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家具管材切割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shù)控鋸。
背景技術:
家具制作過程中需要使用固定尺寸的薄壁鋼管,固定尺寸的薄壁鋼管都是由長鋼管切割而成,現(xiàn)有切割方式都是單根手工切割,工作效率慢,且與標準尺寸誤差較大。
現(xiàn)急需一種數(shù)控鋸,來滿足長管材的自動切割,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切割精度。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數(shù)控鋸,解決現(xiàn)有家具薄壁鋼管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一種數(shù)控鋸,包括上料裝置、壓平裝置、頂料裝置、對齊整形裝置、抱卡整形裝置和切割裝置;
所述上料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架、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第三滾輪;所述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第三滾輪均為多個,分別一一對應,沿所述第一支撐架橫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支撐架上固定第一傳動帶,所述第一傳送帶繞制過同一組的所述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的上側(cè),固定在第三滾輪上,所述第三滾輪由電機帶動;所述第一支撐架上還設置有水平傳送裝置,用于將存儲在所述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的長管材倒出;
所述壓平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架、傾斜向下的運料傳送裝置和壓板;所述第二支撐架緊鄰所述第一支撐架,所述運料傳送裝置設置在第二支撐架上端,與所述水平傳送裝置接力傳送;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位于所述運料傳送裝置上方,使長管材在運料傳送裝置上單層通過;
所述頂料裝置包括移位裝置和頂料氣缸;所述頂料氣缸通過所述移位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使頂料氣缸的伸縮桿位于所述運料傳送裝置的末端下方;
所述對齊整形裝置包括第三支撐架、推行氣缸、擋止氣缸、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所述第三支撐架緊鄰所述第二支撐架;所述推行氣缸設置在第三支撐架前端,推行氣缸的伸縮桿橫向伸縮,且端部連接有推行板;所述擋止氣缸設置在第三支撐架后端,擋止氣缸的伸縮桿縱向伸縮,且端部連接有擋止板;所述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的數(shù)量均為多個,設置在第三支撐架上,且一一對應從一個交點分別從兩側(cè)向上延伸,呈“v”字形;所述第一支撐軸上設置有第八滾輪,所述第二支撐軸上設置有第九滾輪;
所述抱卡整形裝置包括多個下壓氣缸和上頂氣缸;所述下壓氣缸設置在所述第三支撐架上端,下壓氣缸的伸縮桿向下伸縮,且端部連接有整形上框;所述上頂氣缸設置在所述第三支撐架下端,上頂氣缸的伸縮桿向上伸縮,且端部連接有整形下框;
所述切割裝置包括第四支撐架和切割機;所述第四支撐架設置在所述第三支撐架后端;所述切割機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第四支撐架上;所述第四支撐架上可橫向移動的第一抱卡裝置,將長管材運送到切割機下方;所述第四支撐架上設置有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所述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切割機的鋸盤從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之間的間隙向下通過。
進一步的,所述上料裝置的第一支撐架包括左支架、中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中支架和右支架平行對立設置;
多個所述第一滾輪沿所述左支架頂端的長度方向設置,多個所述第二滾輪沿所述中支架頂端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右支架的下端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傳動軸,傳動軸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三滾輪,所述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第三滾輪一一對應;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置有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動力輸入軸設置有傳動輪,所述傳動輪由電機帶動;所述左支架位于第一滾輪下方的位置設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內(nèi)設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滾輪的轉(zhuǎn)軸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下側(cè)連接有緊固桿,所述緊固桿的下端穿過所述固定框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左支架上位于所述固定框下側(cè)位置焊接有緊固板,所述緊固桿的下端穿過所述緊固板,且端頭用螺母旋緊;所述固定桿連接有第一傳送帶的一端,所述第一傳送帶繞過所述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的上側(cè),另一端與第三滾輪的外周面連接;所述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的第一傳送帶下垂;
所述水平傳送裝置包括第四滾輪、第五滾輪和第二傳送帶;所述中支架頂端間隔設置有多個所述第四滾輪,所述右支架頂端間隔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五滾輪,所述第四滾輪和第五滾輪一一對應;所述第四滾輪和第五滾輪上繞制有環(huán)形的所述第二傳送帶;
所述第三滾輪的兩個側(cè)壁之間設置有連接桿,所述第一傳送帶的端頭連接在所述連接桿上
所述緊固板與所述左支架之間焊接有加強板。
再進一步的,所述壓平裝置包括與所述上料裝置的水平傳送裝置連接的運料傳送裝置,所述運料傳送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所述第二支撐架的上側(cè)設置有第一底托,所述第一底托位于所述運料傳送裝置上方,且朝向運料傳送裝置;所述第一底托上通過第一軸承安裝有第一軸承室,所述第一軸承室的下端連接有具有內(nèi)螺紋的第一蝸輪,使第一蝸輪與第一軸承室同步轉(zhuǎn)動;所述第一蝸輪外周側(cè)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一蝸桿,所述第一蝸桿的端頭安裝轉(zhuǎn)輪,由第一蝸桿帶動第一蝸輪轉(zhuǎn)動;所述第一蝸輪內(nèi)部設置有帶外螺紋的第一調(diào)節(jié)桿,所述第一調(diào)節(jié)桿的下端連接有連接片,所述連接片固定在所述壓板上,所述壓板與所述運料傳送裝置平行且之間具有間距;
所述運料傳送裝置包括第六滾輪、第七滾輪和繞制在所述第六滾輪和第七滾輪上的傳送帶,所述第六滾輪和第七滾輪均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且第六滾輪的垂直高度高于第七滾輪的垂直高度;
所述第二支撐架的上端設置有直線軸承,所述直線軸承內(nèi)穿設有光杠,所述光杠的下端與所述壓板的出料端連接。
再進一步的,所述頂料裝置的移位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壓平裝置上的第二支撐架上的第二底托;所述第二底托上設置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外側(cè)套設有第二軸承室,使所述第二軸承室可在第二底托上轉(zhuǎn)動;所述第二軸承室活動連接有具有內(nèi)螺紋的第二蝸輪,使第二蝸輪與第二軸承室同步轉(zhuǎn)動;所述第二蝸輪外周側(cè)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二蝸桿,所述第二蝸桿的端頭安裝轉(zhuǎn)輪,由第二蝸桿帶動第二蝸輪轉(zhuǎn)動;所述第二蝸輪內(nèi)部設置有帶外螺紋的第二調(diào)節(jié)桿;所述第二調(diào)節(jié)桿的另一個端頭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端設置有頂料氣缸,所述頂料氣缸垂直于第二調(diào)節(jié)桿且傾斜向上;所述頂料氣缸的伸縮桿的頂端設置有頂針;所述調(diào)節(jié)桿的另一個端頭還連接有第一導向桿,所述第一導向桿的延伸方向與第二調(diào)節(jié)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導向桿穿過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固定在第二支撐架上;
所述支撐板上連接有第二導向桿,所述第二導向桿與所述第一導向桿平行,第二導向桿穿過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固定在第二支撐架上。
再進一步的,所述對齊整形裝置的所述第三支撐架長度方向的前端設置有所述推行氣缸,所述推行氣缸的伸縮桿固定連接有推行板,并朝向第三支撐架后端伸縮;所述第三支撐架長度方向的后端設置有所述擋止氣缸,所述擋止氣缸的伸縮桿固定連接有擋止板,并朝向第三支撐架下方伸縮;所述擋止氣缸的伸縮桿伸長后,所述擋止板與所述推行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三支撐架上位于所述推行氣缸和擋止氣缸之間的部分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所述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一一對應從一個交點分別從兩側(cè)向上延伸,呈“v”字形;所述第三支撐架長度方向還橫向設置有第十滾輪;所述第八滾輪、第九滾輪和第十滾輪的轉(zhuǎn)動方向均沿所述第三支撐架的長度方向;所述第十滾輪的上切面高于所述第八滾輪和/或第九滾輪的最低點;
所述第三支撐架上固定連接有支撐座,所述推行氣缸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座上。
再進一步的,所述抱卡整形裝置的多個所述下壓氣缸設置在沿所述第三支撐架長度方向的上端,所述下壓氣缸的伸縮桿上設置有朝下的整形上框;多個所述上頂氣缸設置在沿所述第三支撐架長度方向的中間,所述上頂氣缸的伸縮桿上設置有朝上的整形下框;所述整形上框和整形下框配合形成菱形框架;所述下壓氣缸的伸縮桿的垂直中心線與所述上頂氣缸的伸縮桿的垂直中心線在同一個垂直面上;所述整形下框所組成的內(nèi)槽底平面高度低于所述第十滾輪的上切面高度;
所述下壓氣缸每兩個為一組,同組的兩個下壓氣缸并列設置,每組所述下壓氣缸間隔設置;所述第三支撐架上固定有固定板,同組所述下壓氣缸設置在同一個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上頂氣缸每四個為一組,同組的四個上頂氣缸并列設置,每組所述上頂氣缸間隔設置。
再進一步的,所述對齊整形裝置的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上設置有角度調(diào)節(jié)裝置;所述角度調(diào)節(jié)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三支撐架上的定位軸,以所述定位軸的軸心為鉸接軸心鉸接有所述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使兩個所述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的下部分相互靠攏則上部分也相互靠攏;兩個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的下端部連接有調(diào)節(jié)橫桿,所述調(diào)節(jié)橫桿的兩端開設有橫向的調(diào)節(jié)孔,兩個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的下端分別可滑動地設置在兩個所述調(diào)節(jié)孔內(nèi);所述調(diào)節(jié)橫桿下方連接有縱向的升降絲杠,所述升降絲杠的下端套設有具有內(nèi)螺紋的蝸輪升降絲母,所述蝸輪升降絲母可轉(zhuǎn)動且垂直位置固定;所述蝸輪升降絲母的外側(cè)配合有傳動蝸桿,所述傳動蝸桿通過軸承座固定軸心,且由轉(zhuǎn)動裝置帶動轉(zhuǎn)動;所述蝸輪升降絲母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軸承上支座,所述軸承上支座的下端套設在軸承底座上,所述軸承上支座與所述軸承底座之間設置有軸承;
所述蝸輪升降絲母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軸承上支座,所述軸承上支座的下端套設在軸承底座上,所述軸承上支座與所述軸承底座之間設置有軸承;
所述調(diào)節(jié)橫桿下方連接有調(diào)節(jié)縱桿,所述調(diào)節(jié)縱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升降絲杠;
所述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的兩端均開設有環(huán)形套孔,所述套孔與所述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之間設置有自潤滑軸套。
再進一步的,所述切割裝置的所述第四支撐架用于支撐所述切割機,且通向切割機切割位置;所述切割機包括第二電機、傳動裝置和鋸盤;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傳動裝置帶動所述鋸盤轉(zhuǎn)動;
所述第四支撐架上設置有橫向滑軌,所述橫向滑軌上通過第一滑塊連接有第一滑動板,所述第一滑動板上設置有所述第一抱卡裝置;所述第一滑動板上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轉(zhuǎn)動軸上設置有齒輪,所述第四支撐架上沿所述橫向滑軌方向設置有齒條,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
所述第四支撐架上側(cè)設置有縱向滑軌,所述縱向滑軌上通過第二滑塊連接有第二滑動板,所述第二滑動板的上端與第四支撐架的頂端之間設置有氣缸,用于控制第二滑動板的上下移動;所述切割機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動板上,切割機的鋸盤垂直向下,且鋸盤的轉(zhuǎn)動軸線與所述橫向滑軌平行;
所述第四支撐架上設置有所述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所述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切割機的鋸盤從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之間的間隙向下通過。
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抱卡裝置、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結(jié)構相同,均包括固定板、第一移動板、第二移動板、第一抱卡氣缸、第二抱卡氣缸、第一抱卡型板和第二抱卡型板;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橫向滑軌;所述第一抱卡氣缸通過第一支撐塊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一側(cè),所述第二抱卡氣缸通過第二支撐塊設置在固定板另一側(cè);所述第一移動板和第二移動板均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可由所述橫向滑軌兩側(cè)向中間移動;所述第一抱卡型板設置在所述第一移動板上,所述第二抱卡型板設置在所述第二移動板;所述第一抱卡型板的一側(cè)與所述第一抱卡氣缸的伸縮桿連接,所述第二抱卡型板的一側(cè)與所述第二抱卡氣缸的伸縮桿連接;
所述第一抱卡型板上設置有第一抱卡凹模,所述第二抱卡型板上設置有第二抱卡凹模;所述第一抱卡凹模與所述第二抱卡凹模相互配合進行抱卡。
所述固定板上側(cè)設置有水平垂直于所述橫向滑軌的凸起,所述第一移動板和第二移動板下側(cè)均開設有與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
再進一步的,還包括雙向出料機構,所述雙向出料機構包括第五支撐架;所述第五支撐架設置在所述第四支撐架的后端,第五支撐架的前端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十一滾輪,后端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十二滾輪;所述第十一滾輪和第十二滾輪上繞制有縱向傳送帶;所述第十二滾輪的一端設置有縱向傳動輪,所述第五支撐架下側(cè)設置有縱向動力裝置,所述縱向動力裝置與所述縱向傳動輪傳動連接;
所述第五支撐架上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橫向從動軸和橫向傳動軸;所述橫向從動軸和橫向傳動軸平行設置,位于所述縱向傳送帶的后端側(cè)面,且垂直于橫向從動軸和橫向傳動軸的連接線也垂直于縱向傳送帶;所述橫向從動軸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十三滾輪,所述橫向傳動軸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十四滾輪,所述第十三滾輪和第十四滾輪上繞制有橫向傳送帶;所述橫向傳動軸的一端設置有橫向傳動輪,所述第五支撐架下側(cè)設置有橫向動力裝置,所述橫向動力裝置與所述橫向傳動輪傳動連接;
所述第五支撐架上設置有氣動缸,所述氣動缸的伸縮方向沿所述橫向傳送帶的轉(zhuǎn)動方向;所述氣動缸的伸縮桿末端連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起始位置在所述縱向傳送帶遠離所述橫向傳送帶一側(cè),末尾位置在縱向傳送帶靠近橫向傳送帶一側(cè);
所述氣動缸通過連接板焊接在所述第五支撐架上;
所述刮板兩端設置有滑套,所述第五支撐架上與所述滑套配合位置設置有兩個滑桿,所述滑套卡在所述滑桿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本發(fā)明的上料裝置將長鋼管原料放置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的第一傳送帶下垂區(qū)內(nèi),通過第三滾輪的轉(zhuǎn)動,將第一傳送帶收緊,使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的下垂區(qū)減小,放置在該區(qū)域的長管材向上溢出,隨水平傳送裝置滾出;進入壓平裝置的運料傳送裝置內(nèi),調(diào)節(jié)壓板與運料傳送裝置之間的間距,使長鋼管只可以單層通過,到達運料傳送裝置的末端;在頂料裝置的頂料氣缸的頂起作用下,將長鋼管按設定數(shù)量挨個斜向上頂起,落入第三支撐架的加工區(qū)域內(nèi);進入對齊整形裝置時,被推行氣缸推動的推行板沿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橫向推動,頂在擋止氣缸帶動的擋止板上,進行兩端對齊;在抱卡整形裝置中,上頂氣缸將整形下框頂起然后收回,初步形成菱形,下壓氣缸帶動整形上框下壓,與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作用,形成整齊的菱形排列;為了使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之間的夾角能夠滿足更多種類的長鋼管直徑,設置角度調(diào)節(jié)裝置,以定位軸為中心鉸接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使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的下端夾角改變則上端夾角也改變,并且利用蝸輪蝸桿傳動,使蝸輪升降絲母轉(zhuǎn)動,將蝸輪升降絲母的轉(zhuǎn)動轉(zhuǎn)變?yōu)樯到z杠的上下運動,從而使活動軸的下端在調(diào)節(jié)孔內(nèi)滑動,從而改變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之間的夾角,角度調(diào)節(jié)準確,支撐力大,不易由于長管重力作用造成角度變化;進入切割程序后,切割裝置的第一抱卡裝置將多根管材抱卡住,并拖拽到鋸盤下方,由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卡緊,進行切割,完成后,第一抱卡裝置、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松開,第一抱卡裝置復位繼續(xù)抱卡向前推送,繼續(xù)切割,一次切割多根長管材,工作效率高,且每次第一抱卡裝置進給距離相同,使切割精度更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jié)合附圖說明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數(shù)控鋸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數(shù)控鋸側(cè)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上料裝置立體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上料裝置立體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上料裝置的傳動軸與減速機、電機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壓平裝置結(jié)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壓平裝置的壓板與第一底托連接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的頂料裝置不帶轉(zhuǎn)輪結(jié)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的頂料裝置帶轉(zhuǎn)輪結(jié)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的對齊整形裝置立體圖;
圖11為圖10中“a”處放大圖;
圖12為本發(fā)明的抱卡整形裝置結(jié)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fā)明的抱卡整形裝置中適合長圓管的整形上框和整形下框的形狀示意圖;
圖14為本發(fā)明的抱卡整形裝置中適合長方管的整形上框和整形下框的形狀示意圖;
圖15為本發(fā)明的角度調(diào)節(jié)機構120°狀態(tài)結(jié)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fā)明的角度調(diào)節(jié)機構90°狀態(tài)結(jié)構示意圖;
圖17為圖16中k向視圖;
圖18為軸承座結(jié)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fā)明的切割裝置立體圖;
圖20為本發(fā)明的切割裝置側(cè)視圖;
圖21為本發(fā)明的切割裝置中第一抱卡裝置、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的結(jié)構圖;
圖22為本發(fā)明的雙向出料機構結(jié)構示意圖;
圖23為本發(fā)明的雙向出料機構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料裝置;11、左支架;12、中支架;13、右支架;14、第一滾輪;15、第二滾輪;16、傳動軸;17、第三滾輪;18、減速機;1801、傳動輪;19、電機;110、固定框;111、固定桿;112、緊固桿;113、緊固板;114、第一傳送帶;115、第四滾輪;116、第五滾輪;117、第二傳送帶;118、連接桿;119、加強板;
2、壓平裝置;21、運料傳送裝置;2101、第六滾輪;2102、第七滾輪;2103、傳送帶;22、第二支撐架;23、第一底托;24、第一軸承;25、第一軸承室;26、第一蝸輪;27、第一蝸桿;28、第一調(diào)節(jié)桿;29、壓板;210、直線軸承;211、光杠;212、連接片;
3、頂料裝置;31、第二底托;32、第二軸承;33、第二軸承室;34、第二蝸輪;35、第二蝸桿;36、第二調(diào)節(jié)桿;37、支撐板;38、頂料氣缸;39、頂針;310、第一導向桿;311、第一滑套;312、第二導向桿;313、第二滑套;
4、對齊整形裝置;41、第三支撐架;42、推行氣缸;43、推行板;44、擋止氣缸;45、擋止板;46、第一支撐軸;47、第二支撐軸;48、第八滾輪;49、第九滾輪;410、第十滾輪;411、支撐座;
5、抱卡整形裝置;51、固定板;52、下壓氣缸;53、整形上框;54、上頂氣缸;55、整形下框;
6、切割裝置;61、切割機;6101、第二電機;6102、傳動裝置;6103、鋸盤;62、第四支撐架;63、橫向滑軌;64、第一滑塊;65、第一滑動板;66、第一抱卡裝置;67、第一電機;68、齒輪;69、齒條;610、縱向滑軌;611、第二滑塊;612、第二滑動板;613、氣缸;614、第二抱卡裝置;615、第三抱卡裝置;616、固定板;617、第一移動板;618、第二移動板;619、第一抱卡氣缸;620、第二抱卡氣缸;621、第一抱卡型板;622、第二抱卡型板;623、第一支撐塊;624、第二支撐塊;625、第一抱卡凹模;626、第二抱卡凹模;627、凸起;628、凹槽;
7、雙向出料機構;71、第五支撐架;72、第十一滾輪;73、第十二滾輪;74、縱向傳送帶;75、縱向傳動輪;76、縱向動力裝置;77、橫向從動軸;78、橫向傳動軸;79、第十三滾輪;710、第十四滾輪;711、橫向傳送帶;712、橫向傳動輪;713、橫向動力裝置;714、氣動缸;715、刮板;716、連接板;717、滑套;718、滑桿;
8、角度調(diào)節(jié)裝置;81、定位軸;82、套孔;83、軸套;84、調(diào)節(jié)橫桿;85、調(diào)節(jié)孔;86、升降絲杠;87、蝸輪升降絲母;88、傳動蝸桿;89、軸承座;810、軸承上支座;811、軸承底座;812、軸承;813、調(diào)節(jié)縱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數(shù)控鋸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包括上料裝置1、壓平裝置2、頂料裝置3、對齊整形裝置4、抱卡整形裝置5、切割裝置6、角度調(diào)節(jié)裝置及雙向出料機構7。
如圖3、4、5所示,其中上料裝置1的包括第一支撐架,第一支撐架包括左支架11、中支架12和右支架13,所述左支架11、中支架12和右支架13平行對立安裝,且均為框架結(jié)構,三個支架之間用橫向框架連接支撐,使左支架11、中支架12和右支架13結(jié)構穩(wěn)固。所述左支架11頂端沿長度方向安裝有多個第一滾輪14,更為具體地,左支架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有四個第一滾輪,四個第一滾輪沿左支架的長度方向間隔安裝。所述中支架12頂端沿長度方向安裝有多個第二滾輪15,更為具體地,中支架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有四個第二滾輪,四個第二滾輪沿中支架的長度方向間隔安裝。所述右支架13的下端通過軸承座安裝有傳動軸16,使傳動軸在右支架上可以轉(zhuǎn)動,傳動軸16上間隔安裝有四個第三滾輪17,第三滾輪與傳動軸同步轉(zhuǎn)動。所述第一滾輪14、第二滾輪15和第三滾輪17一一對應,參考圖11,使三個滾輪在一條線上。所述傳動軸16的端部安裝有擺線針輪減速機18,所述減速機18的動力輸入軸安裝有傳動輪1801,具體地,所述傳動輪1801為鏈輪,通過鏈條與電機19傳動,使傳動比更加穩(wěn)定,傳動力矩更大。
所述左支架11位于第一滾輪14下方的位置焊接有固定框110,所述固定框110內(nèi)安裝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滾輪14的轉(zhuǎn)軸的固定桿111,所述固定桿111連接有第一傳送帶114的一端,所述第一傳送帶114繞過所述第一滾輪14和第二滾輪15的上側(cè),另一端與第三滾輪17的外周面連接,所述第一滾輪14和第二滾輪15之間的第一傳送帶114下垂。具體第一傳送帶與第三滾輪的連接方式為所述第三滾輪17的兩個側(cè)壁之間安裝有連接桿118,所述第一傳送帶114的端頭連接在所述連接桿118上,實現(xiàn)第一傳送帶的端頭隨第三滾輪的轉(zhuǎn)動,而在第三滾輪上纏繞。使用時,將管件放到第一傳送帶在第一滾輪14和第二滾輪15之間的下垂位置,利用電機的動力,使第一傳送帶收緊,將下垂位置的管件向上攜帶,從一側(cè)滾出,進行上料。
為了增強第一傳送帶的連接強度,所述固定桿111下側(cè)焊接有緊固桿112,所述緊固桿112的下端穿過所述固定框110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左支架11上位于所述固定框110下側(cè)位置焊接有緊固板113,所述緊固板113與所述左支架11之間焊接有加強板119,形成加強筋,使緊固板與左支架連接更穩(wěn)定。所述緊固桿112的下端穿過所述緊固板113,且端頭用螺母旋緊,使緊固桿將固定桿拉緊。
當管件向上在第一傳送帶的兜持力作用下,向上溢出時,所述中支架12頂端還間隔安裝有多個第四滾輪115,所述右支架13頂端間隔安裝有多個第五滾輪116,具體地,第四滾輪115和第五滾輪116均為四個,且所述第四滾輪115和第五滾輪116一一對應。所述第四滾輪115和第五滾輪116上繞制有環(huán)形的第二傳送帶117,當管件溢出時,在第二傳送帶的作用下,將管件運送到壓平裝置區(qū)域內(nèi)。
如圖6、7所示,壓平裝置2包括與管材上料裝置連接的運料傳送裝置21,用于將上料裝置運送過來的管材從運料傳送裝置繼續(xù)向下運輸。所述運料傳送裝置21安裝在第二支撐架22上,具體地,所述運料傳送裝置21包括第六滾輪2101、第七滾輪2102和繞制在所述第六滾輪2101和第七滾輪2102上的傳送帶2103,所述第六滾輪2101和第七滾輪2102均通過第一軸承座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架22上,且第六滾輪2101的垂直高度高于第七滾輪2102的垂直高度,使所述運料傳送裝置21傾斜向下。所述第二支撐架22的上側(cè)安裝有第一底托23,所述第一底托23位于所述運料傳送裝置21上方,且朝向運料傳送裝置21,所述第一底托23上安裝有第一軸承24,第一軸承外側(cè)套設有第一軸承室25,使第一軸承室在第一底托上轉(zhuǎn)動。所述第一軸承室25的下端通過螺栓安裝有具有內(nèi)螺紋的第一蝸輪26,使第一蝸輪26與第一軸承室25同步轉(zhuǎn)動,所述第一蝸輪26外周側(cè)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一蝸桿27,所述第一蝸桿27的端頭安裝轉(zhuǎn)輪,使第一蝸桿的轉(zhuǎn)動更加省力,由第一蝸桿27帶動第一蝸輪26轉(zhuǎn)動,這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都會設置的第一蝸輪第一蝸桿傳動結(jié)構。所述第一蝸輪26內(nèi)部安裝有帶外螺紋的第一調(diào)節(jié)桿28,所述第一調(diào)節(jié)桿28的下端焊接有連接片212,所述連接片212焊接在所述壓板29上,所述壓板29與所述運料傳送裝置21平行且之間具有間距,該間距只允許一層的管材通過,保證管材的順序入料。當采用的管材直徑變化時,轉(zhuǎn)動轉(zhuǎn)輪,使第一蝸輪轉(zhuǎn)動,第一蝸輪內(nèi)部的內(nèi)螺紋和第一調(diào)節(jié)桿的外螺紋配合使第一調(diào)節(jié)桿的伸出長度變化,從而改變壓板29與運料傳送裝置之間的間距。
所述壓板29的入料端向上翹起,方便管材的進入。
所述第二支撐架22的上端安裝有直線軸承210,所述直線軸承210內(nèi)穿設有光杠211,所述光杠211的下端焊接在所述壓板29的出料端。使壓板在上下移動時,壓板后端隨光杠上下移動,保持壓板平衡,且提供滑動軌道。長管材以單層排列在運料傳送裝置21上傳送,由頂料裝置將長管材一根一根地頂入加工區(qū)域。
如圖8、9所示,頂料裝置3包括安裝在第二支撐架22上的第二底托31,第二底托上具有一凸臺,所述第二底托31的凸臺上安裝上第二軸承32,所述第二軸承32外側(cè)套設有第二軸承室33,完成第二軸承室與第二底托的連接,使所述第二軸承室33可在第二底托31上轉(zhuǎn)動。所述第二軸承室33上通過螺栓連接具有內(nèi)螺紋的第二蝸輪34,使第二蝸輪34與第二軸承室33同步轉(zhuǎn)動。所述第二蝸輪34外周側(cè)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二蝸桿35,所述第二蝸桿35的端頭安裝轉(zhuǎn)輪,由第二蝸桿35帶動第二蝸輪34轉(zhuǎn)動,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均會掌握的第二蝸輪第二蝸桿傳動方式,所以在此不再展開敘述。所述第二蝸輪34內(nèi)部設置有帶外螺紋的第二調(diào)節(jié)桿36,由于第二調(diào)節(jié)桿的外螺紋與第二蝸輪的內(nèi)螺紋配合,當?shù)诙{(diào)節(jié)桿與第二蝸輪發(fā)生相對轉(zhuǎn)動時,第二調(diào)節(jié)桿就會相對于第二蝸輪伸長或縮短。所述第二調(diào)節(jié)桿36的另一個端頭安裝有支撐板37,支撐板的橫截面為l型,與第二調(diào)節(jié)桿連接一端垂直于第二調(diào)節(jié)桿,平行于第二調(diào)節(jié)桿一端安裝有頂料氣缸38,使所述頂料氣缸38垂直于第二調(diào)節(jié)桿36且傾斜向上,頂料氣缸的伸縮桿可在氣壓的作用下快速伸出,所述頂料氣缸38的伸縮桿的頂端通過螺栓安裝有橡膠材質(zhì)的頂針39,頂料氣缸位于管材運料的末端,當管材在該位置堆積時,頂料氣缸伸長,頂針頂住管材的下側(cè),將管材斜向上頂起,落到管材切割加工區(qū)域。
為了使頂料氣缸的位置調(diào)節(jié)更穩(wěn)定,所述第二調(diào)節(jié)桿36的另一個端頭還通過螺栓連接有第一導向桿310,所述第一導向桿310的延伸方向與第二調(diào)節(jié)桿36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導向桿310上安裝第一滑套311,第一導向桿可在第一滑套上自由滑動,所述第一滑套311固定在第二支撐架22上,當?shù)诙{(diào)節(jié)桿伸長或縮短時,第一導向桿也在第一滑套上前進或后退,提供軌道,使調(diào)節(jié)方向更穩(wěn)定。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板37上通過螺栓連接有第二導向桿312,所述第二導向桿312與所述第一導向桿310平行,第二導向桿312上安裝第二滑套313,所述第二滑套313固定在第二支撐架22上,當?shù)诙{(diào)節(jié)桿伸長或縮短時,第二導向桿也在第二滑套上前進或后退,提供軌道,使調(diào)節(jié)方向進一步的穩(wěn)定。本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二支撐架上沿長管材軸線下安裝多個頂料裝置,使長管材在被頂起時,端部、中間等部位同時頂起,防止長管材跑偏,偏離加工區(qū)域。
如圖10、11所示,對齊整形裝置4包括第三支撐架41,所述第三支撐架41長度方向的前端安裝有推行氣缸42,具體地,所述第三支撐架41的前端焊接有支撐座411,所述推行氣缸42焊接在所述支撐座411上,完成推行氣缸固定在第三支撐架上,所述推行氣缸42的伸縮桿通過螺栓安裝有推行板43,并朝向第三支撐架41后端伸縮,并帶動推行板向第三支撐架的后端推。所述第三支撐架41長度方向的后端焊接有擋止氣缸44,所述擋止氣缸44的伸縮桿通過螺栓安裝有擋止板45,并朝向第三支撐架41下方伸縮,所述擋止氣缸44的伸縮桿伸長后,所述擋止板45與所述推行板4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推行板43與所述擋止板45形狀及面積相同用于推行和擋止長鋼管,使長鋼管端頭對齊。
為了方便長鋼管的橫向移動,所述第三支撐架41上位于所述推行氣缸42和擋止氣缸44之間的部分固定有多個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所述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一一對應從一個交點分別從兩側(cè)向上延伸,呈“v”字形,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四組呈“v”字形的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沿第三支撐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支撐軸46上安裝有第八滾輪48,所述第二支撐軸47上安裝有第九滾輪49,使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呈“v”字形且可以滾動。當多根長鋼管放置到該區(qū)域后,由于“v”字形作用,不會向兩側(cè)散落。所述第三支撐架41長度方向橫向安裝有第十滾輪410,所述第十滾輪410的上切面高于所述第八滾輪48和/或第九滾輪49的最低點,所述第八滾輪48、第九滾輪49和第十滾輪410的轉(zhuǎn)動方向均沿所述第三支撐架41的長度方向,長鋼管在橫向運動時,由于第十滾輪的支撐作用,不會卡到第八滾輪與第九滾輪下端的夾角中。
工作時,多根長鋼管在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組成的v形槽中,擋止氣缸帶動擋止板下行到達與推行板相同高度,推行氣缸帶動推行板推動多根長鋼管的一端,在第八滾輪、第九滾輪和第十滾輪的滾動作用下到達擋止板處,使長鋼管的端頭對齊。
如圖12、13、14所示,抱卡整形裝置5包括第三支撐架41,所述第三支撐架41的上端沿長度方向固定有多個朝下的下壓氣缸52,所述下壓氣缸52的伸縮桿上通過螺栓安裝有朝下的整形上框53,下壓氣缸可以帶動整形上框向下移動。本具體實施例中,第三支撐架上側(cè)焊接有三個固定板51,每個固定板上安裝兩個所述下壓氣缸52,形成一組,即第三支撐架上具有三組下壓氣缸。所述第三支撐架41的的中間沿長度方向安裝有多個上頂氣缸54,所述上頂氣缸54的伸縮桿上通過螺栓安裝有朝上的整形下框55。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上頂氣缸54每四個為一組,同組的四個上頂氣缸54并列設置,每組所述上頂氣缸54間隔設置,共三組。所述整形上框53和整形下框55配合形成菱形框架,所述下壓氣缸52的伸縮桿的垂直中心線與所述上頂氣缸54的伸縮桿的垂直中心線在同一個垂直面上,下壓氣缸帶動整形上框下壓,將多根長鋼管按整形上框53和第八滾輪與第九滾輪組成的v型槽的內(nèi)環(huán)面排列形成菱形。所述第三支撐架41上固定有多個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所述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一一對應從一個交點分別從兩側(cè)向上延伸,呈“v”字形。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四組呈“v”字形的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沿第三支撐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支撐軸46上安裝有第八滾輪48,所述第二支撐軸47上安裝有第九滾輪49,使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呈“v”字形且可以滾動。當多根長鋼管放置到該區(qū)域后,由于“v”字形作用,不會向兩側(cè)散落。所述第三支撐架41長度方向橫向安裝有第十滾輪410,所述第十滾輪410的上切面高于所述第八滾輪48和/或第九滾輪49的最低點,所述第八滾輪48、第九滾輪49和第十滾輪410的轉(zhuǎn)動方向均沿所述第三支撐架41的長度方向,長鋼管在橫向運動時,由于第十滾輪的支撐作用,不會卡到第八滾輪與第九滾輪下端的夾角中。所述整形下框55所組成的內(nèi)槽底平面高度低于所述第十滾輪410的上切面高度,當多根長鋼管投放到第八滾輪48和第九滾輪49組成的v型凹槽中后,可能由于長鋼管放置力度問題,長鋼管向一側(cè)堆積,這時整形上框下壓,就很難將多根長鋼管排列成菱形,這時上頂氣缸帶動整形下框先向上頂起,使多根長鋼管先排列形成類似的菱形形狀,然后上頂氣缸回縮,使多根長鋼管落到第八滾輪與第九滾輪組成的v型槽內(nèi),這時下壓氣缸再帶動整形上框下壓,將多根長鋼管整形排列成菱形。
如圖15、16、17、18所示,為了適用更多地管材形狀,本具體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長圓管的整形上框和整形下框的形狀,具體為包括v型槽,圓管可以在v型槽的整形上框下壓中受擠壓形成菱形,便于整體切割,提高動作效率。如圖13所示,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長方管的整形上框和整形下框的形狀,具體包括底部具有一個矩形凹槽的v型槽,方管可以在具有一個矩形凹槽的v型槽的整形上框下壓中受擠壓形成菱形,便于整體切割,提高動作效率。
為了使第八滾輪48和第九滾輪49之間的夾角可變,能夠適應多種不同直徑的長管材,所述對齊整形裝置4的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上安裝有角度調(diào)節(jié)裝置8,角度調(diào)節(jié)裝置8包括固定位置的定位軸81,以所述定位軸81的軸心為鉸接軸心鉸接兩個所述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使兩個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的下部分相互靠攏則上部分也相互靠攏,實現(xiàn)改變兩個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下部分之間的夾角從而改變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上部分的夾角。所述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的上端頭通過墊片及螺母將所述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壓緊在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上。所述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的兩端均開設有環(huán)形套孔82,所述套孔82與所述第一支撐軸46和第二支撐軸47之間套設有自潤滑軸套83,更為具體地,所述軸套83的材質(zhì)為黃銅,使第八滾輪和第九滾輪在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上可以隨意轉(zhuǎn)動,使本發(fā)明可以以不同夾角運輸長條狀或長管狀工件。所述調(diào)節(jié)橫桿84的兩端開設有橫向的調(diào)節(jié)孔85,兩個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的下端分別可滑動地安裝在兩個所述調(diào)節(jié)孔85內(nèi),具體地兩個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的下端均安裝有滑塊,滑塊安裝在調(diào)節(jié)孔內(nèi),滑塊可以帶動活動軸在調(diào)節(jié)孔內(nèi)左右運動。所述調(diào)節(jié)橫桿84下方焊接有調(diào)節(jié)縱桿813,所述調(diào)節(jié)縱桿813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升降絲杠86,所述升降絲杠86的下端套設有具有內(nèi)螺紋的蝸輪升降絲母87,升降絲杠86的外螺紋與蝸輪升降絲母87的內(nèi)螺紋配合,使蝸輪升降絲母87的轉(zhuǎn)動轉(zhuǎn)化為升降絲杠的上下運動。所述蝸輪升降絲母87的下端面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軸承上支座810,所述軸承上支座810的下端套設在軸承底座811上,所述軸承上支座810與所述軸承底座811之間安裝有圓錐滾子軸承812,使蝸輪升降絲母87可以隨軸承上支座810旋轉(zhuǎn),但由于軸承底座811的固定不會上下移動。所述蝸輪升降絲母87的外側(cè)配合有傳動蝸桿88,所述傳動蝸桿88通過軸承座89固定軸心,且由轉(zhuǎn)動裝置帶動轉(zhuǎn)動。
如圖19、20、21所示,多根長鋼管由對齊整形裝置4和抱卡整形裝置排列成規(guī)則的菱形,由切割裝置6進行拖拽、切割,具體切割裝置包括切割機61和用于支撐所述切割機61,且通向切割機61切割位置的第四支撐架62,第四支撐架62緊靠第三支撐架后端,第四支撐架的一部分將切割機支撐起來,另一部分位于切割機下側(cè),橫向通向切割機切割區(qū)域,用于將多根管材運輸?shù)角懈顧C下方進行切割。所述切割機61包括第二電機6101、傳動裝置6102和鋸盤6103,所述第二電機6101通過所述傳動裝置6102帶動所述鋸盤6103轉(zhuǎn)動,使鋸盤垂直向下,由于切割機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都能掌握的設置技術,所以在此不再贅述。
所述第四支撐架62上焊接有橫向滑軌63,所述橫向滑軌63上通過第一滑塊64連接有第一滑動板65,使第一滑動板可以沿橫向滑軌移動。所述第一滑動板65上安裝有第一抱卡裝置66。具體地,第一抱卡裝置包括固定板616、第一移動板617、第二移動板618、第一抱卡氣缸619、第二抱卡氣缸620、第一抱卡型板621和第二抱卡型板622。所述固定板616垂直于所述橫向滑軌63,焊接在第一滑動板上,所述第一抱卡氣缸619通過第一支撐塊623安裝在所述固定板616一側(cè),所述第二抱卡氣缸620通過第二支撐塊624安裝在固定板616另一側(cè)。所述第一移動板617和第二移動板618均安裝在所述固定板616上,可由所述橫向滑軌63兩側(cè)向中間移動,更為具體地,所述固定板616上側(cè)成型有水平垂直于所述橫向滑軌63的凸起627,所述第一移動板617和第二移動板618下側(cè)均開設有與所述凸起627配合的凹槽628,所述凸起627和凹槽628的輪廓形狀為倒梯形,安裝時,將第一移動板617和第二移動板618的凹槽卡住固定板的凸起,可使第一移動板617和第二移動板618在固定板上左右移動,且不會縱向脫出。所述第一抱卡型板621安裝在所述第一移動板617上,所述第二抱卡型板622安裝在所述第二移動板618,所述第一抱卡型板621的一側(cè)與所述第一抱卡氣缸619的伸縮桿連接,所述第二抱卡型板622的一側(cè)與所述第二抱卡氣缸620的伸縮桿連接。當?shù)谝槐Э飧缀偷诙Э飧椎纳炜s桿伸長時,推動第一抱卡型板和第二抱卡型板向中間靠攏,將多根長鋼管卡持住。為了使鋼管卡的更緊密,所述第一抱卡型板621上安裝有第一抱卡凹模625,所述第二抱卡型板622上安裝有第二抱卡凹模626;所述第一抱卡凹模625與所述第二抱卡凹模626相互配合進行抱卡,使被抱卡的鋼管按排列順序緊密抱卡。
為了使第一滑動板可以自動沿橫向滑軌移動,所述第一滑動板65上安裝有第一電機67,所述第一電機67的轉(zhuǎn)動軸上安裝有齒輪68,所述第四支撐架62上沿所述橫向滑軌63方向焊接有齒條68,所述齒輪68與所述齒條69嚙合,當?shù)谝浑姍C轉(zhuǎn)動時,齒輪在齒條上滾動,使第一滑動板與橫向滑軌發(fā)生相對移動,實現(xiàn)第一滑動板向切割機方向的移動。
所述第四支撐架62上側(cè)焊接有縱向滑軌610,所述縱向滑軌610上通過第二滑塊611安裝有第二滑動板612,使第二滑動板在縱向滑軌上進行上下移動。所述第二滑動板612的上端與第四支撐架62的頂端之間安裝有氣缸613,氣缸一端固定在第四支撐架頂端,氣缸的伸縮桿連接在第二滑動板,使氣缸提供第二滑動板上下移動的動力。所述切割機61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動板612上,即第二電機螺栓固定在第二滑動板612上,切割機61的鋸盤6103垂直向下,且鋸盤6103的轉(zhuǎn)動軸線與所述橫向滑軌63平行,用于將沿橫向滑軌63方向移動過來的鋼管,縱向切斷。
所述第四支撐架62上安裝有第二抱卡裝置614和第三抱卡裝置615,所述第二抱卡裝置614和第三抱卡裝置615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切割機61的鋸盤6103從第二抱卡裝置614和第三抱卡裝置615之間的間隙向下通過。具體地第二抱卡裝置614和第三抱卡裝置615與所述第一抱卡裝置66結(jié)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只是安裝位置不同,用于第一抱卡裝置將鋼管移動過來后,第二抱卡裝置614和第三抱卡裝置615分別在鋸盤兩側(cè)將多根鋼管抱卡住,使切割更加精確,防止切割后的短管由于應力作用彈出。即完成第一抱卡裝置將對齊整形裝置和抱卡整形裝置整理的菱形長鋼管拖拽到切割機下方,由第二抱卡裝置和第三抱卡裝置卡住,切割機進行切割,一次切割多根,且第一抱卡裝置每次進給距離相同,切割精度高。
如圖22、23所示,切割完成后,切割后的成品落入雙向出料機構中,將料運輸出去。具體地雙向出料機構包括第五支撐架71,所述第五支撐架71的前端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十一滾輪72,后端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第十二滾輪73,即第十一滾輪和第十二滾輪的端部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五支撐架上,所述第十一滾輪72和第十二滾輪73上繞制有縱向傳送帶74,形成縱向傳動裝置,這與常規(guī)的傳送帶相同,所述第十二滾輪73的一端安裝有縱向傳動輪75,所述第五支撐架71下側(cè)固定安裝有縱向動力裝置76,縱向動力裝置76為電機,所述縱向動力裝置76與所述縱向傳動輪75傳動連接,具體通過皮帶傳動,使縱向動力裝置76帶動縱向傳送帶轉(zhuǎn)動。
所述第五支撐架71上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橫向從動軸77和橫向傳動軸78,所述橫向從動軸77和橫向傳動軸78平行設置,位于所述縱向傳送帶74的后端側(cè)面,且垂直于橫向從動軸77和橫向傳動軸78的連接線也垂直于縱向傳送帶74。所述橫向從動軸77上間隔安裝有三個第十三滾輪79,分別位于所述橫向從動軸77的左右兩端和中間,所述橫向傳動軸78上間隔安裝有三個第十四滾輪710,分別位于所述橫向傳動軸78的左右兩端和中間,所述第十三滾輪79和第十四滾輪710上繞制有橫向傳送帶711。所述橫向傳動軸78的一端安裝有橫向傳動輪712,所述第五支撐架71下側(cè)安裝有橫向動力裝置713,橫向動力裝置713也為電機,所述橫向動力裝置713與所述橫向傳動輪712傳動連接,具體通過皮帶傳動,使橫向動力裝置713帶動橫向傳送帶轉(zhuǎn)動。形成兩個垂直的傳送帶,縱向傳送帶和橫向傳送帶,并且橫向傳送帶位于縱向傳送帶的尾端。
所述第五支撐架71沿縱向傳送帶方向焊接有連接板716,將氣動缸安裝在連接板上,所述氣動缸714的伸縮方向沿所述橫向傳送帶711的轉(zhuǎn)動方向。所述氣動缸714的伸縮桿末端焊接有刮板715,所述刮板715的起始位置在所述縱向傳送帶74遠離所述橫向傳送帶711一側(cè),末尾位置在縱向傳送帶74靠近橫向傳送帶711一側(cè)。所述刮板715兩端安裝有滑套717,所述第五支撐架71上與所述滑套717配合位置焊接有兩個滑桿718,所述滑套717卡在所述滑桿718上,使刮板在隨氣動缸的伸縮桿橫向刮動時,能夠有軌道支撐,防止偏斜或變形。使落在雙向出料機構上的成品管材,既能夠在縱向傳送帶上輸出,又能夠在橫向傳送帶上輸出。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