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持磨刀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具打磨裝置,具體指手持磨刀棒。
背景技術:
磨刀用的工具很多,有砂輪,油石、水磨石,還有滾輪式磨刀石,應用砂輪、油石、水磨石進行磨刀要求一定的技術,使用不方便,而使用滾輪式磨刀石只能對刀刃磨削,并且存在磨削質量差,只能磨不能鐾刀等。針對這些磨刀工具的不足,人們發(fā)明了手持磨刀器,使用方便,而且既可以磨刀也可以XX。專利號為2004200319574的專利公開了手持式磨刀器,該手持式磨刀器由手柄、主軸、金剛砂魔棒、固定螺母和后裝墊圈構成,金剛砂魔棒套在主軸上,金剛砂魔棒的一端頂 著手柄,另一端通過固定螺母和后裝墊圈將其固定在主軸上。這種手持式磨刀器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1、使用這種手持式磨刀器磨刀時,人們往往是一手持磨刀器,另一手持刀,磨刀的用力方向與主軸成一定的角度,在與主軸垂直的面上會產生一個分力,因此,手持式磨刀器磨刀使用一段時間后,套在主軸上的金剛砂魔棒就會隨著使用者磨刀的方向以主軸為轉軸慢慢轉動,從而無法磨刀;2、該手持式磨刀器的主軸幾乎與金剛砂魔棒的長度相等,當使用者磨刀時,若持磨刀器的手力氣不夠大,需要將該磨刀器一端頂在物體上時,由于該手持磨刀器的主軸幾乎與金剛砂魔棒的長度相等,磨刀時刀具很容易碰到物體,使用非常不便。
發(fā)明內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防止磨刀時砂輪在磨刀棒主軸上轉動,延長磨刀棒使用期限。解決該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手持磨刀棒,包括手柄,主軸和套接在主軸上的砂輪,所述砂輪遠離手柄的一端設有用于對砂輪進行限位的限位件,還包括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位于手柄與砂輪之間,且該彈性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手柄和砂輪抵接。進一步地,所述主軸套接砂輪的部分的橫截面為非圓形幾何圖形。更進一步地,所述主軸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限位件遠離砂輪的一側。再進一步的優(yōu)化,所述手柄靠近主軸的一端設有護刀件,所述護刀件與彈性部件抵接。所述彈性部件為螺旋彈簧,所述螺旋彈簧套接在主軸上。所述砂輪由多段尺寸一致的砂輪段組成。所述限位件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為兩個,其中一個螺母用于對砂輪定位,另一個螺母用于將前一個螺母鎖緊。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1.在手柄與砂輪之間設置了彈性部件,且該彈性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手柄和砂輪抵接。位于主軸上的砂輪通過定位件的定位和位于手柄與砂輪之間的彈性部件產生的彈力固定在主軸上,增強了砂輪在主軸上的固定性,當使用者使用該磨刀棒磨刀時,砂輪不易產生以主軸為軸的轉動,延長了磨刀棒的使用期限。2.主軸具有延伸部,且該延伸部位于限位件遠離砂輪的一側。當使用者磨刀需要將磨刀器一端頂在物體上時,將該主軸的延伸部頂在物體上,由于砂輪與物體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使用者磨刀時,刀具不會碰觸到物體上,因此使用非常方便。3、在磨刀具時,砂輪與刀具刃口的接觸面較小,更有利于刀具刃口被快速磨鋒利。4、主軸套接砂輪的部分的橫截面為非圓形幾何圖形,更進一步防止使用磨刀棒時砂輪沿主軸的轉動,延長磨刀棒的使用期限。
圖I-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主軸的一種結構橫截面剖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主軸的另一種結構橫截面剖視圖。圖4本實用新型主軸的再一種結構橫截面剖視圖。圖中,I-手柄、2-主軸、3-砂輪、4-定位螺母、5-螺旋彈簧、6-護刀件7_延伸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手持磨刀棒,包括手柄1,主軸2和套接在主軸2上的砂輪3,砂輪3遠離手柄I的一端設有用于對砂輪3進行限位的限位件,還包括彈性部件,彈性部件位于手柄I與砂輪3之間,且該彈性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手柄I和砂輪3抵接。位于主軸上的砂輪通過定位件的定位和位于手柄I與砂輪3之間的彈性部件產生的彈力固定在主軸上,增強了砂輪3在主軸上的固定性,當使用者使用該磨刀棒磨刀時,砂輪不易產生以主軸2為軸的轉動,延長了磨刀棒的使用期限。進一步地,主軸2套接砂輪3的部分的橫截面可以為非圓形幾何圖形。主軸2套接砂輪3的部分可以是扁軸,或者主軸2是圓軸,主軸2套接砂輪3的部分設置有切口或開設鍵槽,使該部分為非園軸,主軸2套接砂輪3的部分還可以設置成三棱柱或四棱柱等多棱柱。砂輪3用于套接在主軸2上的內孔設置成與主軸2套接砂輪3的部分相匹配的形狀。由于主軸2設置成非園軸,更進一步防止了使用磨刀棒時砂輪沿主軸轉動的情況,延長磨刀棒的使用期限。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主軸2還可以具有一個延伸部7,所述延伸部7位于限位件遠離砂輪3的一側。當使用者磨刀需要將磨刀器一端頂在物體上時,將該主軸2的延伸部7頂在物體上,由于砂輪3與物體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使用者磨刀時,刀具不會碰觸到物體上,使用非常方便。進一步地,還可以在手柄I靠近主軸2的一端設置護刀件6,該護刀件6與彈性部件抵接。磨刀時一只手握著磨刀棒的手柄1,另一手磨刀,在手柄I靠近主軸2的一端設置護刀件6,當使用者磨刀時,若刀具距離手柄I過近,刀具最多也只能碰觸到護刀件6上,從而保護握著磨刀棒手柄I的手不被劃傷。護刀件6可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任何便于加工和固定的材料制成,護刀件6的形狀可以是圓形的、方形、橢圓形或其他任何便于安裝、美觀的形狀。[0026]彈性部件可以是現(xiàn)有技術中任何可以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件,由于砂輪3的一端通過限位件被定位在主軸上,位于砂輪3和手柄I之間的彈性部件依靠其彈性形變給砂輪另一端一個限位件方向的彈力,因此將砂輪3壓緊固定在主軸2上。螺旋彈簧5安裝方便,且彈性較好,故彈性部件優(yōu)選螺旋彈簧5,或者塑料件,螺旋彈簧5套接在主軸2上。螺旋彈簧5安裝在手柄I與砂輪3之間時處于壓縮狀態(tài)。砂輪3優(yōu)選由多段尺寸一致的砂輪段組成的砂輪。多段砂輪相互壓緊,每段相鄰的砂輪段彼此之間會產生較大的摩擦力,當使用者使用該磨刀棒磨刀時,可以進一步抵消使用者磨刀時向砂輪施加的可使砂輪轉動的分力,從而進一步降低砂輪沿主軸轉動的可能性。砂輪3可以選擇橫截面是圓形的、方形的或三角的等其他任意形狀。所述限位件可以是現(xiàn)有技術中任何可以用于將砂輪3定位在主軸2上的部件,優(yōu) 選定位螺母4 ;定位螺母4與主軸2外圓面上的螺紋配合連接?,F(xiàn)有技術中制造螺母的工藝已經(jīng)非常成熟,螺母的型號也非常的多,限位件選擇定位螺母4安裝和配件都非常方便。定位螺母4最好為兩個,其中一個定位螺母4用于對砂輪3定位,另一個定位螺母4用于將前一個定位螺母4鎖緊。采用兩個定位螺母4對砂輪3進行定位,當兩個定位螺母4都擰緊時,兩個定位螺母4之間會產生軸向力,使是定位螺母4的牙與主軸2上的螺紋之間的摩擦力增大,能更好地防止定位螺母4自動松脫,從而能更好的將砂輪3固定在主軸2上,防止其在主軸2以主軸2為軸轉動和沿主軸2來回滑動。實施例I :一種手持磨刀棒,包括手柄1,主軸2和套接在主軸2上的砂輪3,砂輪3遠離手柄I的一端設有用于對砂輪3進行限位的定位螺母4,手柄I靠近主軸2的一端設有護刀件6,螺旋彈簧5位于護刀件6與砂輪3之間,且螺旋彈簧5的兩端分別與護刀件6和砂輪3抵接。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主軸2套接砂輪3的部分為扁軸,其他結構與實施例I相同。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手持磨刀棒,包括手柄(I ),主軸(2)和套接在主軸(2)上的砂輪(3),所述砂輪(3)遠離手柄(I)的一端設有用于對砂輪(3)進行限位的限位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弾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位于手柄(I)與砂輪(3)之間,且該彈性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手柄(I)和砂輪(3)抵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磨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2)套接砂輪(3)的部分的橫截面為非圓形幾何圖形。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手持磨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2)具有延伸部(7),所述延伸部(7)位于限位件遠離砂輪(3)的ー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磨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靠近主軸(2)的一端設有護刀件(6),所述護刀件(6 )與弾性部件抵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磨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螺旋彈簧(5),所述螺旋彈簧(5)套接在主軸(2)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磨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3)由多段尺寸一致的砂輪段組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磨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為限位螺母(4)。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磨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4)為兩個,其中一個定位螺母(4)用于對砂輪限位,另ー個定位螺母(4)用于將前ー個定位螺母(4)鎖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具打磨裝置,具體指手持磨刀棒,該手持磨刀棒包括手柄,主軸和套接在主軸上的砂輪,砂輪遠離手柄的一端設有用于對砂輪進行限位的限位件,還包括彈性部件,彈性部件位于手柄與砂輪之間,且該彈性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手柄和砂輪抵接。在手柄與砂輪之間設置了彈性部件,且該彈性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手柄和砂輪抵接。位于主軸上的砂輪通過定位件的定位和位于手柄與砂輪之間的彈性部件產生的彈力固定在主軸上,增強了砂輪在主軸上的固定性,當使用者使用該磨刀棒磨刀時,砂輪不易產生以主軸為軸的轉動。
文檔編號B24B41/04GK202607434SQ20122031139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賀啟倫 申請人:賀啟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