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干蝕刻領域,具體是干蝕刻清洗剝離防護液。
背景技術:
金屬蝕刻(etching)是將材料使用化學反應或物理撞擊作用而移除的技術。金屬蝕刻技術可以分為濕蝕刻(wet etching)和干蝕刻(dry etching)兩類。
通常所指金屬蝕刻也稱光化學金屬蝕刻(photochemical etching),指通過曝光制版、顯影后,將要金屬蝕刻區(qū)域的保護膜去除,在金屬蝕刻時接觸化學溶液,達到溶解腐蝕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鏤空成型的效果。最早可用來制造銅版、鋅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廣泛地被使用于減輕重量(Weight Reduction)儀器鑲板,銘牌及傳統(tǒng)加工法難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經過不斷改良和工藝設備發(fā)展,亦可以用于航空、機械、化學工業(yè)中電子薄片零件精密金屬蝕刻產品的加工,特別在半導體制程上,金屬蝕刻更是不可或缺的技術。
在鋁金屬干蝕刻的技術上,鋁金屬的表面損壞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工業(yè)上現在有幾種方式防止或減少鋁金屬的腐蝕,一是用溫和的材料做防護劑,但通常無法徹底清除殘余物質,二是用反腐劑,但通常的反腐劑材料是有毒性的,三是在清洗剝離過程中加PH控制材料減少腐蝕程度,但這樣處理程度就會比較復雜了。目前還沒有一種天然的化學產品 ,即可以達到防止或減少鋁金屬在干蝕刻過程中的腐蝕,又可以達到環(huán)保要求的干蝕刻清洗剝離專用的成分、生產工藝都比較簡單的防護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正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天然的化學產品,即可以達到防止或減少鋁金屬在干蝕刻過程中的腐蝕,又可以達到環(huán)保要求的干蝕刻清洗剝離專用的成分、生產工藝都比較簡單的防護產品。
干蝕刻清洗剝離防護液,主要由四烷基季胺、油酸、有機溶劑組成,其中,各組份之間的比例為四烷基季胺:油酸:有機溶劑=25~30:0.1~8:65~70。有機溶劑為兩種有機溶劑混合組成。有機溶劑為二甲基亞砜與二乙二醇丁醚混合組成。干蝕刻清洗剝離防護液的使用溫度為50℃~90℃。
本發(fā)明還提供干蝕刻清洗剝離防護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混合溶液,將四烷基季胺加入器皿,邊攪拌邊加入有機溶劑;2、添加油酸,在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油酸,然后通風攪拌30分鐘;3、將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經過0.2μm過濾。
本發(fā)明所述干蝕刻清洗剝離防護液的有益效果主要有:在干蝕刻清洗劑或剝離液中可以很簡單地消除或減少鋁金屬的腐蝕,而且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配方簡單,易混合,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溫度易控。
經試驗證明,將某些具有-COOH功能基團的其他有機酸取代本發(fā)明所述的油酸,雖然也能達到部分要求,但由于其來源及與金屬之間的結合等多方面原因,綜合性能比采用本發(fā)明所述油酸要稍差,因此,本發(fā)明選用油酸作為防護液主要成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將甲基亞砜:二乙二醇丁醚:四烷基季胺:油酸按50:20:28:2的比例準備好,先將甲基亞砜與二乙二醇丁醚制備成混合溶劑,充分混合后,在具有通風設備的非金屬單一材質混合槽中倒入四烷基季胺,然后將混合溶液邊攪拌邊加入,最后將油酸在通風攪拌的情況下加入混合槽,繼續(xù)通風攪拌30分鐘后,經0.2μm過濾后包裝待用。
經試驗,該干蝕刻清洗剝離防護液安全無毒,即可以達到防止或減少鋁金屬在干蝕刻過程中的腐蝕,又可以達到環(huán)保要求,同時配方簡單,易混合,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溫度易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