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稻專用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水稻是需肥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產(chǎn)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鉀 (K2O)2.1~3.0公斤,氮、磷、鉀需肥比例約為2∶1∶3。水稻對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蘗旺期和抽穗開花期達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產(chǎn)量,而淀粉的產(chǎn)量與水稻籽粒的大小、產(chǎn)量的高低、米質(zhì)的優(yōu)劣成正相關(guān)。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就會造成籽粒營養(yǎng)減少,灌漿不足,降低稻米品質(zhì)。水稻對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異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時期是分蘗至幼穗分化期。磷肥能促進根系發(fā)育和養(yǎng)分吸收,增強分蘗,增加淀粉合成,促進籽粒充實。水稻對鉀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開花期,其次是分蘗至穗分化期。鉀是淀粉、纖維素的合成和體內(nèi)運輸時必需的營養(yǎng),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緩葉片衰老、增強抗御病蟲害的能力。另外,硅和鋅兩種微肥對水稻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影響較大。水稻莖葉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強水稻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產(chǎn)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質(zhì);鋅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數(shù)、穗粒數(shù)、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產(chǎn)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較明顯。硅、鋅肥施用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為明顯。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稻專用化肥,其由下列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置而成:尿素15~23份、碳酸氫胺5~10份、碳酸氫二胺5~10份、氯化鉀10~15份、硫酸鉀15~20份、硫酸鋅5~10份、硼酸鈉5~8份、氯化銨1~4份、硝基腐殖酸4~8份、鈣鎂磷肥2~4份、鳥甘酸二鈉1~3份、肌苷酸二鈉1~3份、硅酸鹽礦粉1~5份、過磷酸鈣18~30份、硼砂1~5份、甘油20~50份。該肥料的生產(chǎn)方法是將上述稱量原料混合、粉碎,放入攪拌器中攪拌混合均勻,首先制成粉狀水稻專用肥,再將粉狀專用肥在60-80℃溫度下烘干,最后經(jīng)過造粒機造粒,制成顆粒狀。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水稻專用肥,能滿足水稻生長發(fā)育對幾種主要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能有效促進水稻光合作用,增強莖桿強度,提高抗倒狀,抗病能力,增加水稻產(chǎn)量。通過控制其組分中化肥與添加劑的不同配比,使其適用于水稻各個階段的成長。該水稻專用肥供肥時間長, 原料成本低,增產(chǎn)效果明顯,為水稻提供各時期的營養(yǎng),提高肥料利用率。還能夠防止水稻產(chǎn)生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稻專用化肥,其由下列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置而成:尿素15~23份、碳酸氫胺5~10份、碳酸氫二胺5~10份、氯化鉀10~15份、硫酸鉀15~20份、硫酸鋅5~10份、硼酸鈉5~8份、氯化銨1~4份、硝基腐殖酸4~8份、鈣鎂磷肥2~4份、鳥甘酸二鈉1~3份、肌苷酸二鈉1~3份、硅酸鹽礦粉1~5份、過磷酸鈣18~30份、硼砂1~5份、甘油20~50份。該肥料的生產(chǎn)方法是將上述稱量原料混合、粉碎,放入攪拌器中攪拌混合均勻,首先制成粉狀水稻專用肥,再將粉狀專用肥在60-80℃溫度下烘干,最后經(jīng)過造粒機造粒,制成顆粒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