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模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
背景技術:
壓鑄件相較其他普通鑄造方法具有生產(chǎn)量高,可制作形狀復雜、輪廓清晰、薄壁深腔的金屬零件等優(yōu)點,而壓鑄模是進行壓鑄生產(chǎn)的主要部件,生產(chǎn)過程能否順利,鑄件質(zhì)量有無保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模具結(jié)構的合理性和技術上的先進性,因此壓鑄模具設計和制造就在實際生產(chǎn)中就格外重要。澆注時,座椅底座四支腳處是最后填充的地方,充型流程長,排氣不暢,容易在四個支腳處產(chǎn)生大量浮渣等缺陷,從而影響鑄件表面質(zhì)量。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能避免浮渣滯留在鑄件表面,使得鑄件表面質(zhì)量更好的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 包括定模和動模,所述的定模和動模之間形成有用于成型座椅底座的型腔,它還包括多個設于所述的定模上的集渣包,所述的集渣包位于靠近型腔的支腳的末端處,且所述的集渣包與所述的型腔相連通。采用以上結(jié)構后,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該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的定模上設有多個集渣包,且集渣包位于靠近座椅底座型腔支腳的末端處。這樣,可以在澆注時在對應的支腳處進行集渣,避免浮渣滯留在鑄件的表面,使得鑄件表面的質(zhì)量更好,保證了鑄件的質(zhì)量。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集渣包的數(shù)量為四個。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1中所示1定模、2型腔、2. 1支腳、3集渣包。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如圖所示,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包括定模1和動模,所述的定模1和動模之間形成有用于成型座椅底座的型腔2,它還包括多個設于所述的定模1上的集渣包3,所述的集渣包3位于靠近型腔2的支腳2. 1的末端處,且所述的集渣包與所述的型腔2相連通。所述的集渣包3的數(shù)量為四個。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jié)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包括定模(1)和動模,所述的定模(1)和動模之間形成有用于成型座椅底座的型腔(2),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多個設于所述的定模(1)上的集渣包 (3),所述的集渣包(3)位于靠近型腔(2)的支腳(2. 1)的末端處,且所述的集渣包與所述的型腔(2)相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渣包(3)的數(shù)量為四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座椅底座的模具,包括定模(1)和動模,所述的定模(1)和動模之間形成有用于成型座椅底座的型腔(2),它還包括多個設于所述的定模(1)上的集渣包(3),所述的集渣包(3)位于靠近型腔(2)的支腳(2.1)的末端處,且所述的集渣包與所述的型腔(2)相連通。這樣,可以在澆注時在對應的支腳處進行集渣,避免浮渣滯留在鑄件的表面,使得鑄件表面的質(zhì)量更好,保證了鑄件的質(zhì)量。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2192247SQ20112031607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27日
發(fā)明者孟棟梁, 張中領, 陳敏振 申請人:寧波萬隆模塑成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