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金屬部件表面處理工藝,具體涉及一種金屬部件的表面防腐工藝。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代工業(yè)和日常生活中,金屬的腐蝕隨處可見,尤其是燃油個?;返膬Υ嫒萜髦邪l(fā)生的縫隙腐蝕、應力腐蝕和腐蝕疲勞等形式的破壞,對于人民生活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采用的金屬防護方法可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進行陽極氧化處理,即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幾十微米厚的陽極氧化膜,但由于陽極氧化工藝耗能大,而且電解質溶液污染嚴重,難以處理,使用其應用受到限制;第二類是化學轉化膜,即將金屬零件浸泡在一定組成的溶液中,在一定的溫度下依靠化學反應形成一層化學轉化膜,現(xiàn)在應用最廣泛的是鉻酸鹽化學氧化,但鉻酸鹽是一種致癌的毒性物質,世界環(huán)境保護組織已提出限制使用鉻酸鹽和其它含鉻酸鹽化合物;第三類為有機涂層,即在金屬表面涂覆一層有機涂層,以改善金屬的外觀和物理化學性能。近年來人們開始將稀土元素用在金屬表面的防腐技術。
稀土轉化膜成膜技術發(fā)展到今天,人們對各種成膜工藝進行了大量改進,膜的性能也得到了提高。目前稀土轉化膜技術主要是浸泡處理,這種工藝操作簡單、易于維護;但是它的弊端在于,長期浸泡工藝處理時間太長,所形成的膜層較薄且與基材的附著力較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現(xiàn)提供一種工藝簡單、防腐效果佳的金屬部件的表面防腐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金屬部件的表面防腐工藝,其創(chuàng)新點在于:經過脫脂、第一水洗、第一酸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表面調整工藝、第二酸洗、第四水洗和第五水洗步驟,所述具體步驟如下:
(1)脫脂:將600-800L的清水加入清水槽中,加溫至40℃;然后將20Kg的強堿型脫脂劑加入清水槽中,邊攪拌邊溶解,然后將加清水至1000L,加溫至55-60℃,將金屬部件放入清水槽中浸漬10-15min;
(2)第一水洗: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放入水洗槽中,所述水洗槽內為自來水,在常溫下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進入水洗槽中,浸漬1min;
(3)第一酸洗:將鹽酸與清水進行混合,制備得到酸洗液,將經過第一水洗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在酸洗液中浸漬10-20min,所述鹽酸濃度為30%;
(4)第二水洗:將酸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1min;
(5)第三水洗:將第二水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0.5min;
(6)表面調整工藝:將600-800L的清水放入處理槽中,常溫條件下使用攪拌機持續(xù)保持攪拌狀態(tài),將3kg的PL-VMA劑邊攪拌邊加入40℃的60L溫水中,成為漿狀后加入處理槽;然后將3kg的PL-VMB劑溶解于40℃的60L溫水中,然后加入處理槽;最后加清水至1000L,在常溫條件下,將第三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浸漬于處理槽中,所述浸漬時間為1min;
(7)第二酸洗:將600-800L的清水加入磷化槽中,然后加入140kg的磷酸錳類覆膜合成劑,繼續(xù)添加清水至1000L,攪拌均勻,進行升溫至66-71℃,放入增鐵物,10min后取出增鐵物,所述增鐵物為鋼絲棉或鋼鐵切削,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到0.5pt,達到后加熱至93-100℃,將上述金屬部件放入磷化槽內浸漬5-15min;
(8)第四水洗:將磷化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放于自來水水洗液中進行浸漬,所述浸漬的時間為0.5min;
(9)第五水洗:將經過第四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放于自來水中進行浸漬水洗,所述自來水的溫度為70-80℃,所述浸漬時間為0.5min。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7)中的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標的方法為:將用吸管吸取10ml磷化槽內的液體至燒杯內,加入5ml50%濃度的硫酸,用滴定液滴定0.18ml的過錳酸鉀,將加入硫酸和過錳酸鉀的藥液滴定到過錳酸鉀上,呈現(xiàn)淺桃色,10分鐘消失為止,則表示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達標。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fā)明操作簡單、工藝簡單、節(jié)能環(huán)保、無毒無害,并且通過增加表面調整工藝和磷化工藝,大大提高了金屬部件的抗腐效果,增加了金屬部件的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實施例1
一種金屬部件的表面防腐工藝,經過脫脂、第一水洗、第一酸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表面調整工藝、第二酸洗、第四水洗和第五水洗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1)脫脂:將600L的清水加入清水槽中,加溫至40℃;然后將20Kg的強堿型脫脂劑加入清水槽中,邊攪拌邊溶解,然后將加清水至1000L,加溫至55℃,將金屬部件放入清水槽中浸漬10min;
(2)第一水洗: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放入水洗槽中,水洗槽內為自來水,在常溫下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進入水洗槽中,浸漬1min;
(3)第一酸洗:將鹽酸與清水進行混合,制備得到酸洗液,將經過第一水洗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在酸洗液中浸漬10min,鹽酸濃度為30%;
(4)第二水洗:將酸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1min;
(5)第三水洗:將第二水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0.5min;
(6)表面調整工藝:將600L的清水放入處理槽中,常溫條件下使用攪拌機持續(xù)保持攪拌狀態(tài),將3kg的PL-VMA劑邊攪拌邊加入40℃的60L溫水中,成為漿狀后加入處理槽;然后將3kg的PL-VMB劑溶解于40℃的60L溫水中,然后加入處理槽;最后加清水至1000L,在常溫條件下,將第三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浸漬于處理槽中,浸漬時間為1min;
(7)第二酸洗:將600L的清水加入磷化槽中,然后加入140kg的磷酸錳類覆膜合成劑,繼續(xù)添加清水至1000L,攪拌均勻,進行升溫至66℃,放入增鐵物,10min后取出增鐵物,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到0.5pt,達到后加熱至93℃,將上述金屬部件放入磷化槽內浸漬5min;增鐵物為鋼絲棉或鋼鐵切削,鋼絲棉或鋼鐵切削通過先放入網中,將放有鋼絲棉或鋼鐵切削的網放入磷化槽中;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標的方法為:將用吸管吸取10ml磷化槽內的液體至燒杯內,加入5ml50%濃度的硫酸,用滴定液滴定0.18ml的過錳酸鉀,將加入硫酸和過錳酸鉀的藥液滴定到過錳酸鉀上,呈現(xiàn)淺桃色,10分鐘消失為止,則表示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達標;
(8)第四水洗:將磷化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放于自來水水洗液中進行浸漬,浸漬的時間為0.5min;
(9)第五水洗:將經過第四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放于自來水中進行浸漬水洗,自來水的溫度為70℃,浸漬時間為0.5min。
實施例2
一種金屬部件的表面防腐工藝,經過脫脂、第一水洗、第一酸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表面調整工藝、第二酸洗、第四水洗和第五水洗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1)脫脂:將800L的清水加入清水槽中,加溫至40℃;然后將20Kg的強堿型脫脂劑加入清水槽中,邊攪拌邊溶解,然后將加清水至1000L,加溫至60℃,將金屬部件放入清水槽中浸漬15min;
(2)第一水洗: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放入水洗槽中,水洗槽內為自來水,在常溫下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進入水洗槽中,浸漬1min;
(3)第一酸洗:將鹽酸與清水進行混合,制備得到酸洗液,將經過第一水洗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在酸洗液中浸漬20min,鹽酸濃度為30%;
(4)第二水洗:將酸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1min;
(5)第三水洗:將第二水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0.5min;
(6)表面調整工藝:將800L的清水放入處理槽中,常溫條件下使用攪拌機持續(xù)保持攪拌狀態(tài),將3kg的PL-VMA劑邊攪拌邊加入40℃的60L溫水中,成為漿狀后加入處理槽;然后將3kg的PL-VMB劑溶解于40℃的60L溫水中,然后加入處理槽;最后加清水至1000L,在常溫條件下,將第三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浸漬于處理槽中,浸漬時間為1min;
(7)第二酸洗:將800L的清水加入磷化槽中,然后加入140kg的磷酸錳類覆膜合成劑,繼續(xù)添加清水至1000L,攪拌均勻,進行升溫至71℃,放入增鐵物,10min后取出增鐵物,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到0.5pt,達到后加熱至100℃,將上述金屬部件放入磷化槽內浸漬15min;增鐵物為鋼絲棉或鋼鐵切削,鋼絲棉或鋼鐵切削通過先放入網中,將放有鋼絲棉或鋼鐵切削的網放入磷化槽中;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標的方法為:將用吸管吸取10ml磷化槽內的液體至燒杯內,加入5ml50%濃度的硫酸,用滴定液滴定0.18ml的過錳酸鉀,將加入硫酸和過錳酸鉀的藥液滴定到過錳酸鉀上,呈現(xiàn)淺桃色,10分鐘消失為止,則表示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達標;
(8)第四水洗:將磷化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放于自來水水洗液中進行浸漬,浸漬的時間為0.5min;
(9)第五水洗:將經過第四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放于自來水中進行浸漬水洗,自來水的溫度為80℃,浸漬時間為0.5min。
實施例3
一種金屬部件的表面防腐工藝,經過脫脂、第一水洗、第一酸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表面調整工藝、第二酸洗、第四水洗和第五水洗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1)脫脂:將700L的清水加入清水槽中,加溫至40℃;然后將20Kg的強堿型脫脂劑加入清水槽中,邊攪拌邊溶解,然后將加清水至1000L,加溫至57℃,將金屬部件放入清水槽中浸漬13min;
(2)第一水洗: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放入水洗槽中,水洗槽內為自來水,在常溫下將脫脂后的金屬部件進入水洗槽中,浸漬1min;
(3)第一酸洗:將鹽酸與清水進行混合,制備得到酸洗液,將經過第一水洗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在酸洗液中浸漬15min,鹽酸濃度為30%;
(4)第二水洗:將酸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1min;
(5)第三水洗:將第二水洗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浸漬于自來水中0.5min;
(6)表面調整工藝:將700L的清水放入處理槽中,常溫條件下使用攪拌機持續(xù)保持攪拌狀態(tài),將3kg的PL-VMA劑邊攪拌邊加入40℃的60L溫水中,成為漿狀后加入處理槽;然后將3kg的PL-VMB劑溶解于40℃的60L溫水中,然后加入處理槽;最后加清水至1000L,在常溫條件下,將第三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浸漬于處理槽中,浸漬時間為1min;
(7)第二酸洗:將700L的清水加入磷化槽中,然后加入140kg的磷酸錳類覆膜合成劑,繼續(xù)添加清水至1000L,攪拌均勻,進行升溫至68℃,放入增鐵物,10min后取出增鐵物,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到0.5pt,達到后加熱至96℃,將上述金屬部件放入磷化槽內浸漬10min;增鐵物為鋼絲棉或鋼鐵切削,鋼絲棉或鋼鐵切削通過先放入網中,將放有鋼絲棉或鋼鐵切削的網放入磷化槽中;檢測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是否達標的方法為:將用吸管吸取10ml磷化槽內的液體至燒杯內,加入5ml50%濃度的硫酸,用滴定液滴定0.18ml的過錳酸鉀,將加入硫酸和過錳酸鉀的藥液滴定到過錳酸鉀上,呈現(xiàn)淺桃色,10分鐘消失為止,則表示磷化槽內液體中的鐵分達標;
(8)第四水洗:將磷化后的金屬部件在常溫條件下放于自來水水洗液中進行浸漬,浸漬的時間為0.5min;
(9)第五水洗:將經過第四水洗后的金屬部件放于自來水中進行浸漬水洗,自來水的溫度為75℃,浸漬時間為0.5min。
本發(fā)明操作簡單、工藝簡單、節(jié)能環(huán)保、無毒無害,并且通過增加表面調整工藝和磷化工藝,大大提高了金屬部件的抗腐效果,增加了金屬部件的使用壽命。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技術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發(fā)明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