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拋光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結構的拋光機。
背景技術:
對一些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在磨削加工完成后,需要對其圓周面進行拋光加工,以去除磨削加工時在其圓周面上行程的微小凸起和缺陷?,F(xiàn)有的拋光機結構復雜,使用的成本較高,在一些中小企業(yè)難以普及使用。另外,現(xiàn)有的拋光機,只具有拋光的作用,功能也相對比較單一,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因此,應該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改進結構的拋光機。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應用,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一種改進結構的拋光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側設有豎直支架,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于放置待拋光工件的工作臺,工作臺上開有多個定位孔,定位孔上配合設有定位銷,所述豎直支架的上端安裝有垂直于豎直支架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設有豎直向下的連桿,連桿的端部安裝有拋光輪,拋光輪與設置在水平支架上的拋光電機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工作臺的下方設有升降桿,所述升降桿通過連軸套與氣缸的氣缸桿連接。
一種改進結構的拋光機,還包括潤滑油油箱,所述潤滑油油箱設于底座的一側,潤滑油油箱上連接有油管,油管的端部設有朝向待拋光工件開口的噴頭。
所述油管上設有電磁閥門。
所述油管為彈性軟管。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采用,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改進結構的拋光機,結構合理,不僅可以對產品進行打磨拋光處理還可以對產品進行潤滑處理,實用性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底座,2、豎直支架,3、工作臺,4、電磁閥門,5、定位銷,6、水平支架,7、連桿,8、拋光輪,9、拋光電機,10、升降桿,11、連軸套,12、氣缸,13、氣缸桿,14、油箱,15、油管,16、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一種改進結構的拋光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側設有豎直支架2,底座1上設有用于放置待拋光工件的工作臺3,工作臺3上開有多個定位孔(圖中未顯示),定位孔上配合設有定位銷5,豎直支架2的上端安裝有垂直于豎直支架2的水平支架6,水平支架6上設有豎直向下的連桿7,連桿7的端部安裝有拋光輪8,拋光輪8與設置在水平支架6上的拋光電機9連接。
優(yōu)選的,作為一可實施例,工作臺3的下方設有升降桿10,升降桿10通過連軸套11與氣缸12的氣缸桿13連接。
優(yōu)選的,作為另一可實施例,本發(fā)明改進結構的拋光機,還包括潤滑油油箱14,潤滑油油箱14設于底座1的一側,潤滑油油箱14上連接有油管15,油管15的端部設有朝向待拋光工件開口的噴頭16,油管15為彈性軟管,其上設有電磁閥門4。
本發(fā)明的拋光機,在使用時,將待拋光工件放置于工作臺3上,通過定位銷5和定位孔的配合來固定住工件的位置,根據(jù)工件的高度,開啟氣缸12,調整工作臺3的告訴,使工件與拋光輪8接觸,對工件進行拋光處理,同時開啟油管15上的電磁閥門4,在對工件拋光處理的時候可以對工件的表面進行加油潤滑處理,設計油管15為彈性軟管,使其可以根據(jù)需要改變噴淋位置,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以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或替換,這些改進或替換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