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設置于中間包內鋼水落點正下方的湍流器的防漂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鋼鐵冶金行業(yè)進行生產時,在連鑄中的中間包冶金過程,具有防止鋼水二次氧化和吸氣、改善鋼水流動狀態(tài)、防止卷渣和促進夾雜物上浮的優(yōu)點,并且能夠微調鋼水成分、控制夾雜物形態(tài)和精確控制鋼水過熱度,從而提高連鑄作業(yè)率,改善鑄坯質量。
[0003]然而,隨著連鑄技術的發(fā)展,鋼廠對中間包的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順利進行澆鋼、以及如何提高鋼坯質量和拉坯速率成為連鑄生產中要不斷攻克的關鍵問題。
[0004]現(xiàn)階段的生產中,針對以上問題,分析得到如下原因:中間包內鋼水停留時間過短,使得夾渣物不能充分上浮隨水口流出,從而影響了鋼坯的質量,同時縮短了水口的壽命;中間包內鋼水落點位置對鋼水對中間包包底及沖擊區(qū)側壁工作襯沖刷嚴重,使得中間包的壽命降低。
[0005]隨著鋼廠對中間包壽命要求的提高及對鋼水潔凈程度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鋼廠在中間包內采用了湍流器裝置,以減緩鋼水對中間包包底和沖擊區(qū)側壁工作層的沖刷,并且湍流器可以通過改善中間包內流場,達到增加鋼水在中間包內停留時間的目的,從而在提高壽命的同時達到了潔凈鋼水的作用;但是隨著湍流器的大面積推廣,其漂浮問題也日益受到了鋼廠的重視。
[0006]因此,針對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種中間包湍流器方漂浮裝置,解決在澆鋼過程中,湍流器的外表面受到鋼液的浮力,致使湍流器容易漂浮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8]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間包湍流器方漂浮裝置,解決在澆鋼過程中,湍流器的外表面受到鋼液的浮力,致使湍流器容易漂浮的問題。
[0009]( 二 )技術方案
[0010]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包括安裝于中間包工作層及湍流器之間的內襯護板,內襯護板的外壁與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貼合,內襯護板內壁的底部開有與湍流器對應的凹槽,湍流器為長方體結構,其上沿高度方向設有矩形通孔,湍流器位于中間包內底面的沖擊區(qū),且湍流器嵌設于凹槽中。
[0011]優(yōu)選的,前述內襯護板為由三個厚度相同的側板組成的“匚”型結構。
[0012]優(yōu)選的,前述凹槽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均與湍流器的尺寸相同。
[0013]優(yōu)選的,前述凹槽底面的寬度為內襯護板頂部厚度的一半。
[0014]優(yōu)選的,前述內襯護板底部的厚度和湍流器與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間的距離長度相同。
[0015]優(yōu)選的,前述內襯護板分別通過鎂質涂抹料與湍流器和中間包工作層固定。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1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采用在中間包工作層及湍流器之間設置內襯護板的形式,且內襯護板由于設有凹槽,使得上下形成兩種不同厚度,厚度過渡部分有為凹槽底面,通過凹槽底面壓在湍流器頂面的邊緣位置,使其達到固定的目的,防止湍流器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漂浮現(xiàn)象。
[0019]本實用新型由于湍流器對鋼水的上揚作用,降低了鋼水對中間包沖擊區(qū)包壁耐火材料的直接沖刷,減緩了其侵蝕速度;同時,通過內襯護板自身的厚度,內襯護板完全填充湍流器和中間包工作層之間的空隙,可以有效防止鋼水與中間包沖擊區(qū)工作層耐火材料直接接觸,減緩其侵蝕速度;綜上所述,可以有效地達到保護中間包沖擊區(qū)工作層的目的,從而增加了中間包的使用壽命及使用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湍流器防漂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湍流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內襯護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內襯護板;2:瑞流器;3:凹槽;4:矩形通孔;5:凹槽底面;lh:內襯護板的高度;lw:內側護板頂部的厚度;3a:凹槽的長度;3b:凹槽的寬度;3h:凹槽的高度;3w:內側護板底部的厚度;5w:凹槽底面的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實施例一
[002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包括安裝于中間包工作層及湍流器2之間的內襯護板I。
[0027]如圖2所示,湍流器2為長方體結構,其上沿高度方向設有矩形通孔4。其中,湍流器2外形形狀的長方體結構底面的長和寬分別與矩形通4孔底面的長和寬相對應,使矩形通孔4各邊與湍流器2的各邊之間的距離相同。
[0028]如圖3所示,內襯護板I為由三個厚度相同的側板組成的“匚”型結構,內襯護板I的外壁與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貼合,內襯護板I內壁的底部開有與湍流器2對應的凹槽3,湍流器2位于中間包內底面的沖擊區(qū),且湍流器2嵌設于凹槽3中。內襯護板I完全填充湍流器2與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之間的空間,使鋼水無法直接接觸該部分的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
[0029]凹槽3的長度3a、寬度3b和高度3h均與湍流器2的尺寸相同,凹槽底面5的寬度5w為內襯護板頂部的厚度Iw的一半,內襯護板底部的厚度3w和瑞流器2與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間的距離長度相同,內襯護板的高度Ih高于澆鋼時鋼水液面的高度,該高度可以為高于澆鋼時鋼水液面以上的任意高度,只要能滿足防止鋼水之間接觸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的要求即可。
[0030]內襯護板I分別通過鎂質涂抹料與湍流器2和中間包工作層固定。鎂質涂抹料具有施工時有良好的涂抹性和附著性,在使用過程中不開裂不剝落、耐鋼水沖刷性好和抗渣侵蝕性好,并且使用后的殘余涂抹層易于清除等優(yōu)點。
[0031 ] 使用時,先將湍流器2放置于中間包底部的沖擊區(qū)內,即中間包鋼水入水口的正下方,將湍流器2居中放正,并且在四周預留好與內襯護板I厚度匹配的空隙,待湍流器2放置合適后沿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放入內襯護板I,將內襯護板I的凹槽底面5壓在湍流器2頂面的邊緣處位置,從而可以防止湍流器2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漂浮現(xiàn)象,放好內襯護板I后,將湍流器2、內襯護板I及中間包沖擊區(qū)工作層靠實,然后再把內襯護板I與湍流器2、中間包工作層內壁之間縫隙用鎂質涂抹料填實抹平。
[0032]本實施例提供的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其結構簡單,施工方便,適合批量生產。
[003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包括安裝于中間包工作層及湍流器(2)之間的內襯護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護板(I)的外壁與所述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貼合,所述內襯護板(I)內壁的底部開有與所述湍流器(2)對應的凹槽(3),所述湍流器(20)為長方體結構,其上沿高度方向設有矩形通孔(4),所述湍流器(20)位于中間包內底面的沖擊區(qū),且所述湍流器(2)嵌設于所述凹槽(3)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護板(I)為由三個厚度相同的側板組成的“匚”型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長度(3a)、寬度(3b)和高度(3h)均與所述湍流器(2)的尺寸相同。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5)的寬度(5w)為所述內襯護板(I)頂部的厚度(Iw)的一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護板(I)底部的厚度(3w)和湍流器(2)與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間的距離長度相同。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護板(I)分別通過鎂質涂抹料與湍流器(2)和中間包工作層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包括安裝于中間包工作層及湍流器之間的內襯護板,內襯護板的外壁與中間包工作層的內壁貼合,內襯護板內壁的底部開有與湍流器對應的凹槽,湍流器為長方體結構,其上沿高度方向設有矩形通孔,湍流器位于中間包內底面的沖擊區(qū),且湍流器嵌設于凹槽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間包湍流器防漂浮裝置,解決了在澆鋼過程中,湍流器的外表面受到鋼液的浮力,致使湍流器容易漂浮的問題。
【IPC分類】B22D41-00
【公開號】CN204381350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67704
【發(fā)明人】黃健, 胡玲軍, 徐雙, 王恒, 郭麗君, 劉麗, 趙繼增, 劉靖軒, 劉全超, 王次明, 盛海洋, 王偉偉, 孫啟茗, 萬小寶, 趙日霞
【申請人】北京利爾高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