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了加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三頭雕銑機。
背景技術:
雕銑機(CNC engraving and milling machine)它是數控機床的一種。一般認為雕銑機是使用小刀具、大功率和高速主軸電機的數控銑床。雕刻機的優(yōu)勢在雕,如果加工材料硬度比較大也會顯得力不從心。雕銑機的出現(xiàn)可以說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空白。雕銑機既可以雕刻,也可銑削,是一種高效高精的數控機床。雕銑機這個概念最先是由佳鐵提出并且實現(xiàn)的。雕銑機的適用范圍比較廣,廣泛用于精密模具模仁粗精加工一次完成,模具紫銅電極,鋁件產品批量加工,鞋模制造,治具加工,鐘表眼境行業(yè)。雕銑機以他性價比高,加工速度快,加工產品光潔度好,在機床加工業(yè)越來越占有重要地位,為工業(yè)自動化必不可少的一個加工環(huán)節(jié)。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受雕銑機加工精度和結構限制,雕銑機一般只能有兩個主軸,這兩個主軸分別能與一個工具刀連接,從而能同時對兩個工件進行同時加工。但是,如果可以有更多個工具刀同時作業(yè),那就可以大幅度提高雕銑機的作業(yè)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種,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三頭雕銑機,其可以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基礎上,提高雕銑機的作業(yè)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三頭雕銑機,所述三頭雕銑機包括加工平臺和走刀系統(tǒng),所述加工平臺包括能沿y軸方向移動的輸送機構,所述走刀系統(tǒng)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部并沿x軸方向延伸的x軸導軌、位于所述機架上方的桁架、第一雕銑機構、第二雕銑機構、第三雕銑機構、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雕銑機構、所述第二雕銑機構和所述第三雕銑機構設置在所述x軸導軌上以及所述桁架上并沿x軸方向間隔排布,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桁架沿x軸方向移動以帶動所述第一雕銑機構、第二雕銑機構、第三雕銑機構沿x軸方向移動;所述機架的上部設置有沿x軸方向延伸的滑軌,所述滑軌與所述桁架之間設置有減震滾輪,所述滑軌大體位于所述桁架沿y軸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一雕銑機構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雕銑機構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二銑刀,所述第三雕銑機構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三銑刀,其中, x軸、y軸和z軸兩兩垂直。
優(yōu)選地,所述輸送機構上設置有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銑刀以及所述第三銑刀的第一工件、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所述輸送機構設置有沿z 軸向上延伸的第一擋塊和第二擋塊,其中所述第一擋塊位于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之間,所述第二擋塊位于所述第二工件和所述第三工件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擋塊包括沿x軸方向排列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臨近于所述第一工件,所述第二擋板臨近于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一擋板能相對所述第二擋板沿x軸方向移動。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擋塊包括沿x軸方向排列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第三擋板和第四擋板,所述第三擋板臨近于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四擋板臨近于所述第三工件,所述第三擋板能相對所述第四擋板沿x軸方向移動。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二擋板之間的最小距離為20至50厘米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擋板與所述第四擋板之間的最小距離為20至50厘米之間。
優(yōu)選地,包括支座,所述加工平臺設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走刀平臺設置在所述支座上。
優(yōu)選地,所述三頭雕銑機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對所述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銑刀、所述第三銑刀進行控制。
優(yōu)選地,所述減震滾輪為兩排,兩排所述減震滾輪沿y軸方向并列排列。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可以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基礎上,提高雕銑機的作業(yè)效率。
附圖說明
在此描述的附圖僅用于解釋目的,而不意圖以任何方式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范圍。另外,圖中的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等僅為示意性的,用于幫助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體限定本實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各種可能的形狀和比例尺寸來實施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三頭雕銑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輸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的附圖標記為:1、加工平臺;2、走刀系統(tǒng);3、輸送機構;4、機架;5、X軸導軌;6、桁架;7、第一雕銑機構;8、第二雕銑機構;9、第三雕銑機構;10、驅動電機;11、滑軌;12、減震滾輪;13、第一工件;14、第二工件; 15、第三工件;16、第一擋塊;161、第一擋板;162、第二擋板;17、第二擋塊; 171、第三擋板;172、第四擋板;18、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細節(jié)。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技術人員可以構想基于本實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變形,這些都應被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申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三頭雕銑機,所述三頭雕銑機包括加工平臺1和走刀系統(tǒng)2,所述加工平臺1包括能沿Y軸方向移動的輸送機構3,所述走刀系統(tǒng)2包括機架4、設置在所述機架4上部并沿X軸方向延伸的X軸導軌5、位于所述機架4上方的桁架6、第一雕銑機構7、第二雕銑機構8、第三雕銑機構9、驅動電機10,所述第一雕銑機構7、所述第二雕銑機構8和所述第三雕銑機構9設置在所述X軸導軌5上以及所述桁架6上并沿X軸方向間隔排布,所述驅動電機10用于驅動所述桁架6沿X軸方向移動以帶動所述第一雕銑機構7、第二雕銑機構8、第三雕銑機構9沿X軸方向移動;所述機架4的上部設置有沿X軸方向延伸的滑軌11,所述滑軌11與所述桁架6之間設置有兩排沿Y軸方向并列排列的減震滾輪12,所述滑軌11大體位于所述桁架6沿Y軸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一雕銑機構7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雕銑機構8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二銑刀,所述第三雕銑機構9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三銑刀,其中,X軸、Y軸和Z軸兩兩垂直。
具體的,加工平臺1可以用于供安置工件,并用于在該平臺上對工件進行加工。加工平臺1包括支座18和輸送機構3。輸送機構3和走刀系統(tǒng)2設置在支座18上。輸送機構3可以能帶動工件沿Y軸方向移動的輸送機構3。
所述走刀系統(tǒng)2包括機架4、X軸導軌5、桁架6、第一雕銑機構7、第二雕銑機構8、第三雕銑機構9、驅動電機10、滑軌11、減震滾輪12。X軸導軌5設置在機架4的前側,并沿X軸方向延伸。桁架6設置在機架4的上方,桁架6大體呈矩形?;?1沿X軸方向設置在機架4的上壁面?;?1大體位于桁架6 的中部(前后側的中部)。減震滾輪12設置在桁架6的下部,并且減震滾輪12 能夠對桁架6起支撐作用,從而能夠對三個雕銑機構進行支撐,以提高整個走刀系統(tǒng)2的強度,并且保證三個雕銑機構沿X軸方向運動的精度。
第一雕銑機構7、第二雕銑機構8和第三雕銑機構9掛設在X軸導軌5上。并且第一雕銑機構7、第二雕銑機構8和第三雕銑機構9均與桁架6固定連接。桁架6與一驅動電機10連接,從而使所述驅動電機10能驅動所述桁架6沿X軸方向移動以帶動所述第一雕銑機構7、第二雕銑機構8、第三雕銑機構9沿X軸方向移動。
所述第一雕銑機構7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雕銑機構8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二銑刀,所述第三雕銑機構9上設置有能沿Z軸方向移動的并能繞起自身軸線旋轉的第三銑刀,從而能對置于輸送機構3上的第一工件13、第二工件 14、第三工件15同步加工。
由此,本申請中的雕銑機可以有三個銑刀能夠對三個工件同步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參照圖3所示,所述輸送機構3設置有沿Z軸向上延伸的第一擋塊16和第二擋塊17,其中所述第一擋塊16位于所述第一工件13和所述第二工件14之間,所述第二擋塊17位于所述第二工件14和所述第三工件15之間。第一擋塊16 和第二擋塊17可以分別將第一工件13和第二工件14、第二工件14和第三工件 15隔離,從而保證各個銑刀不會對其他工件造成影響。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擋塊16包括沿X軸方向排列并設置在所述機架4上的第一擋板161和第二擋板162,所述第一擋板161臨近于所述第一工件13,所述第二擋板162臨近于所述第二工件14,所述第一擋板161可以能相對所述第二擋板162沿X軸方向移動,從而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節(jié)第一擋板161和第二擋板162 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二擋塊17包括沿X軸方向排列并設置在所述機架4上的第三擋板171和第四擋板172,所述第三擋板171臨近于所述第二工件14,所述第四擋板172臨近于所述第三工件15,所述第三擋板171能相對所述第四擋板172 沿X軸方向移動,從而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節(jié)第二擋板162和第三擋板171之間的距離。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擋板161與所述第二擋板162之間的最小距離為20至50 厘米之間。所述第三擋板171與所述第四擋板172之間的最小距離為20至50 厘米之間。
所述三頭雕銑機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對所述驅動電機10、所述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銑刀、所述第三銑刀進行控制。
為了進一步提高走刀系統(tǒng)2的強度和精度,所述減震滾輪12可以為兩排,兩排所述減震滾輪12沿Y軸方向并列排列。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申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和區(qū)別類似的對象,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先后順序,也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