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刀具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成型鉆鉸刀。
背景技術(shù):
機械加工中孔的加工是最普遍的一種,對于一些階梯淺孔孔底需要加工中心孔的情況,通常采用事先用麻花鉆鉆出淺孔,再用中心鉆及鉸刀加工出階梯孔,這樣一來不僅工作效率低,工序多,導致生產(chǎn)成本增高,而且階梯孔各部與中心孔的同軸度也不易保證。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好的成型鉆鉸刀。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成型鉆鉸刀,包括刀柄部、頸部和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鉆頭部和鉸刀部,所述工作部設(shè)有兩個排屑槽,所述鉆頭部和鉸刀部的排屑槽邊緣均設(shè)有圓柱面刃帶,所述鉆頭部的導向錐面上設(shè)有兩個主切削刃,所述鉆頭部與鉸刀部之間設(shè)有過渡錐面,所述鉸刀部與頸部之間設(shè)有倒角部,所述過渡錐面、鉆頭部、鉸刀部和倒角部均設(shè)有周刃。
優(yōu)選地,所述排屑槽為對稱設(shè)置的兩個直槽,所述排屑槽的兩側(cè)壁夾角γ為100°。
優(yōu)選地,所述鉆頭部的導向錐面四周設(shè)有限位臺面,所述鉆頭部的頂角e為120°,所述鉆頭部的周刃留有寬度b1為0.2mm的圓刃。
優(yōu)選地,所述鉆頭部和鉸刀部的排屑槽邊緣間的實體部分為平行于工作部中心軸線的過渡平面、且過渡平面兩側(cè)均為寬度為b2的圓柱面刃帶。
優(yōu)選地,所述鉆頭部與鉸刀部之間的過渡錐面為兩個,分別為第一錐面和第二錐面,所述第一錐面的角度f小于和第二錐面的角度g,所述鉆頭部與第一錐面交界處、第一錐面和第二錐面的交界處均為圓角過渡,圓角過渡半徑R為0.1-0.4mm。
優(yōu)選地,所述限位臺面與鉸刀部前端面的距離L1的偏差為±0.05mm,所述限位臺面與鉸刀部后端面的距離L2的上偏差為-0.05mm、下偏差為-0.15mm,所述倒角部大端直徑D1偏差為±0.05mm,所述鉸刀部直徑D2的上偏差為-0.02mm、下偏差為0,所述第二錐面的小端直徑D3偏差為±0.02mm,所述第一錐面的小端直徑D4上偏差為+0.02mm、下偏差為-0.01mm,所述倒角部的錐面夾角i為90°;所述刀柄部直徑D5的上偏差為-0.003mm、下偏差為-0.018mm。
優(yōu)選地,所述鉆頭部的導向錐面上主切削刃處、第一錐面、第二錐面及倒角部的周刃處后角均為α,α為12°,所述第一錐面的角度f為50°,第二錐面的角度g為160°。
優(yōu)選地,所述排屑槽尾部延伸至頸部,在頸部上的排屑槽一側(cè)為直邊、一側(cè)為圓弧邊,所述排屑槽末端到倒角部后端的深度由淺到深。
優(yōu)選地,所述頸部直徑小于刀柄部直徑。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所產(chǎn)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部的鉆頭部定位鉆中心孔,利用鉸刀部進行鉸孔,同時利用倒角部對孔口進行倒角,通過排屑槽將斷屑及時排出孔外,不易形成積屑瘤;利用工作部可以一次性完成階梯孔及底部中心孔的精加工,同時排屑槽邊緣處的圓柱面刃帶使刀具與工件有4個接觸面,使刀具在加工中更穩(wěn)定,能夠加工出圓度和直線度較高的孔,從而提高了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成型鉆鉸刀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鉆頭部的A向視圖;
圖3是圖1中各部的尺寸示意圖;
圖中:1-刀柄部,2-頸部,3-工作部,4-鉆頭部,5-鉸刀部,6-排屑槽,7-圓柱面刃帶,8-主切削刃,9-倒角部,10-限位臺面,11-過渡平面,13-第一錐面,14-第二錐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成型鉆鉸刀,如圖1、2、3所示,包括刀柄部1、頸部2和工作部3,所述工作部3包括鉆頭部4和鉸刀部5,所述工作部3設(shè)有兩個排屑槽6,所述鉆頭部4和鉸刀部5的排屑槽6邊緣均設(shè)有圓柱面刃帶7,所述鉆頭部4的導向錐面上設(shè)有兩個主切削刃8,所述鉆頭部4與鉸刀部5之間設(shè)有過渡錐面,所述鉸刀部5與頸部2之間設(shè)有倒角部9,所述過渡錐面、鉆頭部4、鉸刀部5和倒角部9均設(shè)有周刃。利用工作部可以一次性完成中心孔和淺孔的加工,減少了工序和換刀次數(shù),提高了階梯孔的同軸度。
作為一種優(yōu)選結(jié)構(gòu),所述排屑槽6為對稱設(shè)置的兩個直槽,所述排屑槽6的兩側(cè)壁夾角γ為100°。利用這種排屑槽可使斷屑順利且切屑細小,也不易形成積屑瘤。
為了實現(xiàn)對階梯孔的精加工,所述鉆頭部4的導向錐面四周設(shè)有限位臺面10,通過限位臺面保證孔深的精確度;所述鉆頭部4的頂角e為120°,所述鉆頭部4的周刃留有寬度b1為0.2mm的圓刃,能夠延長刀具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鉆頭部4和鉸刀部5的排屑槽6邊緣間的實體部分為平行于工作部3中心軸線的過渡平面11、且過渡平面11兩側(cè)均為寬度為b2的圓柱面刃帶7。通過過渡平面可使刀具與工件間預留足夠容納斷屑的間隙,保證加工表面的精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鉆頭部4與鉸刀部5之間的過渡錐面為兩個,分別為第一錐面13和第二錐面14,所述第一錐面13的角度f小于和第二錐面14的角度g,所述鉆頭部4與第一錐面13交界處、第一錐面13和第二錐面14的交界處均為圓角過渡,圓角過渡半徑R為0.1-0.4mm。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臺面10與鉸刀部5前端面的距離L1的偏差為±0.05mm,所述限位臺面10與鉸刀部5后端面的距離L2的上偏差為-0.05mm、下偏差為-0.15mm,所述倒角部9大端直徑D1偏差為±0.05mm,所述鉸刀部5直徑D2的上偏差為-0.02mm、下偏差為0,所述第二錐面14的小端直徑D3偏差為±0.02mm,所述第一錐面13的小端直徑D4上偏差為+0.02mm、下偏差為-0.01mm,所述倒角部9的錐面夾角i為90°;所述刀柄部1直徑D5的上偏差為-0.003mm、下偏差為-0.018mm。
具體地,刀柄部直徑D5可選14mm,倒角部的大端直徑D1為16mm,鉸刀部5直徑D2為12.5mm,第二錐面14的小端直徑D3為9mm,第一錐面13的小端直徑D4為7.7mm,鉆頭部4的導向錐大端直徑D6為6mm;限位臺面10與鉸刀部5前端面的距離L1為7mm,所述限位臺面10與鉸刀部5后端面的距離L2為16mm。
在上述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鉆頭部4的導向錐面上主切削刃處、第一錐面13、第二錐面14及倒角部9的周刃處后角均為α,α為12°,圖1中的局部剖面圖分別為鉆頭部4的導向錐面上主切削刃、第一錐面13的周刃、第二錐面14的周刃及倒角部9的周刃在主剖面內(nèi)的示意圖;所述第一錐面13的角度f為50°,第二錐面14的角度g為160°。利用以上參數(shù)設(shè)計適用于階梯孔的精加工要求, 當轉(zhuǎn)速提高后,刀具壽命延長,加工周期縮短,排屑效率也會相應提高,確保切削順利,滿足加工要求。
其中,所述排屑槽6尾部延伸至頸部,在頸部2上的排屑槽6一側(cè)為直邊、一側(cè)為圓弧邊,所述排屑槽6末端到倒角部9后端的深度由淺到深。
為了保證刀具強度并方便安裝,所述頸部2直徑小于刀柄部1直徑。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剛性好、加工精度高的優(yōu)點,利用本實用新型對階梯孔進行精加工,斷屑順利且切屑細小,也不易形成積屑瘤;同時利用本實用新型能夠一次性完成中心孔、階梯孔和倒角的加工,減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排屑槽邊緣處的圓柱面刃帶使刀具與工件具有4個接觸面,使刀具在加工中更穩(wěn)定,能夠加工出圓度、直線度和同軸度較高的孔,從而提高了加工精度。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