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墻壁打磨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708103閱讀:295來源:國知局
一種墻壁打磨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墻壁打磨裝置,包括底板、握持裝置、移動板、定位裝置、氣缸裝置及打磨結(jié)構(gòu),底板上設(shè)有第一支撐塊、第一滾輪,握持裝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斜桿、第二支架、第一橫桿、握持環(huán)、第二斜桿及第一彈簧,移動板上設(shè)有第一支撐桿、第二滾輪、第一鋸齒、第二支撐桿、第二鋸齒、第二彈簧、第三彈簧及回收箱,定位裝置包括第三支撐桿、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及第二橫桿,氣缸裝置包括氣缸、推動桿、第三橫桿、第四橫桿、第一豎桿、第四彈簧,打磨結(jié)構(gòu)包括第二豎桿、固定塊、打磨塊、連接塊、第一連接架、第二連接架及第五彈簧,本發(fā)明能夠?qū)Ρ谶M行快速的打磨,打磨效率高,并且可以將墻壁打磨的較為平整。
【專利說明】
一種墻壁打磨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機械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墻壁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現(xiàn)階段在建筑時,由于新建成的墻壁或者上過膩子的墻壁表面出現(xiàn)毛糙,因此需要對墻壁進行打磨,傳統(tǒng)打磨墻壁,大都采用小型的手持墻壁打磨器或者手持砂紙進行打磨,這兩種方法存在打磨效率過低的情況,并且打磨的墻壁不夠平整,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操作,長此以往,給建筑行業(yè)的工作人員帶來了工作難度,費時費力。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shù)方案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的墻壁打磨裝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墻壁打磨裝置,所述墻壁打磨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側(cè)的握持裝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移動板、位于所述移動板上方的定位裝置、位于所述定位裝置右側(cè)的氣缸裝置及位于所述氣缸裝置上方的打磨結(jié)構(gòu),所述底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所述握持裝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側(cè)的第一斜桿、位于所述第一斜桿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側(cè)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側(cè)的握持環(huán)、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上方的第二斜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下方的第一彈簧,所述移動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側(cè)的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之間的第二滾輪、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滾輪上的第一鋸齒、位于所述第二滾輪下方的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移動板下表面的第二鋸齒、位于所述移動板左側(cè)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右側(cè)的第三彈簧及位于所述第三彈簧右側(cè)的回收箱,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三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左側(cè)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下方的第二定位架及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架上的第二橫桿,所述氣缸裝置包括氣缸、位于所述氣缸上方的推動桿、位于所述推動桿上方的第三橫桿、位于所述第三橫桿下方的第四橫桿、位于所述第四橫桿左側(cè)的第一豎桿、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下方的第四彈簧,所述打磨結(jié)構(gòu)包括第二豎桿、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上方的固定塊、位于所述固定塊右側(cè)的打磨塊、設(shè)置于所述固定塊上的連接塊、位于所述固定塊左側(cè)的第一連接架、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架左側(cè)的第二連接架及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下方的第五彈簧。
[0006]所述第一支撐塊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撐塊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設(shè)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zhuǎn)連接。
[0007]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0008]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握持環(huán)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握持環(huán)的兩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
[0009]所述第一支撐桿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表面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與所述第二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一鋸齒設(shè)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滾輪上,所述第一鋸齒與所述第二滾輪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鋸齒設(shè)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移動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鋸齒與所述移動板固定連接。
[0010]所述第二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移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三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右端與所述回收箱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回收箱的上表面與所述移動板的下表面滑動連接。
[0011]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頂靠在所述第一橫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架與所述第一橫桿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架的另一端頂靠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定位架與所述第一支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滑動連接。
[0012]所述氣缸的下表面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呈長方體,所述推動桿豎直放置,所述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四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貫穿所述第四橫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
[0013]所述第二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橫桿及第四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二豎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上方的上下兩個,所述固定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的上端與位于下方的固定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連接塊位于所述固定塊之間,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固定塊固定連接,所述打磨塊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固定塊的右側(cè),所述打磨塊呈長方體,所述打磨塊的左表面與所述固定塊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連接架的端部與所述固定塊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架呈L型,所述第二連接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14]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墻壁打磨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能夠?qū)Ρ谶M行快速的打磨,打磨效率高,并且可以將墻壁打磨的較為平整,在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的同時,可以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節(jié)約時間成本。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墻壁打磨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墻壁打磨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墻壁打磨裝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左側(cè)的握持裝置2、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移動板3、位于所述移動板3上方的定位裝置4、位于所述定位裝置4右側(cè)的氣缸裝置5及位于所述氣缸裝置5上方的打磨結(jié)構(gòu)6。
[0017]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長方體,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11下方的第一滾輪12。所述第一支撐塊11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下表面設(shè)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半圓柱體狀。所述第一滾輪12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12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11軸轉(zhuǎn)連接。
[0018]如圖1所示,所述握持裝置2包括第一支架2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左側(cè)的第一斜桿22、位于所述第一斜桿22上方的第二支架23、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3右側(cè)的第一橫桿24、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3左側(cè)的握持環(huán)25、位于所述第一橫桿24上方的第二斜桿26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桿24下方的第一彈簧27。所述第一支架21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一端與所述底板I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位于所述底板I的上方。所述第一斜桿22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22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22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3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3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橫桿24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24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24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23固定連接。所述握持環(huán)25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握持環(huán)25的兩端與所述第二支架2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26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26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2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26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桿2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27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彈簧27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23固定連接。
[0019]如圖1所示,所述移動板3呈長方體,所述移動板3水平放置,所述移動板3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21滑動連接,所述移動板3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側(cè)的的第一支撐桿3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31之間的第二滾輪32、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滾輪32上的第一鋸齒33、位于所述第二滾輪32下方的第二支撐桿34、位于所述移動板3下表面的第二鋸齒35、位于所述移動板3左側(cè)的第二彈簧36、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1右側(cè)的第三彈簧38及位于所述第三彈簧38右側(cè)的回收箱37。所述第一支撐桿31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撐桿3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31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3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31的上表面與所述支撐板3的下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34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34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34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32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32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4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滾輪32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撐桿34上旋轉(zhuǎn),所述第二滾輪32與電機連接。所述第一鋸齒33設(shè)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滾輪32上,所述第一鋸齒33與所述第二滾輪3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鋸齒35設(shè)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移動板3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鋸齒35與所述移動板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6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36的右端與所述移動板3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6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38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38呈水平狀,所述第三彈簧38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3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38的右端與所述回收箱37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回收箱37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37放置在所述底板I上,所述回收箱37的上表面與所述移動板3的下表面滑動連接,使得所述回收箱37可以左右移動。
[0020]如圖1所示,所述定位裝置4包括第三支撐桿41、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41左側(cè)的第一定位架4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42下方的第二定位架44及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架44上的第二橫桿45。所述第三支撐桿41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41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41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2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42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4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2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頂靠在所述第一橫桿24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架42與所述第一橫桿24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架44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架44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4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架44的另一端頂靠在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定位架44與所述第一支架21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橫桿24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定位架44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27的右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架4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45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4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45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4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45的左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架4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45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
[0021]如圖1所示,所述氣缸裝置5包括氣缸51、位于所述氣缸51上方的推動桿52、位于所述推動桿52上方的第三橫桿53、位于所述第三橫桿53下方的第四橫桿54、位于所述第四橫桿54左側(cè)的第一豎桿55、位于所述第一豎桿55下方的第四彈簧56。所述氣缸51的下表面與所述移動板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52呈長方體,所述推動桿52豎直放置,所述推動桿52的下端與所述氣缸51連接,使得所述氣缸51帶動所述推動桿52上下移動,所述推動桿52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5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53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53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41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豎桿55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55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55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5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55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41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彈簧56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56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56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56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桿55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54呈長方體,所述第四橫桿54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54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55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52貫穿所述第四橫桿54的上下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
[0022]如圖1所示,所述打磨結(jié)構(gòu)6包括第二豎桿61、位于所述第二豎桿61上方的固定塊62、位于所述固定塊62右側(cè)的打磨塊63、設(shè)置于所述固定塊上的連接塊64、位于所述固定塊62左側(cè)的第一連接架65、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架65左側(cè)的第二連接架66及位于所述第二豎桿61下方的第五彈簧。所述第二豎桿61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61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橫桿53及第四橫桿54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6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二豎桿6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62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豎桿61上方的上下兩個,所述固定塊62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61的上端與位于下方的固定塊6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64呈長方體,所述連接塊64位于所述固定塊62之間,所述連接塊64與所述固定塊62固定連接。所述打磨塊63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固定塊62的右側(cè),所述打磨塊63呈長方體,所述打磨塊63的左表面與所述固定塊6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架65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連接架65的端部與所述固定塊62的左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固定塊62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連接架66呈L型,所述第二連接架66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架65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架6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橫桿5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23]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墻壁打磨裝置使用時,首先握住握持環(huán)25,將其移動到墻壁前,然后啟動電機,使得第二滾輪32旋轉(zhuǎn),通過第一鋸齒33及第二鋸齒35的相互配合,使得移動板3向右移動,直至移動板3的右端頂靠在墻壁上,此時打磨塊63與墻壁接觸,并且回收箱37的右表面頂靠在墻壁上,然后啟動氣缸51,使得推動桿52帶動第三橫桿53及第四橫桿54向上移動,通過第二豎桿61向上移動,帶動所述固定塊62可以不斷的上下移動,并且?guī)哟蚰K63不斷的上下移動,從而可以對墻壁進行上下方向的打磨,當打磨完畢后,關(guān)閉電機,使得第二滾輪32不再旋轉(zhuǎn),此時移動板3在第一彈簧27及第二彈簧36的作用下恢復(fù)到初始位置。至此,本發(fā)明墻壁打磨裝置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yīng)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yīng)以所述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quán)項】
1.一種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墻壁打磨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側(cè)的握持裝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移動板、位于所述移動板上方的定位裝置、位于所述定位裝置右側(cè)的氣缸裝置及位于所述氣缸裝置上方的打磨結(jié)構(gòu),所述底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所述握持裝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側(cè)的第一斜桿、位于所述第一斜桿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側(cè)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側(cè)的握持環(huán)、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上方的第二斜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下方的第一彈簧,所述移動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側(cè)的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之間的第二滾輪、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滾輪上的第一鋸齒、位于所述第二滾輪下方的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移動板下表面的第二鋸齒、位于所述移動板左側(cè)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右側(cè)的第三彈簧及位于所述第三彈簧右側(cè)的回收箱,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三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左側(cè)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下方的第二定位架及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架上的第二橫桿,所述氣缸裝置包括氣缸、位于所述氣缸上方的推動桿、位于所述推動桿上方的第三橫桿、位于所述第三橫桿下方的第四橫桿、位于所述第四橫桿左側(cè)的第一豎桿、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下方的第四彈簧,所述打磨結(jié)構(gòu)包括第二豎桿、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上方的固定塊、位于所述固定塊右側(cè)的打磨塊、設(shè)置于所述固定塊上的連接塊、位于所述固定塊左側(cè)的第一連接架、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架左側(cè)的第二連接架及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下方的第五彈簧。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塊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撐塊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設(shè)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zhuǎn)連接。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握持環(huán)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握持環(huán)的兩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表面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與所述第二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一鋸齒設(shè)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滾輪上,所述第一鋸齒與所述第二滾輪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鋸齒設(shè)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移動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鋸齒與所述移動板固定連接。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移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三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右端與所述回收箱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回收箱的上表面與所述移動板的下表面滑動連接。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頂靠在所述第一橫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架與所述第一橫桿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架的另一端頂靠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定位架與所述第一支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滑動連接。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的下表面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呈長方體,所述推動桿豎直放置,所述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四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貫穿所述第四橫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墻壁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橫桿及第四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二豎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上方的上下兩個,所述固定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的上端與位于下方的固定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連接塊位于所述固定塊之間,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固定塊固定連接,所述打磨塊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固定塊的右側(cè),所述打磨塊呈長方體,所述打磨塊的左表面與所述固定塊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連接架的端部與所述固定塊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架呈L型,所述第二連接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B24B7/18GK106078388SQ201610456390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2日
【發(fā)明人】莊艷萍
【申請人】莊艷萍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正宁县| 灵璧县| 田东县| 南华县| 赤壁市| 宜春市| 额尔古纳市| 霍山县| 游戏| 镇康县| 额济纳旗| 分宜县| 蕲春县| 玛纳斯县| 改则县| 华池县| 铁岭市| 苏尼特右旗| 商南县| 太康县| 定陶县| 温州市| 连南| 平顶山市| 玉环县| 罗源县| 色达县| 溧水县| 南华县| 丰原市| 铁岭县| 榆林市| 平安县| 贡觉县| 岗巴县| 奎屯市| 安陆市| 图们市| 双峰县| 孙吴县|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