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折彎機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集成于折彎機兩側的自動化機械手設備。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折彎機在折彎板料時一般都是由人工來完成的,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在折彎時還會有安全隱患,且對于較大的板料折彎時,往往需2 個以上的人協(xié)作才能完成折彎。
為解決以上的問題,實現(xiàn)自動化折彎生產(chǎn),現(xiàn)在都是采用市場上通用的關節(jié)式機械手或線性滑軌式機械手對成品機床進行改造、加裝而成,機械手在工作時與機床分別由不同的系統(tǒng)控制,調試和編程較為復雜,機械手和折彎機是分別獨立配置、安裝,配備的機械手裝置與機床不能集成連接,容易在工作時和折彎機產(chǎn)生位置移動,當機床或機械手位置變動時,其相互之間的位置即發(fā)生變化,使得伺服軸送料的位置產(chǎn)生變化,折彎板料時容易產(chǎn)生不良品,且折彎精度很難保證,這時又需重新調試,造成生產(chǎn)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影響自動化折彎生產(chǎn)的實際效果。同時加配的機械手裝置占地面積較大,運輸時需拆解,到客戶現(xiàn)場又要重新安裝、調試,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集成于折彎機的自動化機械手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集成于折彎機的自動化機械手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伸縮臂、右伸縮臂、前左支撐裝置、前右支撐裝置、上橫梁、以及機械手裝置;所述左伸縮臂和右伸縮臂對稱設于所述折彎機的兩側;所述前左支撐裝置和前右支撐裝置分別支承安裝在所述左伸縮臂和右伸縮臂的下方;所述上橫梁固定于所述左伸縮臂、右伸縮臂的前端;所述機械手裝置滑動設于所述上橫梁的前端。
優(yōu)選地,所述機械手裝置包括立梁、小橫梁、絲杠傳動裝置、關節(jié)旋轉裝置、吸盤支架以及安裝在該吸盤支架上的多個真空吸盤;所述立梁滑動設于所述上橫梁的前端,所述小橫梁通過絲杠傳動裝置滑動安裝在所述立梁的底端,所述關節(jié)旋轉裝置安裝在所述小橫梁的前端,所述吸盤支架安裝在所述關節(jié)旋轉裝置的上部。
優(yōu)選地,所述絲杠傳動裝置包括滑動導軌、滾珠絲杠、電機、前后軸承座、螺母座、以及絲杠螺母;所述小橫梁的上部通過滑動導軌與立梁的下部連接;所述電機通過聯(lián)軸器與滾珠絲杠的后端連接,所述滾珠絲杠安裝在前后軸承座上,所述滾珠絲杠的中間設有絲杠螺母,所述絲杠螺母安裝在螺母座上,所述螺母座固定于立梁的下部。
優(yōu)選地,所述上橫梁設有直線滑軌的線性傳動,所述直線滑軌線性傳動設有滑動支架,所述滑動支架可在上橫梁上左右移動,所述立梁安裝在所述滑動支架上。
優(yōu)選地,所述左伸縮臂和右伸縮臂結構相同,均包括滑動托臂和底座;所述底座設有底座梁,所述底座梁上設有滑動導軌,所述滑動托臂與該滑動導軌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滑動托臂的內部安裝有上支架,該上支架與一上接頭鉸接,所述上接頭與上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上氣缸的后端與上后支座鉸接,所述上后支座固定在底座梁的后端上面。
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梁設有兩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通過軸銷與夾爪鉸接,夾爪通過軸銷與拉桿接頭鉸接,拉桿接頭通過拉桿與后面的拉桿接頭鉸接,此處拉桿接頭、夾爪、下氣缸接頭通過軸銷進行鉸接,下氣缸接頭與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下氣缸的尾端通過軸銷與下后支座鉸接,所述下后支座通過螺釘固定在底座梁的內部。
優(yōu)選地,所述前左支撐裝置和前右支撐裝置對稱設于折彎機工作臺前方左、右兩側。
優(yōu)選地,所述左伸縮臂和右伸縮臂的下部均設有上連接座,所述上連接座的下部安裝一個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下部連接在下連接座上,所述下連接座與承力座連接,所述承力座的側邊設有機腳,所述承力座的另一側設有連接固定板,所述連接固定板與折彎機工作臺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左伸縮臂和右伸縮臂對稱設于折彎機的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外側。
本實用新型是集成于折彎機的自動化機械手設備,為一種通過系統(tǒng)控制,集成安裝于折彎機的自動化機械手裝置,與折彎機有效結合,成為折彎機的一個集成的附屬結構,實現(xiàn)板料的自動抓取、自動折彎、自動放置折彎好的成品件,為用戶省去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折彎精度,同時也消除因人工折彎板料時產(chǎn)生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裝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機械手裝置的組裝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絲杠傳動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左右伸縮臂、前左右支撐裝置總裝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左右伸縮臂立體圖;
圖5為圖4中伸縮臂的俯視圖;
圖6為圖5中的A-A剖視圖;
圖7為圖4中伸縮臂的左視圖;
圖8為圖6中夾爪夾緊后的局部放大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前左、右支撐裝置的立體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機械手裝置展開狀態(tài)圖;
圖10a為本實用新型機械手裝置收回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技術特征、實用新型目的與技術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集成于折彎機的自動化機械手設備,包括在折彎機1的左立板11外側安裝的左伸縮臂200和右立板12外側安裝的右伸縮臂300。
在左伸縮臂200和右伸縮臂300的前端安裝有機械手裝置100,在左伸縮臂200的前下方安裝有前左支撐裝置400,在右伸縮臂300的前下方安裝有前右支撐裝置500,前左支撐裝置400和前右支撐裝置500分別固定在折彎機1的工作臺13前下方。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機械手裝置100,包括立梁130、小橫梁 1401、絲杠傳動裝置140、關節(jié)旋轉裝置150、吸盤支架160以及安裝在該吸盤支架160上的多個真空吸盤170。
通過上橫梁110的連接板1101與左伸縮臂200和右伸縮臂300前端連接,上橫梁110通過滑動導軌1201連接有滑軌支架120,滑軌支架120通過滑動導軌1301連接有立梁130,立梁130的下端部設有絲杠傳動裝置140,絲杠傳動裝置140的前端安裝有關節(jié)旋轉裝置150,所述關節(jié)旋轉裝置140的上面安裝有吸盤支架160,吸盤支架160的上面安裝有若干個真空吸盤170。
如圖2a所示,為絲杠傳動裝置140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絲杠傳動裝置包括滑動導軌1409、滾珠絲杠1406、電機1402、前后軸承座、螺母座1411、以及絲杠螺母1410。
立梁130的下端部通過滑動導軌1409連接有小橫梁1401,小橫梁的后端安裝有電機1402,所述電機1402通過聯(lián)軸器1403與滾珠絲杠1406的后端連接,滾珠絲杠1406后端的軸肩位置通過滾動軸承1405安裝在后軸承座 1404上,后軸承座1404安裝固定在小橫梁1401的上部,滾珠絲杠1406的前端的軸肩位置通過滾動軸承1407安裝在前軸承座1408上。
所述滾珠絲杠1406的中間設有絲杠螺母1410,絲杠螺母1410安裝固定在螺母座1411中,所述螺母座1411安裝固定在立梁130的下端部,所述電機1402驅動滾珠絲杠1406轉動時,可實現(xiàn)小橫梁1401前后移動。
如圖4和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左伸縮臂200和右伸縮臂300的組裝圖,均由滑動托臂310和底座320組成。
如圖6為本實用新型左伸縮臂200和右伸縮臂300的剖視結構圖,所述托臂3101的底部通過滑動導軌3211與底座梁3201連接,托臂3101的內部安裝有上支架3102,上支架3102通過軸銷3103與上接頭3104鉸接,上接頭3104與上氣缸3105的活塞桿連接,上氣缸3105的后端通過軸銷3106與上后支座3107鉸接,所述上后支座3107通過螺釘固定于底座梁3201的后端上面的位置,所述托臂3101可由上氣缸3105驅動進行前后移動。
所述底座梁3201有兩處設有固定支架3206,固定支架3206通過軸銷 3205與夾爪3204鉸接,夾爪3204通過軸銷3203與拉桿接頭3202鉸接,拉桿接頭3202通過拉桿3207與后面的拉桿接頭3202鉸接,此處拉桿接頭3202、夾爪3204、下氣缸接頭3212通過軸銷3213進行鉸接,下氣缸接頭3212與下氣缸3208的活塞桿連接,下氣缸3208的尾端通過軸銷3209與下后支座 3210鉸接,所述下后支座3210通過螺釘固定在底座梁3201的內部。
如圖8為夾緊時局部放大圖,所述托臂的下面設有兩處固定斜塊3109,當上氣缸3105驅動托臂3101向前展開時,此時下氣缸3208向后驅動拉桿 3207將2處夾爪3204進行旋轉,一直到夾爪3204夾緊固定斜塊3109時,下氣缸3208保持不動,這時整個滑動托臂部分310就固定不動了。
如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前左支撐立體圖,前右支撐裝置和左支撐裝置對稱設計,具體實施方式是在底座梁3201的下部固定上連接座401,通過支撐桿402連接下連接座403上,下連接座403固定在承力座404上,所述承力座404的外側連接有機腳405,承力座404的另一側通過連接固定板406與工作臺003固定連接。
如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手裝置展開狀態(tài)圖,如圖10a為本實用新型機械手裝置收回狀態(tài)圖,當需要運輸時,可將機械手裝置收回,可整體進行吊裝作業(yè),當運至客戶現(xiàn)場時可將其展開即可工作。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