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去毛刺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337705閱讀:170來源:國知局
一種去毛刺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去毛刺機,包括上料工位、平磨工位和掃齒工位,三個工位分別對應設有上料機構、平磨機構、掃齒機構,還包括將工件從上一工位運送至下一工位的換位機構;平磨機構包括第一電機、與第一電機連接的減速傳動機構和砂輪;還包括公轉連接件和自轉驅動件,公轉連接件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連接,自轉驅動件與公轉連接件可相對轉動,且自轉驅動件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偏心設置,砂輪與自轉驅動件的輸出軸同心連接。采用這種結構,砂輪在工作過程中同時做公轉運動和自轉運動,其運動軌跡形成包絡線軌跡,這樣,通過夾緊機構將工件輸送至砂輪下方,砂輪的工作面能夠快速地與工件端面接觸,大大提高去毛刺的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去毛刺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去毛刺機。

【背景技術】
[0002]沖壓零件在沖壓后沖裁斷面會產生毛刺,影響產品的功能,因此,需要將這些毛刺去除。這些毛刺人工不易去除且費時費力,因此需要專門的去毛刺機將毛刺去除。去毛刺機通常包括上料工藝、磨削工藝和掃齒工藝。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最常用的毛刺機的磨削機構就是平面磨削,驅動高速旋轉的砂輪旋轉,利用其端面磨削工件的端面,以使工件端面的毛刺去除。但是現(xiàn)有的磨削機構對工件的磨削時間長,導致工件的磨削效率都比較低。
[0004]此外,請參考圖1、圖2和圖3所示,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另一種平磨機構的砂輪與工件接觸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砂輪磨削前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砂輪長時間工作后的結構示意圖。
[0005]該結構中,砂輪13'的工作面較大、工件100'的端面較小,磨削過程中,工件100/的全部端面始終與砂輪13'的部分工作面接觸,這樣,經過長時間的磨削后,如圖3所示,砂輪13'中部與工件100'端面接觸的部分磨損較多、砂輪13'邊緣未與工件100'接觸的部分磨損較少,導致砂輪13'的工作面出現(xiàn)凹凸不平的情況,因此需要定期進行砂輪13'的修平工作,導致砂輪13'的使用成本較高。
[0006]此外,對于端面上設有半沖凸起、且毛刺設于半沖凸臺一側的工件,現(xiàn)有技術中尚無適配的磨削機構對其進行去毛刺工作。
[0007]最后,現(xiàn)有技術中的去毛刺機的上料作業(yè)和掃齒作業(yè)多為人工操作,不僅工作精度不高、工作效率也較低。
[0008]有鑒于此,亟待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另辟蹊徑設計一種去毛刺機,不僅提高端面磨削的效率,并在磨削過程中實現(xiàn)對砂輪工作面的自修正,并提高整個去毛刺機的自動化水平、保證其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去毛刺機,不僅提高端面磨削的效率,并在磨削過程中實現(xiàn)對砂輪工作面的自修正,并提高整個去毛刺機的自動化水平、保證其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去毛刺機,包括上料工位、平磨工位和掃齒工位,三個工位分別對應設有上料機構、平磨機構、掃齒機構,還包括將工件從上一工位運送至下一工位的換位機構;所述平磨機構包括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電機連接的減速傳動機構和砂輪;還包括公轉連接件和自轉驅動件,所述公轉連接件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連接,所述自轉驅動件與所述公轉連接件可相對轉動,且所述自轉驅動件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偏心設置,所述砂輪與所述自轉驅動件的輸出軸同心連接。
[0011]采用這種結構,砂輪在工作過程中同時做公轉運動和自轉運動,其運動軌跡形成包絡線軌跡,如圖所示,該圖為圖所示平磨機構的砂輪的運動軌跡模擬圖,這樣,通過夾緊機構將工件輸送至砂輪下方,砂輪的工作面能夠快速地與工件端面接觸,從而大大提高去毛刺的效率。
[0012]優(yōu)選地,所述公轉連接件為中部設有安裝孔的軸套,所述安裝孔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偏心設置,所述自轉驅動件同心連接于所述安裝孔中、且可相對所述安裝孔轉動。
[0013]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孔與所述軸套的外圓偏心設置,所述軸套的外圓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同心連接。
[0014]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孔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的偏心距范圍為4mm?5mm,以使所述砂輪轉動時其大部分工作面與所述工件的大部分端面接觸、小部分工作面未覆蓋所述工件的端面。
[0015]優(yōu)選地,所述自轉驅動件為電主軸,所述電主軸包括第二電機和設于所述第二電機外部的外殼,所述外殼與所述軸套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轉軸與所述砂輪連接。
[0016]優(yōu)選地,還包括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還具有平磨時夾緊工件的夾緊單元、連接于所述夾緊單元下方、支撐工件的萬向浮動機構,以使所述工件在去毛刺過程中可以在所述去毛刺機的磨削機構的附加外力作用下隨動。
[0017]優(yōu)選地,所述萬向浮動機構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上球頭、下球頭和底座;所述上球頭、所述下球頭二者中的一者設有內球面,二者中的另一者設有外球面,所述內球面和所述外球面配合;所述下球頭、所述底座之間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安裝于所述下球頭的軸向的第一導向通道中、下端安裝于所述底座的軸向的第二導向通道中。
[0018]優(yōu)選地,所述上球頭底端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一螺紋孔,所述下球頭設有多個軸向貫穿、與所述第一螺紋孔對應的第一通孔;第一浮動機構包括第一螺釘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一螺釘從下到上貫穿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第一螺釘?shù)尼斆笨ń佑谒龅谝煌椎南路?,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一螺釘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彈簧壓縮套裝于所述第一螺釘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底端與所述第一螺釘?shù)尼斆敝g的外部。
[0019]優(yōu)選地,所述上球頭底端還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下球頭頂端還設有多個開口向上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浮動機構還包括上端、下端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三彈簧。
[0020]優(yōu)選地,所述下球頭底端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二螺紋孔,所述底座包括底端的支撐臺及其上方的定位臺,所述支撐臺和所述定位臺之間設有周向凹槽,所述定位臺設有軸向貫穿、與所述第二螺紋孔對應的第二通孔;第二浮動機構包括第二螺釘和第四彈簧,所述第二螺釘從下到上貫穿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二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釘?shù)尼斆笨ń佑谒龅诙椎南路?,所述第四彈簧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二螺釘、下端抵接所述支撐臺。
[0021]優(yōu)選地,所述上料機構包括支撐通道、夾持裝置、推送裝置和阻擋裝置;所述支撐通道設于所述去毛刺機的料座上方,所述支撐通道的始端與所述去毛刺機的傳送機構連接、終端為所述去毛刺機的加工工位;所述夾持裝置設于所述推送裝置上,用于夾持或松開工件;所述推送裝置能夠推動所述夾持裝置沿所述支撐通道往復運動,以將工件由所述始端輸送至所述終端;當所述支撐通道的所述終端有工件時,所述阻擋裝置限制所述支撐通道的其他工件運動。
[0022]優(yōu)選地,所述推送裝置包括推送氣缸、基座,以及滑動連接于所述基座上、支撐所述夾持裝置的支撐座,所述推動氣缸的缸桿與所述支撐座連接;所述夾持裝置為二指氣缸,所述二指氣缸的兩個缸桿連接有向上彎折的夾持臂,兩個所述夾持臂分別設于所述支撐通道的兩側,以使兩個所述缸桿的相向或相離的運動帶動所述夾持臂夾緊或松開所述工件。
[0023]優(yōu)選地,所述阻擋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支撐通道上方的阻擋架,所述阻擋架的端部為兩個支臂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的U型結構,其中上支臂安裝有針氣缸,所述針氣缸的缸桿底端穿過所述上支臂、連接有阻擋件,所述阻擋件插裝于下支臂、向下伸出。
[0024]優(yōu)選地,所述掃齒機構包括掃齒工位支撐座、與所述掃齒工位支撐座對應設置的滾刷、驅動所述滾刷轉動的滾刷驅動裝置,還包括在掃齒前夾緊工件、掃齒后松開所述工件的掃齒夾緊裝置;所述滾刷的表面形狀與所述工件表面待掃齒一側的形狀匹配,當工件放置于所述掃齒工件支撐座時,所述滾刷的中心軸位于所述工件待掃齒一側的上方,且所述滾刷在水平方向靠近所述工件,以使所述滾刷從下向上轉動時其表面掃刷所述待掃齒的齒槽頂端。
[0025]優(yōu)選地,所述掃齒夾緊裝置包括兩個中部繞水平銷軸可轉動的夾持部,所述夾持部的一端為夾持端、另一端為自由端,還包括預壓縮于所述夾持端與所述掃齒工位支撐座的側壁之間的彈簧,以及設于兩個所述自由端一側的張開氣缸;所述工件到達前,所述張開氣缸伸出、推動兩個所述自由端相背運動,以使兩個所述夾持端相背運動、形成容納所述工件的空間;所述工件到達后,所述張開氣缸收縮、離開所述自由端,以使兩個所述彈簧從兩側推動兩個所述夾持部相向運動、夾緊所述工件;掃齒后,所述張開氣缸再次推動兩個所述自由端、松開所述工件。
[0026]優(yōu)選地,所述水平銷軸的數(shù)目為兩個,兩個所述夾持部對稱地繞各自的所述水平銷軸轉動,且所述夾持部在所述水平銷軸以下向內彎折,夾持所述工件時,兩個所述夾持端平行設置。
[0027]優(yōu)選地,還包括進給裝置,所述進給裝置包括承載所述滾刷和所述滾刷驅動裝置的承載板、進給部件,所述承載板與所述去毛刺機的支架可滑動連接,所述進給部件推動所述承載板相對所述支架往復滑動,以使所述滾刷靠近或遠離所述掃齒工位支撐座。
[0028]優(yōu)選地,所述換位機構包括驅動部件、傳送架和至少兩個用于夾緊或松開工件的夾緊裝置,所述傳送架為連桿機構,所述連桿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置的擺桿,所述擺桿的底端與機架鉸接,至少兩個所述擺桿的頂端連接有水平連接桿,至少兩個所述夾緊裝置均橫向伸出、且平行連接于所述連接桿上,至少兩個所述夾緊裝置之間的間隔與至少三個所述工位之間的距離對應設置,所述驅動部件與所述擺桿連接,用于驅動所述連桿機構往復運動,從而帶動所述夾緊裝置將所述工件由當前工位輸送至其下一工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平磨機構的砂輪與工件接觸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圖1所示砂輪磨削前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3為圖2所示砂輪長時間工作后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平磨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簡圖;
[0033]圖5為圖4所示平磨機構的砂輪的運動軌跡模擬圖;
[0034]圖6為圖4所示去毛刺機的平磨機構的零件爆炸圖;
[0035]圖7為圖6中軸套的結構立體圖;
[0036]圖8、圖9分別為圖6所示平磨機構中的砂輪與工件接觸時的不同角度的立體圖;
[0037]圖10、圖11為圖6中安裝套的不同角度的立體圖;
[0038]圖12為圖6中防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13為圖12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14為圖6中砂輪的結構示意圖。
[0041]其中,圖1至圖3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關系為:
[0042]電機P ;偏心盤V ;軸承:T ;平動旋轉盤V ;防止自轉桿Y ;防止自轉盤6';
[0043]砂輪13';工件 100';
[0044]圖4至圖14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關系為:
[0045]第一電機11 ;減速傳動機構12 ;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 ;砂輪13 ;通孔131 ;公轉連接件14 ;安裝孔141 ;第一軸承142 ;第二軸承143 ;自轉驅動件15 ;第二電機的輸出軸151 ;安裝套152 ;徑向定位孔153 ;磨頭座16 ;防轉機構17 ;第一防轉部171 ;第二防轉部172 ;滑塊173 ;導軌174 ;軌條1741 ;導向塊1742 ;工件100 ;a偏心距;偏心圓A ;砂輪內圓13a ;砂輪外圓13b ;包絡線最大外圓m。
[0046]圖15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夾緊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47]圖16、圖17為圖15中萬向浮動機構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48]圖18為圖16所示萬向浮動機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49]圖19為圖16所示萬向浮動機構的剖視圖;
[0050]圖20、圖21為圖16中上球頭的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51]圖22、圖23為圖16中下球頭的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52]圖24、圖25為圖16中底座的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53]其中,圖15至圖25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54]夾緊單元21 ;氣缸211 ;鉸鏈組件212 ;主鉸接軸2121 ;夾持件2122 ;傳感器213 ;萬向浮動機構22 ;上球頭221 ;內球面2211 ;第一螺紋孔2212 ;第一定位孔2213 ;下球頭222 ;外球面2221 ;第一通孔2222 ;第二定位孔2223 ;第二螺紋孔2224 ;第一導向通道2225 ;底座223 ;第一彈簧2231 ;第二通孔2232 ;第二導向通道2233 ;支撐臺223a ;定位臺223b ;周向凹槽223c ;保護套223d ;第一浮動機構224 ;第一螺釘2241 ;第一螺釘?shù)尼斆?241a ;第二彈簧2242 ;第三彈簧2243 ;第二浮動機構225 ;第二螺釘2251 ;第二螺釘?shù)尼斆?251b ;第四彈簧2252 ;驅動裝置226 ;升降軸227 ;配重塊23 ;工件100。
[0055]圖26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上料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并示出工件排隊時的狀態(tài)圖;
[0056]圖27為圖26所示上料機構當工件被推送至加工工位的狀態(tài)圖;
[0057]圖28為圖26中支撐通道的結構示意圖;
[0058]圖29為圖26中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59]圖30為圖26中阻擋裝置的阻擋架的結構示意圖;
[0060]圖31為圖26中阻擋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0061]其中,圖26至圖31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62]工件100 ;料座300 ;支撐通道31 ;容納凹槽311 ;第一定位件312 ;第二定位件313 ;夾持裝置32 ;夾持臂321 ;推送裝置33 ;推送氣缸331 ;基座332 ;導向條332a ;定位側板332b ;限位凹槽332c ;支撐座333 ;底板333a ;立板333b ;支撐桿333c ;導向凹槽333d ;阻擋裝置34 ;阻擋架341 ;上支臂341a ;圓孔341c ;下支臂341b ;矩形孔341d ;針氣缸342 ;阻擋件343 ;卡槽343a ;過渡件344 ;
[0063]圖32、圖3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掃齒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兩個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64]圖34為圖32中掃齒機構的原理圖;
[0065]圖35為圖32中掃齒工位支撐座的結構示意圖;
[0066]圖36為圖32中工件與滾刷的相對位置圖;
[0067]圖37為圖32中掃齒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并示出了工件被夾緊的狀態(tài)圖;
[0068]圖38為圖37所示掃齒夾緊裝置當工件被松開的狀態(tài)圖。
[0069]其中,圖32至圖38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70]工件100 ;齒槽101 ;掃齒工位支撐座51 ;擋塊511 ;滾刷52 ;中心軸521 ;滾刷驅動裝置53 ;電機531 ;傳動機構532 ;掃齒夾緊裝置54 ;夾持部541 ;夾持端541a ;自由端541b ;彈簧542 ;張開氣缸543 ;升降桿545 ;銷軸544 ;承載板551 ;進給部件552 ;緩沖器553 ;支架56 ;直線導軌561 ;
[0071]圖39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換位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72]圖40為圖39的原理圖;
[0073]圖41為圖39中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74]圖42為圖39所示換位機中的連桿機構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與鎖緊裝置裝配圖。
[0075]其中,圖39至圖42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76]機架200 ;工件100 ;驅動部件41 ;擺動氣缸411 ;固定座412 ;
[0077]傳送架42 ;擺桿421 ;連接桿422 ;夾緊裝置43 ;延伸臂431 ;彎折部432 ;夾爪433 ;導向裝置44 ;導向槽板441 ;導向槽4411 ;導向板442 ;安裝底架443 ;第一安裝座45 ;傾斜定位板451 ;硬限位件452 ;第一緩沖器453 ;第一傳感器454 ;第二安裝座46 ;水平定位板461 ;第二緩沖器462 ;第二傳感器463 ;鎖緊裝置47 ;鎖緊缸桿471。
[0078]圖4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79]圖43 中:
[0080]平磨機構I ;夾緊機構2 ;上料機構3 ;換位機構4 ;掃齒機構5 ;機架200。

【具體實施方式】
[0081]本實用新型的核心為提供一種用于去毛刺機,其平磨機構的砂輪能夠同時公轉和自轉,形成包絡線運動,進而更快地磨削工件,提高去毛刺的效率,且該去毛刺機具有較高的自動化水平。
[0082]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83]請參考圖4,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平磨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84]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去毛刺機,包括上料工位、平磨工位和掃齒工位,三個工位分別對應設有上料機構3、平磨機構1、掃齒機構5,還包括將工件從上一工位運送至下一工位的換位機構4。如圖4所示,其平磨機構I包括第一電機11、與第一電機11連接的減速傳動機構12和砂輪13 ;還包括公轉連接件14和自轉驅動件15,公轉連接件14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連接,自轉驅動件15與公轉連接件14可相對轉動,且自轉驅動件15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設置,砂輪13與自轉驅動件15的輸出軸與同心連接。
[0085]采用這種結構,工作過程中,第一電機11輸出扭矩,減速傳動機構12進行減速后,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帶動公轉連接件14繞該輸出軸的軸線轉動,公轉連接件14再帶動自轉驅動件15也繞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的軸線轉動,由于自轉驅動件15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設置、與砂輪13同心連接,因此自轉驅動件15帶動砂輪13也繞該輸出軸的軸線轉動,即砂輪13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的軸線做公轉運動。與此同時,自轉驅動件15的自身轉動帶動與其同心連接的砂輪13也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即該砂輪13繞其自身軸線做自轉運動。
[0086]由此可見,砂輪13在工作過程中同時做公轉運動和自轉運動,其運動軌跡形成包絡線軌跡,如圖5所示,該圖為圖4所示平磨機構I的砂輪13的運動軌跡模擬圖,這樣,通過夾緊機構將工件輸送至砂輪13下方,砂輪13的工作面能夠快速地與工件端面接觸,從而大大提尚去毛刺的效率。
[0087]具體地,上述自轉驅動件15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的偏心距可以通過模擬實驗獲得,即通過多次實驗合理調整偏心距的大小,能夠保證砂輪13運動的包絡線軌跡最大處能夠超過工件的端面的邊緣,最終確保對整個工件端面的均勻磨削。
[0088]具體的方案中,請參考圖6,圖6為圖4所示去毛刺機的平磨機構的零件爆炸圖,上述公轉連接件14可以為中部設有安裝孔141的軸套,安裝孔141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設置,自轉驅動件15同心連接于安裝孔141中、且可相對安裝孔141轉動。
[0089]采用這種結構,將軸套作為公轉連接件14具有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的特點。當然,上述公轉連接件14并不僅限于軸套,還可以采用多種其他結構,例如,可以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外設置第一齒輪,將公轉連接件14設置為與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在第二齒輪中心處設置上述自轉驅動件15,同樣能夠實現(xiàn)砂輪13的公轉運動。
[0090]更進一步的方案中,如圖7所示,圖7為圖6中軸套的結構立體圖,上述安裝孔141可以與軸套的外圓偏心設置,軸套的外圓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同心連接。
[0091]這樣,能夠簡單、方便地實現(xiàn)安裝孔141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設置。可以想到,上述軸套并不僅限這種結構,還可以采用安裝孔141與軸套的外圓同心設置,軸套的外圓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設置的結構,同樣能實現(xiàn)安裝孔141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進而使砂輪13產生公轉運動。或者,還可以采用安裝孔141與軸套外圓偏心、軸套外圓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也偏心的結構,也能實現(xiàn)上述效果。
[0092]請參考圖8和圖9,圖8、圖9分別為圖6所示平磨機構中的砂輪13與工件接觸時的不同角度的立體圖。
[0093]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安裝孔141與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的偏心距范圍可以為4mm?5mm,如圖8和圖9所示,以使砂輪13轉動時其大部分工作面與工件的大部分端面接觸、小部分工作面未覆蓋工件的端面。
[0094]采用這種結構,在砂輪13的包絡線運動軌跡中,砂輪13的工作面的每一處都有機會與工件的端面接觸,工作過程中,砂輪13的工作面既磨削了毛刺,又能夠大部分壓住工件,與此同時,受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影響,工件外邊緣的毛刺又能夠對砂輪13的工作面進行磨削,對砂輪13工作面做動態(tài)自銳休整,使得砂輪13各處磨損量都一樣。與現(xiàn)有技術中工作面較大的砂輪13完全覆蓋于較小的工件端面的結構相比,避免了砂輪13中間磨損多、邊緣磨損少的凹凸現(xiàn)象,進而無需定期修正砂輪13,顯著減小了平磨機構I的使用成本。
[0095]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上述自轉驅動件15可以為電主軸,電主軸包括第二電機和設于第二電機外部的外殼,外殼與軸套連接,第二電機的輸出轉軸與砂輪13連接。
[0096]采用這種結構,由于電主軸的結構緊湊,且外形為簡單的圓柱狀,因此,將電主軸作為自轉驅動件15能夠便于自轉驅動件15安裝于上述軸套的安裝孔141中,并且,電主軸的轉速非常高,將其作為自轉驅動件能實現(xiàn)對工件的快速磨削。當然,上述自轉驅動件15并不僅限于電主軸,例如還可以采用氣動筆形雕磨機等其他結構。
[0097]具體的方案中,圖10、圖11為圖6中安裝套152的不同角度的立體圖,上述自轉驅動件15還包括套裝于電主軸外的安裝套152,安裝套152的軸向一端設有內徑減小的軸肩,軸向另一端設有端蓋,電主軸軸向設于端蓋、軸肩之間。此外,該安裝套152沿周向設有還多個徑向定位孔153,徑向定位孔153內設有定位螺栓,多個定位螺栓的內端徑向夾緊電主軸的外殼;安裝套152外側通過第一軸承142與軸套可轉動連接。
[0098]采用這種結構,安裝過程中,先將第二電機從端蓋一側套裝于安裝套152內部,端蓋、軸肩起到對電主軸軸向定位的作用;然后向徑向定位孔153中安裝多個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起到對電主軸徑向定位的作用,并固定連接電主軸的外殼和安裝套152 ;然后將安裝套152通過第一軸承142與上述軸套可轉動連接。這樣,簡單、方便地實現(xiàn)了圓柱體的電主軸與軸套的可轉動連接。
[0099]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結合圖6和圖12,圖12為圖6中防轉機構17的結構示意圖,上述軸套外側通過第二軸承143可轉動連接有磨頭座16,磨頭座16與去毛刺機的機架連接,平磨機構I還設有防止安裝套152跟隨第二電機的輸出轉軸轉動的防轉機構17,防轉機構17設于磨頭座16與安裝套152之間。
[0100]具體的方案中,上述防轉機構17包括與安裝套152連接的第一防轉部171、與磨頭座16連接的第二防轉部172,第一防轉部171、第二防轉部172中的一者設有導軌174,另一者設有與導軌174滑動配合的滑塊173。安裝套152繞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中心線公轉時,滑塊173相對導軌174可沿安裝套152的徑向滑動,也可在預設角度范圍內水平擺動。
[0101]采用這種結構,當自轉驅動件15和安裝套152在軸套的帶動下公轉時,安裝套152相對于磨頭座16產生弧形的相對運動軌跡,該弧形運動轉化成為滑塊173相對于導軌174徑向運動,以及滑塊173相對于導軌174的小幅擺動。由此可見,設置上述防轉機構17,通過滑塊173在導軌174上的滑動行程限制了安裝套152不能隨第二電機的輸出轉軸產生自轉。并且,這種結構的防轉機構17還能適應偏心運動帶來的頻次較高的水平直線運動和水平擺動的動態(tài)移動和撞擊,進一步保證了平磨機構I的工作穩(wěn)定性。
[0102]請參考圖15至圖19,圖15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夾緊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6、圖17為圖15中萬向浮動機構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18為圖16所示萬向浮動機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19為圖16所示萬向浮動機構的剖視圖。
[0103]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15至圖19所示,上述去毛刺機的平磨機構I下方設有磨削時夾緊工件的夾緊機構2,包括夾緊單元21,還包括連接于夾緊單元21下方、支撐工件100的萬向浮動機構22,以使工件100在去毛刺過程中可以在去毛刺機的磨削機構的附加外力作用下隨動。
[0104]采用這種結構,磨削過程中,如果磨削機構受制造公差、系統(tǒng)抖動等影響對工件100施加除磨削力之外的附加外力時,萬向浮動機構22能夠使工件100隨該外力產生小范圍的傾斜運動,或者豎直向下的運動,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避免磨削機構與工件100產生硬摩擦,從而避免了工件100受到不必要的損傷,保證了工件100的加工質量。
[0105]具體的方案中,上述萬向浮動機構22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上球頭221、下球頭222和底座223。上球頭221、下球頭222 二者中的一者設有內球面2211,二者中的另一者設有外球面2221,內球面2211和外球面2221配合。下球頭222、底座223之間設有第一彈簧2231,第一彈簧2231的上端安裝于下球頭222的軸向的第一導向通道2225中、下端安裝于底座223的軸向的第二導向通道2233中。
[0106]采用這種結構,當磨削裝置對工件100施加向下的附加外力時,第一彈簧2231向下壓縮,即底座223以上的部分(包括下球頭222、上球頭221、工件100和夾緊單元21等)相對于底座223在小范圍內下降,避免磨削機構與工件100硬接觸。當附加外力消失,第一彈簧2231利用其自身彈力向上彈起,帶動底座223以上的部分向上運動,回到初始位置。這里第一導向通道2225、第二導向通道2233能夠對第一彈簧2231起到導向作用,使其始終沿軸向伸長或壓縮,以使工件100在隨動過程中保持定位的準確性。此外,當磨削裝置對工件100施加其他方向外力時,由于上球頭221和下球頭222通過內球面2211、外球面2221形成球面鉸接,使得上球頭221可以隨附加外力相對下球頭222可以產生各個方向的傾斜運動。
[0107]由此可見,采用上述球面鉸接實現(xiàn)上球頭221相對于下球頭222“傾斜浮動”,第一彈簧2231實現(xiàn)下球頭222相對于底座223“豎直浮動”,二者結合能夠實現(xiàn)工件100在附加外力作用下產生各方向的隨動,即實現(xiàn)了 “萬向浮動”,避免工件100受到不必要的磨損,提尚廣品的質量。
[0108]請參考圖19,并結合圖20至圖23,圖20、圖21為圖16中上球頭221的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22、圖23為圖16中下球頭222的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109]具體的方案中,如圖19所示,上球頭221底端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一螺紋孔2212,下球頭222設有多個軸向貫穿、與第一螺紋孔2212對應的第一通孔2222。第一浮動機構224包括第一螺釘2241和第二彈簧2242,第一螺釘2241從下到上貫穿第一通孔2222、與第一螺紋孔2212螺紋連接,第一螺釘?shù)尼斆?241a卡接于第一通孔2222的下方,第一通孔2222與第一螺釘2241之間具有間隙,第二彈簧2242壓縮套裝于第一螺釘2241在第一通孔2222的底端與第一螺釘?shù)尼斆?241a之間的外部。
[0110]采用這種結構,如圖19所示,第一螺釘2241與上球頭221連接為一體,壓縮套裝于第一螺釘2241外部的第二彈簧2242提供一定的壓縮預緊力,當上球頭221相對于下球頭222有向左傾斜的趨勢時,由于第一通孔2222與第一螺釘2241之間具有間隙,因此,第一螺釘2241與上球頭221 —起向左傾斜,此時第二彈簧2242的左側進一步受壓縮,第二彈簧2242的右側受拉伸。當外力消失,第二彈簧2242在其壓縮預緊力的作用下左側伸長、右側壓縮,重新恢復初始位置。由此可見,這種結構能夠實現(xiàn)第一球頭相對第二球頭的小范圍的擺動,并能迅速回位,實現(xiàn)了上球頭221、下球頭222之間的浮動連接。
[0111]進一步的方案中,上述上球頭221底端還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一定位孔2213,下球頭222頂端還設有多個開口向上的第二定位孔2223,第一定位孔2213、第二定位孔2223對應設置;第一浮動機構224還包括上端、下端分別安裝于第一定位孔2213、第二定位孔2223的第三彈簧2243。
[0112]這樣,上球頭221相對于下球頭222向下運動,或者傾斜運動時,第三彈簧2243受壓縮或拉伸,當外力消失時,第三彈簧2243利用其自身彈力又能恢復初始位置。因此,第三彈簧2243能夠進一步保證二者之間的運動穩(wěn)定性。
[0113]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并未具體限定第一螺釘2241、第二彈簧2242和第三彈簧2243的數(shù)量,優(yōu)選地,第一螺釘2241和第二彈簧2242的數(shù)目可以設為四個,第三彈簧2243的數(shù)目可以設為八個,從而實現(xiàn)穩(wěn)定浮動。當然,也可以將上述三者的數(shù)目設為其他值。
[0114]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結合圖15、圖22至圖25,圖24、圖25為圖16中底座223的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115]下球頭222底端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二螺紋孔2224,底座223包括底端的支撐臺223a及其上方的定位臺223b,支撐臺223a和定位臺223b之間設有周向凹槽223c,定位臺223b設有軸向貫穿、與第二螺紋孔2224對應的第二通孔2232。第二浮動機構225包括第二螺釘2251和第四彈簧2252,第二螺釘2251從下到上貫穿第二通孔2232、與第二螺紋孔2224螺紋連接,第二螺釘?shù)尼斆?251a卡接于第二通孔2232的下方,第四彈簧2252的上端抵接第二螺釘2251、下端抵接支撐臺223a。
[0116]采用這種結構,第二螺釘2251與下球頭222連接為一體、第二螺釘2251與底座223形成滑動連接,受到附加的向下的外力時,下球頭222隨附加外力向下移動,壓縮第二螺釘2251下方的第四彈簧2252 ;當該附加外力消失,第四彈簧2252向上彈起,推動下球頭222向上移動或傾斜移動,回復初始位置。此外,該第四彈簧2252始終將第二螺釘2251向上頂,能夠防止第二螺釘2251相對于下球頭222松動。由此可見,采用第二螺釘2251和第四彈簧2252結合的方式能實現(xiàn)下球頭222與底座223之間的浮動,使得下球頭222和底座223之間可以“豎向浮動”,進一步保證產品的質量。
[0117]請參考圖26和圖27,圖26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上料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并示出工件排隊時的狀態(tài)圖;圖27為圖26所示上料機構當工件被推送至加工工位的狀態(tài)圖。
[0118]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26和圖27所示,上述去毛刺機的上料機構3包括支撐通道31、夾持裝置32、推送裝置33和阻擋裝置34。支撐通道31設于去毛刺機的料座300上方的支撐通道31,支撐通道31的始端與去毛刺機的傳送機構連接、終端為去毛刺機的加工工位;夾持裝置32設于推送裝置33上,用于夾持或松開工件100 ;推送裝置33能夠推動夾持裝置32沿支撐通道31往復運動,以將工件100由始端輸送至終端。阻擋裝置34當支撐通道31的終端有工件100時,限制支撐通道31的其他工件100運動。
[0119]采用這種結構,當一個一個工件100被傳送機構傳送到支撐通道31的始端后開始排隊,此時可以先采用夾緊裝置夾緊排在最前的工件100,如圖26所示。然后推送裝置33開始推送,帶動夾緊裝置將工件100推送到加工工位,如圖27所示。然后推送裝置33返回,準備下一輪上料作業(yè)。由此可見,采用上述上料裝置,通過控制夾緊裝置、推送裝置33能夠簡單、高效地實現(xiàn)工件100在支撐通道31的準確上料,與現(xiàn)有技術的人工操作相比,大大提高了上料的效率,節(jié)省了人力資源,進而提高去毛刺機的加工效率、減小使用成本,具有較高的自動化水平。當已經有工件100被運送至加工工位時,阻擋裝置34能夠阻擋其他工件100運動,以避免排隊的工件100滑動至加工工位對正在加工的工件100造成干擾,從而保證去毛刺機的加工穩(wěn)定性。
[0120]具體的方案中,如圖26所示,上述推送裝置33可以包括推送氣缸331、基座332,以及滑動連接于基座332上、支撐夾持裝置32的支撐座333,推動氣缸的缸桿與支撐座333連接。
[0121]當需要推送工件100時,推送氣缸331的缸桿伸長,帶動基座332運動、支撐座333向右運動,進而使夾緊裝置帶動工件100從支撐通道31的始端運動至終端的加工工位,即從圖26所示位置運動至圖27所示位置。運送完畢,夾持工件100松開工件100,推送氣缸331的缸桿收縮,即可帶動基座332、支撐座333、夾持裝置32重新回到與排隊工件100對應的位置,開始下一次推送。由此可見,采用包括氣缸、基座332和支撐座333的推送裝置33能夠簡單、準確地實現(xiàn)對工件100的推送。當然,上述推送裝置33并不僅限于該結構,還可以用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替換氣缸。
[0122]請參考圖29,圖29為圖26中夾持裝置32的結構示意圖。上述夾持裝置32為二指氣缸,二指氣缸的兩個缸桿連接有向上彎折的夾持臂321,兩個夾持臂321分別設于支撐通道31的兩側。
[0123]采用這種結構,驅動二指氣缸的兩個缸桿相向或相離運動,能夠帶動夾持臂321夾緊或松開工件100,從而簡單、方便地實現(xiàn)對工件100的夾持??梢韵氲?,上述夾持裝置32并不僅限于二指氣缸,例如,還可以設置兩個單獨的氣缸或油缸,分別單獨控制二者的活塞桿實現(xiàn)工件100的夾持。
[0124]具體的方案中,結合圖26、圖30和圖31,圖30為圖26中阻擋裝置34的阻擋架341的結構示意圖;圖31為圖26中阻擋裝置的局部放大圖。上述阻擋裝置34可以包括固設于支撐通道31上方的阻擋架341,阻擋架341的端部為兩個支臂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的U型結構,其中上支臂341a設有圓形孔,針氣缸342通過該圓形孔安裝于上支臂341a,針氣缸342的缸桿底端穿過上支臂341a、連接有阻擋件343,下支臂341b設有方形孔,阻擋件343通過該方形孔插裝于下支臂341b。
[0125]采用這種結構,當加工工位已有工件100時,針氣缸342的缸桿向下伸出,與下支臂341b插裝的阻擋件343隨之向下移動,阻止正在排隊的工件100繼續(xù)向終端運動。上述倒置的U型阻擋架341的上支臂341a實現(xiàn)對針氣缸342的安裝和準確定位,下支臂341b實現(xiàn)對阻擋件343的準確導向,可見這種結構的阻擋架341能夠方便、準確地支撐針氣缸342和阻擋件343。且針氣缸342具有體積較小、安裝方便的優(yōu)點,其成本也不高。當然,該阻擋件343的形狀可以有多種多樣,其底端并不僅限方形,其可以根據與工件100的接觸位置具體設定。
[0126]請參考圖32至圖36,圖32、圖3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掃齒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兩個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34為圖34中掃齒機構的原理圖;圖35為圖32中掃齒工位支撐座51的結構示意圖;圖36為圖32中工件與滾刷的相對位置圖。
[0127]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32至圖36所示,上述去毛刺機的掃齒機構5包括掃齒工位支撐座51、與掃齒工位支撐座51對應設置的滾刷52、驅動滾刷52轉動的滾刷驅動裝置53,還包括在掃齒前夾緊工件100、掃齒后松開工件100的掃齒夾緊裝置54。滾刷52的表面形狀與工件100表面待掃齒一側的形狀匹配,當工件100放置于掃齒工件100支撐座時,滾刷52的中心軸521位于工件100待掃齒一側的上方,且滾刷52在水平方向靠近工件100,以使?jié)L刷52從下向上轉動時其表面掃刷待掃齒的齒槽101頂端。
[0128]采用這種結構,當工件100被換位機構4放置于掃齒工位時,掃齒夾緊裝置54夾緊工件100,滾刷驅動裝置53驅動滾刷52轉動,掃刷工件100經過磨削工藝后殘留的倒刺,掃齒夾緊裝置54對工件100的夾緊作用使得工件100在掃齒過程中位置固定,避免滾刷52由于工件100移動而損傷工件100的現(xiàn)象。掃齒工作完成后,掃齒夾緊裝置54松開工件100,以便去毛刺機的換位機構4抓取工件100、將其運送至下一工位。
[0129]對去毛刺機來說,掃齒工藝的上一個工藝為磨削工藝,而磨削工藝通常是利用平面磨削機構在工件100的上表面進行磨削,經磨削后,部分毛刺雖然從工件100上分開,但是并未完全脫離,而是受到磨削砂輪的推動被推至工件100邊緣的齒槽101內,且位于齒槽101的頂端,成為“倒刺”。采用上述相對工件100斜向上設置的滾刷52,其從下向上轉動時正好能將齒槽101內的倒刺順利掃除,保證掃齒的準確度和效率。
[0130]由上述工作過程可知,上述結構的掃齒機構5能夠以較高的精度和自動化水平完成對工件100的掃齒工作,大大提高掃齒的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減小了掃齒的成本,提高了整體去毛刺機的生產效率。
[0131]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37和圖38所示,圖37為圖32中掃齒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并示出了工件被夾緊的狀態(tài)圖;圖38為圖37所示掃齒夾緊裝置當工件被松開的狀態(tài)圖;上述掃齒夾緊裝置54包括兩個中部繞水平銷軸544可轉動的夾持部541,夾持部541的一端為夾持端541a、另一端為自由端541b,還包括預壓縮于夾持端541a與掃齒工位支撐座51的側壁之間的彈簧542,以及設于兩個自由端541b下方的張開氣缸543。根據張開氣缸543到自由端541的距離可以在張開氣缸543的缸桿連接升降桿545。
[0132]工作過程中,工件100到達前,張開氣缸543伸出、推動兩個自由端541b相背運動,以使兩個夾持端541a相背運動、形成容納工件100的空間,便于去毛刺機的換位機構4將工件100放置于該容納空間中。工件100到達后,張開氣缸543收縮、離開自由端541b,兩個彈簧542在其預緊力的作用下從兩側推動兩個夾持部541相向運動、夾緊工件100,以使工件100在掃齒過程中位置固定。掃齒后,張開氣缸543再次推動兩個自由端541b相背運動、以使同樣相背運動的兩個夾持端541a松開工件100,便于換位機構4抓取工件100。
[0133]由此可見,這種結構的掃齒夾緊裝置54能夠實現(xiàn)掃齒前夾緊工件100、掃齒后松開工件100,且操作步驟簡單、方便。
[0134]具體的方案中,水平銷軸544的數(shù)目為兩個,兩個夾持部541分別繞各自的水平銷軸544轉動,且夾持部541在水平銷軸544以下向內彎折,夾持工件100時,兩個夾持端541a平行設置。
[0135]這樣,掃齒夾緊裝置54具有結構穩(wěn)定、受力平衡的特點。當然,上述水平銷軸544的數(shù)目也可以為一個,兩個夾持部541均為線形結構,二者交叉設置,繞交叉處的同一個水平銷軸544轉動。
[0136]上述張開氣缸543的數(shù)目可以一個,且該張開氣缸543設置于兩個自由端541b的下方。工作過程中,張開氣缸543伸長、同時推動兩個自由端541b、以打開兩個夾持端541a。上述張開氣缸543的數(shù)目也可以為兩個,這兩個張開氣缸543分別設置于兩個自由端541b的兩側。工作過程中,兩個張開氣缸543同時伸長,分別推動兩個自由端541b,同樣能夠打開兩個夾持端541a。
[0137]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32所示,上述掃齒機構5還包括進給裝置,該進給裝置包括承載滾刷52和滾刷驅動裝置53的承載板551、進給部件552,承載板551與掃齒機構5的支架56可滑動連接,進給部件552推動承載板551相對支架56往復滑動,以使?jié)L刷52靠近或遠離掃齒工位支撐座51。
[0138]由于滾刷52設于工件100的斜向上方,因此如果將滾刷52固定設于該位置,貝Ij工件100受到滾刷52的遮擋而無法換位。采用這種結構,當掃齒未開始或者掃齒結束后,進給部件552處于縮短狀態(tài),帶動滾刷52遠離掃齒工位支撐座51,為換位機構4放置工件100或抓取工件100提供充分的操作空間;即將掃齒時,先將進給部件552的伸長,推動承載板551相對機架從遠到近滑動至工件100的斜向上方,以便掃齒作業(yè)。
[0139]進給部件552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可采用進給氣缸,其缸桿與承載板551連接,通過缸桿的伸長、縮短實現(xiàn)滾刷52的進給;也可采用電機531、齒輪和齒條嚙合的傳動機構532實現(xiàn)滾刷52的進給。
[0140]請參考圖39和圖40,圖39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去毛刺機的換位機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40為圖39的原理圖。
[0141]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39所示,上述去毛刺機的換位機構4,去毛刺機包括機架200,機架200上設有至少三個工位;換位機構4包括驅動部件41、傳送架42和至少兩個夾緊裝置43。傳送架42相對機架200可往復運動,夾緊裝置43設于傳送架42上,用于夾緊或松開工件100,驅動部件41與傳送架42連接,用于驅動傳送架42往復運動,從而帶動夾緊裝置43將工件100由當前工位輸送至其下一工位。
[0142]上述傳送架42可以具體為連桿機構,連桿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置的擺桿421,擺桿421的底端與機架200鉸接,至少兩個擺桿421的頂端連接有水平連接桿422,至少兩個夾緊裝置43均橫向伸出、且平行連接于連接桿422上,至少兩個夾緊裝置43之間的間隔與至少三個工位之間的距離對應設置,驅動部件41與擺桿421連接。
[0143]采用這種結構,工件100在第一工位的工作完成后,利用驅動部件41驅動連桿機構的擺桿421繞第一銷軸相對機架200正向轉動(圖39中向右轉動),與此同時,連接桿422上的第一夾緊裝置43將工件100由第一工位輸送至第二工位、松開工件100。工件100在第二工位加工過程中,驅動連桿機構反向運動(圖39中向左轉動),使得連接桿422上的第二夾緊裝置43處于能夠夾緊工件100的位置,當工件100在第二工位的工作完成后,第二夾緊裝置43夾緊工件100,再驅動連桿機構正向運動,第二夾緊裝置43將工件100由第二工位輸送至第三工位、松開工件100。以此類推,直到工件100在所有工位上的工作都完成。
[0144]由上述工作過程可知,采用上述換位機構4整體結構簡單、靈活輕便,能方便地實現(xiàn)工件100在不同工位的輸送。
[014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去毛刺機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去毛刺機,包括上料工位、平磨工位和掃齒工位,三個工位分別對應設有上料機構(3)、平磨機構(1)、掃齒機構(5),還包括將工件從上一工位運送至下一工位的換位機構(4);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磨機構(1)包括第一電機(11)、與所述第一電機(11)連接的減速傳動機構(12)和砂輪(13);還包括公轉連接件(14)和自轉驅動件(15),所述公轉連接件(14)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連接,所述自轉驅動件(15)與所述公轉連接件(14)可相對轉動,且所述自轉驅動件(15)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設置,所述砂輪(13)與所述自轉驅動件(15)的輸出軸同心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轉連接件(14)為中部設有安裝孔(141)的軸套,所述安裝孔(141)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偏心設置,所述自轉驅動件(15)同心連接于所述安裝孔(141)中、且可相對所述安裝孔(141)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孔(141)與所述軸套的外圓偏心設置,所述軸套的外圓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同心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孔(141)與所述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121)的偏心距范圍為4mm?5mm,以使所述砂輪(13)轉動時其大部分工作面與所述工件的大部分端面接觸、小部分工作面未覆蓋所述工件的端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轉驅動件(15)為電主軸,所述電主軸包括第二電機和設于所述第二電機外部的外殼,所述外殼與所述軸套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轉軸與所述砂輪(13)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夾緊機構(2),所述夾緊機構(2)還具有平磨時夾緊工件的夾緊單元(21)、連接于所述夾緊單元(21)下方、支撐工件(100)的萬向浮動機構(22),以使所述工件(100)在去毛刺過程中可以在所述去毛刺機的磨削機構的附加外力作用下隨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浮動機構(22)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上球頭(221)、下球頭(222)和底座(223);所述上球頭(221)、所述下球頭(222) 二者中的一者設有內球面(2211),二者中的另一者設有外球面(2221),所述內球面(2211)和所述外球面(2221)配合;所述下球頭(222)、所述底座(223)之間設有第一彈簧(2231),所述第一彈簧(2231)的上端安裝于所述下球頭(222)的軸向的第一導向通道(2225)中、下端安裝于所述底座(223)的軸向的第二導向通道(2233)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頭(221)底端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一螺紋孔(2212),所述下球頭(222)設有多個軸向貫穿、與所述第一螺紋孔(2212)對應的第一通孔(2222); 第一浮動機構(224)包括第一螺釘(2241)和第二彈簧(2242),所述第一螺釘(2241)從下到上貫穿所述第一通孔(2222)、與所述第一螺紋孔(2212)螺紋連接,第一螺釘?shù)尼斆?2241a)卡接于所述第一通孔(2222)的下方,所述第一通孔(2222)與所述第一螺釘(2241)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彈簧(2242)壓縮套裝于所述第一螺釘(2241)在所述第一通孔(2222)的底端與所述第一螺釘?shù)尼斆?2241a)之間的外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頭(221)底端還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一定位孔(2213),所述下球頭(222)頂端還設有多個開口向上的第二定位孔(2223),所述第一定位孔(2213)、所述第二定位孔(2223)對應設置; 所述第一浮動機構(224)還包括上端、下端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213)、所述第二定位孔(2223)的第三彈簧(2243)。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頭(222)底端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第二螺紋孔(2224),所述底座(223)包括底端的支撐臺(223a)及其上方的定位臺(223b),所述支撐臺(223a)和所述定位臺(223b)之間設有周向凹槽(223c),所述定位臺(223b)設有軸向貫穿、與所述第二螺紋孔(2224)對應的第二通孔(2232); 第二浮動機構(225)包括第二螺釘(2251)和第四彈簧(2252),所述第二螺釘(2251)從下到上貫穿所述第二通孔(2232)、與所述第二螺紋孔(2224)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釘?shù)尼斆?2251a)卡接于所述第二通孔(2232)的下方,所述第四彈簧(2252)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二螺釘(2251)、下端抵接所述支撐臺(223a)。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3)包括支撐通道(31)、夾持裝置(32)、推送裝置(33)和阻擋裝置(34); 所述支撐通道(31)設于所述去毛刺機的料座(300)上方,所述支撐通道(31)的始端與所述去毛刺機的傳送機構連接、終端為所述去毛刺機的加工工位;所述夾持裝置(32)設于所述推送裝置(33)上,用于夾持或松開工件(100);所述推送裝置(33)能夠推動所述夾持裝置(32)沿所述支撐通道(31)往復運動,以將工件(100)由所述始端輸送至所述終端;當所述支撐通道(31)的所述終端有工件(100)時,所述阻擋裝置(34)限制所述支撐通道(31)的其他工件(100)運動。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裝置(33)包括推送氣缸(331)、基座(332),以及滑動連接于所述基座(332)上、支撐所述夾持裝置(32)的支撐座(333),所述推動氣缸的缸桿與所述支撐座(333)連接; 所述夾持裝置(32)為二指氣缸,所述二指氣缸的兩個缸桿連接有向上彎折的夾持臂(321),兩個所述夾持臂(321)分別設于所述支撐通道(31)的兩側,以使兩個所述缸桿的相向或相離的運動帶動所述夾持臂(321)夾緊或松開所述工件(100)。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裝置(34)包括固設于所述支撐通道(31)上方的阻擋架(341),所述阻擋架(341)的端部為兩個支臂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的U型結構,其中上支臂(341a)安裝有針氣缸(342),所述針氣缸(342)的缸桿底端穿過所述上支臂(341a)、連接有阻擋件(343),所述阻擋件(343)插裝于下支臂(341b)、向下伸出。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掃齒機構(5)包括掃齒工位支撐座(51)、與所述掃齒工位支撐座(51)對應設置的滾刷(52)、驅動所述滾刷(52)轉動的滾刷驅動裝置(53),還包括在掃齒前夾緊工件(100)、掃齒后松開所述工件(100)的掃齒夾緊裝置(54); 所述滾刷(52)的表面形狀與所述工件(100)表面待掃齒一側的形狀匹配,當工件(100)放置于所述掃齒工件(100)支撐座時,所述滾刷(52)的中心軸(521)位于所述工件(100)待掃齒一側的上方,且所述滾刷(52)在水平方向靠近所述工件(100),以使所述滾刷(52)從下向上轉動時其表面掃刷所述待掃齒的齒槽(101)頂端。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掃齒夾緊裝置(54)包括兩個中部繞水平銷軸(544)可轉動的夾持部(541),所述夾持部(541)的一端為夾持端(541a)、另一端為自由端(541b),還包括預壓縮于所述夾持端(541a)與所述掃齒工位支撐座(51)的側壁之間的彈簧(542),以及設于兩個所述自由端(541b) —側的張開氣缸(543); 所述工件(100)到達前,所述張開氣缸(543)伸出、推動兩個所述自由端(541b)相背運動,以使兩個所述夾持端(541a)相背運動、形成容納所述工件(100)的空間;所述工件(100)到達后,所述張開氣缸(543)收縮、離開所述自由端(541b),以使兩個所述彈簧(542)從兩側推動兩個所述夾持部(541)相向運動、夾緊所述工件(100);掃齒后,所述張開氣缸(543)再次推動兩個所述自由端(541b)、松開所述工件(100)。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銷軸(544)的數(shù)目為兩個,兩個所述夾持部(541)對稱地繞各自的所述水平銷軸(544)轉動,且所述夾持部(541)在所述水平銷軸(544)以下向內彎折,夾持所述工件(100)時,兩個所述夾持端(541a)平行設置。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去毛刺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給裝置,所述進給裝置包括承載所述滾刷(52)和所述滾刷驅動裝置(53)的承載板(551)、進給部件(552),所述承載板(551)與所述去毛刺機的支架(56)可滑動連接,所述進給部件(552)推動所述承載板(551)相對所述支架(56)往復滑動,以使所述滾刷(52)靠近或遠離所述掃齒工位支撐座(51)。
1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去毛刺機,所述換位機構(4)包括驅動部件(41)、傳送架(42)和至少兩個用于夾緊或松開工件(100)的夾緊裝置(43), 所述傳送架(42)為連桿機構,所述連桿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置的擺桿(421),所述擺桿(421)的底端與機架(200)鉸接,至少兩個所述擺桿(421)的頂端連接有水平連接桿(422),至少兩個所述夾緊裝置(43)均橫向伸出、且平行連接于所述連接桿(422)上,至少兩個所述夾緊裝置(43)之間的間隔與至少三個所述工位之間的距離對應設置,所述驅動部件(41)與所述擺桿(421)連接,用于驅動所述連桿機構往復運動,從而帶動所述夾緊裝置(43)將所述工件(100)由當前工位輸送至其下一工位。
【文檔編號】B24B53/06GK204209521SQ20142064413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黃正坤, 胡冠之, 崔貞濤 申請人:湖北中航精機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龙井市| 无棣县| 张家口市| 吉木乃县| 周宁县| 福海县| 西安市| 扶沟县| 肥城市| 双柏县| 白银市| 宁河县| 庆云县| 南部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文安县| 寿光市| 凤凰县| 栾川县| 新乐市| 张家界市| 瑞金市| 建瓯市| 葵青区| 金溪县| 南皮县| 渝中区| 济南市| 奉贤区| 武平县| 额尔古纳市| 皮山县| 门头沟区| 民县| 昌江| 大同市| 嵩明县| 黎川县| 北流市| 霸州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