體,松開螺母后,固定螺栓633可在引導槽631內滑移,從而使定位座64可在工作臺63上滑移,操作人員在松掉固定螺栓633后推動定位座64,調整定位座64相對旋鉚刀65的位置,從而調整導板9相對旋鉚刀65的位置,使旋鉚刀65能車削導板9上不同位置的毛刺,在調整完定位座64的位置后,操作人員鎖定螺母634,從而將定位座64與工作臺63相鎖定。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注油機構z包括注油工作臺z1、注油裝置z2和用于驅動鏈條鏈輪旋轉的旋轉機構z3,注油工作臺z1用于固定導板9,注油機構z2設置在注油工作臺z1的上方,并相對于導板9的注油孔設置,旋轉機構z3設置在注油工作臺z1的一側,注油機構z2包括注油嘴z21和用于驅動注油嘴z21上下運動的升降組件z22,升降組件z22包括固定在注油工作臺z1一側的支桿z221,支桿z221一端固定在注油工作臺z1上,另一端背向注油工作臺z1延伸,并在該端上固定連接有氣缸固定板z222,氣缸固定板z222上固定連接有升降氣缸z223,升降氣缸z223的缸體與氣缸固定板z222固定連接,其推動桿穿過氣缸固定板z222后向下延伸,升降氣缸z223的推桿背向其缸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注油組件z4,注油嘴z21設置在注油組件z4的下方,并與導板9的注油孔相對設置,旋轉機構z3包括鏈輪z31和驅動鏈輪z31旋轉的旋轉組件z32,當對導板9進行注油時,升降氣缸z223伸長其推動桿,向下推動注油組件z4,將注油嘴z21伸入到導板9的注油孔內注油,在注油時,鏈輪z31與導板9上的鏈條相互嚙合,旋轉組件z32驅動鏈輪z31帶動導板9上的鏈條旋轉。在對導板9進行注油的過程中,首先將需要注油的導板9設置在注油工作臺z1上,并設置在注油裝置z2的下方,其中本實施例中利用導板9上的孔進行定位,即在注油工作臺z1上加設若干個固定柱進行固定,在注油的時候,首先升降組件z22內的升降氣缸z223就會動作,伸長其推動桿,那么固定在升降氣缸z223的推動桿上的注油組件z4就會隨著一起下降,自然注油嘴z21也會隨著注油組件z4一起下降,本實施例中,當注油嘴z21下降到導板9注油孔的位置上,并部分伸入到注油孔內的時候,升降氣缸z223的推動桿達到最大行程,之后注油組件z4便會開始向注油孔內進行定量注油,即一段時間內的出油量恒定,在注油組件z4注油的同時,旋轉機構z3就會靠近導板9,同時將鏈輪z31與導板9上的鋸鏈相嚙合,之后旋轉組件z32勻速旋轉,旋轉組件由推移氣缸z321、驅動電機z322和固定塊z323組成,旋轉機構通過推移氣缸z321推動靠近導板9,驅動電機z322與鏈輪z31連接,驅動鏈輪z31轉動,從而實現(xiàn)鋸鏈被鏈輪z31帶著勻速旋轉,如此在旋轉的過程中油就會被均勻的在導板9內分布,如此有效的實現(xiàn)了一個自動對導板9進行注油的效果,同時采用了定量注油,勻速旋轉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現(xiàn)有技術中人工注油出現(xiàn)的油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同時實現(xiàn)了一個自動化注油的過程中,注油效率更高更好,并且由于進行注油的導板9已經整合好鏈輪和鋸鏈,鏈輪設置在多層導板9之間,無法與外界連接,因而假如采用直接驅動導板9內的鏈輪旋轉的方式,會比較困難,所以本實施例中采用鏈輪z31與鏈條嚙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支桿z221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滑軌固定板z5,滑軌固定板z5上固定連接有直線導軌z6,直線導軌z6包括軌道z61和在軌道z61上來回滑移的滑塊z62,滑塊z62背向軌道z6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板z63,注油組件z4固定在滑板z63上,升降氣缸z223的推動桿與滑板z63固定連接,當升降氣缸的z223推動桿伸長進行注油時,滑板z63帶著滑塊z62和注油組件z4向下運動,將注油嘴z21伸入到導板9的注油孔內,在升降氣缸z223伸長其推動桿的時候,首選滑板z63就會被帶著一起向下運動,進而使得滑塊z62和注油組件z4被帶著向下運動,由于滑塊z62與軌道z61之間的配合作用,因而在滑板z63下降的過程中,就會沿著軌道z61運動,而不會出現(xiàn)偏移的問題,這樣就能夠很好的避免由于注油組件z4上的注油嘴z21沒有很好的對準導板9上的注油孔,導致注油的時候,油漏出的問題。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注油組件z4包括注油氣缸z41和注油塊z42,注油氣缸z41的缸體與滑板z63固定連接,注油塊z42固定在注油氣缸z41的推動桿上,注油嘴z21固定在注油塊z42的下側,注油塊z42包括呈長方形塊狀的塊體z421和固定在塊體z421下側面上的連接柱z422,注油嘴z21包括連接部z211和頭部z212,連接部z211呈中空圓柱狀設置,頭部z212呈中空圓錐狀設置,頭部z212的底面與連接部z211的一端一體設置,連接部z211外側面上開設有外螺紋,連接柱z422的圓心位置上開設有內螺紋,當注油嘴z21與注油塊z42相固定時,連接部z211通過外螺紋與內螺紋相互配合旋入到連接柱z422內固定,連接部z211的內部、頭部z212的內部和連接柱z422的圓心相互連通,注油塊z42的一側開設有入油孔z423,入油孔z423呈L型,其一端連通至注油塊z42的側面上,另一端與連接柱z422的圓心相互連通,其中,油從入油孔z423進入,依次流過注油塊z42、連接柱z422和連接部z211后流入到頭部z212內,頭部z212的下端開設有漏油孔,油從漏油孔漏出,注油時,注油塊z42向下運動,頭部z212與導板9的注油孔的孔壁相抵,漏油孔設置在導板9的注油孔內,在整個注油組件4向下運動進行注油的時候,首先注油氣缸z41就會伸長其推動桿,將注油嘴z21伸入到導板9的注油孔內,如此便可以與升降氣缸z223相配合構成兩段位移的結構,如此便能夠更好的將注油嘴z21伸入到導板9的注油孔內了,在注油嘴z21伸入到注油孔內以后,外部的油就會從注油塊z42上的入油孔z423進入,由于入油孔z423與連接柱z422和連接部z211連通,所以油從入油孔z423進入之后就會流過連接柱z422和連接部z211內,之后再進入到頭部z212內,最后通過漏油孔漏出,如此實現(xiàn)了一個在注油的時候定量注油的效果,而在實際注油的過程中,注油嘴z21需要與導板9相接觸,因而兩者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碰撞,這樣在長時間的使用之后,注油嘴z21的頭部z212部分就容易損壞,因而采用連接部z211的設置,利用其上的外螺紋與連接柱z422的內螺紋相配合,便可以有效的實現(xiàn)注油嘴z21一個快速置換的過程,同時本實施例中在連接部z211上加設一個棱柱,可以方便人們在換注油嘴z21的時候一個擰連接部z211的過程。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滑板固定板z5靠近軌道z61一側的位置上固定連接有油壓緩沖器z51,油壓緩沖器z51包括緩沖缸體z511和活塞桿z512,活塞桿z512的一端伸入到緩沖缸體z512內,另一端設置在注油塊z42的下方,與注油塊z42相對設置,當注油塊z42向下運動時,注油塊z42與活塞桿z512相抵,將活塞桿z512壓向緩沖缸體z512,在注油塊z42向下運動的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就會擁有一個較快的速度,因而就會出現(xiàn)注油嘴z21與導板9之間一個快速的撞擊,這樣一方面不僅注油嘴z21容易損壞,同時導板9也容易出現(xiàn)被撞擊壞的問題,因此通過油壓緩沖器z51的設置,可以實現(xiàn)對注油塊z42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進行一個緩沖的作用,如此避免一個快速撞擊的問題,同時注油塊z42體積大,結構牢固,其與油壓緩沖器z51之間的撞擊不容易造成損壞的問題。
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fā)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