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本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包括機架、來料通道以及設置在來料通道出口處的頂出組件,所述來料通道設置在機架上方且用于輸送水平擺放的工件,所述頂出組件包括用于接收來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設置的接收板、與接收板固連的至少一個擋板以及設置在接收板下方的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能帶動接收板和擋板同時沿豎直方向上下滑移,當第一驅動件帶動擋板上移時,擋板封堵來料通道出口并阻擋工件繼續(xù)進入接收板。本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具有布局合理、自動化程度高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特別是一種適用于磨床的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磨床是利用磨具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加工的機床。大多數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轉的砂輪進行磨削加工,少數的是使用油石、砂帶等其他磨具和游離磨料進行加工。
[0003]磨床一般包括上料裝置、夾頭、磨具、卸料裝置,上料裝置用于輸送磨床待加工工件,待加工工件一般為軸類毛坯。上料裝置包括來料機構,現有的磨床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結構設計簡單,使得整體車間內磨床的工作效率降低,自動化程度低,不適用于大批量生產。
[0004]綜上所述,為解決現有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結構上的不足,需要設計一種布局合理、自動化程度高的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
【發(fā)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布局合理、自動化程度高的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包括機架、來料通道以及設置在來料通道出口處的頂出組件,所述來料通道設置在機架上方且用于輸送水平擺放的工件,所述頂出組件包括用于接收來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設置的接收板、與接收板固連的至少一個擋板以及設置在接收板下方的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能帶動接收板和擋板同時沿豎直方向上下滑移,當第一驅動件帶動擋板上移時,擋板封堵來料通道出口并阻擋工件繼續(xù)進入接收板。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擋板固連在接收板靠近來料通道的一側,在接收板遠離來料通道的一側固連有一列抵靠板,每個抵靠板上均固連有位于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來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設置的抵靠座,每個抵靠座中部均設有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槽。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每個抵靠板首端均穿設有抵靠螺栓,所述抵靠螺栓位于對應抵靠座上方且與對應抵靠座處于同一平面。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每個抵靠板首端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一長條形通孔且對應的抵靠螺栓穿過該第一長條形通孔,在每個抵靠板末端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二長條形通孔,在每個擋板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三長條形通孔,在接收板兩側分別開設有第二長條形通孔、第三長條形通孔對應設置的第一條形槽、第二條形槽,每個抵靠板均通過依次穿過第二長條形通孔、第一條形槽的第一固定螺栓與接收板固連,每個擋板均通過依次穿過第三長條形通孔、第二條形槽的第二固定螺栓與接收板固連。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來料通道呈傾斜設置且來料通道的出口處僅能容納單個工件通過,所述接收板僅能接收來料通道送出的單個工件。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機架上方對稱設置有兩個側板,所述兩個側板首、尾端分別通過第一導軌、第二導軌相連,在兩個側板之間對稱設置有兩個中板,在兩個中板之間設置有輔助板且所述來料通道由輔助板和兩中板合圍形成,所述輔助板、各中板的首、尾端分別與第一導軌、第二導軌活動連接,在各中板的尾端均設置有限位板,所述來料通道的出口由各中板和各限位板合圍形成且僅能容納單個工件通過。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種改進,所述兩個中板之間的距離略大于工件的長度,在每個中板內側均固設有滑板,所述輔助板的高度略高于滑板的高度。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每個中板上還開設有至少兩個第四長條形通孔,在每個滑板上均開設有與對應第四長條形通孔相配合的至少兩個固定孔,每個滑板均通過依次穿過對應固定孔、第四長條形通孔的第三固定螺栓與對應的中板固連。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來料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接收板送出的工件的抓取組件,所述抓取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固定座一側的固定爪、活動安裝在固定座另一側的活動爪、與活動爪相連的第二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能驅動活動爪向著靠攏或者遠離固定爪的方向直線滑移。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爪上固連有滑塊,在第二驅動件上開設有與滑塊對應設置的滑槽,當第二驅動件帶動活動爪直線滑移時,所述滑塊位于滑槽內。
[0016]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來料通道的作用類似于料斗,原始的水平擺放的工件經由來料通道的入口進入上料裝置,再經由來料通道的出口輸送至后續(xù)工序位置,來料通道可以起到排序、緩沖、調整等作用,保證了整體上料裝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頂出組件的作用是將來料通道出口卸出的工件輸送給后續(xù)機構,起到過渡作用,與后續(xù)機構的送料機構對接準確,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使得輸送過程更加順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圖2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圖3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接收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抵靠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抵靠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活動爪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10、機架;20、來料通道;30、頂出組件;31、接收板;311、第一條形槽;32、擋板;321、第三長條形通孔;33、第一驅動件;34、抵靠板;341、第一長條形通孔;342、第二長條形通孔;35、抵靠座;351、限位槽;36、抵靠螺栓;41、側板;42、中板;421、第四長條形通孔;43、輔助板;44、限位板;45、滑板;451、固定孔;51、第一導軌;52、第二導軌;60、抓取組件;61、固定座;62、固定爪;63、活動爪;631、V形缺口 ;64、第二驅動件;65、滑塊;100、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9]本實用新型保護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不僅能用于輸送磨床待加工的工件100,還能用于輸送類似軸類加工工件100。
[0030]現有的磨床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結構設計簡單,使得整體車間內磨床的工作效率降低,自動化程度低,不適用于大批量生產。因此,設計一種比較合理的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是很有必要的。
[0031]如圖1至圖9所示,本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包括機架10、來料通道20以及設置在來料通道20出口處的頂出組件30,來料通道20設置在機架10上方且用于輸送水平擺放的工件100,頂出組件30包括用于接收來料通道20送出的工件100的水平設置的接收板31、與接收板31固連的至少一個擋板32以及設置在接收板31下方的第一驅動件33,第一驅動件33能帶動接收板31和擋板32同時沿豎直方向上下滑移,當第一驅動件33帶動擋板32上移時,擋板32封堵來料通道20出口并阻擋工件100繼續(xù)進入接收板31。
[0032]在本實用新型中,機架10作為支撐主體,起到定位、支撐等作用;來料機構用于輸送原始的工件100,來料機構布局合理且工作效率高,全程可以由單人單機操作,整體輸送過程流暢,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車間的生產效率。
[0033]本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在初始狀態(tài)下,來料通道20的作用類似于料斗,原始的水平擺放的工件100經由來料通道20的入口進入上料裝置,再經由來料通道20的出口輸送至后續(xù)工序位置,來料通道20可以起到排序、緩沖、調整等作用,保證了整體上料裝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頂出組件30的作用是將來料通道20出口卸出的工件100輸送給后續(xù)機構,起到過渡作用,與后續(xù)機構的送料機構對接準確,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使得輸送過程更加順暢。
[0034]具體的講,本案中接收板31呈水平設置,因而接收板31輸送出的工件100也是水平擺放的,使得后續(xù)加工時無需再進行校正,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生產時間;擋板32設置合理且布局巧妙,當第一驅動件33帶動擋板32上移時,擋板32封堵來料通道20出口并阻擋后面的工件100繼續(xù)進入接收板31,當第一驅動件33帶動擋板32下落時,擋板32退離來料通道20出口,此時后面的工件100繼續(xù)進入接收板31,擋板32的設置使得工件100能有序的送出,而整體頂出組件30布局合理,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0035]此外,上述擋板32還具有其他一些作用,譬如:當工件100長度與來料通道20接近時,工件100通過其出口就容易卡堵而未落入接收板31,此時擋板32上升時劃過其出口位置便能及時撥動卡堵的工件100使其落入接收板31內,擋板32布局巧妙,靈活性大,很好的保證了輸送過程的流暢性。
[0036]優(yōu)選本案中的擋板32數量為兩個且設置在工件100對應的首尾位置處,兩個擋板32的結構設置能很好地保證上述工作,減少了不必要的零部件設置,節(jié)約使用面積;而且兩個擋板32能實現較佳的阻擋工件100的效果,采用兩端式的分布方式使得被阻擋的工件100不會出現一端傾斜的情況。
[0037]本案中的第一驅動件33可以選擇為與接收板31中部相連的氣缸,優(yōu)選在第一驅動件33的兩側均設置支撐件,支撐件對第一驅動件33起到導向作用,保證了第一驅動件33工作的平穩(wěn)性,提高整體設備的工作效率,自動化程度高。當然,其他采用氣缸驅動的方案來帶動接收板31上下滑移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本文不再贅述。
[0038]優(yōu)選地,擋板32固連在接收板31靠近來料通道20的一側,在接收板31遠離來料通道20的一側固連有一列抵靠板34,每個抵靠板34上均固連有位于接收板31上方且用于接收來料通道20送出的工件100的水平設置的抵靠座35,每個抵靠座35中部設有用于限位工件100的限位槽351。
[0039]當工件100由來料通道20出口卸出后,工件100順勢進入到抵靠座35上,各個抵靠座35相當于各個支腳,其合在一起形成了用于支撐工件100的支撐平臺,工件100的各個部位被限位于對應抵靠座35的限位槽351內,抵靠座35支撐平穩(wěn)。限位槽351定位準確且能防止工件100脫離抵靠座35,保證了輸送過程的可靠性。優(yōu)選本案中的抵靠板34數量為兩個且設置在工件100對應的首尾位置處,兩個抵靠板34的結構設置能很好地保證上述工作,減少了不必要的零部件設置,節(jié)約使用面積。
[0040]進一步優(yōu)選地,在每個抵靠板34首端均穿設有抵靠螺栓36,抵靠螺栓36位于對應抵靠座35上方且與對應抵靠座35處于同一平面。上述限位槽351的設置主要限位工件100水平平面的位置,而抵靠螺栓36的設置則能進一步限位工件100的豎直平面的位置,在工件100落在抵靠座35上面后,通過預先調節(jié)好的抵靠螺栓36,可以使工件100抵靠在抵靠螺栓36的外端面上,使得工件100的各個部位進一步被限位于對應抵靠座35上,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的可靠性。
[0041]再進一步的,在每個抵靠板34首端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一長條形通孔341且對應的抵靠螺栓36穿過該第一長條形通孔341,在每個抵靠板34末端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二長條形通孔342,在每個擋板32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三長條形通孔321,在接收板31兩側分別開設有第二長條形通孔342、第三長條形通孔321對應設置的第一條形槽311、第二條形槽,每個抵靠板34均通過依次穿過第二長條形通孔342、第一條形槽311的第一固定螺栓(圖中未示出)與接收板31固連,每個擋板32均通過依次穿過第三長條形通孔321、第二條形槽的第二固定螺栓(圖中未示出)與接收板31固連。
[0042]通過調節(jié)上述各個長條形通孔的固定位置,進而調節(jié)各個零部件的對應水平平面、豎直平面的位置,例如:簡單的說,可以通過調節(jié)其中兩個抵靠板34的位置,使得兩個抵靠座35的高度不一,這樣就能限位各部位不同直徑的工件100。上述的各個通孔和條形槽的設置,使得整體頂出組件30的各個零部件調節(jié)起來比較方便,能適用于輸送不同尺寸、直徑的工件100,靈活性大,通用性廣。
[0043]優(yōu)選地,來料通道20呈傾斜設置且來料通道20的出口處僅能容納單個工件100通過,接收板31僅能接收來料通道20送出的單個工件100。采用傾斜輸送工件100,在自重作用下工件100會自動下落至出口處,減少了設備運行成本,而采用單個通過、單個頂出的方式輸送工件100,避免了多工件100輸送造成的卡堵現象,提高了設備使用壽命,使得輸送過程順暢,提高了輸送效率。
[0044]進一步優(yōu)選地,在機架10上方對稱設置有兩個側板41,兩個側板41首、尾端分別通過第一導軌51、第二導軌52相連,在兩個側板41之間對稱設置有兩個中板42,在兩個中板42之間設置有輔助板43且來料通道20由輔助板43和兩中板42合圍形成,輔助板43、各中板42的首、尾端分別與第一導軌51、第二導軌52活動連接,在各中板42的尾端均設置有限位板44,來料通道20的出口由各中板42和各限位板44合圍形成且僅能容納單個工件100通過。限位板44結構設計合理,安裝和拆卸都比較方便,可以根據工件100實際尺寸等需求來及時調節(jié)來料通道20的出口設置,方便實用。
[0045]來料通道20由三個板構成,使得工件100輸送穩(wěn)定且不易滑落,保證了輸送過程的平穩(wěn)性。此外,導軌的設置,使得來料通道20能及時根據實際工件100需求及時作出調整,靈活性大且通用性廣,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側板41和導軌的設置還具有支撐、導向等作用,使得工作輸送更加平穩(wěn),使得工件100下落更加有序和順暢,提高了輸送效率,減少了工件100擁堵等情況的出現。
[0046]優(yōu)選地,兩個中板42之間的距離略大于工件100的長度,在每個中板42內側均固設有滑板45,輔助板43的高度略高于滑板45的高度。實際工作中,工件100的兩端分別在對應的滑板45上滑動,采用上述的結構設置,工件100在輸送過程中平穩(wěn)性得到保證,不會由于兩邊間隙過大而使得工件100單邊下落快于另一邊,使得工件100能平穩(wěn)下落;而且采用中間略微凸起的方式輸送工件100,能使得工件100更快地輸送至出口處,提高了輸送效率。
[0047]優(yōu)選地,在每個中板42上還開設有至少兩個第四長條形通孔421,在每個滑板45上均開設有與對應第四長條形通孔421相配合的至少兩個固定孔451,每個滑板45均通過依次穿過對應固定孔451、第四長條形通孔421的第三固定螺栓(圖中未示出)與對應的中板42固連。
[0048]通過調節(jié)上述各個長條形通孔的固定位置,進而調節(jié)各個滑板45的對應水平平面、豎直平面的位置,可以方便調節(jié)滑板45的傾斜度和高度,通用性廣。此外,本案中的輔助板43的水平平面和豎直平面的位置均可調整,以適用不同的生產環(huán)境,本文不再贅述。
[0049]優(yōu)選地,本案中來料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接收板31上方且用于接收接收板31送出的工件100的抓取組件60,抓取組件60包括固定座61、固定在固定座61 —側的固定爪62、活動安裝在固定座61另一側的活動爪63、與活動爪63相連的第二驅動件64,第二驅動件64能驅動活動爪63向著靠攏或者遠離固定爪62的方向直線滑移。優(yōu)選本案中固定爪62面朝活動爪63的側面為平面,活動爪63面朝固定爪62的側面開設有一個V形缺口 631,采用一面平面、一面有V形缺口 631的方式夾持工件100的方式,能使的工件100—邊緊貼平面,另一邊被缺口的兩邊貼合,工件100被牢牢鎖住,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兩個爪夾持的力更大,夾持更牢靠,提高了工作的穩(wěn)定性。
[0050]現有的大多數夾持用夾爪,其一般兩個夾持爪均可活動并固定于對應驅動件上,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兩個夾持爪展開角度過大,容易碰到外部設備,影響工作效率,而且適用范圍較小。優(yōu)選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二驅動件64隨著活動爪63 —起作直線滑移(一般為水平方向移動),相較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夾持爪設置,本案中的活動爪63活動范圍更廣,單邊為固定爪62,另一邊為活動爪63,使得抓取組件60能適用于夾持更大直徑的工件100,通用性廣。
[0051]在本案中,可以通過控制第二驅動件64帶動活動爪63直線滑移,當活動爪63向固定爪62靠攏時,二者能將接收板31送出的工件100抓起并將工件100送出,然后控制活動爪63向著遠離固定爪62方向移動并松開工件100。整體操作過程簡單、方便,與接收板31對接準確,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使得輸送過程更加順暢,操作人員單機單人便可實現操作,自動化程度高。
[0052]此外,本案中采用的單邊夾緊方式,活動爪63與固定爪62配合緊密,二者的夾緊力相比兩個活動爪63的夾緊力大了許多,夾持效果更佳,靈活性大,提高了實用性。
[0053]本案中的第二驅動件64可以選擇為與活動爪63相連的氣缸,該處的氣缸由于活動爪63僅設置為一個,因此優(yōu)選氣缸數量為四個,保證了第二驅動件64工作的平穩(wěn)性,提高整體設備的工作效率,自動化程度高。當然,其他采用氣缸驅動的方案來驅動活動爪63直線滑移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本文不再贅述。
[0054]進一步的,固定爪62上固連有滑塊65,在第二驅動件64上開設有與滑塊65對應設置的滑槽,當第二驅動件64帶動活動爪63直線滑移時,滑塊65位于滑槽內。上述滑槽和滑塊65的設置為活動爪63的移動提供了導向支持,使得活動爪63和固定爪62對接準確,提高了夾持效果和準確性,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
[0055]在本實用新型中,抓取組件60可以屬于磨床其他局部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來料機構的一部分,或者二者之一及帶動其運轉所需的各種機構和零部件均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來料機構的一部分。
[005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來料通道以及設置在來料通道出口處的頂出組件,所述來料通道設置在機架上方且用于輸送水平擺放的工件,所述頂出組件包括用于接收來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設置的接收板、與接收板固連的至少一個擋板以及設置在接收板下方的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能帶動接收板和擋板同時沿豎直方向上下滑移,當第一驅動件帶動擋板上移時,擋板封堵來料通道出口并阻擋工件繼續(xù)進入接收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固連在接收板靠近來料通道的一側,在接收板遠離來料通道的一側固連有一列抵靠板,每個抵靠板上均固連有位于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來料通道送出的工件的水平設置的抵靠座,每個抵靠座中部均設有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每個抵靠板首端均穿設有抵靠螺栓,所述抵靠螺栓位于對應抵靠座上方且與對應抵靠座處于同一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每個抵靠板首端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一長條形通孔且對應的抵靠螺栓穿過該第一長條形通孔,在每個抵靠板末端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二長條形通孔,在每個擋板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第三長條形通孔,在接收板兩側分別開設有第二長條形通孔、第三長條形通孔對應設置的第一條形槽、第二條形槽,每個抵靠板均通過依次穿過第二長條形通孔、第一條形槽的第一固定螺栓與接收板固連,每個擋板均通過依次穿過第三長條形通孔、第二條形槽的第二固定螺栓與接收板固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來料通道呈傾斜設置且來料通道的出口處僅能容納單個工件通過,所述接收板僅能接收來料通道送出的單個工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機架上方對稱設置有兩個側板,所述兩個側板首、尾端分別通過第一導軌、第二導軌相連,在兩個側板之間對稱設置有兩個中板,在兩個中板之間設置有輔助板且所述來料通道由輔助板和兩中板合圍形成,所述輔助板、各中板的首、尾端分別與第一導軌、第二導軌活動連接,在各中板的尾端均設置有限位板,所述來料通道的出口由各中板和各限位板合圍形成且僅能容納單個工件通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中板之間的距離略大于工件的長度,在每個中板內側均固設有滑板,所述輔助板的高度略高于滑板的高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每個中板上還開設有至少兩個第四長條形通孔,在每個滑板上均開設有與對應第四長條形通孔相配合的至少兩個固定孔,每個滑板均通過依次穿過對應固定孔、第四長條形通孔的第三固定螺栓與對應的中板固連。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該來料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接收板上方且用于接收接收板送出的工件的抓取組件,所述抓取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固定座一側的固定爪、活動安裝在固定座另一側的活動爪、與活動爪相連的第二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能驅動活動爪向著靠攏或者遠離固定爪的方向直線滑移。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上料裝置的來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爪上固連有滑塊,在第二驅動件上開設有與滑塊對應設置的滑槽,當第二驅動件帶動活動爪直線滑移時,所述滑塊位于滑槽內。
【文檔編號】B24B41/00GK204235363SQ201420693641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18日
【發(fā)明者】翁海明 申請人:寧波美德機器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