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涉及金屬壓力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長柄滑套減徑下模的模具結構。
背景技術:
滑套是汽車傳動系統(tǒng)中的重要零件,近年來長柄滑套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傳統(tǒng)的模具結構鍛件在冷鍛減徑后跳動大部分超過公差,十分的不穩(wěn)定。一般方法是減徑完成后對鍛件進行矯直,增加鍛造周期的和成本。在冷鍛減徑完成后,由于桿部過長及冷鍛后的回彈造成桿部跳動過大,大部分超出鍛件公差。通過本發(fā)明的模具結構,可以有效的解決鍛件脫離模腔后跳動過大的現象。需要一種新的模具結構來解決長柄滑套減徑后桿部跳動過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長柄滑套減徑下模的模具結構,可以有效的解決鍛件脫離模腔后跳動過大的現象。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長柄滑套減徑下模的模具結構,包括減徑凹模,在減徑凹模內設置有減徑韌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減徑韌帶下方加一段扶正韌帶。
優(yōu)選的,所述扶正韌帶與所述減徑韌帶之間的距離與減徑韌帶的直徑相同。
優(yōu)選的,減徑韌帶后隙直徑φd1=減徑韌帶直徑φd-δ1(δ1=0.4mm~0.6mm)。
優(yōu)選的,扶正韌帶直徑φd2=減徑韌帶直徑φd+δ2(δ2=0.3mm~0.4mm)。
優(yōu)選的,扶正韌帶后隙直徑φd3=扶正韌帶直徑φd2+δ3(δ3=0.3mm~0.4mm)。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所公開的長柄滑套減徑下模的模具結構,通過對減徑凹模加一段扶正韌帶解決了長柄滑套減徑后桿部跳動過大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長柄滑套減徑下模的模具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ⅰ部分放大圖示意圖。
圖3是圖2中ⅱ部分放大圖示意圖。
其中:1、減徑凹模2、減徑韌帶3、扶正韌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長柄滑套減徑下模的模具結構,包括減徑凹模1,在減徑凹模1內設置有減徑韌帶2,在所述減徑韌帶2下方加一段扶正韌帶3。本發(fā)明所公開的長柄滑套減徑下模的模具結構,通過對減徑凹模1加一段扶正韌帶3解決了長柄滑套減徑后桿部跳動過大的問題。
為了方便加工及更優(yōu)的解決跳動過大的問題,優(yōu)選的,所述扶正韌帶3與所述減徑韌帶2之間的距離與減徑韌帶2的直徑相同。
為了保證加工精度,優(yōu)選的,減徑韌帶2后隙直徑φd1=減徑韌帶2直徑φd-δ1(δ1=0.4mm~0.6mm)。
為了保證加工精度和方便加工,優(yōu)選的,扶正韌帶3直徑φd2=減徑韌帶2直徑φd+δ2(δ2=0.3mm~0.4mm)。
為了保證加工精度和方便加工,優(yōu)選的,扶正韌帶3后隙直徑φd3=扶正韌帶3直徑φd2+δ3(δ3=0.3mm~0.4mm)。
本發(fā)明在減徑韌帶2下方加一段扶正韌帶3,根據減徑韌帶2的直徑確定扶正韌帶3與減徑韌帶2的距離,韌帶的后隙由韌帶的直徑加上固定的間隙確定。鍛件在退料過程中通過扶正韌帶3來減小桿部的跳動,解決了長柄滑套因冷鍛減徑后跳動過大無法直接機加的問題。
本發(fā)明尚有多種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