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光機,特別是指 一種對壓克力件進行拋光的拋光機。
技術背景目前塑膠板材板加工后為了保持光滑平整,所述的塑膠板材表面必須通過 一壓克力拋光機進行拋光,所述的壓克力拋光機10 (請參閱圖l所示)包含一 基座ll、 一承載件12及至少一氣壓缸13;所述的基座11 一側設有一放置面111,所述的放置面111 二側各成型一定 位部112,所述的定位部112為矩形柱狀,所述的定位部112—側各成型一組裝 面113;所述的承載件12為矩形塊狀,所述的承載件12在上貫穿成型一穿孔121, 所述的承載件12二端各成型一固定面122,所述的承載件12的各固定面122與 各定位部112的組裝面113相應固接,所述的承載件12的穿孔121相應所述的 基座11的放置面111,且所述的承載件12與所述的基座11 -波此相距一特定距 離;所述的氣壓缸13是穿置在所述的承載件12的穿孔121上,所述的氣壓缸 13是朝所述的基座11的放置面111伸張且壓制在壓克力件上進行定位,如前述 結構進一步分析得知,仍存在有下列問題所述的承載件12的固定面122是與所述的基座11其定位部112的組裝面 113固接,所述的承載件12并無法視壓克力件面積大小及體積形狀進行位移壓 制,故所述的壓克力件拋光機10必須限定面積及體積進行加工,對使用者而言 相對降低加工壓克力件的數(shù)量,造成無法達到消費者的需求而降低加工量,進 而影響所述的壓克力拋光機的經(jīng)濟效益,使其產(chǎn)品竟爭力隨之下滑,是現(xiàn)行最 需解決的問題所在。有鑒于此,本案實用新型設計人乃經(jīng)詳思細索,遂以多年的經(jīng)驗加以i殳計, 經(jīng)多方探討并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終而開發(fā)出一種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 發(fā)明內(nèi)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氣壓缸可在基座上位移,提供氣壓缸壓制位置的調(diào)整;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具有 一放置面供壓克力件放置,所述的放置面二側各成型一支撐件,所述的支撐件 相對面各具有一限位部; 一承載件,其上成型一穿孔,所述的承載件二端各成 型一導滑部,供承載件活動組裝在所述的各支撐件的限位部上位移;至少一氣 壓缸,是穿置在所述的承載件的穿孔上,所述的氣壓缸朝所述的基座的放置面 伸縮壓制定位壓克力件;以及一拋光馬達,活動組裝在所述的基座一側,以供對定位后的壓克力件進行拋光。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在于A .使用者可以視所述的壓克力件的面積大小及體積形狀,對所述的承載件施力使其導滑部在所述的基座其支撐件的限位部上進行位移,即可隨意調(diào)整所 述的氣壓缸對所述的壓克力件壓制位置;B .無須限定面積及體積進行加工,對使用者而言相對提高加工壓克力件的數(shù)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提高消費者的青睞。
圖1是現(xiàn)有的平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承載件往一側位移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4的定位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承載件往另一側位移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圖6的定位示意圖。附圖標記i兌明壓克力拋光才幾10;基座ll;放置面lll;定位部112;組 裝面113;承載件12;穿孔I21;固定面122;氣壓缸13;基座20;放置面21;支撐件22;限位部23;第一擋件24;位移孔241;第二擋件25;固定件26; 承載件30;穿孔31;導滑部32;定位孔33;氣壓缸40;拋光馬達50;拋光刀 盤51;壓克力件A。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他的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 并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下,相信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目的、特征及其他優(yōu)點,當 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體了解;本實用新型壓克力拋光機(請同時參閱圖2、圖3及圖4所示)包含一基座 20、 一岸義載件30、至少一氣壓釭40及一拋光馬達50;所述的基座20頂側設有一放置面21,所述的放置面21 二側各成型一支撐 件22,所述的支撐件22為矩形柱狀,所述的各支撐件22相對面各成型一限位 部23,所述的限位部23是由第一擋件24及一第二擋件25構成,所述的第一擋 件24與所述的第二擋件25彼此相距一特定距離,其中所述的第一擋件24貫穿 成型一位移孔241,所述的位移孔241供一具外螺紋的固定件26插置;所述的承載件30為矩形塊狀,所述的承載件30上貫穿成型一穿孔31,所 述的承載件30 二端各成型一導滑部32,所述的承載件30的導滑部32是滑設在所述的限位部23的第一擋件24與 第二擋件25之間,所述的導滑部32在頂側貫穿一具內(nèi)螺紋的定位孔33以供所 述的基座20的固定件26螺鎖;所述的氣壓缸40穿置在所述的承載件30的穿孔31上,所述的氣壓缸30 是朝所述的基座20的放置面21伸張且壓制在壓克力件上進行定位;所述的拋光馬達50是滑設在所述的基座20 —側,所述的拋光馬達50軸心 同軸組設一拋光刀盤51,所述的拋光刀盤51沿所述的基座20的放置面21 —側 邊緣進行水平位移;綜上所述,即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各相關元件的相互關系位置及其構造的 概述。為了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作動方式與功效,再請配合參閱圖2至圖7所示在使用時,使用者是先將所述的承載件30的導滑部32可活動組裝在所述的基座20的限位部23上,使所述的承載件30的導滑部32受所述的限位部 23的第一擋件24與第二擋件25 (請同時參閱圖4、圖5、圖6及圖7所示)限 位下進行水平位移,當使用者位移至適當位置后,即可利用固定件26穿透所述 的第一擋件24的位移孔241,且穿設在所述的導滑部32的定位孔33中螺鎖定 位,使所迷的承載件30受所述的固定件26迫緊在所述的第一擋件24上固定, 接著將欲加工的壓克力件A放置在所述的基座20的放置面21上,并啟動所述 的氣壓缸40朝所述的壓克力件A壓制定位,最后啟動所述的拋光馬達50通過 拋光刀盤51對所述的壓克力件A進行研磨拋光,如此使用者可以視所迷的壓克力件A的面積大小及體積形狀,對所迷的承載件 30施力使其導滑部32在所述的基座20其二支撐件22的限位部23進行水平位 移,即可隨意調(diào)整所述的氣壓缸40對所述的壓克力件A壓制位置,讓所述的壓 克力件A得以確實受力壓制,避免施力不當造成所述的壓克力件A變形或破損;另外所述的壓克力件拋光機無須限定面積及體積進行加工,對使用者而言 相對提高加工壓克力件的數(shù)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提高消費者的青睞,不僅 提升加工量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且提升產(chǎn)品的竟爭力。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壓克力拋光機包含一基座、 一承載件及至少一氣壓 缸,所述的基座上成型二相對的支撐件,所述的支撐件相對面各成型一限位部, 所述的承載件在二端各成型 一 導滑部且可活動組裝在所述的限位部上進行位 移,所述的氣壓缸是穿置在所述的承載件上相應所述的基座進行伸縮,如此, 提供使用者視壓克力件的面積大小及體積形狀,對所述的承載件施力即可隨意 調(diào)整所述的氣壓缸對所述的壓克力件壓制位置。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 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 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放置面供壓克力件放置,所述的放置面二側各成型一支撐件,所述的支撐件相對面各具有一限位部;一承載件,其上成型一穿孔,所述的承載件二端各成型一導滑部,供承載件活動組裝在所述的各支撐件的限位部上位移;至少一氣壓缸,是穿置在所述的承載件的穿孔上,所述的氣壓缸朝所述的基座的放置面伸縮壓制定位壓克力件;以及一拋光馬達,活動組裝在所述的基座一側,以供對定位后的壓克力件進行拋光。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基座的限位部是由第一擋件及一第二擋件構成,所述的第一擋件與所述的 第二擋件彼此相距一預定距離,其中所述的第一滑件貫穿成型一位移孔,所述 的位移孔上插置一具外螺紋的固定件;以及所述的承載件的導滑部滑設在所述的限位部的第一擋件與第二擋件之間, 所述的承載件的導滑部上成型一具內(nèi)螺紋的定位孔以供所述的基座的固定件螺 鎖。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拋光馬達軸心同軸組設一拋光刀盤,所述的拋光刀盤是沿所述的基座的放 置面一側邊緣位移。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可調(diào)整壓制位置的壓克力拋光機,包括一基座,具有一放置面供壓克力件放置,所述的放置面二側各成型一支撐件,所述的支撐件相對面各具有一限位部;一承載件,其上成型一穿孔,所述的承載件二端各成型一導滑部,供承載件活動組裝在所述的各支撐件的限位部上位移;至少一氣壓缸,是穿置在所述的承載件的穿孔上,所述的氣壓缸朝所述的基座的放置面伸縮壓制定位壓克力件;以及一拋光馬達,活動組裝在所述的基座一側,以供對定位后的壓克力件進行拋光。如此,提供使用者視壓克力件的面積大小及體積形狀,對所述的承載件施力即可隨意調(diào)整所述的氣壓缸對所述的壓克力件壓制位置。
文檔編號B24B41/06GK201120583SQ20072018347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江俊慧 申請人:江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