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晶圓的化學氣相沉淀腔。
背景技術:
低壓化學氣相沉淀是指將沉淀腔中抽成低壓狀態(tài),將反應氣體置入沉淀腔中,反應氣體擴散至沉淀腔中的晶圓表面,在晶圓表面附近的反應區(qū)發(fā)生反應形成薄膜。現(xiàn)有的低壓化學沉淀腔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反應氣體不能均勻的擴散至晶圓表面,導致形成的薄膜厚度不均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申請人進行研究及改進,提供一種低壓化學氣相沉淀腔,采用伸入式的導氣管導氣方式,提高反應氣體的擴散均勻性,提高薄膜的成型均勻度。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低壓化學氣相沉淀腔,包括腔體,所述腔體中內置有導氣管及支撐架,所述導氣管包括進氣主管及安裝于進氣主管上的多根導氣分管,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晶圓夾持頭,所述導氣分管置于上下相鄰的晶圓之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導氣分管的管壁及端部均設有通氣孔。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將反應氣體利用導氣分管導入至相鄰的晶圓之間,大大提高反應氣體的分散均勻性,進而提高成型薄膜的均勻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導氣分管的局部剖視圖。
圖中:1、腔體;2、支撐架;3、進氣主管;4、導氣分管;5、晶圓;6、通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低壓化學氣相沉淀腔,包括腔體1,腔體1中內置有導氣管及支撐架2,導氣管包括進氣主管3及安裝于進氣主管3上的多根導氣分管4,支撐架2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晶圓夾持頭,導氣分管4置于上下相鄰的晶圓5之間,導氣分管4的管壁及端部均設有通氣孔6。使用時,胸進氣主管3中通入反應氣體,反應氣體從導氣分管4的通氣孔6中導出至晶圓5之間,從而將反應氣體均勻地擴散至晶圓5的表面。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發(fā)明,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發(fā)明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特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