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澆注成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澆鑄氣缸體的缸孔芯砂型組件,用于澆鑄氣缸體的缸孔時使用。
背景技術:
用于澆鑄氣缸體的缸孔芯砂型組件采用多個缸孔芯砂型串聯(lián)而成。各個缸孔芯砂型的砂粒由粘連劑粘連后,再通過模具壓制成型。前一缸孔芯砂型與后一缸孔芯砂型通過圓柱體或類圓柱體定位。
上述結構存在的缺陷是:砂型制作時容易產(chǎn)生斷砂、粘砂等問題,采用圓柱體或類圓柱體定位,進行組芯和澆鑄過程中,定位偏差大,定位精度較低;另外,澆鑄過程中砂型易被鐵(鋼)水沖擊產(chǎn)生位移,從而澆鑄后缸體壁厚差較大,部分因此報廢,部分在發(fā)動機使用過程中造成局部過熱,產(chǎn)生缸孔磨損加劇、拉缸等問題,這樣就會使發(fā)動機的功率、扭矩下降,甚至出現(xiàn)嚴重安全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用于澆鑄氣缸體的缸孔芯砂型組件,提高組芯時的定位精度,避免斷砂、粘砂等引起產(chǎn)品質量缺陷,降低對砂芯制造的精度要求。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澆鑄氣缸體的缸孔芯砂型組件,包括首缸缸孔芯型砂、中間缸缸孔芯型砂和末缸缸孔芯型砂,所述首缸缸孔芯型砂的后端設置有圓錐形凸起,中間缸缸孔芯型砂的前端設置有圓錐形凹槽,中間缸缸孔芯型砂的后端設置有圓錐形凸起,末缸缸孔芯型砂的前端設置有圓錐形凹槽,所述圓錐形凹槽與圓錐形凸起的錐度匹配,前一缸孔芯型砂通過圓錐形凸起插入后一缸孔芯型砂的圓錐形凹槽內(nèi),前一缸孔芯型砂的后端面與后一缸孔芯型砂的前端面貼合,且圓錐形凸起的端面與圓錐形凹槽的底面之間有容砂間隙。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容砂間隙的深度為3-5mm,圓錐形凹槽與圓錐形凸起的錐度均為30~60°。優(yōu)化參數(shù),進一步提高成型產(chǎn)品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與傳統(tǒng)的圓柱形或類圓柱形定位結構相比,圓錐形定位結構增大了接觸面積,大大提高了定位精度及澆鑄過程中鐵(鋼)水對砂型的沖擊變形,降低對砂芯制造的精度要求,對于砂芯因為制造造成的定位精度問題能夠通過修整達到很高的定位精度,傳統(tǒng)結構制造精度低時,修模后定位精度差,甚至只能做報廢處理,具有很好的技術及經(jīng)濟效果;
(2)很好地避免由于砂芯定位及澆鑄過程中鐵(鋼)水沖擊造成的鑄造零部件偏差問題,保證鑄造合格率及產(chǎn)品良品率,通過很小的改動就很好地解決了現(xiàn)有結構存在的大問題;
(3)砂型組芯和澆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斷砂,落入容砂間隙內(nèi),進一步提高了成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澆鑄氣缸體的缸孔芯砂型組件,由首缸缸孔芯型砂1、中間缸缸孔芯型砂2和末缸缸孔芯型砂3,中間缸缸孔芯型砂2的數(shù)量根據(jù)成型產(chǎn)品確定。缸孔芯砂型的砂粒由粘連劑粘連后,再通過模具壓制成型。各個缸孔芯砂型串聯(lián)組裝構成缸孔芯砂型組件。
首缸缸孔芯型砂1的后端設置有圓錐形凸起a,中間缸缸孔芯型砂2的前端設置有圓錐形凹槽b,中間缸缸孔芯型砂2的后端設置有圓錐形凸起a,末缸缸孔芯型砂3的前端設置有圓錐形凹槽b。圓錐形凹槽b與圓錐形凸起a的錐度匹配,前一缸孔芯型砂通過圓錐形凸起a插入后一缸孔芯型砂的圓錐形凹槽b內(nèi),前一缸孔芯型砂的后端面與后一缸孔芯型砂的前端面貼合,且圓錐形凸起a的端面與圓錐形凹槽b的底面之間有容砂間隙c。
最好是,容砂間隙c的深度為3-5mm,依據(jù)砂芯結構及強度選擇角度。圓錐形凹槽b與圓錐形凸起a的錐度均為30~60°,依據(jù)砂芯緊實度及鑄造所要求的精度確定。
前一缸孔芯型砂與后一缸孔芯型砂的定位長度可以根據(jù)實際缸孔砂芯大小調整,只要滿足定位要求及砂芯強度不受影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