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模具設計技術,更具體地說,是一種鋁包射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戶外散熱產品量大面廣,全球通用,主要適用于通訊散熱領域,用于安裝在通訊塔上或信號發(fā)射臺上。在安裝過程中由于戶外散熱產品的重量重,散熱效果差,造成不易運輸、安裝十分費力并影響通訊信號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場上又出現了通過壓鑄料壓鑄一體成型的散熱產品以及通過鋁片與壓鑄件結合成型的散熱產品。但是這兩種產品分別存在著重大的缺陷:
1、壓鑄料壓鑄一體成型的散熱產品,其重量較重,生產成本高,由于壓鑄機臺要用到1800T的,所以運輸或安裝時需要用到吊機協(xié)助安裝。
2、鋁片與壓鑄件結合成型的產品,如圖1所示,壓鑄件是結合在鋁片的四周,在圖1中箭頭所指位置,即鋁片與壓鑄件結合的接觸面上存在著一定的滲水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由于現有技術存在著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鋁包射設備,其能有效的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將鋁片的底部包覆在壓鑄件內,使其無法滲水,避免了滲水風險。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鋁包射設備,其包括本體、設于所述本體上的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上設有后模板以及帶有頂針的頂針板,所述本體內設有物料流道,且所述本體連接一料管的一端,該料管的另一端內設有一通過行程桿推動以進料的柱塞頭,所述柱塞頭上設有觸發(fā)信號發(fā)生器,所述觸發(fā)信號發(fā)生器產生一進料信號后傳輸給一油壓系統(tǒng);所述前模仁上設有 一卡孔,該卡孔用于合模前安裝鋁片;所述后模板與所述頂針板之間還設有由所述油壓系統(tǒng)控制的油壓缸以及由所述油壓缸帶動而移動的包射壓板,所述包射壓板上固定一壓針,該壓針的另一端對應于所述卡孔,所述壓針在所述包射壓板的帶動下向所述前模仁頂出,該壓針推動所述鋁片向前移動直至所述鋁片緊貼于所述卡孔的底部;合模之后,所述前模仁與后模仁之間保持一包射間隙,所述物料流道連通該包射間隙。
所述觸發(fā)信號發(fā)生器包括一連接于所述行程桿上且隨著所述柱塞頭移動而移動的行程塊以及一設于所述本體上的行程開關,所述行程塊隨著所述柱塞頭向前運動并接觸到所述行程開關后,所述行程開關產生一信號并發(fā)送給所述油壓系統(tǒng),所述油壓系統(tǒng)接收到所述信號后控制所述包射壓板帶動所述壓針瞬間退回。
所述料管的側壁上設有入料口,且該入料口接近所述料管與所述柱塞頭相連接的一端。
本發(fā)明還公開一種鋁包射設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所述料管中注入金屬液體;
2)將鋁片置于所述前模仁的卡孔中后,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合模;
3)、合模之后,所述壓針在油壓系統(tǒng)的控制下慢慢頂出,直至所述壓針抵壓著所述鋁片的末端并是該鋁片與所述卡孔的底部緊緊貼合在一起;
4)、所述柱塞頭在行程桿的作用下向料管內移動,推動所述料管內的金屬液體向所述流道內移動進料,所述行程塊觸碰到所述行程開關,所述行程開關產生所述信號給帶動油壓系統(tǒng),所述油壓系統(tǒng)控制所述油壓缸帶動所述頂針瞬間退回,此時,所述流道內的金屬液體填滿所述包射間隙;
5)冷卻后,所述包射間隙內的金屬液體與鋁片凝結為一體成型,所述頂針板及頂針運動,頂出成型后的產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手段,本發(fā)明的鋁包射設備增加了油壓系統(tǒng)、包射壓板及頂針,通過油壓系統(tǒng)的控制使得鋁片在成型后其底部整個包覆在產品的內部,避免了滲水的風險。由此制造出的產品既可提高散熱性能又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減輕重量,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鋁片與壓鑄件結合成型的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鋁包射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料管部分的未進料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料管部分的進料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前模仁和后模仁合模時壓針未頂出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前模仁和后模仁合模時壓針頂出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前模仁和后模仁合模時油壓系統(tǒng)接收到信號后,壓針瞬間退回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8為成型后的產品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本發(fā)明。
參見圖2所示,圖2為本發(fā)明的鋁包射設備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鋁包射設備,其包括本體1、設于所述本體上的前模仁2和后模仁3。
如圖2所示,所述本體1內設有物料流道11。所述本體1上連接一料管4的一端。該料管4的另一端設內有一通過行程桿5推動以進料的柱塞頭6。所述料管4的側壁上設有入料口41,且該入料口接近所述料管連接有柱塞頭的一端。柱塞頭6推動進料,料管中的金屬液體由料管進入流道11。所述柱塞頭6上設有一連接一油壓系統(tǒng)7的觸發(fā)信號發(fā)生器。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觸發(fā)信號發(fā)生器包括一連接于所述行程桿5上且隨著所述柱塞頭6移動而移動的行程塊8以及一設于所述本體1上的行程開關9。所述行程塊8隨著所述柱塞頭6向前運動并接觸到所述行程開關9后,所述行程開關會產生一信號并發(fā)送給所述油壓系統(tǒng)7。
參見圖5所示,所述前模仁2上設有一容置鋁片10的卡孔12。鋁片10在合模前放置在卡孔12中時,鋁片并不能完全與卡孔的底部接觸。
參見圖2所示,所述后模仁3上設有后模板13以及帶有頂針15的頂針板14。所述后模板與所述頂針板之間還設有由所述油壓系統(tǒng)控制7的油壓缸16以及由所述油壓缸16帶動而移動的包射壓板17,所述包射壓板17上固定一壓針18。該壓針的另一端對應于所述卡孔12。當所述壓針18在所述包射壓板17的帶動下向所述前模仁2運動直至無法前行時,壓針18抵壓著所述鋁片10緊貼于所述卡孔12的底部,如圖6所示。合模之后,所述前模仁2與后模仁3之間保持一包射間隙19,所述物料流道11連通并供料給所述包射間隙19。
本發(fā)明的鋁包射設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所述料管中注入金屬液體。金屬液體由入料口41進入料管,此時,如圖3所示,設在行程桿上的行程塊距離行程開關是有一段距離,并未接觸。
2)將鋁片10置于所述前模仁的卡孔12中,此時,鋁片12并不能完全貼合于所述卡孔的底部。將所述前模仁2和所述后模仁3合模,合模之后,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間保持一個包射間隙19,如圖5所示。
3)、合模之后,所述壓針18在油壓系統(tǒng)7的控制下隨著包射壓板的前進而慢慢頂出后模仁,由于壓針的另一端是對應于卡孔12的位置,所以壓針慢慢頂出直至所述壓針抵壓著所述鋁片,壓針推動鋁片向卡孔的底部貼合,如圖6所示,最終當壓針無法前行時,鋁片與所述卡孔的底部緊緊貼合在一起。
4)、所述柱塞頭在行程桿的作用下向料管內移動,推動所述料管內的金屬液體向所述流道內移動進料,所述行程塊觸碰到所述行程開關,如圖4所示,所述行程開關9產生所述信號給所述油壓系統(tǒng)7,所述油壓系統(tǒng)7立即控制所述油壓缸16帶動所述頂針18瞬間退回,如圖7所示,在頂針退回的瞬間,鋁片依然緊貼著所述卡孔12的底部,此時所述流道內的金屬液體噴射而出,填滿所述包射間隙。
5)冷卻后,所述包射間隙內的金屬液體與鋁片凝結為一體后成型,所述頂針板及頂針運動,頂出成型后的產品,如圖8所示。
使用本發(fā)明的鋁包射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將鋁片整個包覆在產品的內部,完全解決了滲水的風險,大大提高了散熱性能、降低生產成本、減輕產品重量,使用方便。
應理解,這些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