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換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快速更換壓力機模架的裝置。
背景技術:
壓力機是用于對坯件進行壓力加工的機床,通過對坯件施加壓力使其產生變形和斷裂從而得到所需零件,壓力機具有高效性和實用性,在制造業(yè)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沖壓零部件時,模架很容易受到損壞,沖壓一段時間后需要對上模架和下模架間的模芯進行更換。
現(xiàn)有技術中,公開了專利名稱為“一種壓力機換模裝置”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其專利申請日為2013.11.29,申請?zhí)枮?01310638731.4,授權公告日為2015.11.25,授權公告號為cn103737960b,該換模裝置包括設置于壓力機工作臺內的升降導軌、用于驅動升降導軌上升或下降的驅動裝置和換模小車,換模小車的車輛配合設置于小車導軌內,換模小車可沿小車導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間移動,小車位于第一位置時,對壓力機進行換模,小車位于第二位置時,向換模小車裝卸模具,此設計,每個壓力機上都需要安裝升降導軌和驅動裝置,導致壓力機結構更加復雜,更換模芯需要很長時間,無法在更換模芯的同時完成新模架的更換,換模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換模效率不高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壓力機換模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換模效率高。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壓力機換模裝置,包括換模小車和換模平臺,所述換模小車包括用來放置模架的車架,所述車架底部設有滾輪,車架內設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換模小車在與滾輪配合的軌道上行走,所述換模平臺包括呈矩形布置的4個立柱、傳輸裝置和用于提升上模架的提升裝置,至少2個立柱上連接有可升降且可自動折彎的傳輸裝置,所述傳輸裝置可延伸至壓力機工作臺,所述換模小車的兩端均設有用于放置模架的模架庫,模架庫與換模小車的移動方向垂直,所述軌道延伸至壓力機前側。
本發(fā)明工作時,換模小車將壓力機上的舊模架運輸?shù)教嵘b置正下方,提升裝置帶動上模架上移,將上模架上的舊模芯取下,將下模架拉到一個模架庫上,另一個模架庫上的新的模架推送到換模小車上,換模小車向壓力機所在方向移動,當換模小車運動至壓力機前側時,換模小車自動停下,將新的模架裝進壓力機內,壓力機可及時工作,與此同時,在傳輸裝置上放置新的模芯,傳輸裝置上移,傳輸裝置上移至上模架下側所在平面時,傳輸裝置停止上移,傳輸裝置折彎,使新的模芯置于上模架正上方,傳輸裝置繼續(xù)上移,將新的模芯更換到上模架上,提升裝置帶動上模架下移,上模架和下模架完全配合在一起時,將上模架從提升裝置上松開,提升裝置上移,從而完成換模,更換模芯后的模架待下一個需要更換模架的壓力機使用;本發(fā)明中傳輸裝置可自動折彎,降低勞動力,提高換模效率,換模小車可自動移動運輸模架,自動化程度高;模架庫、換模小車和傳輸裝置的配合設置實現(xiàn)換模的同時,將新模架裝進壓力機內,進一步提高換模效率,壓力機可及時繼續(xù)工作,提高壓力機的整體工作效率;本發(fā)明可應用于壓力機內模架的更換工作中。
為了實現(xiàn)傳輸裝置的升降和自動折彎,所述傳輸裝置包括設置在立柱上的豎直支撐座、若干可自動折彎的關節(jié)臂和升降機一,豎直支撐座前側設有兩排相互平行的垂直方向的豎直導軌,所述豎直導軌上可滑動地連接豎直滑動座一端,豎直滑動座另一端固定設有臂支撐座,所述升降機一經固定座固連在立柱上,所述臂支撐座的上部固連連接座一端,連接座另一端與升降機一傳動相連,所述臂支撐座上設有上下相互平行的上連接座和下連接座,所述上連接座和下連接座之間的首端的關節(jié)臂端部對應設有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間固定有支撐管,所述下支座的下側固連有下軸,所述下連接座與下軸之間通過圓錐滾子軸承一連接,下連接座的下側固定設有下法蘭,所述下法蘭上側設有用于抵靠圓錐滾子軸承一外圈的凸臺一;所述上支座上側固定有與下軸同軸心的上軸,上軸與上連接座之間通過圓錐滾子軸承二連接,上連接座上側固定設有上法蘭,上法蘭下側設有抵靠圓錐滾子軸承二外圈的凸臺二,上軸向上貫穿上法蘭,所述上法蘭上側固連有電機一,所述電機一的輸出端傳動連接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上軸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軸向下依次貫穿上軸、支撐管與下軸傳動連接,上法蘭與上軸之間可轉動地連接有推力球軸承,末端關節(jié)臂的端部設有運輸板;此設計中,實現(xiàn)傳輸裝置的升降,各個關節(jié)臂上的上法蘭上設置的電機一動作時,帶動上軸和下軸的轉動,從而帶動關節(jié)臂的折彎關節(jié)臂的折彎帶動運輸板的折彎,升降機一帶動運輸板的上移或下移,使模芯正對被提升裝置提起來的上模架,完成模芯的更換,提高換模效率。
為了防止傳輸模芯時的串動,所述運輸板上排布有若干用來吸住模架底側的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通過氣路產生真空實現(xiàn)對模架的吸附;模芯放置到運輸板上,氣路使真空吸盤產生真空,當運輸板折彎并上移至上模架正下側時,氣路使真空吸盤失去真空,模芯不再被吸附在運輸板上,完成模芯的更換。
為了實現(xiàn)換模小車的自動移動和準確停車,所述車架上側設有左右平行的模架導軌一,所述模架導軌一之間垂直設有兩排平行的軸承滾輪一,所述車架內還設有剎車機構和模架推拉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機一,所述減速機一的輸出端設有主動齒輪,所述小車底部的滾輪上同軸連接有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剎車機構包括安裝在滾輪軸上的摩擦輥,所述摩擦輥的外周固定設有剎車氣缸,所述剎車氣缸的活塞桿末端設有剎車時用于抱緊摩擦輥的剎車塊;所述模架推拉機構用于將模架從壓力機工作臺沿模架導軌一拉入小車或從小車推送至壓力機工作臺,所述模架推拉機構包括通過減速機二驅動的鏈輪鏈條機構,所述鏈輪鏈條機構的鏈條一平行設置在模架導軌一之間,所述鏈條一上固定有移動架一,所述移動架一的下側配合設有滑軌一,所述移動架一上連接可上下擺動的支撐桿一的一端,支撐桿一的另一端為便于牽引模架的鉤子一,模架的四周均開有方便牽引的凹槽;此設計中,驅動機構的設置實現(xiàn)換模小車的自動運動,剎車機構的設置便于換模小車的準確停車,模架推拉機構的設置便于將模架移入或移出換模小車,軸承滾輪一與模架底部平面滾動接觸,方便模架移出至模架庫或從模架庫推送至模架導軌一上。
為了使鉤子一更加方便地鉤住模架,所述滑軌一上側垂直連接下連接柱一的一端,下連接柱一的另一端連接彈簧一端,彈簧另一端連接上連接柱一的一端,上連接柱一的另一端與支撐桿下側固連;此設計中,需要鉤子一鉤住模架時,將支撐桿按下,鉤子一向下擺動插入模架的凹槽,松開支撐桿,鉤子一自動上彈,鉤子一鉤住模架,該結構簡單,操作快捷方便。
為了提高換模小車沿著軌道移動的平穩(wěn)性,所述軌道底側設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兩端分別排布有若干與滾輪的外側壁導向相配合的導向板一和導向板二,所述導向板一和導向板二交錯設置。
為了提高換模小車停車的準確性,遠離一個壓力機工作臺的所述軌道一端設有限制換模小車繼續(xù)移動的限位板,滾輪抵觸在所述限位板上時,模架剛好在升降架的正下方;為了使模架在車架上準確定位,所述車架上側設有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車架上側的下限位桿,下限位桿垂直連接支撐柱一端,支撐柱另一端連接有上限位桿,下限位桿上側與模架導軌一上側齊平,下限位桿垂直移動架一的移動方向設置,模架與上限位桿接觸時,模架不再移動;所述限位機構設置有兩組且關于車架的中心對稱設置。
為了實現(xiàn)上模架的升降,所述提升裝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設置在4個立柱上側,所述固定架上側鉸接有氣缸,固定架的正下方設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機二與升降架的中心傳動連接,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鉸接擺桿一的一端,所述固定架上對應擺桿一設置有軸承座,軸承座上轉動連接有連接軸,所述擺桿一的另一端與連接軸中部相連,所述連接軸的兩端鉸接擺桿二一端,擺桿二的另一端經中間連桿鉸接有鎖緊軸;所述固定架上對應鎖緊軸設置有吊耳座,吊耳座上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吊耳,吊耳穿過固定架與升降架相連,所述吊耳和吊耳座上設置有同軸的鎖緊孔,所述鎖緊軸伸入鎖緊孔設置。
為了使升降架升降時更加順暢,所述固定架上設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內可滑動地連接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下部與固定架連接;所述導向桿相對升降架的中心對稱設置有至少2個。
為了進一步提高換模效率,所述模架庫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側設有兩排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模架導軌二、兩排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限位座和兩排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軸承滾輪二,所述底座內設有電機二,所述電機二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鏈條二,所述鏈條二上側固連有移動架二,所述移動架一的下側配合設有滑軌二,所述移動架二上連接可上下擺動的支撐桿二的一端,支撐桿二的另一端為便于牽引模架的鉤子二,鉤子二正對模架的凹槽,所述滑軌二上側垂直連接下連接柱二的一端,下連接柱二的另一端連接彈簧一端,彈簧另一端連接上連接柱二的一端,上連接柱二的另一端與支撐桿下側固連,所述限位座內側排布有若干與模架外側壁導向配合的導向輪,所述限位座設置在模架導軌二向外的底座上,所述模架導軌二的上側與模架導軌一的上側齊平;所述模架導軌二平行設置在兩排軸承滾輪二間,所述限位座平行設置在軸承滾輪二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三。
圖5為本發(fā)明中換模小車的立體結構圖一。
圖6為本發(fā)明中換模小車的立體結構圖二。
圖7為本發(fā)明中換模小車的俯視圖。
圖8為圖7的b-b向視圖。
圖9為圖5的局部放大圖a。
圖10為本發(fā)明中傳輸裝置的立體結構圖。
圖11為本發(fā)明中傳輸裝置的俯視圖。
圖11為圖10的c-c向視圖。
其中,1模架庫,101限位座,102底座,103電機二,104模架導軌二,105軸承滾輪二,106導向輪,107鏈條二,108移動架二,109滑軌二,2傳輸裝置,201運輸板,202真空吸盤,203關節(jié)臂,204下法蘭,205下支座,206上連接座,207下連接座,208臂支撐座,209豎直支撐座,210豎直滑動座,211豎直導軌,212升降機一,213連接座,214電機一,215上法蘭,216上支座,217傳動軸,218下軸,219支撐管,220圓錐滾子軸承一,221推力球軸承,222圓錐滾子軸承二,223上軸,3換模小車,301滾輪軸,302從動齒輪,303滾輪,304減速機一,305支撐柱,306下限位桿,307上限位桿,308模架導軌一,309軸承滾輪一,310移動架一,311支撐桿一,312鉤子一,313剎車氣缸,314剎車塊,315摩擦輥,316減速機二,317鏈條一,318下連接柱一,319上連接柱一,320彈簧,4提升裝置,401連接軸,402升降機二,403導向桿,404導向套,405氣缸,406吊耳,407吊耳座,408鎖緊軸,409中間連桿,410擺桿二,411擺桿一,412軸承座,5立柱,6支撐座,7軌道,8導向板一,9導向板二,10限位板,11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12所示的一種壓力機換模裝置,包括換模小車3和換模平臺,換模小車3包括用來放置模架的車架,車架底部設有滾輪303,車架內設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動換模小車3在與滾輪303配合的軌道7上行走,換模平臺包括呈矩形布置的4個立柱5、傳輸裝置2和用于提升上模架的提升裝置4,至少2個立柱5上連接有可升降且可自動折彎的傳輸裝置2,傳輸裝置2可延伸至壓力機工作臺,換模小車3的兩端均設有用于放置模架的模架庫1,模架庫1與換模小車3的移動方向垂直,軌道7延伸至壓力機前側。
為了實現(xiàn)傳輸裝置2的升降和自動折彎,傳輸裝置2包括設置在立柱5上的豎直支撐座209、若干可自動折彎的關節(jié)臂203和升降機一212,豎直支撐座209前側設有兩排相互平行的垂直方向的豎直導軌211,豎直導軌211上可滑動地連接豎直滑動座210一端,豎直滑動座210另一端固定設有臂支撐座208,升降機一212經固定座11固連在立柱5上,臂支撐座208的上部固連連接座213一端,連接座213另一端與升降機一212傳動相連,臂支撐座208上設有上下相互平行的上連接座206和下連接座207,上連接座206和下連接座207之間的首端的關節(jié)臂203端部對應設有上支座216和下支座205,上支座216和下支座205之間固定有支撐管219,下支座205的下側固連有下軸218,下連接座207與下軸218之間通過圓錐滾子軸承一220連接,下連接座207的下側固定設有下法蘭204,下法蘭204上側設有用于抵靠圓錐滾子軸承一220外圈的凸臺一;上支座216上側固定有與下軸218同軸心的上軸223,上軸223與上連接座206之間通過圓錐滾子軸承二222連接,上連接座206上側固定設有上法蘭215,上法蘭215下側設有抵靠圓錐滾子軸承二222外圈的凸臺二,上軸223向上貫穿上法蘭215,上法蘭215上側固連有電機一214,電機一214的輸出端傳動連接傳動軸217,傳動軸217與上軸223傳動連接,傳動軸217向下依次貫穿上軸223、支撐管219與下軸218傳動連接,上法蘭215與上軸223之間可轉動地連接有推力球軸承221,末端關節(jié)臂203的端部設有運輸板201。
為了防止傳輸模芯時的串動,運輸板201上排布有若干用來吸住模架底側的真空吸盤202,真空吸盤202通過氣路產生真空實現(xiàn)對模架的吸附。
為了實現(xiàn)換模小車3的自動移動和準確停車,車架上側設有左右平行的模架導軌一308,模架導軌一308之間垂直設有兩排平行的軸承滾輪一309,車架內還設有剎車機構和模架推拉機構;驅動機構包括減速機一304,減速機一304的輸出端設有主動齒輪,小車底部的滾輪303上同軸連接有從動齒輪302,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302傳動連接;剎車機構包括安裝在滾輪軸301上的摩擦輥315,摩擦輥315的外周固定設有剎車氣缸313,剎車氣缸313的活塞桿末端設有剎車時用于抱緊摩擦輥315的剎車塊314;模架推拉機構用于將模架從壓力機工作臺沿模架導軌一308拉入小車或從小車推送至壓力機工作臺,模架推拉機構包括通過減速機二316驅動的鏈輪鏈條機構,鏈輪鏈條機構的鏈條一317平行設置在模架導軌一308之間,鏈條一317上固定有移動架一310,移動架一310的下側配合設有滑軌一,移動架一310上連接可上下擺動的支撐桿一311的一端,支撐桿一311的另一端為便于牽引模架的鉤子一312,模架的四周均開有方便牽引的凹槽。
為了使鉤子一312更加方便地鉤住模架,滑軌一上側垂直連接下連接柱一318的一端,下連接柱一318的另一端連接彈簧320一端,彈簧320另一端連接上連接柱一319的一端,上連接柱一319的另一端與支撐桿下側固連。
為了提高換模小車3沿著軌道7移動的平穩(wěn)性,軌道7底側設有支撐座6,支撐座6的兩端分別排布有若干與滾輪303的外側壁導向相配合的導向板一8和導向板二9,導向板一8和導向板二9交錯設置。
為了提高換模小車3停車的準確性,遠離一個壓力機工作臺的軌道7一端設有限制換模小車3繼續(xù)移動的限位板10,滾輪303抵觸在限位板10上時,模架剛好在升降架的正下方;為了使模架在車架上準確定位,車架上側設有限位機構,限位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車架上側的下限位桿306,下限位桿306垂直連接支撐柱305一端,支撐柱305另一端連接有上限位桿307,下限位桿306上側與模架導軌一308上側齊平,下限位桿306垂直移動架一310的移動方向設置,模架與上限位桿307接觸時,模架不再移動;限位機構設置有兩組且關于車架的中心對稱設置。
為了實現(xiàn)上模架的升降,提升裝置4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固定設置在4個立柱5上側,固定架上側鉸接有氣缸405,固定架的正下方設有升降架,升降機二402與升降架的中心傳動連接,氣缸405的活塞桿伸出端鉸接擺桿一411的一端,固定架上對應擺桿一411設置有軸承座412,軸承座412上轉動連接有連接軸401,擺桿一411的另一端與連接軸401中部相連,連接軸401的兩端鉸接擺桿二410一端,擺桿二410的另一端經中間連桿409鉸接有鎖緊軸408;固定架上對應鎖緊軸408設置有吊耳座407,吊耳座407上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吊耳406,吊耳406穿過固定架與升降架相連,吊耳406和吊耳座407上設置有同軸的鎖緊孔,鎖緊軸408伸入鎖緊孔設置。
為了使升降架升降時更加順暢,固定架上設有導向套404,導向套404內可滑動地連接有導向桿403,導向桿403的下部與固定架連接;導向桿403相對升降架的中心對稱設置有至少2個。
為了進一步提高換模效率,模架庫1包括底座102,底座102上側設有兩排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模架導軌二104、兩排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限位座101和兩排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軸承滾輪二105,底座102內設有電機二103,電機二103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鏈條二107,鏈條二107上側固連有移動架二108,移動架一310的下側配合設有滑軌二109,移動架二108上連接可上下擺動的支撐桿二的一端,支撐桿二的另一端為便于牽引模架的鉤子二,鉤子二正對模架的凹槽,滑軌二109上側垂直連接下連接柱二的一端,下連接柱二的另一端連接彈簧320一端,彈簧320另一端連接上連接柱二的一端,上連接柱二的另一端與支撐桿下側固連,限位座101內側排布有若干與模架外側壁導向配合的導向輪106,限位座101設置在模架導軌二104向外的底座102上,模架導軌二104的上側與模架導軌一308的上側齊平;模架導軌二104平行設置在兩排軸承滾輪二105間,限位座101平行設置在軸承滾輪二105外。
本發(fā)明工作時,減速機一304動作,減速機一304帶動主動齒輪的轉動,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302的轉動,從動齒輪302帶動滾輪軸301的轉動,滾輪303沿著軌道7行走至壓力機工作臺前,將需要更換的模架搬運到模架導軌一308上,模架抵觸在上限位桿307一側,減速機一304帶動主動齒輪反轉,換模小車3的滾輪303快接觸到限位板10時,剎車氣缸313動作,剎車氣缸313推動剎車塊314向摩擦輥315的方向移動,剎車塊314將摩擦輥315抱緊,滾輪軸301停止轉動,此時,滾輪303剛好與限位板10接觸,換模小車3停止移動,換模小車3位于升降架的正下方;升降機二402帶動升降架下降,升降架與上模架上側接觸時,升降機二402停止動作,工作人員將升降架和上模架緊固在一起,升降機二402帶動升降架上升,上模架上升,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升降機二402停止動作,氣缸405工作帶動擺桿一411的擺動,傳動軸217帶動擺桿二410的擺動,中間連桿409帶動鎖緊軸408沿著鎖緊孔移動,鎖緊軸408穿過吊耳406和吊耳座407的鎖緊孔,吊耳406被鎖止,升降架懸停,將上模架上的舊模芯取下;一個模架庫1中的電機二103動作,電機二103帶動鏈條二107向換模小車3所在方向移動,當鉤子二置于下模架的凹槽中時,電機二103停止動作,按下支撐桿一311端,支撐桿帶動鉤子二向下擺動,鉤子二順利插入下模架的凹槽內,松開支撐桿,在彈簧320彈力的作用下,鉤子二向上回彈,鉤子二鉤住下模架,電機二103反向動作,移動架二108在鏈條二107的作用下帶動下模架向底座102上移動,車架上軸承滾輪的設置,使移動架二108拉動下模架時更加省力,將下模架拉到一個模架庫1上,另一個模架庫1上的新的模架被推送到換模小車3上(新的模架被推送到換模小車3上的工作原理與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換模小車3向壓力機所在方向移動,當換模小車3運動至壓力機前側時,換模小車3自動停下,將新的模架裝進壓力機內,壓力機可及時工作,在更換新模架的同時,運輸板201上放置有新的模芯,升降機一212帶動豎直滑動座210上移,新的模芯上移至上模架下側所在平面時,升降機一212停止動作,新的模芯停止上移,控制某個關節(jié)臂203上的電機一214動作,電機一214帶動傳動軸217的轉動,傳動軸217的轉動帶動上軸223和下軸218的轉動,上軸223和下軸218的轉動帶動關節(jié)臂203的轉動,關節(jié)臂203自動折彎,使運輸板201置于上模架正下方,電機一214停止動作,升降機一212繼續(xù)動作,升降機一212帶動新的模芯繼續(xù)上移,新的模芯與上模架完全貼合時,升降機一212停止動作,將新的模芯更換到上模架上,升降機一212和電機一214反向動作,避免升降架下降時與運輸板201發(fā)送干涉,升降機二402帶動上模架下移,一個模架庫1上的電機二103動作,移動架二108推動下模架向換模小車3所在方向移動,下模架被推送至模架導軌一308上并使其位于上模架正下方,上模架和下模架完全配合在一起時,升降機二402停止動作,將上模架從升降架上松開,提升裝置4上移至合適位置時停止移動,從而完成換模,更換模芯后的模架待下一個需要更換模架的壓力機使用;本發(fā)明中傳輸裝置2可自動折彎,降低勞動力,提高換模效率,換模小車3可自動移動運輸模架,自動化程度高;模架庫1、換模小車3和傳輸裝置2的配合設置實現(xiàn)換模的同時,將新模架裝進壓力機內,進一步提高換模效率,壓力機可及時繼續(xù)工作,提高壓力機的整體工作效率;本發(fā)明可應用于壓力機內模架的更換工作中。
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fā)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jù)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fā)明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