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板坯連鑄機的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
配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扇形段冷卻水配管制造、加工工藝是在扇形段框架熱處理前,必須將冷卻水配管提前制作完成,并焊接到框架上,隨框架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溫度為55(T60(TC)。這樣導致不銹鋼管道在熱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晶間腐蝕,強度下降,在使用過程中管道易產(chǎn)生裂縫,嚴重影響設備使用壽命和鑄坯質(zhì)量;而且結構復雜;制作工藝、焊接工藝復雜。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結構復雜的缺陷。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包括多個設置有軸承座的底座及通過軸承設置在該多個底座上的自由輥,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冷卻水進水管、串接在各個底座之間的多個進水管和多個出水管,與所述自由輥的腔室的左端相接的冷卻水回水管;該自由輥的腔室的右端與該多個出水管中的右端處的出水管相接。上述冷卻水進水管、進水管、出水管和冷卻水回水管均是不銹鋼鋼管。上述進水管、出水管均是U形管。上述多個底座中置于所述自由輥的右端、左端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設置有三個孔,該第一底座上的三個孔分別是設置在該第一底座一側的第一進水孔、設置在該第一底座另一側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一回水孔,該第一進水孔用以連通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與所述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回水孔用以連通與該第一底座相接的所述多個出水管中的右端處的出水管和所述自由輥的腔室的右端;該第二底座上的三個孔分別是設置在該第二底座一側的第二進水孔、第二回水孔和設置在該第二底座另一側的第二出水孔,該第二進水孔用以連通所述多個進水管中左端的進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孔,該第二回水孔用以連通所述自由輥的腔室的左端和所述冷卻水回水管;置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間的每一個底座上各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入孔和第一出孔,該第一通孔與該第二通孔沿水平方向設置,分別用以連通相鄰的底座之間的進水管和出水管;該第一入孔和第一出孔均沿豎直方向設置,分別與該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相通,且該第一入孔與該第一出孔相通。上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彼此平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避免了配管隨框架熱處理而導致的晶間腐蝕,提高了使用壽命和可靠性;結構簡單;制作、焊接方便。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扇形段自由輥冷卻配管結構示意圖;圖2是扇形段自由輥冷卻配管結構俯視圖;圖3是圖2的剖面A-A視圖;圖4是圖2的剖面B-B視圖。圖中1、進水總管;2、冷卻水進水管;3、11,進水管;4、7、12,底座;5、第一進水孔;6、10、14,軸承座;8、第一通孔;9、第一入孔;13、第二進水孔;15、第二出水孔;16、19,出水管;17第二通孔;18、第一出孔;20、第一出水孔;21、第一回水孔;22、自由輥;23、第二回水孔;24、冷卻水回水管;25、回水總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結構復雜的缺陷,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2、3、4所示的扇形段自由棍冷卻水配管裝置,包括多個設置有軸承座6、10、14的底座4、7、12及通過軸承設置在該多個底座4、7、12上的自由輥22,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冷卻水進水管2、串接在各個底座4、7、12之間的多個進水管3、11和多個出水管16、19,與自由輥22的腔室的左端相接的冷卻水回水管24 ;該自由輥22的腔室的右端與該多個出水管中的右端處的出水管3相接。上述冷卻水進水管2、進水管3、11、出水管16、19和冷卻水回水管24均是不銹鋼鋼管。上述進水管3、11、出水管16、19均是U形管,以避免溫度變化產(chǎn)生內(nèi)應力拉裂焊縫
或管道。上述多個底座4、7、12中置于自由輥22的右端、左端的第一底座4和第二底座12上設置有三個孔,該第一底座上的三個孔分別是設置在該第一底座4 一側的第一進水孔5、設置在該第一底座4另一側的第一出水孔20和第一回水孔21,該第一進水孔5用以連通冷卻水進水管2與第一出水孔20,第一回水孔21用以連通與該第一底座4相接的多個出水管中的右端處的出水管19和自由輥22的腔室的右端;該第二底座12上的三個孔分別是設置在該第二底座12 —側的第二進水孔13、第二回水孔23和設置在該第二底座12另一側的第二出水孔15,該第二進水孔13用以連通多個進水管中左端的進水管11和第二出水孔15,該第二回水孔23用以連通自由輥22的腔室的左端和冷卻水回水管24 ;置于第一底座4和第二底座12之間的每一個底座上各設置有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7、第一入孔9和第一出孔18,該第一通孔8與該第二通孔17沿水平方向設置,分別用以連通相鄰的底座之間的進水管3、11和出水管16、19 ;該第一入孔9和第一出孔18均沿豎直方向設置,分別與該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7相通,且該第一入孔9與該第一出孔18相通。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7彼此平行。下面分別敘述冷卻水對軸承座和自由輥的冷卻過程(見圖1)( I)軸承座的冷卻冷卻水從進水總管I進入冷卻水進水管2,經(jīng)過冷卻水進水管2進入進水管3,分為兩路,一路進入底座4,通過第一進水孔5進入軸承座6,對軸承座6進行冷卻,然后回到第一出水孔20 ;另一路進入底座7 (底座7鉆第一通孔8),一部分冷卻水由第一通孔8進入第一入孔9,進入軸承座10,對軸承座10進行冷卻,然后回到第一出孔18,另一部分冷卻水通過第一通孔8進入進水管11,通過進水管11進入底座12,通過第二進水孔13進入軸承座14,對軸承座14進行冷卻,然后回到第二出水孔15。至此冷卻水完成了對軸承座6、軸承座10、軸承座14的冷卻。(2)自由輥的冷卻冷卻軸承座14后的冷卻水通過第二出水孔15進入出水管16,流入底座7配鉆的通孔17 (第二通孔17與第一通孔8平行);冷卻軸承座10后的冷卻水通過第一出孔18進入第二通孔17,這兩路冷卻水匯合流入出水管19,經(jīng)過出水管19進入底座4 ;冷卻軸承座6后的冷卻水通過第一出水孔20進入底座4,與冷卻軸承座14、軸承座10的冷卻水匯合通過第一回水孔21,進入到自由輥22內(nèi)部,對自由輥22進行冷卻,然后冷卻水通過第二回水孔23進入到冷卻水回水管24。至此冷卻水完成了對自由輥22的冷卻。最后冷卻水通過冷卻水回水管24回到回水總管25。值得注意的是1、配管均采用不銹鋼鋼管;2、所有鋼管在扇形段上、下框架熱處理完成后再進行制作、焊接、組裝,避免鋼管在熱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晶間腐蝕,提高了使用壽命和可靠性;3、底座7鉆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7作為冷卻管路的一部分通道;4、各底座之間的鋼管制作成U形,避免溫度變化產(chǎn)生內(nèi)應力拉裂焊縫或管道;5、各軸承座的冷卻在管路中為并聯(lián)關系;6、軸承座和自由輥的冷卻在管路中為串聯(lián)關系;7、結構簡單;8、制作、焊接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避免了配管隨框架熱處理而導致的晶間腐蝕,提高了使用壽命和可靠性;結構簡單;制作、焊接方便。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包括多個設置有軸承座的底座及通過軸承設置在該多個底座上的自由輥,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水進水管、串接在各個底座之間的多個進水管和多個出水管,與所述自由輥的腔室的左端相接的冷卻水回水管; 該自由輥的腔室的右端與該多個出水管中的右端處的出水管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進水管、進水管、出水管和冷卻水回水管均是不銹鋼鋼管。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出水管均是U形管。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底座中置于所述自由輥的右端、左端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設置有三個孔,該第一底座上的三個孔分別是設置在該第一底座一側的第一進水孔、設置在該第一底座另一側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一回水孔,該第一進水孔用以連通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與所述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回水孔用以連通與該第一底座相接的所述多個出水管中的右端處的出水管和所述自由輥的腔室的右端; 該第二底座上的三個孔分別是設置在該第二底座一側的第二進水孔、第二回水孔和設置在該第二底座另一側的第二出水孔,該第二進水孔用以連通所述多個進水管中左端的進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孔,該第二回水孔用以連通所述自由輥的腔室的左端和所述冷卻水回水管; 置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間的每一個底座上各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入孔和第一出孔,該第一通孔與該第二通孔沿水平方向設置,分別用以連通相鄰的底座之間的進水管和出水管;該第一入孔和第一出孔均沿豎直方向設置,分別與該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相通,且該第一入孔與該第一出孔相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彼此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扇形段自由輥冷卻水配管裝置,包括多個設置有軸承座的底座及通過軸承設置在該多個底座上的自由輥,包括冷卻水進水管、串接在各個底座之間的多個進水管和多個出水管,與自由輥的腔室的左端相接的冷卻水回水管;該自由輥的腔室的右端與該多個出水管中的右端處的出水管相接。本實用新型避免了配管隨框架熱處理而導致的晶間腐蝕,提高了使用壽命和可靠性;結構簡單;制作、焊接方便。
文檔編號B22D11/124GK202824577SQ2012204124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0日
發(fā)明者周士凱, 黃進春, 劉趙衛(wèi), 王蓉, 劉俊平, 李新強 申請人: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