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件技術領域,具體為澆鑄用平臺。
背景技術:
澆鑄通過加熱使金屬由固態(tài)轉變?yōu)橐后w,并通過冶金反應去除金屬液中的雜質,使其溫度和成分達到規(guī)定要求的過程和操作成為熔煉?,F有技術中,澆鑄領域還很難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生產,尤其是在澆鑄過程中,一直是由兩名員工密切配合。因此,要求員工經驗豐富,技術全面,同時對員工的體力消耗過大,勞動效率低,并容易出現澆鑄量不足,再補充澆鑄后同原澆鑄出現夾層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其次,在澆鑄過程中,雜質沉淀,溫度降低,不能保證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澆鑄用平臺,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對員工的體力消耗過大,勞動效率低,并容易出現澆鑄量不足,再補充澆鑄后同原澆鑄出現夾層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在澆鑄過程中,雜質沉淀,溫度降低,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澆鑄用平臺,包括滾輪、底板、振動裝置、澆鑄出料口、溫度表、加熱層、澆鑄箱、澆鑄進料口、減震裝置、頂塊、把手、保護壁、支撐桿和蓄電池,所述底板的底部設有滾輪,所述振動裝置位于澆鑄箱和底板之間的保護壁的內部,所述澆鑄出料口設置在澆鑄箱的外壁斜面底部,且澆鑄進料口設置在澆鑄箱的外壁上部,所述澆鑄箱有兩個,且兩個澆鑄箱設置在頂塊的左右兩側,澆鑄箱的底部設有加熱層,所述溫度表設置在澆鑄箱外壁底斜面上,所述支撐桿設置在底板和頂塊之間,所述把手位于底板的左右兩側,所述蓄電池位于支撐桿的兩側。
優(yōu)選的,所述澆鑄箱有兩個,且兩個澆鑄箱呈傾斜設置在頂塊的左右兩側。
優(yōu)選的,所述振動裝置有兩個,且每個振動裝置中設有兩個減震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澆鑄箱的底部設有加熱層,由蓄電池提供電能,能量轉換器轉換能量提供加熱層供熱。
優(yōu)選的,所述把手位于底板的左右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澆鑄用平臺設有兩個澆鑄箱同時設有滾輪,減少了工作人員的體力消耗,提高勞動效率,在澆鑄過程中,加熱層加熱,振動裝置振動澆鑄箱,使得雜質沉淀,保證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彈本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滾輪1、底板2、振動裝置3、澆鑄出料口4、溫度表5、加熱層6、澆鑄箱7、澆鑄進料口8、減震裝置9、頂塊10、把手11、保護壁12、支撐桿13、蓄電池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澆鑄用平臺,包括滾輪1、底板2、振動裝置3、澆鑄出料口4、溫度表5、加熱層6、澆鑄箱7、澆鑄進料口8、減震裝置9、頂塊10、把手11、保護壁12、支撐桿13和蓄電池14,所述底板2的底部設有滾輪1,所述振動裝置3位于澆鑄箱7和底板2之間的保護壁12的內部,所述澆鑄出料口4設置在澆鑄箱7的外壁斜面底部,且澆鑄進料口8設置在澆鑄箱7的外壁上部,所述澆鑄箱7有兩個,且兩個澆鑄箱7設置在頂塊10的左右兩側,澆鑄箱7的底部設有加熱層6,所述溫度表5設置在澆鑄箱7外壁底斜面上,所述支撐桿13設置在底板2和頂塊10之間,所述把手11位于底板2的左右兩側,所述蓄電池14位于支撐桿13的兩側。
所述澆鑄箱7有兩個,且兩個澆鑄箱7呈傾斜設置在頂塊10的左右兩側。
所述振動裝置3有兩個,且每個振動裝置3中設有兩個減震裝置9。
所述澆鑄箱7的底部設有加熱層6,由蓄電池14提供電能,能量轉換器轉換能量提供加熱層6供熱。
所述把手11位于底板2的左右兩側。
工作原理:底板2的底部設有滾輪1,方便澆鑄時運輸液體金屬,減少了工作人員的體力消耗,提高勞動效率。振動裝置3位于澆鑄箱7和底板2之間的保護壁12的內部,振動裝置3的振動使得雜質迅速沉淀,減少成品分層。澆鑄箱7的底部設有加熱層6,溫度表5設置在澆鑄箱7外壁底斜面上,由蓄電池14提供電能,能量轉換器轉換能量提供加熱層6供熱,澆鑄過程中保持恒定的溫度,保證產品質量。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