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通過光照抑菌滅菌后得到的養(yǎng)料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氣體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統(tǒng)一體。它們互相聯(lián)系,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它和礦物質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層中有機質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層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卻很大,群眾常把含有機質較多的土壤稱為“油土”。土壤有機質按其分解程度分為新鮮有機質、半分解有機質和腐殖質。腐殖質是指新鮮有機質經過酶的轉化所形成的灰黑土色膠體物質,通過陽光殺滅了致病的有害菌病毒寄生蟲后,保留其營養(yǎng)物質的土壤,一般占土壤有機質總量的85—90%以上。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促進其快速生長,不同的土壤對作物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對土壤進行有效的改良。現(xiàn)有改良土壤的肥料只是能看到肥料對農作物的影響,對土壤不能達到有效的改良。大部分土壤由于施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貧瘠土壤由于施肥的不合理,沒有有效地改土,從而導致沒有收成或欠收;特別是鹽堿地在我國乃至世界各國占相當大的土地面積,因鹽堿偏重而不能耕種,有的還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改良,排堿抑鹽,但收效甚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改良土壤肥力,緩釋效果好,肥力釋放均衡,肥效長,從而有效提高作物增產的一種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該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為:
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肥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組份組成:玉米秸稈10-13份、小麥芽20-24份、八角33-36份、豆粕50-57份、氮肥25-30份、磷肥15-20份、鉀肥17-19份、硝酸鈉1-2份、硝酸銨17-21份、過硫酸鈣14-18份、嘧菌酯0.1-1份、戊唑醇1-3份、尿素29-33份、硼酸1-2份、麥飯石粉8-11份、土壤改良劑7-9份、水20-30份。土壤改良劑由以下成份及其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嶺土20-30份、酵母硒10-18份、硼酸鈉3-10份、輕稀土15-25份、橄欖油10-15份。包括以下步驟:將玉米秸稈、小麥芽、八角、豆粕全部放入粉碎機中打碎,并加入水,放入勻漿機中攪拌12h,備用;將除尿素之外的剩余成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溫水,放入高速勻漿機中攪拌12h得到混合物,備用;將上述混合物取出,保持含水量43-48%,攪拌均勻,密封,常溫下進行無氧發(fā)酵21-30 天,期間每隔3-5 天翻堆一次,烘干,制成顆粒;進一步的,常溫下進行無氧發(fā)酵的發(fā)酵溫度為45-55℃。進一步的,將上述的將除尿素之外的剩余成分混合的混合物取出,并再在大鍋中煮沸2h,靜置冷卻;將上述處理所得的顆粒和混合物混合,并在勻漿機中攪拌12h,取出,放入滾筒式混合造粒機中,在混合顆粒外噴涂加熱熔融的尿素,使混合顆粒外表面形成盡可能均勻的涂層,熱風干燥,室溫風冷卻即得。優(yōu)選的,期間每隔3-5 天翻堆一次,烘干,其中干燥溫度為65-75℃,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在播種前一個月使用,使用劑量為20-100kg/畝。
與傳統(tǒng)的肥料相比,本發(fā)明的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可以從根本上改良土壤肥力,而不是一味地去增加肥料,該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可以保持土壤肥力長達7年之久,同時,緩釋效果好,肥力釋放均衡,節(jié)省了耕作成本,提高了作物產量與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肥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組份組成:玉米秸稈10-13份、小麥芽20-24份、八角33-36份、豆粕50-57份、氮肥25-30份、磷肥15-20份、鉀肥17-19份、硝酸鈉1-2份、硝酸銨17-21份、過硫酸鈣14-18份、嘧菌酯0.1-1份、戊唑醇1-3份、尿素29-33份、硼酸1-2份、麥飯石粉8-11份、土壤改良劑7-9份、水20-30份,嘧菌酯、戊唑醇和尿素結合,具有促進緩釋的效果,具有肥力釋放均衡,肥效長,避免前期肥效過度釋放造成土壤板結,后期肥效不足造成作物生長緩慢的作用,從而達到作物增產目的。土壤改良劑由以下成份及其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嶺土20-30份、酵母硒10-18份、硼酸鈉3-10份、輕稀土15-25份、橄欖油10-15份。包括以下步驟:將玉米秸稈、小麥芽、八角、豆粕全部放入粉碎機中打碎,并加入水,放入勻漿機中攪拌12h,備用;將除尿素之外的剩余成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溫水,放入高速勻漿機中攪拌12h得到混合物,備用;將上述混合物取出,保持含水量43-48%,攪拌均勻,密封,常溫下進行無氧發(fā)酵21-30 天,期間每隔3-5 天翻堆一次,烘干,制成顆粒;進一步的,常溫下進行無氧發(fā)酵的發(fā)酵溫度為45-55℃。進一步的,將上述的將除尿素之外的剩余成分混合的混合物取出,并再在大鍋中煮沸2h,靜置冷卻;將上述處理所得的顆粒和混合物混合,并在勻漿機中攪拌12h,取出,放入滾筒式混合造粒機中,在混合顆粒外噴涂加熱熔融的尿素,使混合顆粒外表面形成盡可能均勻的涂層,熱風干燥,室溫風冷卻即得。優(yōu)選的,期間每隔3-5 天翻堆一次,烘干,其中干燥溫度為65-75℃,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在播種前一個月使用,使用劑量為20-100kg/畝。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呈非線性,所產生的優(yōu)異效果其結果有待驗證,與傳統(tǒng)的肥料相比,本發(fā)明的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可以從根本上改良土壤肥力,而不是一味地去增加肥料,該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可以保持土壤肥力長達5年之久,同時,緩釋效果好,肥力釋放均衡,節(jié)省了耕作成本,提高了作物產量與品質。
實施例2:
一種可以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機復合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玉米秸稈12、小麥芽23、八角34、豆粕55、氮肥26、磷肥17、鉀肥18、硝酸鈉1-2、硝酸銨17、過硫酸鈣16、嘧菌酯0.1份、戊唑醇1份、尿素31、硼酸2、麥飯石粉9、土壤改良劑7、水適量。
由以下步驟制作而成:
(1)、將玉米秸稈、小麥芽、八角、豆粕全部放入粉碎機中打碎,并加入水,放入勻漿機中攪拌12h,備用;
(2)、將除尿素之外的剩余成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溫水,放入高速勻漿機中攪拌12h,備用;
(3)、將步驟(1)中的混合物取出,保持含水量43-48%,攪拌均勻,密封,常溫下進行無氧發(fā)酵21-30 天,期間每隔3-5 天翻堆一次,烘干,制成顆粒;
(4)、將步驟(2)中的混合物取出,并再在大鍋中煮沸2h,靜置冷卻;
(5)、將步驟(3)和步驟(4)中的顆粒和混合物混合,并在勻漿機中攪拌12h,取出,放入滾筒式混合造粒機中,在混合顆粒外噴涂加熱熔融的尿素,使混合顆粒外表面形成盡可能均勻的涂層,熱風干燥,室溫風冷卻即得。通過在同等肥力的10 畝農田中種植小麥進行施肥試驗,每畝使用本品105 千克,同比等養(yǎng)分復混肥平均每畝小麥增產 10.6%,同時減少了農藥的施用,提高了產品品質。
上述說明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發(fā)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