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倒角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倒角設備需要手動上料定位,使用起來相當麻煩,且加工效率較低,加工精度不好保證,需要人工上料加工,操作過程存在危險,亟需一種自動倒角設備改變現(xiàn)狀。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倒角加工設備,以自動上料夾緊,完成倒角加工。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倒角加工設備,包括機架、加工平臺、送料轉盤、送料機構、倒角機構,所述加工平臺滑動連接在機架上,所述送料轉盤轉動連接在加工平臺上,所述送料機構連接在機架上,所述倒角機構連接在機架上;
所述送料轉盤包括分度盤、送料盤、第一氣缸、連接臂和撥叉,所述分度盤轉動連接在加工平臺上,所述送料盤連接在分度盤上部,所述分度盤的外圈均勻的設置有卡槽,所述送料盤外圈均勻設置有工件加工槽,所述第一氣缸鉸接在加工平臺上,所述連接臂鉸接在加工平臺上,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在連接臂上能夠使連接臂擺動,所述撥叉鉸接在連接臂上,并且撥叉的一端位于分度盤上的卡槽內,所述撥叉上連接有彈簧,使撥叉能夠壓緊抵在卡槽內;
所述倒角機構包括電機,倒角刀具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連接在機架上,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加工平臺,所述電機傾斜設置在加工平臺上方,所述電機輸出軸連接倒角刀具;
所述送料轉盤側面設有第五氣缸,所述第五氣缸固定在加工平臺上,所述第五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壓緊塊。
進一步的,所述送料機構包括第三氣缸、第四氣缸、第一導軌、第一滑塊、第二導軌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與機架相連,所述第三氣缸豎直設置,固定在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滑塊滑動連接在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一導軌與第三氣缸平行設置;所述第二滑塊與第三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所述第二滑塊與第一導軌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滑塊滑動連接在第二導軌上,所述第四氣缸水平設置,固定在第二滑塊上,所述第二導軌與第四氣缸平行設置,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第二導軌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夾料抓手。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臂的一端與第一氣缸的活塞桿鉸接,所述撥叉鉸接在連接臂的另一端,所述連接臂中部鉸接在加工平臺上。
進一步的,所述撥叉的中部鉸接在連接臂上,所述撥叉的一端位于分度盤上的卡槽內,撥叉的另一端通過彈簧與連接臂相連,所述彈簧為拉簧。
進一步的,所述分度盤下面設有齒輪,在第五氣缸相對的一側設有第六氣缸,所述第六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固定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塊前端設有與齒輪嚙合的齒狀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塊通過第四滑塊連接在第六氣缸的活塞桿上,所述第四滑塊滑動連接在第四導軌上,所述第四導軌與第六氣缸平行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壓緊塊通過第三滑塊連接在第五氣缸的活塞桿上,所述第三滑塊滑動連接在第三導軌上,所述第三導軌與第五氣缸平行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在加工平臺上傾斜45°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卡槽為齒形,卡槽的一側壁與分度盤的邊緣夾角為70°~110°,另一側壁與分度盤的邊緣夾角為130°~160°。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倒角加工設備具有以下優(yōu)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倒角加工設備可以通過送料機構將待加工的零件碼放到送料盤的工件加工槽內,隨著送料盤的轉動,依次加工工件加工槽內的零件,實現(xiàn)自動上料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加工精度。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倒角加工設備在倒角加工時對送料盤及送料盤上的零件進行固定,防止送料盤抖動,使倒角精度提高。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從A方向投影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機架,2-加工平臺,3-第五氣缸,4-第三滑塊,5-壓緊塊,6-電機,7-倒角刀具,8-送料盤,9-送料機構,901-第一滑塊,902-第三氣缸,903-第一導軌,904-第二導軌,905-第四氣缸,906-第二滑塊,907-連接板,908-夾料抓手,10-分度盤,11-齒輪,12-固定塊,13-第四滑塊,14-第六氣缸,15-第四導軌,16-第三導軌,17-卡槽,18-彈簧,19-撥叉,20-連接臂,21-第一氣缸,22-第二氣缸,23-工件加工槽。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倒角加工設備,包括機架1、加工平臺2、送料轉盤、送料機構9、倒角機構,所述加工平臺2滑動連接在機架1上,所述送料轉盤轉動連接在加工平臺2上,所述送料機構9連接在機架1上,所述倒角機構連接在機架1上;所述送料轉盤包括分度盤10、送料盤8、第一氣缸21、連接臂20和撥叉19,所述分度盤10轉動連接在加工平臺2上,所述送料盤8連接在分度盤10上部,所述分度盤10的外圈均勻的設置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為齒形,卡槽17的一側壁與分度盤10的邊緣夾角為70°~110°,另一側壁與分度盤10的邊緣夾角為130°~160°,所述送料盤8外圈均勻設置有工件加工槽23,所述第一氣缸21鉸接在加工平臺2上,所述連接臂20鉸接在加工平臺2上,所述第一氣缸21的活塞桿鉸接在連接臂20上能夠使連接臂20擺動,所述連接臂20的一端與第一氣缸21的活塞桿鉸接,所述撥叉19鉸接在連接臂20的另一端,所述連接臂20中部鉸接在加工平臺2上,所述撥叉19的中部鉸接在連接臂20上,所述撥叉19的一端位于分度盤10上的卡槽17內,撥叉19的另一端通過彈簧18與連接臂20相連,所述彈簧18為拉簧,使撥叉19能夠壓緊抵在卡槽17內。所述送料轉盤側面設有第五氣缸3,所述第五氣缸3固定在加工平臺2上,所述第五氣缸3的活塞桿連接壓緊塊5,所述壓緊塊5通過第三滑塊4連接在第五氣缸3的活塞桿上,所述第三滑塊4滑動連接在第三導軌16上,所述第三導軌16與第五氣缸3平行設置。所述倒角機構包括電機6,倒角刀具7和第二氣缸22,所述第二氣缸22連接在機架1上,所述第二氣缸22的活塞桿連接加工平臺2,所述電機6傾斜45°設置在加工平臺2上方,所述電機6輸出軸連接倒角刀具7。所述送料機構9包括第三氣缸902、第四氣缸905、第一導軌903、第一滑塊901、第二導軌904和第二滑塊906,所述第一滑塊901與機架1相連,所述第三氣缸902豎直設置,固定在第一滑塊901上,所述第一滑塊901滑動連接在第一導軌903上,所述第一導軌903與第三氣缸902平行設置;所述第二滑塊906與第三氣缸902的活塞桿相連,所述第二滑塊906與第一導軌903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滑塊906滑動連接在第二導軌904上,所述第四氣缸905水平設置,固定在第二滑塊906上,所述第二導軌904與第四氣缸905平行設置,所述第四氣缸905的活塞桿上設有連接板907,所述連接板907與第二導軌904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板907上設有夾料抓手908。所述分度盤10下面設有齒輪11,在第五氣缸3相對的一側設有第六氣缸14,所述第六氣缸14的活塞桿連接固定塊12,所述固定塊12通過第四滑塊13連接在第六氣缸14的活塞桿上,所述第四滑塊13滑動連接在第四導軌15上,所述第四導軌15與第六氣缸14平行設置,所述固定塊12前端設有與齒輪11嚙合的齒狀凹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倒角加工設備工作過程如下:打開電源后電機6帶動倒角刀具7轉動,第三氣缸902和第四氣缸905的活塞桿縮回,夾料抓手908在擺放整齊的零件中夾取一件,然后第三氣缸902和第四氣缸905的活塞桿伸出,將夾取的零件剛在送料盤8的工件加工槽23中,然后第三氣缸902和第四氣缸905的活塞桿縮回,第一氣缸21的活塞桿伸出,使連接臂20逆時針轉動,撥叉19撥動分度盤10順時針轉動,送料盤8上的工件加工槽23隨分度盤10轉過一個固定角度,第一氣缸21的活塞桿縮回時,連接臂20順時針轉動,撥叉19退出前一個卡槽17,進入下一個卡槽17內,第五氣缸3和第六氣缸14的活塞桿伸出,第五氣缸3使壓緊塊5壓在待加工的零件上,第六氣缸14使固定塊12卡在齒輪11上,然后第二氣缸22的活塞桿伸出,使待加工零件從旋轉的倒角刀具7下經過,完成倒角加工,之后第二氣缸22縮回,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倒角過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