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鍛造設備中的液壓操縱裝置,用于氣液錘的操縱控制中。
在專利申請?zhí)枮?7101725.3的專利申請中,其控制系統主要采用一個伺服閥作為操縱閥,控制一個快放油閥。它不能控制快放閥閥芯位置,快放閥內彈簧易引起系統發(fā)熱,其卸荷采用了卸荷閥來控制。
申請?zhí)?7102940的專利申請中,控制系統采用了液壓操縱閥組,其打擊、提開、中停、卸荷采用組合式液壓操縱錐閥控制。但其對模采用了一條專門的控制油路,因此系統有兩個操縱柄,操縱不便。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集鍛錘全部操縱功能于一體,解決了現有氣流錘采用多閥多油路控制而影響打擊頻率與可靠性的矛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通過多功能閥,并在其端蓋上安裝機液伺服機構,直接控制多功能閥的閥芯。閥體[1]與錘桿腔[10]裝于一個箱體中,其內部用通道相連。
多功能閥由閥體[1]、裝在閥體[1]的內腔內,并能在內腔內來回移動的閥芯[2]、固定在閥體[1]兩端并構成閥體內腔的端蓋[11]、端蓋[11]與閥體[1]的內壁之間的密封圈[12]組成。閥體[1]沿軸線方向的側面依次開了四個油口T1、P、A、T2,為減小尺寸與增大流通面積,閥體[1]上的每個油口為在與閥體[1]軸線相垂直的截面上開了4~10個大小相等,且均勻分布的油孔。端蓋[11]用螺栓與閥體[1]兩端相連,在閥體[1]內壁接觸面上通過密封圈[12]密封,安裝油缸的端蓋在中心有孔以使活塞桿[5]通過。閥芯[2]由軸肩與軸脛相間隔的五段構成,在閥體[1]端蓋[11]、密封圈[12]所構成的密封腔內移動,當閥芯[2]在中位時,A口封閉,T1口與P口相通;當閥芯[2]在左極限位置時,A口與T2相通,T1與P口相通;當閥芯[2]在右極限位置時,P口與A口相通,T1、T2關閉。機液伺服機構由伺服閥[3]、反饋桿[4]、活塞桿[5]、油缸筒[6]、油缸前蓋[13]組成。油缸筒[6]的兩端為法蘭形式,其一端直接固定在閥體[1]的端蓋[11]上,其另一端面固定有油缸前蓋[13],油缸筒[6]的側面上端部開有油口。位于油缸筒[6]內,中部帶有活塞的活塞桿[5]的一端穿過閥體[1]的端蓋[11],伸入到閥體[1]內,通過聯接套[7]與閥芯[2]端面固定連接,其另一端穿過并伸出油缸前蓋[13],該端通過滑動鉸鏈與反饋桿[4]的一端連接。反饋桿[4]的另一端上用鉸鏈與伺服閥[3]的閥芯連接,且鉸鏈中心與閥芯中心相重合,使B點傳來的操縱力在C點只有軸向而無經向力,減少卡緊力產生。伺服閥[3]與多功能閥安裝于同一垂直面內,反饋桿[4]的BC與CD的長度比例直接影響反饋比與放大系數。機液伺服機構的操縱力通過反饋桿[4]的端部B點傳遞。這樣,通過機液伺服機構對多功能閥閥芯[2]直接控制,由多功能閥就能實現鍛錘的全功能控制。
假定當閥芯[2]、活塞桿[5]、伺服閥[3]均處于中位。當需要打擊時,只須快速操縱B點移動,便伺服閥[3]的閥芯移動到極限位置,使活塞桿[5]快速移動,從而帶動(或帶動)閥芯[2]快速移動,使放液口T2全打開,錘桿下液腔壓力油快速泄入油箱[8],錘頭在重力與上腔氣壓作用下高速下擊,完成打擊過程。同時,在活塞桿[5]移動過程中,通過反饋桿[4]又逐漸把伺服閥[3]的閥芯帶動到中位,關閉伺服閥[3]閥口,使閥芯[2]停于極限位置;當需要錘頭快速回升時,只須反向快速操作B點,使伺服閥[3]的閥芯移動到極限位置,使活塞桿[5]與閥芯[2]反向移動到極限位置,全打開進油口A,使壓力油P1從P口徑閥腔入A口,進入錘桿F液腔,實現錘頭回升。閥芯[2]移動過程中,伺服閥[3]的閥口是逐漸關閉,減少沖擊。在打擊與提升過程中,隨時可以使B點回到中位,關閉工作腔A口,即能實現急停。
當需要對模時,可以操縱B點,控制活塞桿[5]與閥芯[2]的位置,即能控制工作腔A口開口量,使錘頭緩慢下降,在下降過程中,只須使操縱B點回到中位,即能關閉A口,使錘頭停止運動,達到對模的目的。同理,控制進油口的開口量,就能控制錘頭的回升速度。
在工作過程中,隨時可以使B點操縱回到中位,即能關閉工作腔A口,達到錘頭停在所要求的位置,從而達到隨意調節(jié)打擊能量的目的;當錘頭回升過高時,使錘頭緩慢下降,降低錘頭高度,也能達到調節(jié)其打擊能量的要求。
在打擊過程與錘頭懸空時要求系統卸荷,用閥體[1]與閥芯[2]的滑閥機能即能實現,結構簡單。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裝配圖。
附圖中滑閥閥芯[2]由機液伺服機構直接控制,閥芯[2]的位置與移動速度同操縱點B的位置與移動速度成對應關系。因此,B的位置就能控制閥芯[2]的位置,從而控制閥口A的開口量,即控制了錘頭移動速度。操縱力小、靈活、直觀。
在附圖中,[1]為閥體、[2]為閥芯、[3]為伺服閥,[4]為反饋桿、[5]為活塞桿、[6]為油缸筒、[7]為聯接套、[8]為油箱、[9]為連接管道、[10]為錘桿腔、[11]為端蓋、[12]為密封圈、[13]為油缸前蓋[13]。A為閥體[1]上工作腔口,通過管道與錘下液腔相連,P為進油腔口,F1為卸荷口,T2為快放液口,直接與油箱[8]相通。B點為操縱控制的輸入點,D點為反饋桿[4]活塞[5]的鉸接點,C點為反饋桿[4]與伺服閥[3]的連接點。P1為主油路壓力油,P2為控制壓力油。
權利要求1.一種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包括油箱[8],連接油管[9],錘桿腔[10],壓力油P1、P2,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多功能閥和安裝在多功能閥端蓋上的機液伺服機構組成,氣液錘運行動作通過操縱機液伺服機構,使閥體[1]上的油口的閥芯[2]軸肩和軸脛配合實現,閥體[1]與錘桿腔裝于一個箱體中,其內部由通道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閥由閥體[1],裝在閥體[1]的內腔內,并能在內腔內來回移動的閥芯[2],固定在閥體[1]兩端并構成閥體內腔的端蓋[11],端蓋[11]與閥體[1]內壁之間的密封圈[12]組成;沿閥體[1]水平方向的側面依次開了4個油口T1、P、A1、T2,在閥體[1]的每個油口與閥體中心線相垂直的同一截面內,開了4~10個大小相等、且均勻分布的油孔,閥芯[2]由軸肩與軸脛相間的五段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其特征在于機液伺服機構的油缸筒[6]一端固定在閥體[1]的端蓋[11]上,其另一端面固定有油缸前蓋[13],油缸筒[6]的側面上的端部開有兩個油口;位于油缸筒[6]內,其中部帶有活塞的活塞桿[5]的一端穿過閥體[1]的端蓋[11],伸入到閥體[1]內部,通過聯接套[7]與閥芯[2]端面固定聯接,其另一端伸出油缸前蓋[13],該端通過滑動鉸鏈與反饋桿[4]的一端連接,反饋桿[4]的另一端上用鉸鏈與伺服閥[3]的閥芯連接,且鉸鏈中心與閥芯中心重合,機液伺服機構的操縱力通過反饋桿[4]的端部B傳遞,壓力油P2通過伺服閥[3],其一個壓力油輸出端與油缸筒[6]的一個油口相連,另一個壓力油輸出端與油缸筒[6]的另一個油口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屬于鍛壓設備中錘的操縱裝置。該裝置采用伺服機構直接控制多功能滑閥閥芯,閥芯的移動位置與速度同操縱手柄的動作成對應關系,通過滑閥機能實現多功能,從而實現錘頭的位置控制,準確調節(jié)打擊能量。它能完成錘鍛的全部控制要求,即集打擊、提開、急停、對模、卸荷等多功能于一體,解決了以往氣液錘采用多閥多油路控制影響打擊頻率與可靠性的問題,并且操縱靈活方便、安全。
文檔編號B21J7/28GK2129188SQ92220009
公開日1993年4月7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唐中一, 倪文波, 寧先雄, 石崇輝, 朱友民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