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靜脈針組裝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xiàn)有組裝機中裝配不完全,成品良品率不高的問題。本組裝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平行設有兩條載具循環(huán)輸送線,分別為滑套載具輸送線及外殼載具輸送線,其中,滑套載具輸送線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將相應組件上料到組裝工位上的安全滑套上料機構、針座上料裝配機構,外殼載具輸送線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外殼上料機構、外殼滑套裝配機構、針座添膠固定機構、上針點膠機構、膠水固化裝置、針尖硅化機構、組裝針套機構及下成品機構;所述外殼滑套裝配機構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及外殼載具輸送線之間,且外殼滑套裝配機構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輸送方向的針座上料裝配機構后方。本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可成功實現(xiàn)安全靜脈針中配件之間的組裝;配件通過錯位多次接料,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組裝過程加設多項檢測項目,全方位的對配件及中間裝配體進行次品篩除,減少次品的出料,提高成品的良品率。
【專利說明】
一種安全靜脈針組裝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醫(yī)用靜脈針,特別是一種安全靜脈針組裝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用的一次性靜脈針在使用后,從被輸液者體內拔出,可能會對醫(yī)務人員或患者帶來危險或二次傷痛,我國專利(申請?zhí)?201410143686.X)公開了一種新的安全靜脈針,其包括有一針座、一針套、一軟管、一接頭和一針頭,針套套設于針頭上,軟管的兩端分別與接頭和針座連通,安全靜脈針還包括有一滑件、一把手和一限位機構,針座為筒形,針座的一端固定并連通針頭,另一端與軟管連接;滑件為兩端開口的筒形且活動的套設于針座上,滑件在活動方向上的長度大于針頭的長度;針座的軸向長度大于針頭的長度;限位機構設置于滑件和針座;把手與針座相固定,把手緊靠滑件。通過設置滑件在針座上滑動以遮蔽針頭,使得輸液后對針頭的處理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因為避免了彈簧式針頭的使用,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0003]靜脈針通常采用工人手工裝配,但是這樣生產的靜脈針容易被外界的細菌污染,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靜脈針實現(xiàn)了自動化裝配。例如,中國申請專利(申請?zhí)?01510452123.3)公開了一種靜脈針組裝機,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設有轉盤,所述的轉盤的外圈周向設有若干組裝工位,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環(huán)繞轉盤一側弧形分布且能夠將相應組件上料到組裝工位上的外殼上料機構、護套上料機構、針座上料機構,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能將針座二次推入護套的頂平針座機構和能將護套和外殼進行組裝的組裝機構,所述的頂平針座機構和組裝機構位于轉盤的另一側,所述的轉盤與能夠驅動轉盤周向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相連接,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點膠系統(tǒng)。
[0004]該組裝機為轉盤型,雖節(jié)省了空間,但也受空間限制,生產效率不高,且設置相對擁擠,維修困難。另外,該設備只提供了靜脈針的主體組裝裝置,對于加裝鋼針與針套未有涉及,且無相關檢測工位,會導致良品率不高,生產效率較低。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裝配完整,自動化程度高且生產效率高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平行設有兩條載具循環(huán)輸送線,分別為滑套載具輸送線及外殼載具輸送線,其中,滑套載具輸送線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將相應組件上料到組裝工位上的安全滑套上料機構、針座上料裝配機構,外殼載具輸送線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外殼上料機構、外殼滑套裝配機構、針座添膠固定機構、上針點膠機構、膠水固化裝置、針尖硅化機構、組裝針套機構及下成品機構;所述外殼滑套裝配機構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及外殼載具輸送線之間,且外殼滑套裝配機構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輸送方向的針座上料裝配機構后方。
[0007]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組裝機主要應用于安全靜脈針,包括外殼、安全滑套、針座、鋼針,針套,其中針座需套入滑套內,隨滑套一起套入外殼內,鋼針插入針座內,鋼針外套有針套。本說明書中安全滑套也簡稱為滑套。
[0008]本發(fā)明中滑套與針座先后通過上料機構上料,針座在針座上料裝配機構中插裝入安全滑套內裝配成中間裝配體一;再外殼通過外殼上料機構上料,外殼滑套裝配機構將中間裝配體一從滑套載具輸送線內取出插裝入對應外殼載具輸送線中的外殼內,裝配成中間裝配體二;再通過針座添膠固定機構對中間裝配體二中針座與外殼的連接部分進行上膠固定;然后中間裝配體二通過上針點膠機構、膠水固化裝置進行上針點膠及膠水固化過程,從而將鋼針插裝在針座上裝配成中間裝配體三;中間裝配體三通過針尖硅化機構對針尖上硅油;組裝針套機構將中間裝配體三的鋼針外再套裝上針套,最終形成本發(fā)明的產品安全靜脈針;最后將組裝完成的安全靜脈針成品由下成品機構取出下料。
[0009]根據(jù)配件的形狀設計兩種不同的載具,滑套載具可用以裝載滑套,還可用以滑套與針座的裝配;外殼載具可用以裝載外殼及與外殼裝配的裝配體。載具在輸送線上循環(huán)輸送,自動化程度高,載具一體多用,生產效率高。通過外殼滑套裝配機構使滑套載具輸送線與外殼載具輸送線有了過渡,可將滑套載具輸送線上的配件取出裝配在外殼載具輸送線上,而不用雙方交叉,減少程序設計上的難度。
[0010]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安全滑套上料機構包括一滑套錯位出料裝置、一滑套旋轉移料裝置、一滑套CCD檢測裝置、一滑套載具定位裝置;其中,所述滑套錯位出料裝置、所述滑套旋轉移料裝置以及所述滑套CCD檢測裝置依次由后向前設置,且滑套旋轉移料裝置和CCD檢測裝置分別安裝在滑套載具定位裝置兩側。通過錯位接料提高生產效率,另外通過CCD檢測記憶原料次品,及時剔除,減少工序浪費。
[0011]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所述針座上料裝配機構包括一針座錯位出料裝置、一針座旋轉移料裝置、一針座水平調向裝置、一針座CCD檢測裝置、一針座旋轉調向裝置以及一與滑套裝配裝置;其中,所述針座錯位出料裝置、所述針座旋轉移料裝置、所述水平調向裝置、所述針座CCD檢測裝置以及所述針座旋轉調向裝置、與滑套裝配裝置依次設置于針座上料的流水線上。通過錯位接料提高生產效率,并通過兩次調向使針座裝配面與滑套對應一致,大大提高了與滑套的裝配成功率。
[0012]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外殼上料機構包括用于將外殼分料的外殼分料裝置,用將已分料的外殼平送至端口的外殼送料裝置,用于接料的外殼接料裝置,用于從外殼接料裝置中取出外殼的外殼取料裝置,用于承接外殼并移送至放料工位的外殼移料裝置,以及用于將外殼翻轉放入外殼載具的外殼放料裝置。在移料過程中,將外殼托放,方便后續(xù)夾料。
[0013]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上針點膠機構包括一頂針裝置、一下針滑道、一壓針翻轉裝置、一取針裝配裝置及一點膠裝置,其中頂針裝置、下針滑道、壓針翻轉裝置、取針裝配裝置由后向前位于外殼載具輸送線一側,點膠裝置位于外殼載具輸送線另一側,與取針裝配裝置平行對應。頂針裝置頂出料槽中的鋼針,鋼針沿下針滑道滑至底部,滑道進行左右移動將針尖移至同一方向,在此進行一次認面,減輕后續(xù)負擔;壓針翻轉裝置壓夾住鋼針,旋轉使針尖呈豎直狀態(tài),取針裝配裝置將針夾至上述載有中間裝配體二的外殼載具正上部,點膠裝置對鋼針尾端點加UV膠,取針裝配裝置將針插入中間裝配體二的針座內,形成中間裝配體三。選用UV膠,固化過程快,無需長距離烘干,節(jié)省設備空間,提高生產效率。
[0014]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組裝針套機構上料部、以及與所述上料部相連的送料部,送料部端部對接有定位部,定位部可夾持針套旋轉,定位部下方設有用以導向針套下滑裝配的定位板組件;所述上料部內還設有去靜電棒。加設去靜電棒,防止因料太輕而吸附,不易下料,提尚生廣效率。
[0015]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膠水固化裝置、針尖硅化機構之間還設有一基于CCD的醫(yī)療針檢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檢測平臺,所述的檢測平臺上設置驅動組件,所述的驅動組件與檢測平臺固定連接,所述的驅動組件上設置檢測架,所述的檢測架上設置檢測鏡頭和處理器,所述的檢測鏡頭和處理器與檢測架固定連接,所述的檢測鏡頭與處理器電連接;所述檢測平臺上還設有光源,光源對準檢測部位。該檢測裝置包括分別從斜面檢測針面的針面檢測裝置,從正上面檢測針尖的針尖毛刺檢測,從側面檢測點膠量的膠水檢測裝置。CCD檢測裝置移動拍照,記憶次品,提前剔除,減少工序的浪費,同時提高了的成品的良品率。
[0016]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膠水固化裝置、針尖硅化機構之間還設有一醫(yī)療針測氣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測試裝置和進氣裝置,所述的測試裝置包括測試架,所述的測試架上設置若干測試彈片,所述的測試彈片上設置傳感器,所述的傳感器與測試彈片活動連接,所述的傳感器與測試架固定連接。
[0017]針頭在載具上通過夾持工裝固定,然后放到測氣機構的測試裝置與進氣裝置之間,針座末端與進氣裝置對應,針頭的尖銳端與測試裝置的測試彈片相對應,測試時,進氣機構向注射針頭內通氣,如果注射針頭無堵塞,在氣流的作用下,測試彈片向上彈起,傳感器接收測試彈片的運動信號,傳感器將信號傳遞給接收端,說明此處的注射針頭合格,如果針頭堵塞或者未完全堵塞,尖銳端的氣流的力量不夠,無法使測試彈片向上彈起,因此傳感器接收不到信號,說明此處的注射針頭不合格,測試裝置操作簡單,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作業(yè),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生產成本。
[0018]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外殼載具輸送線上還設有用以檢測滑套是否被膠水粘住的滑套防粘檢測機構,從下往上依次包括外殼固定組件、拉滑套組件、彈簧、感應組件,彈簧穿設在拉滑套組件內,拉滑套組件與感應組件相配合;所述滑套防粘檢測機構設在組裝針套機構前面。在上針套前檢測滑套即可,避免針套堵住滑套的滑道,影響檢測結果。檢測滑套可保證滑套為滑動組件,在實際運用中提供保障,測出次品,提高成品的良品率。通過彈簧的彈性,氣爪相當于活動連接在拉滑套組件上,使感應片的位置與滑套的相對位置距離固定,從而檢測裝置可根據(jù)感應片的位置檢測出滑套是否能被上拉,設計巧妙高效。
[0019]在上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中,外殼載具輸送線上還設有用以檢測針座是否與外殼粘結牢固的頂針座檢測機構,包括上定位部、檢測部、以及頂起部;所述上定位部從上方對載具上的配件進行限位,所述頂起部與配件工件下端的針座相抵,所述檢測部與所述頂起部相配合。利用上定位部與頂起部相配合對工件進行定位,檢測部中的檢測塊與頂桿同步運動,傳感器通過檢測塊的位移來檢測針座的裝配是否合格;每一工件均有對應的傳感器以及檢測塊,因此可對每一工件進行單獨檢測,對每一工件進行精確的檢測,從而提高了成品的良品率。
[002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可成功實現(xiàn)安全靜脈針中配件之間的組裝;配件通過錯位多次接料,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組裝過程加設多項檢測項目,全方位的對配件及中I司裝配體進彳丁次品篩除,減少次品的出料,提尚成品的良品率。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組裝機總圖。
[0022]圖2是本發(fā)明中安全靜脈針的配件裝配流程圖。
[0023]圖3是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圖。
[0024]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安全滑套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針座上料裝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外殼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外殼滑套裝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針座添膠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上針點膠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針尖二次認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膠水固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醫(yī)療針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2-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針面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次品剔除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1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醫(yī)療針測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1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針尖硅化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1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滑套防粘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1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組裝針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1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壓針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1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頂針座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41 ]圖2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下成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42]圖中,100、針座;200、安全滑套;300、外殼;400、鋼針;500、針套;600、安全靜脈針;120、中間裝配體一;320、中間裝配體二; 340、中間裝配體三;00、機架;A、滑套載具輸送線;B、外殼載具輸送線;1、安全滑套上料機構;11、滑套錯位出料裝置;12、滑套旋轉移料裝置;13、滑套CCD檢測裝置;14、滑套載具定位裝置;2、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1、針座錯位出料裝置;22、針座旋轉移料裝置;23、水平調向裝置;24、針座CCD檢測裝置;25、針座旋轉調向裝置;26、與滑套裝配裝置;3、外殼上料機構;31、外殼分料裝置;32、外殼送料裝置;33、外殼接料裝置;34、外殼取料裝置;35、外殼移料裝置;36、外殼放料裝置;4、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1、滑套取料組件;42、插接導向組件;43、插接固定組件;5、針座添膠固定機構;51、滑套拔出裝置;52、針座翻轉裝置;53、針座添膠裝置;54、壓滑套裝置;6、上針點膠機構;61、頂針裝置;
62、下針滑道;63、壓針翻轉裝置;64、取針裝配裝置;65、點膠裝置;6_1、針尖二次認面裝置;
7、膠水固化裝置;71、UV光源;72、靜脈針與針座裝配體;
7-1、針面檢測裝置;7-11、檢測平臺;7-12、驅動組件;7-13、檢測架;7-14、檢測鏡頭;7-15、處理器;7-16、光源;7-2、針尖毛刺檢測裝置;7-3、膠水檢測裝置;7-4、次品剔除裝置;7-41、不良品取料裝置;7-42、次料載具推出裝置;7-5、醫(yī)療針測氣裝置;7-51、測試裝置;7-511、測試架;7-512、測試彈片;7-513、傳感器;7-52、進氣裝置;8、針尖硅化機構;81、載具夾緊組件;82、硅化翻轉組件;83、硅油盒;8-1、滑套防粘檢測機構;8-11、外殼固定組件;8_12、拉滑套組件;8-13、彈簧;8-14、感應組件;9、組裝針套機構;91、上料部;92、送料部;93、定位部;94、定位板組件;95、去靜電棒;9-1、壓針套裝置;9-11、定位單元;9_12、壓緊單元;9-2、頂針座檢測機構;9-21、定位部;9-22、檢測部;9-23、頂起部;10、下成品機構;101、夾取部;102、容料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以下實施例僅處于說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0044]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主要就用于安全靜脈針(600),安全靜脈針(600)包括針座(100)、安全滑套(200)、外殼(300)、鋼針(400)及針套(500),針座(100)、安全滑套(200)裝配后形成中間裝配體一(120),中間裝配體一(120)與外殼(300)裝配后形成中間裝配體二(320),中間裝配體二(320)與鋼針(400)裝配后形成中間裝配體三(340),中間裝配體三(340)與針套(500)裝配后得到最終產品安全靜脈針(600)。
[0045]如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裝機總圖,對應圖3為本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圖。圖4-20為組裝機上的分機構圖。
[0046]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包括機架00,所述機架00上平行設有兩條載具循環(huán)輸送線,分別為滑套載具輸送線A及外殼載具輸送線B,其中,滑套載具輸送線A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將相應組件上料到組裝工位上的安全滑套上料機構1、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外殼載具輸送線B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外殼上料機構3、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針座添膠固定機構5、上針點膠機構6、膠水固化裝置7、針尖硅化機構8、組裝針套機構9及下成品機構10;所述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A及外殼載具輸送線B之間,且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A輸送方向的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后方。
[0047]本實施例中,載具循環(huán)線均為直線型,載具均為條形,在載具循環(huán)線上相抵,由端部推動前行。
[0048]滑套200與針座100先后通過上料機構1、2上料,針座100在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中插裝入安全滑套200內裝配成中間裝配體一 120;再外殼300通過外殼上料機構3上料,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將中間裝配體一 120從滑套載具輸送線A內取出插裝入對應外殼載具輸送線B中的外殼300內,裝配成中間裝配體二 320;再通過針座添膠固定機構5對中間裝配體二 320中針座100與外殼300的連接部分進行上膠固定;然后中間裝配體二 320通過上針點膠機構
6、膠水固化裝置7進行上針點膠及膠水固化過程,從而將鋼針400插裝在針座100上裝配成中間裝配體三340 ;中間裝配體三340通過針尖硅化機構8對針尖上硅油;組裝針套機構9將中間裝配體三340的鋼針400外再套裝上針套500,最終形成本發(fā)明的產品安全靜脈針600;最后將組裝完成的安全靜脈針成品由下成品機構10取出下料。
[0049]如圖4所示,安全滑套上料機構I包括一滑套錯位出料裝置11、一滑套旋轉移料裝置12、一滑套CCD檢測裝置13、一滑套載具定位裝置14;其中,所述滑套錯位出料裝置11、所述滑套旋轉移料裝置12以及所述滑套CCD檢測裝置13依次由后向前設置,且滑套旋轉移料裝置12和CCD檢測裝置13分別安裝在滑套載具定位裝置14兩側。
[0050]安全滑套200從錯位出料裝置11調整出料,旋轉移料裝置12夾取滑套200后旋轉放入滑套載具內,進入滑套載具輸送線A。
[0051 ]滑套上料包括如下工序:
一一、通過錯位出料裝置11將不規(guī)則的排列放置的滑套200,按特定的順序排列,進行錯位輸送;
一二、通過旋轉移料裝置12,抓取所述錯位出料裝置11中錯位活動板上水平放置的滑套200,轉成垂直狀態(tài)下的滑套,并將垂直狀態(tài)的滑套插入輸送線A上的滑套載具中;
一三、通過CCD檢測裝置13檢測滑套載具中的滑套卡扣部位,是否為合格產品;
一四、檢測完后的一組滑套進入輸送線進行下一步的配件組裝。
[0052]通過錯位接料提高生產效率,另外通過CCD檢測記憶原料次品,及時剔除,減少工序浪費。
[0053]如圖5所示,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包括一針座錯位出料裝置21、一針座旋轉移料裝置22、一針座水平調向裝置23、一針座CCD檢測裝置24、一針座旋轉調向裝置25以及一與滑套裝配裝置26;其中,所述針座錯位出料裝置21、所述針座旋轉移料裝置22、所述水平調向裝置23、所述針座CCD檢測裝置24以及所述針座旋轉調向裝置25、與滑套裝配裝置26依次設置于針座上料的流水線上。
[0054]針座100從針座錯位出料裝置21調整出料,針座旋轉移料裝置22夾取護套100后經過針座調向裝置23、25調整針座,使其裝配面與滑套相對應,由與滑套裝配裝置26將針座100插入滑套載具中的安全滑套200內,形成中間裝配體一120。
[0055]針座上料裝配包括如下工序:
二一、針座錯位出料裝置21將不規(guī)則的排列放置的針座100,按特定的順序排列,進行錯位輸送;
二二、通過針座旋轉移料裝置22,抓取定位件中水平放置的針座100,變成垂直狀態(tài)下的針座,并將垂直狀態(tài)的針座插入水平調向裝置的針座治具中;
二三、通過針座水平調向裝置23對針座100同步旋轉90°,使得針座的裝配面為水平調向裝置的前進方向或者反向;
二四、通過CCD檢測裝置24用以拍照顯示當前檢測的針座裝配面的朝向,并將比對結果記錄在CCD檢測裝置中;
二五、通過針座旋轉調向裝置25調整針座100的前后方向,使得針座治具中的每一個針座裝配面朝向相同,并適用于下一步的裝配;
二六、調向后的一組針座由與滑套裝配裝置將針座100插入滑套載具中的安全滑套200內,形成中間裝配體一 120,隨滑套載具進入輸送線A,進行下一步的配件組裝。
[0056]通過錯位接料提高生產效率,并通過兩次調向使針座裝配面與滑套對應一致,大大提高了與滑套的裝配成功率。
[0057]如圖6所示,外殼上料機構3包括用于將外殼分料的外殼分料裝置31,用將已分料的外殼平送至端口的外殼送料裝置32,用于接料的外殼接料裝置33,用于從外殼接料裝置33中取出外殼300的外殼取料裝置34,用于承接外殼300并移送至放料工位的外殼移料裝置35,以及用于將外殼300翻轉放入外殼載具的外殼放料裝置36。
[0058]外殼300經分料裝置31分料,送料至接料裝置33,錯位接料后平移,放料裝置36取料旋轉放入外殼載具內。
[0059]外殼上料包括如下工序:
三一、將外殼300放置在分料機構31的料斗里,通過分料機構將外殼從料堆分送至數(shù)條分料道內,同時調整外殼狀態(tài)使朝向一致;
三二、通過送料機構32與分料機構31的分料道端口對接,將外殼依次有序的水平直送至送料出口;
三三、通過接料機構33將送料出口的外殼水平接住,并錯位二次接料;
三四、通過取料機構34將接料機構33上的外殼300取出轉移至下一工位;
三五、取料機構34將外殼放至移料機構35上,通過移料機構35將外殼300移至下一工位;
三六、通過放料機構36將移料機構35上的外殼300水平取出后翻轉,豎直放入外殼載具內,外殼300隨外殼載具進入輸送線B,進行下一步的配件組裝。
[0060]如圖7所示,外殼滑套裝配裝置4,包括一滑套取料組件41、插接導向組件42、插接固定組件43,其中滑套取料組件41在輸送線A及輸送線B來回移動,插接固定組件43安裝在輸送線B兩側,用以夾緊外殼載具,插接導向組件42安裝在插接固定組件43下方。
[0061]載有中間裝配體一120的滑套載具及載有外殼300的外殼載具到達該裝配工位兩側,滑套取料組件41取出中間裝配體一 120,移至裝配工位,插接固定組件43夾緊外殼300及外殼載具,將取出的中間裝配體一 120沿外殼下方的插接導向組件43導向插入外殼300內,形成中間裝配體二 320,裝有中間裝配體二 320的外殼載具進入輸送線B,進行下一步的配件組裝。
[0062]通過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使滑套載具輸送線A與外殼載具輸送線B有了過渡,可將滑套載具輸送線A上的配件取出裝配在外殼載具輸送線B上,而不用雙方交叉,減少程序設計上的難度。
[0063]如圖8所示,針座添膠固定機構5沿輸送線B的輸送方向依次設有滑套拔出裝置51、針座翻轉裝置52、壓滑套裝置54,針座添膠裝置53上方安裝有針座翻轉裝置52。
[0064]滑套拔出裝置51將載有中間裝配體二320的外殼載具固定,微拔出滑套200,針座翻轉裝置52將該外殼載具中的中間裝配體二320取出固定,180度翻轉,針座尾管朝上,針座添膠裝置53向針座100與外殼300相接處添膠,針座翻轉裝置52將添好膠的中間裝配體二320翻轉回原位,插入外殼載具中,壓滑套裝置54將拔出的滑套200壓下,進行下一步的配件組裝。
[0065]將滑套拔出是為了防止膠水向外殼內滲透從而粘住外殼,避免滑套不可滑動,提高生產效率。另外通過翻轉添膠,相較從外殼內添膠難度要小許多,且大大減少了殘留在外殼內的膠水量,從而避免粘住膠水。
[0066]如圖9所示,上針點膠機構6包括一頂針裝置61、一下針滑道62、一壓針翻轉裝置
63、一取針裝配裝置64及一點膠裝置65,其中頂針裝置61、下針滑道62、壓針翻轉裝置63、取針裝配裝置64由后向前位于外殼載具輸送線B—側,點膠裝置65位于外殼載具輸送線B另一側,與取針裝配裝置64平行對應。
[0067]頂針裝置61頂出料槽中的鋼針400,鋼針400沿下針滑道62滑至底部,滑道進行左右移動將針尖移至同一方向,壓針翻轉裝置63壓夾住鋼針,旋轉使針尖呈豎直狀態(tài),取針裝配裝置64將針夾至上述載有中間裝配體二 320的外殼載具正上部,點膠裝置65對鋼針尾端點加UV膠,取針裝配裝置64將針插入中間裝配體二320的針座100內,形成中間裝配體三340,進行下一步的配件組裝。
[0068]本實施例中,鋼針固定采用的是UV膠,具有固化過程快,無需長距離烘干等優(yōu)點。
[0069]如圖1、10所示,上針點膠機構6、膠水固化裝置7之間還設有用以調整針尖使其刃面為統(tǒng)一朝向的針尖二次認面裝置6-1。對添好膠的針尖進行二次認面,通過壓面裝置對撞使鋼針刃面與壓面裝置的斜面方向吻合,將鋼針經過二次微調使其刃面為統(tǒng)一朝向,從而使一個工裝載具上的全部鋼針的朝向一致,從而達到行業(yè)要求。上針點膠過程中已對針尖朝向作一次認面,二次認面工序僅需微調即可使其刃面為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朝向,這樣比現(xiàn)有技術中不斷搓針才使針尖朝向一致的做法要省力許多,且對鋼針的破壞性要小,裝置簡單高效,成功率高。
[0070]如圖11所示,膠水固化裝置7包括UV光源71、靜脈針與針座裝配體72,UV光源71分設在靜脈針與針座裝配體72兩側,通過UV光反復照射添膠點,固化UV膠,使鋼針400固定在針座100內。
[0071]如圖12、12_1所示,膠水固化裝置7、針尖硅化機構8之間還設有一基于CCD的醫(yī)療針檢測裝置,分別是從斜面檢測針面的針面檢測裝置7-1,從正上面檢測針尖的針尖毛刺檢測7-2,從側面檢測膠水量的膠水檢測裝置7-3。其中以針面檢測裝置7-1為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檢測平臺7-11,所述的檢測平臺7-11上設置驅動組件7-12,所述的驅動組件7-12與檢測平臺7-11固定連接,所述的驅動組件7-12上設置檢測架7-13,所述的檢測架7-13上設置檢測鏡頭7-14和處理器7-15,所述的檢測鏡頭7-14和處理器7-15與檢測架7-13固定連接,所述的檢測鏡頭7-14與處理器7-15電連接;所述檢測平臺7-11上還設有光源7-16,光源7-16對準檢測部位。
[0072]外殼載具依次通過針面檢測裝置7-1、針尖毛刺檢測裝置7-2、膠水檢測裝置7-3,用CCD檢測移動拍照,檢測針面方向、針尖是否有毛刺及點膠量是否合格,記憶次品,從而可以對次品提如剔除,減少工序的浪費,同時提尚了的成品的良品率。
[0073]如圖13所示,本組裝機中還設有次品剔除裝置7-4,包括不良品取料裝置7-41及次料載具推出裝置7-42XCD檢測記憶的次品,通過次料剔除裝置時由不良品取料裝置7-41挑出,含次品的載具被次料載具推出裝置7-42推出,好的通過。
[0074]在裝針套500前對鋼針400進行檢測,排除干擾,工藝設計合理。對記憶的次品及時進行剔除,避免工序的浪費。另外對含次品的載具的及時推出,可保證后續(xù)裝配過程中載具始終滿料,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對后續(xù)工位造成干擾影響,特別是檢測工位,空料對檢測結果影響較大。被推出的載具尚裝有良品配件,可人工撿裝湊滿載具,重新投入輸送線,避免物料浪費。
[0075]如圖1、14所示,膠水固化裝置7、針尖硅化機構8之間還設有一醫(yī)療針測氣裝置7-5,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測試裝置7-51和進氣裝置7-52,所述的測試裝置7-51包括測試架7-511,所述的測試架7-511上設置若干測試彈片7-512,所述的測試彈片上設置傳感器7-513,所述的傳感器7-513與測試彈片7-512活動連接,所述的傳感器7-513與測試架7-511固定連接。
[0076]對中間裝配體二340進行通氣檢測,進氣裝置7-52從中間裝配體三340的針座尾部進氣,測試裝置7-51在針尖部感應中間裝配體三340是否堵塞,若無感應則為次品,記憶次品O
[0077]針頭在載具上通過夾持工裝固定,然后放到測氣機構7-5的測試裝置7-51與進氣裝置7-52之間,針座100末端與進氣裝置7-52對應,針頭的尖銳端與測試裝置7-51的測試彈片7-512相對應。測試時,進氣裝置7-52向注射針頭內通氣,如果注射針頭無堵塞,在氣流的作用下,測試彈片7-512向上彈起,傳感器7-513接收測試彈片7-512的運動信號,傳感器7-513將信號傳遞給接收端,說明此處的注射針頭合格,如果針頭堵塞或者未完全堵塞,尖銳端的氣流的力量不夠,無法使測試彈片7-512向上彈起,因此傳感器7-513接收不到信號,說明此處的注射針頭不合格,測試裝置操作簡單,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作業(yè),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生產成本。
[0078]如圖15所示,針尖硅化機構8包括載具夾緊組件81、硅化翻轉組件82、硅油盒83,其中載具夾緊組件81固設在硅化翻轉組件82上,硅油盒83安裝在硅化翻轉組件82下方。載具條到位后,載具夾緊組件81夾緊載具,硅化翻轉組件82帶動載具整體翻轉180度,下方硅油盒上升進行針尖硅化,完畢后翻轉回原位,載具重新進入輸送線。
[0079]如圖16所示,外殼載具輸送線B上還設有用以檢測滑套是否被膠水粘住的滑套防粘檢測機構8-1,從下往上依次包括外殼固定組件8-11、拉滑套組件8-12、彈簧8-13、感應組件8-14,彈簧8-13穿設在拉滑套組件8-12內,拉滑套組件8-12與感應組件8-14相配合;所述滑套防粘檢測機構8-1設在組裝針套機構9前面。
[0080]本實施例中滑套防粘檢測機構8-1設在針尖硅化機構8與組裝針套機構9之間。夕卜殼固定組件8-11固定住外殼載具上的外殼300,拉滑套組件8-12上拉滑套,檢測滑套是否被粘住,如被粘住,氣爪無法上升,氣爪上的彈簧拉住感應片使其也無法上升,會停留在傳感器位置,如未被粘住,則會隨上拉動作離開傳感器位置,從而判定是否被粘住,被粘住的滑套為次品,記憶次品。在上針套前檢測滑套即可,避免針套堵住滑套的滑道,影響檢測結果。檢測滑套可保證滑套為滑動組件,在實際運用中提供保障,測出次品,提高成品的良品率。通過彈簧的彈性,氣爪相當于活動連接在拉滑套組件上,使感應片的位置與滑套的相對位置距離固定,從而檢測裝置可根據(jù)感應片的位置檢測出滑套是否能被上拉,設計巧妙高效。[0081 ]如圖17所示,組裝針套機構9包括上料部91、以及與所述上料部91相連的送料部92,送料部92端部對接有定位部93,定位部93可夾持針套500旋轉,定位部93下方設有用以導向針套下滑裝配的定位板組件94;所述上料部91內還設有去靜電棒95。
[0082]針套500經上料部91出料,送料部92送料至底端后由定位部93接收,定位板組件94夾持住載有中間裝配體三340的外殼載具,定位部93旋轉使護套500沿定位板組件94下滑,護套500掉落在鋼針400上,完成安全靜脈針的裝配。加設去靜電棒95,防止因料太輕而吸附,不易下料。
[0083]如圖18所示,組裝針套機構9后面還設有壓針套裝置9-1,包括定位單元9_11以及壓緊單元9-12,定位單元9-11位于輸送線B上載具條的兩側,壓緊單元9-12位于針套的上方。通過定位單元9-11對需要裝配的工件進行夾緊,同利用定位單元9-11上的兩塊定位板上的定位槽相組合形成的定位孔對針套進行定位,從而保證針套裝配的準確性。另外定位單元9-11中的定位板,在按壓過程中,保護保持針套豎直,易于壓下。
[0084]如圖19所示,外殼載具輸送線B上還設有用以檢測針座是否與外殼粘結牢固的頂針座檢測機構9-2,包括上定位部9-21、檢測部9-22、以及頂起部9-23;所述上定位部9-21從上方對載具上的配件進行限位,所述頂起部9-23與配件工件下端的針座相抵,所述檢測部9-22與所述頂起部9-23相配合。
[0085]上定位部9-21將靜脈針成品600上方固定,頂起部9-23從下方上頂針座尾管,若針座未粘牢在外殼上,針座將被頂起,檢測部無感應,視為次品,記憶次品。
[0086]利用上定位部9-21與頂起部9-23相配合對工件進行定位,檢測部9-22中的檢測塊與頂桿同步運動,傳感器通過檢測塊的位移來檢測針座的裝配是否合格;每一工件均有對應的傳感器以及檢測塊,因此可對每一工件進行單獨檢測,對每一工件進行精確的檢測,從而提尚了成品的良品率。
[0087]如圖20所示,下成品機構10包括夾取部101和容料箱102。夾取部101夾取安全靜脈針600的針套部位,一體取料,夾取部1I的工裝夾板中,一側有膠條,保護產品不受磨損。夾取部101根據(jù)之間記憶的良品及次品,可分兩次放料,實現(xiàn)成品完好單獨放置。在容料箱102中設置分料板,使成品箱和次品箱在同一位置,但在下料時互不干涉,從而使得下料裝置結構簡單,減少了下料裝置的制作成本。
[0088]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可成功實現(xiàn)安全靜脈針中配件之間的組裝;配件通過錯位多次接料,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組裝過程加設多項檢測項目,全方位的對配件及中I司裝配體進彳丁次品篩除,減少次品的出料,提尚成品的良品率。
[0089]根據(jù)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fā)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法進行適當?shù)淖兏托薷?。因此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是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fā)明構成任何限制。
【主權項】
1.一種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包括機架(00),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OO)上平行設有兩條載具循環(huán)輸送線,分別為滑套載具輸送線(A)及外殼載具輸送線(B),其中,滑套載具輸送線(A)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將相應組件上料到組裝工位上的安全滑套上料機構(1)、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外殼載具輸送線(B)上沿輸送方向依次分布有外殼上料機構(3)、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針座添膠固定機構(5)、上針點膠機構(6)、膠水固化裝置(7)、針尖硅化機構(8)、組裝針套機構(9)及下成品機構(10);所述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A)及外殼載具輸送線(B)之間,且外殼滑套裝配機構(4)位于滑套載具輸送線(A)輸送方向的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后方。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滑套上料機構(I)包括一滑套錯位出料裝置(11)、一滑套旋轉移料裝置(12)、一滑套CCD檢測裝置(13)、一滑套載具定位裝置(14);其中,所述滑套錯位出料裝置(11)、所述滑套旋轉移料裝置(12)以及所述滑套CCD檢測裝置(13)依次由后向前設置,且滑套旋轉移料裝置(12)和CCD檢測裝置(13)分別安裝在滑套載具定位裝置(14)兩側。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座上料裝配機構(2)包括一針座錯位出料裝置(21)、一針座旋轉移料裝置(22)、一針座水平調向裝置(23 )、一針座CCD檢測裝置(24)、一針座旋轉調向裝置(25)以及一與滑套裝配裝置(26);其中,所述針座錯位出料裝置(21)、所述針座旋轉移料裝置(22)、所述水平調向裝置(23)、所述針座CCD檢測裝置(24)以及所述針座旋轉調向裝置(25)、與滑套裝配裝置(26)依次設置于針座上料的流水線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料機構(3)包括用于將外殼分料的外殼分料裝置(31),用將已分料的外殼平送至端口的外殼送料裝置(32),用于接料的外殼接料裝置(33),用于從外殼接料裝置(33)中取出外殼(300)的外殼取料裝置(34),用于承接外殼(300)并移送至放料工位的外殼移料裝置(35),以及用于將外殼(300)翻轉放入外殼載具的外殼放料裝置(36)。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針點膠機構(6)包括一頂針裝置(61)、一下針滑道(62)、一壓針翻轉裝置(63)、一取針裝配裝置(64)及一點膠裝置(65),其中頂針裝置(61)、下針滑道(62)、壓針翻轉裝置(63)、取針裝配裝置(64)由后向前位于外殼載具輸送線(B)—側,點膠裝置(65)位于外殼載具輸送線(B)另一側,與取針裝配裝置(64)平行對應。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針套機構(9)包括上料部(91)、以及與所述上料部相連的送料部(92),送料部(92)端部對接有定位部(93),定位部(93)可夾持針套(500)旋轉,定位部(93)下方設有用以導向針套下滑裝配的定位板組件(94);所述上料部(91)內還設有去靜電棒(95)。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水固化裝置(7)、針尖硅化機構(8)之間還設有一基于CXD的醫(yī)療針檢測裝置(7-1、7-2、7-3),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檢測平臺(7-11),所述的檢測平臺(7-11)上設置驅動組件(7-12),所述的驅動組件(7-12)與檢測平臺(7-11)固定連接,所述的驅動組件(7-12)上設置檢測架(7-13),所述的檢測架(7-13)上設置檢測鏡頭(7-14)和處理器(7-15),所述的檢測鏡頭(7-14)和處理器(7-15)與檢測架(7-13)固定連接,所述的檢測鏡頭(7-14)與處理器(7-15)電連接;所述檢測平臺(7-11)上還設有光源(7-16),光源(7-16)對準檢測部位。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水固化裝置(7)、針尖硅化機構(8)之間還設有一醫(yī)療針測氣裝置(7-5),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測試裝置(7-51)和進氣裝置(7-52),所述的測試裝置(7-51)包括測試架(7-511),所述的測試架(7-511)上設置若干測試彈片(7-512),所述的測試彈片上設置傳感器(7-513),所述的傳感器(7-513)與測試彈片(7-512 )活動連接,所述的傳感器(7-513 )與測試架(7_511)固定連接。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載具輸送線(B)上還設有用以檢測滑套是否被膠水粘住的滑套防粘檢測機構(8-1),從下往上依次包括外殼固定組件(8-11)、拉滑套組件(8-12)、彈簧(8-13)、感應組件(8-14),彈簧(8-13)穿設在拉滑套組件(8-12)內,拉滑套組件(8-12)與感應組件(8-14)相配合。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靜脈針組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載具輸送線(B)上還設有用以檢測針座是否與外殼粘結牢固的頂針座檢測機構(9-2),包括上定位部(9-21)、檢測部(9-22)、以及頂起部(9-23);所述上定位部(9-21)從上方對載具上的配件進行限位,所述頂起部(9-23)與配件工件下端的針座相抵,所述檢測部(9-22)與所述頂起部(9-23)相配入口 ο
【文檔編號】B23P21/00GK106041523SQ201610580322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0日 公開號201610580322.7, CN 106041523 A, CN 106041523A, CN 201610580322, CN-A-106041523, CN106041523 A, CN106041523A, CN201610580322, CN201610580322.7
【發(fā)明人】梁啟明
【申請人】梁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