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的螺稠合喹唑酮和它們作為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螺三環(huán)衍生物,它們的制備方法,以及它們作為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的用途。
背景技術(shù):
磷酸二酯酶(PDE)在各種生物過程中通過將關(guān)鍵的第二信使腺苷和鳥苷3′,5′-環(huán)單磷酸酯(cyclicmonophosphates)(分別為cAMP和cGMP)水解為它們相應的5′-單磷酸酯核苷酸而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PDE活性的抑制可引起cAMP和cGMP細胞內(nèi)濃度的增加,從而可活化與各種功能響應相關(guān)的特定蛋白質(zhì)磷酸化途徑。
根據(jù)一級結(jié)構(gòu)、底物特異性或?qū)o助因子或抑制性藥物的敏感性,已經(jīng)鑒別出了至少十一種哺乳動物環(huán)核苷磷酸二酯酶的同功酶(編號PDE1至PDE11)。
在這些磷酸二酯酶中,PDE7為cAMP-特異性PDE。生物化學和藥理學特征顯示出高-親和力cAMP-特異性PDE(Km=0.2uM),其并不被cGMP有效的選擇性PDE同功酶抑制劑所影響。
已經(jīng)在T-細胞系、B-細胞系、氣道上皮細胞(AE)細胞系和一些胎兒組織中檢測出了PDE7活性或蛋白質(zhì)。
通過選擇性PDE7抑制作用來增加cAMP濃度顯示出是一種特定阻斷或調(diào)節(jié)T-細胞和B-細胞介導的免疫響應的可能有希望的方法。進一步的研究已證實細胞內(nèi)cAMP濃度的提高可調(diào)節(jié)炎癥和免疫過程。這種選擇性的方法可能沒有與已知的選擇性PDE抑制劑(如PDE3或PDE4選擇性抑制劑)相伴隨的可限制它們的使用的副作用。
也已經(jīng)公開了PDE7在T-細胞活化作用中的功能作用;因此選擇性的PDE7抑制劑是用于治療與T-細胞相關(guān)的疾病的候選藥物。
AE細胞通過釋放介質(zhì)如花生四烯酸酯代謝產(chǎn)物和細胞因子積極地參與炎性氣道疾病。PDE7的選擇性抑止作用可能是一種治療與AE細胞相關(guān)疾病的有用的抗炎方法。
已知B細胞在過敏反應中是關(guān)鍵的參與者,那么選擇性的PDE7抑制劑是用于治療與B-細胞相關(guān)的疾病的候選藥物。
因此,需要選擇性的PDE7抑制劑,其在非常低濃度即優(yōu)選納摩爾的抑制劑下具有活性。
WO88/01508公開了下式化合物或其可藥用鹽 其中R為H、烷基、烷氧基烷基、羥基烷基、鹵素、氰基、氨基甲?;?、烷基氨基甲?;?、甲?;?、烷基氨基或氨基;X為-(CR4R5)a-NR6-(CR4R5)b-;R1、R2、R3和R5為H或烷基;R4和R6為H、烷基或芳烷基;a和b為0、1或2且a+b=0、1或2;在鄰位碳原子上的R4和R5基團可一起形成碳-碳雙鍵;和成對的R4和R5基團可一起形成螺取代基、-(CH2)d-,其中-d為2-5。這些化合物作為強心劑被描述。
WO 00/66560公開了下式化合物 這些化合物作為孕酮受體調(diào)質(zhì)被描述。
發(fā)明概述本發(fā)明提供式(I)化合物或它們的消旋形式、它們的異構(gòu)體和它們的可藥用衍生物,其為PDE抑制劑,優(yōu)選為PDE7抑制劑 其中,
●m為1、2或3,和●R1選自CH3、Cl、Br和F和,●R2選自 Q1-Q2-Q3-Q4其中,■Q1為單鍵或直鏈或支鏈的(C1-C6)亞烷基;■Q2為包含一個或兩個選自O(shè)或N的雜原子的飽和的4-6員雜環(huán);■Q3為直鏈或支鏈的(C1-C6)亞烷基;■Q4為4-8員、芳香或非芳香、含有1-4個選自O(shè)、S、S(=O)、SO2和N的雜原子的雜環(huán),所述雜環(huán)任選被一個或多個優(yōu)選一個選自O(shè)R、NRR′、CN和(C1-C6)烷基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連接Q1的Q2的原子為碳原子,和,■連接Q3的Q4的原子為碳原子; (C1-C6)烷基,■所述烷基被1-3個優(yōu)選1個選自O(shè)R4、COOR4、NR4R5、NRC(=O)R4、C(=O)NR4R5和SO2NR4R5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4為被一個或多個優(yōu)選1-3個基團所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基選自F、CN、S(=O)R6、SO3H、SO2R6、SR7、C(=O)-NH-SO2-CH3、C(=O)R7、NR′C(=O)R7、NR′SO2R6、C(=O)NR7R8、O-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6為任選被一個或兩個基團OR″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選自H和(C1-C6)烷基,以及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6;R5選自R4、H和(C1-C6)烷基;或■所述烷基1)被1-3個優(yōu)選1個基團取代,該取代基選自O(shè)C(=O)R4、SR4、S(=O)R3、C(=NR9)R4、C(=NR9)-NR4R5、NR-C(=NR9)-NR4R5、NRCOOR4、NR-C(=O)=NR4R5、NR-SO2-NR4R5、NR-C(=NR9)-R4和NR-SO2-R3和,2)任選被1或2個選自O(shè)R4、COOR4、C(=O)-R4、NR4R5、NRC(=O)R4、C(=O)NR4R5和SO2NR4R5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選自H和(C1-C6)烷基;R9選自H、CN、OH、OCH3、SO2CH3、SO2NH2和(C1-C6)烷基,和R3為(C1-C6)烷基、未取代或被一個或多個優(yōu)選1-3個基團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F、CN、S(=O)R6、SO3H、SO2R6、C(=O)-NH-SO2-CH3、OR7、SR7、COOR7、C(=O)R7、O-C(=O)NR7R8、NR7R8、NR′C(=O)R7、NR′SO2R6、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6為任選被一個或兩個基團OR″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選自H和(C1-C6)烷基并且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6;R4和R5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3。
這些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7抑制劑。它們可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如與T和B-細胞-相關(guān)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多發(fā)性硬化癥、骨質(zhì)疏松癥、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哮喘、變應性鼻炎、過敏癥、癌如白血球過多癥、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過敏癥、炎性腸病(IBD)、潰瘍性結(jié)腸炎、克隆(氏)病、胰腺炎、皮膚病如銀屑病和特應性皮炎、腎小球腎炎、結(jié)膜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移植物排斥、癲癇癥、肌萎縮或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本發(fā)明進一步涉及作為藥物的式(I)化合物。
本發(fā)明進一步涉及式(I)化合物在制備用于預防或治療與PDE7抑制劑相關(guān)的治療的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與PDE7抑制劑相關(guān)的治療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該治療的哺乳動物施用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括式(I)化合物和可藥用載體、賦形劑、稀釋劑或遞藥系統(tǒng)。
本發(fā)明還涉及制備式(I)化合物的方法。
發(fā)明詳述本發(fā)明提供了為PDE7抑制劑的具有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m如上所定義。
優(yōu)選的式(I)化合物為其中R2為(C1-C6)烷基的化合物,所述烷基被選自O(shè)R4、COOR4、NR4R5、NRC(=O)R4、C(=O)NR4R5和SO2NR4R5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4為被1-3個基團所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基選自S(=O)R6、SO2R6、NR′C(=O)R7、NR′SO2R6、C(=O)NR7R8、O-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6為(C1-C6)烷基且R′、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R5選自R4、H和(C1-C6)烷基。
優(yōu)選地,R2為(C1-C4)烷基,所述烷基基團被基團NR4R5或C(=O)NR4R5所取代,其中,R4為被選自S(=O)CH3、NHC(=O)CH3和C(=O)NR7R8的基團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甲基;R5選自H和甲基。
另外優(yōu)選的式(I)化合物為其中R2為(C1-C6)烷基的化合物,所述烷基基團1)被1-3個優(yōu)選1個基團所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O(shè)C(=O)R4、SR4、S(=O)R3、NRCOOR4、NR-C(=O)-NR4R5、NR-SO2-NR4R5和NR-SO2-R3和,2)任選被OH或OCH3所取代;其中,R選自H和CH3;R3為(C1-C6)烷基、未取代或被1-3個基團所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F、CN、S(=O)R6、SO3H、SO2R6、C(=O)-NH-SO2-CH3、OR7、SR7、COOR7、C(=O)R7、O-C(=O)NR7R8、NR7R8、NR′C(=O)R7、NR′SO2R6、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6為(C1-C6)烷基且R′、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R4和R5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3。
優(yōu)選地,R2為被S(=O)R3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3為任選被1-3個基團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基選自S(=O)R6、SO2R6、NR7R8、OR7、NR′C(=O)R7、NR′SO2R7、C(=O)NR7R8和O-C(=O)NR7R8,其中R6為(C1-C6)烷基且R′、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
優(yōu)選地,R2為被S(=O)R3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3為(C1-C6)烷基,優(yōu)選甲基。
另一個優(yōu)選的式(I)化合物為其中R2為Q1-Q2-Q3-Q4的化合物,其中,Q1為單鍵或直鏈或支鏈的(C1-C6)亞烷基;Q2為飽和的含有氮原子的4-6員雜環(huán);Q3為直鏈的(C1-C4)亞烷基;Q4為5或6-員含有1-4個氮原子的芳香雜環(huán),所述雜環(huán)任選被甲基取代;連接Q1的Q2的原子為碳原子,和連接Q3的Q4的原子為碳原子。
優(yōu)選地,R2為Q1-Q2-Q3-Q4其中,Q1為單鍵;Q2為飽和的含有氮原子的4-6員雜環(huán),優(yōu)選為氮雜環(huán)丁烷;Q3為-CH2-;Q4為5-員含有兩個氮原子的芳香雜環(huán),所述雜環(huán)任選被甲基取代;連接Q1的Q2的原子為碳原子,和連接Q3的Q4的原子為碳原子。
在每個如上定義的化合物中,進一步優(yōu)選下面的取代基R1為Cl或F。
m為2。
優(yōu)選地,R1為Cl或F且m為2。
特別優(yōu)選下面的化合物5′-(2-[(2-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乙氧基)-8′-氯-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8′-氯-5′-([甲基亞磺?;鵠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5′-(2-{[2-(乙?;被?乙基]氨基}乙氧基)-8′-氯-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8′-氟-5′-[3-(甲基亞磺酰基)丙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8′-氟-5′-([甲基亞磺?;鵠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和8′-氟-5′-(2-{[1-(1H-吡唑-3-基甲基)氮雜環(huán)丁-3-基]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
在下面和上文中術(shù)語″直鏈或支鏈的(C1-C6)亞烷基″代表直鏈或支鏈的含1-6個碳原子的碳原子鏈。這種(C1-C6)亞烷基的實例為亞甲基、亞乙基、異亞丙基、叔亞丁基等。
術(shù)語″(C1-C6)烷基″代表含有1-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碳原子鏈。″(C1-C6)烷基″的實例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丙基、叔丁基等。
″含有一個或兩個選自氮或氧雜原子的飽和的4-6員雜環(huán)″的實例為氮雜環(huán)丁烷、吡咯烷、哌啶、四氫呋喃、四氫吡喃、嗎啉和哌嗪。
優(yōu)選的″含有氮原子或氧原子的飽和的4-6員雜環(huán)″為氮雜環(huán)丁烷。
″含有1-4個選自O(shè)、S、S(=O)、SO2和N雜原子的4-8員芳香或非芳香雜環(huán)″的實例為異噁唑基、噁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吡啶基、吡唑基、咪唑基、氮雜環(huán)丁烷、吡咯烷、哌啶、四氫呋喃、四氫吡喃、嗎啉和哌嗪。
優(yōu)選地,所述雜環(huán)為包含1或2個氮原子的5或6員芳基。這種基團的實例為吡啶基、吡唑基和咪唑基。
用于本發(fā)明的化合物包括式(I)化合物的可藥用衍生物如溶劑合物、水合物、可藥用鹽和多晶型物(不同的晶體晶格描述符)。
式(I)化合物的可藥用鹽包括具有堿性部分的鹽和具有酸性部分的鹽。
具有堿性部分的式(I)化合物的可藥用鹽的表述應當理解為指的是可由無毒的無機或有機酸形成的式(I)化合物的加成鹽,例如,氫溴酸鹽、鹽酸鹽、硫酸鹽、磷酸鹽、硝酸鹽、乙酸鹽、琥珀酸鹽、酒石酸鹽、檸檬酸鹽、馬來酸鹽、羥基馬來酸鹽、苯甲酸鹽、延胡索酸鹽和甲苯磺酸鹽等。衍生物(I)的各種四級銨鹽也包括在本發(fā)明的這類化合物中。此外,具有酸性部分的式(I)化合物的可藥用鹽的表述應當理解為指的是可由無毒的無機或有機堿例如堿金屬和堿土金屬(鈉、鉀、鎂和鈣)的氫氧化物、胺類(二芐基亞乙基二胺、三甲胺、哌啶、吡咯烷、芐基胺等)或可選擇地四級銨氫氧化物如四甲銨氫氧化物形成的式(I)化合物的常見鹽。(且參見″Pharmaceutical salts″by Berge S.M.等人(.1997)J.Pharm.Sci.661-19,其在此引入作為參考)。
本領(lǐng)域一般技術(shù)人員還應當預料到本發(fā)明化合物的前藥的用途(參見Bundgaard等人,Acta Pharm.Suec.,1987;24233-246)。
制備本發(fā)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本發(fā)明還涉及制備上述式(I)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使下式的化合物1a 其中R1和m如上所定義,與式R2-LG化合物,其中R2如本發(fā)明概述中所定義的且LG為離去基團如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三氟甲酸酯、甲磺酸酯、甲苯磺酸酯或nosylate,在堿存在下反應,得到式(I)化合物 其中R1、R2和m如上所定義;(2)分離所述的式(I)化合物。
藥物組合物本發(fā)明的產(chǎn)物以組合物的形式給藥,其對于所要治療的疾病本身和嚴重性都是合適的。人的日劑量通常為1mg-1g的產(chǎn)物,其可以以一個或多個單獨劑量服用。以與所需的給藥途徑相適合的形式制備得到組合物,例如片劑、糖衣片劑、膠囊劑、漱口劑、氣霧劑、吸入劑的粉末、栓劑、灌腸劑、泡沫(如直腸泡沫)、凝膠劑或混懸劑。可通過本領(lǐng)域熟知的方法制備得到這些組合物,并包括0.5-60重量%的活性有效成分(本發(fā)明化合物)和40-99.5重量%的可藥用賦形物或載體,其是合適的并且與所需組合物的活性有效成分和物理形式是相配合的。
固體形式制劑包括粉劑、片劑、可分散的顆粒劑、膠囊劑、扁膠囊和栓劑。固體載體可為一種或多種物質(zhì),其也可充當稀釋劑、增香劑、增溶劑、潤滑劑、懸浮劑、粘合劑或片劑崩解劑;它也可為包膠物。在粉劑中,載體為細分的固體,其與細分的活性成分相混合。在片劑中,活性成分與具有必需的粘合特性的載體以合適的比例混合,并壓實成所需的形狀和尺寸。膠囊劑的粉劑、片劑、扁膠囊或微囊劑型優(yōu)選含有5%至約70%的活性成分。合適的載體為碳酸鎂、硬脂酸鎂、滑石、乳糖、蔗糖、膠質(zhì)、糊精、淀粉、西黃蓍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低熔化蠟、可可脂等。
片劑、粉末劑、扁膠囊和膠囊劑可用作適于經(jīng)口給藥的固體劑型。該藥物可作為噴霧劑(在裝配有合適的閥的加壓容器中或在裝配有計量閥的常壓容器中)釋放。
液體形式的制劑包括溶液、混懸劑和乳劑。
可提及的活性化合物的無菌水或水-丙二醇溶液可作為適于胃腸外給藥的液體制劑的實例。也可在含水的聚乙二醇溶液中配置液體制劑。
用于經(jīng)口給藥的水溶液可通過將活性成分溶解于水中,并根據(jù)需要加入合適的著色劑、增香劑、穩(wěn)定劑和增稠劑制備得到。用于經(jīng)口使用的含水混懸劑可通過將細分的活性成分分散于水以及粘稠的物質(zhì)如天然合成樹膠、樹脂、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和其它藥物制劑領(lǐng)域已知的懸浮劑中制備得到。
為了制備栓劑制劑,首先熔化低熔化蠟如脂肪酸甘油酯和可可脂的混合物,并將活性組分例如通過攪拌分散于其中。然后將熔化的均質(zhì)混合物倒入到常規(guī)尺寸的模子中并使其冷卻和固化。根據(jù)已知的制備適用于直腸給藥的溶液的方法制備得到灌腸劑。
根據(jù)已知方法制備得到泡沫劑(這些泡沫劑可特別相似于那些用于治療直腸結(jié)腸炎而給予的藥物如5-ASA)。
該藥物制劑優(yōu)選為單位劑型。在這種形式中,該制劑被分成含有合適量藥物的單位劑量。該單位劑型可為在藥水瓶或安瓿中的包裝制劑(packagedpreparation),該包裝含有獨立量的制劑例如包裝的片劑、膠囊劑和粉劑。該單位劑型本身也可為膠囊、扁膠囊或片劑,或它可為合適數(shù)目的任何這些包裝形式。
用途本發(fā)明化合物為PDE抑制劑,并特別地為PDE7抑制劑。這些化合物具有低IC50值,典型地最多5μM,優(yōu)選低于1μM,并甚至低于100nM。
根據(jù)本發(fā)明已顯示出本發(fā)明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7抑制劑。″選擇性的PDE7抑制劑″指的是具有對PDE7的IC50比對于不同于PDE7的PDE的IC50至少低5倍,并優(yōu)選比對于不同于PDE7的PDE的IC50值低至少10倍、15倍、20倍、30倍、40倍、50倍或100倍的化合物。不同于PDE7的PDE優(yōu)選指的是選自PDE1、PDE3、PDE4或PDE5的PDE。
特別地,根據(jù)本發(fā)明已顯示出本發(fā)明化合物并更特別是本說明書中作為實例所給出的化合物族具有對于酶PDE7的IC50值,其通常比它們對于不同于PDE7的PDE特別是PDE1、PDE3、PDE4或PDE5的IC50值低100倍。
本發(fā)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療各種疾病,正如由于它們可增加細胞內(nèi)cAMP濃度因而可調(diào)節(jié)炎癥和免疫過程。
可治療的疾病的實例包括與T和B-細胞-相關(guān)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多發(fā)性硬化癥、骨質(zhì)疏松癥、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哮喘、癌如白血球過多癥、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過敏癥、炎性腸病(IBD)、潰瘍性結(jié)腸炎、克隆(氏)病、胰腺炎、皮膚病如銀屑病和特應性皮炎、腎小球腎炎、結(jié)膜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移植物排斥、癲癇癥、肌萎縮或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本發(fā)明化合物特別適用于治療哮喘、過敏癥、特應性皮炎、骨質(zhì)疏松癥和癌如白血球過多癥。
合成本發(fā)明化合物的方法圖解1 在圖解1中,R1、R2和m如發(fā)明概述中所定義的,且LG為離去基團如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三氟甲酸酯、甲磺酸酯、甲苯磺酸酯或nosylate。
化合物1a可使用PCT/EP02/03594中所公開的方法制備得到。
化合物1a與R2-LG在堿存在下在合適的溶劑中反應制備得到O-取代的喹唑酮(quinazolinone)。可使用各種溶劑、操作條件和堿,并且這些本領(lǐng)域一般技術(shù)人員都可很容易地確定。例如沒有任何限定可使用碳酸鉀、碳酸銫或氫化鈉作為堿在作為溶劑的二甲基甲酰胺中進行反應。
合成實施例中間體的制備中間體a的制備8′-氯-5′([甲硫基]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向8′-氯-5′-羥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其可根據(jù)PCT/EP02/03594中的實施例63所公開的方法制備得到)(6g,2.25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6mL)溶液中加入碳酸鉀(0.776g,5.6mmol)和氯甲基甲基硫醚(0.26mL,2.7mmol)。將混合物在封閉管于100℃下攪拌3天。真空蒸發(fā)除去二甲基甲酰胺。將水加入到殘余物中并將水層用乙酸乙酯萃取兩次。
將合并的乙酸乙酯層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真空濃縮。將粗化合物經(jīng)硅膠柱色譜法純化(用庚烷固定,并用甲醇0.5%-2%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脫),得到固體的中間體(0.3g,41%)。
純度=93.45%1H NMR[(CD3)2SO]δ7.95(br s,1H,NH),7.26(d,J=8.8Hz,1H,CH),7.02(br s,1H,NH),6.69(d,J=9.1Hz,1H,CH),5.30(s,2H,CH3),2.47-2.54(m,2H),2.25(s,3H,CH3),1.70-1.87(m,2H),1.56-1.67(m,3H),1.40-1.54(m,2H),1.21-1.30(m,1H)。
中間體b的制備8′-氯-5′-(2-碘乙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在氮氣下,向8′-氯-5′-(2-羥基乙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其可根據(jù)PCT/EP02/03594中的實施例78所公開的方法制備得到)(0.6g,1.93mmol)的無水二甲基甲酰胺(15mL)溶液中加入碘(2.9g,11.4mmol)和三苯基膦(3g,11.4mmol)。將混合物在室溫于黑暗下攪拌一天。然后蒸發(fā)除去二甲基甲酰胺,并將殘余物在二氯甲烷和飽和的Na2S2O4溶液之間分配。有機層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減壓濃縮,得到中間體b。
中間體c的制備8′-氟-5′-羥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在室溫下,向攪拌的2,6-二溴-4-氟苯酚(214.5g,0.794mol)的丙酮(4.3L)溶液中加入碳酸鉀(120.6g,0.874mo1)和碘甲烷(54.4mL,0.874mol)。將混合物加熱回流1.5小時,冷卻至25℃并過濾,用二氯甲烷(2×1.5L)洗滌濾餅。于40℃真空濃縮濾液。將粗產(chǎn)物于25℃在二氯甲烷(1L)中混合(slurred)30分鐘,過濾并于40℃真空濃縮,得到灰白色晶狀固體的1,3-二溴-5-氟-2-甲氧基苯(223.3g,98.9%)。
1H NMR[(CD3)2SO]δ7.71(d,J=8.1Hz,2H),3.80(s,3H)。
在0-5℃下,向攪拌的濃H2SO4(c.H2SO4)(740mL)中加入1,3-二溴-5-氟-2-甲氧基苯(223.3g,0.786mol)。滴加發(fā)煙硝酸(90%,38mL,0.815mol)的濃H2SO4(740mL)溶液,將溫度保持在0-5℃。將反應混合物于3-5℃下攪拌2小時,到冰(2.2kg)中驟冷,并用二氯甲烷(3×2L)萃取。將合并的二氯甲烷萃取液用飽和的NaHCO3水溶液(2×2L)洗,經(jīng)Na2SO4干燥,過濾并將濾餅用DCM(3×400mL)洗。于40℃真空濃縮濾液,得到淡橙色晶狀固體的1,3-二溴-5-氟-2-甲氧基-4-硝基苯(244.9g,95%)。
1H NMR[(CD3)2SO]δ8.25(d,J=9.4Hz,1H),3.85(s,3H)。
2.0L的壓力反應器中裝有10%Pd/C(50%濕的糊狀物,10g)。在N2下,將1,5-二溴-3-氟-6-甲氧基-5-硝基苯(50g,0.152mol)的乙醇(絕對等級,1.5L)溶液加入到催化劑中。將攪拌的反應混合物進行三次抽真空再通入氮氣的循環(huán)。將反應混合物抽真空,隨后在4巴壓力下引入H2。將反應混合物抽真空,并引入H2直到壓力達到7巴。將反應混合物于25℃攪拌48小時,同時定期注入H2以保持內(nèi)部壓力為7巴(注意在24小時后,要更換催化劑)。在反應完成后,在N2下通過2個玻璃微原纖維墊過濾除去催化劑,并在減壓下于45℃將濾液濃縮至干。將生成的深橙色固體溶于水(500mL)中,并將生成的溶液的pH使用NaOH水溶液(1N,400mL)調(diào)為>12。將生成的棕色懸浮液用叔丁基甲基醚(2×1L)萃取。將合并的有機萃取液用水(500mL)洗,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于40℃真空濃縮,得到棕色固體的2-氟-5-甲氧基苯胺(18.0g,84%)。
1H NMR[(CD3)2SO]δ6.87(dd,J=11.1,8.7Hz,1H),6.33(dd,J=7.7,3.2Hz,1H),6.05(dt,J=8.7,3.2Hz,1H),5.11(br s,2H),3.65(s,OCH3,3H);MS(ES)m/z 183(M+CH3CN+H)+。
在35℃下,在N2下用20分鐘的時間向攪拌的2-氟-5-甲氧基苯胺(35.15g,249mmol)的乙酸(99mL)和水(177mL)的溶液中加入氰酸鉀(40g,0.49mol)的水(170mL)溶液。將混合物于40℃下攪拌20分鐘,并于18-20℃攪拌2小時,并然后到水(500mL)中驟冷。過濾粗產(chǎn)物,用水(1.2L)、庚烷(50mL)洗,并在環(huán)境溫度下于叔丁基甲基醚(100mL)和乙酸乙酯(5mL)的混合物中混合(slurred)5分鐘。過濾產(chǎn)物,用叔丁基甲基醚(30mL)洗,并于40℃真空干燥,得到淡褐色固體的N-(2-氟-5-甲氧基苯基)脲(31.75g,69%)。
1H NMR[(CD3)2SO]δ8.19(br s,1H),7.67(dd,1H),6.95(dd,1H),6.31(dd,1H),6.08(br s,2H),3.55(s,3H)。
于100℃在氮氣下用5分鐘的時間向攪拌的聚磷酸(20g)溶液中加入N-(2-氟-5-甲氧基苯基)脲(900mg,4.89mmol),隨后分批加入環(huán)己酮(719mg,7.33mmol)。將混合物于100℃下攪拌2小時,冷卻至35℃并進入水(400mL)中驟冷。過濾粗產(chǎn)物并用水(100mL)洗。在50℃將分離出來的固體在叔丁基甲基醚(8mL)和乙酸乙酯(4mL)的混合物中混合(slurred)10分鐘,過濾,用叔丁基甲基醚(10mL)洗并于40℃真空干燥,得到淡褐色固體的8′-氟-5′-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900mg,70%),純度(97.3%)。
1H NMR[(CD3)2S0]δ8.92(br s,1H),7.04(明顯的t,J=9.5Hz,1H),6.86(br s,1H),6.54(dd,J=9.1,4.2Hz,1H),3.76(s,3H),2.36-2.44(ddd,J=13.5,13.5,4.4Hz,2H),1.72-1.86(m,2H),1.52-1.65(m,3H),1.40-1.50(m,2H),1.12-1.24(m,1H);13C NMR[(CD3)2SO]δ153.39,153.37,151.65,145.75,143.15,126.87,126.71,116.3,114.78,114.57,105.37,105.29,57.95,56.77,36.24,25.45,20.49;MS(ES+)m/z 265.1(M+H)+。
在N2下于0-5℃用20分鐘的時間向攪拌的8′-氟-5′-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2.34g,8.84mmol)的DCM(250mL)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11.07g,44.2mmol)。將混合物于5℃下攪拌10分鐘,并逐漸使其溫熱至環(huán)境溫度。在環(huán)境溫度下繼續(xù)攪拌18小時并加入另一部分BBr3(5g,20mmol)。使混合物再攪拌24小時,并用30分鐘的時間于10℃用飽和的NaHCO3溶液(500mL)終止。將混合物于環(huán)境溫度下攪拌1小時,并將水層從二氯甲烷中分離出來,并用乙酸乙酯(2×500mL)萃取。將有機層用飽和的NaHCO3溶液(200mL)、水(300mL)洗,經(jīng)無水MgSO4干燥,過濾并于40℃真空濃縮,得到粗產(chǎn)物。將粗物質(zhì)于18-20℃在叔丁基甲基醚(10mL)中混合(slurred)5分鐘,過濾并于40℃真空干燥,得到淡褐色固體的8′-氟-5′-羥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1.5g,68%),純度(99.9%)。
1H NMR[(CD3)2SO]δ9.60(br s,1H),8.80(br s,1H),6.86(dd,J=10.0,8.9Hz,1H),6.82(br s,1H),6.31(dd,J=8.9,4.5Hz,1H),2.50-2.60(m,2H),1.71-1.85(m,2H),1.50-1.64(m,3H),1.40-1.50(m,2H)和1.10-1.23(m,1H);MS(ES+)m/z 251.1(M+H)+。
中間體d的制備3-(甲硫基)丙基甲磺酸酯在氮氣下于0℃,向3-甲硫基-1-丙醇(2mL,19.4mmol)的二氯甲烷(50mL)和三乙胺(3.2mL,23.28mmol)溶液中滴加甲磺?;?1.8mL,23.28mmol)。攪拌混合物并用一個小時溫熱至室溫,并在室溫下攪拌2.5小時。減壓除去二氯甲烷,得到粗的中間體d。
中間體e的制備8′-氟-5′-[3-(甲硫基)丙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向中間體c(0.5g,2mmol)的無水二甲基甲酰胺(4mL)溶液中加入碳酸鉀(0.331g,2.4mmol)和中間體d(2.4mmol)。將混合物于100℃在封閉管中攪拌21.5小時。加入碳酸鉀(0.331g,2.4mmol)和中間體d(2.4mmol),并將混合物于100℃下攪拌3天。蒸發(fā)二甲基甲酰胺并將殘余物在二氯甲烷和水之間分配。將水層用二氯甲烷萃取,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減壓濃縮。將殘余物通過硅膠餅用含0-3%甲醇的二氯甲烷梯度洗脫進行純化。殘余物在乙醚中研磨,過濾并真空干燥,得到中間體e(0.22g,32.5%)。
1H NMR[(CD3)2SO]δ8.85(br s,1H,NH),7.01(dd,J=10.1,9.1Hz,1H,CH),6.83(br s,1H,NH),6.52(dd,J=9.1,4.1Hz,1H,CH),4.03(t,J=6.0Hz,2H,CH2),2,67(t,J=7.3Hz,2H,CH2),2.40-2.55(m,2H),2.07(s,3H,CH3),1.98-2.07(m,2H),1.73-1.87(m,2H),1.54-1.69(m,3H),1.40-1.51(m,2H),1.10-1.25(m,1H)。
中間體f的制備8′-氟-5′-([甲硫基]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 ′-喹唑啉]-2′(3′H)-酮向中間體c(0.6g,2.4mmol)的無水二甲基甲酰胺(6mL)溶液中加入碳酸鉀(0.795g,6mmol)和氯甲基甲基硫醚(0.242mL,2.8mmol)。將混合物于100℃在封閉管中攪拌28小時。將另外的氯甲基甲基硫醚(0.242mL,2.8mmol)加到混合物中,并于100℃攪拌24小時。蒸發(fā)二甲基甲酰胺,并將殘余物在二氯甲烷和水之間分配。將水層用二氯甲烷萃取兩次,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減壓濃縮混合物。將殘余物通過硅膠餅用含0-3%甲醇的二氯甲烷梯度洗脫進行純化,得到中間體f(0.5g,81%)。
1H NMR[(CD3)2SO]δ8.95(br s,1H,NH),7.05(t,1H,CH),6.86(br s,1H,NH),6.56(dd,1H,CH),5.28(s,2H,CH2),2.40-2.50(m,2H),2.25(s,3H,CH3),1.70-1.88(m,2H),1.55-1.68(m,3H),1.38-1.55(m,2H),1.10-1.29(m,1H)。
中間體g的制備5′-[(1-二苯甲基氮雜環(huán)丁-3-基)氧基]-8′-氟-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向中間體c(3.15g,12.58mmol)的無水二甲基甲酰胺(25mL)溶液中加入1-二苯甲基氮雜環(huán)丁-3-基甲磺酸酯(8g,25.17mmol)和碳酸鉀(7g,50.34mmol)。在氬氣下將混合物于100℃下攪拌48小時。蒸發(fā)二甲基甲酰胺并將殘余物在二氯甲烷和水之間分配。將水層用乙酸乙酯萃取兩次,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減壓濃縮。將粗化合物經(jīng)柱色譜法純化(用0%-1%甲醇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脫的硅膠),得到中間體g(3g,50%)。
1H NMR[CDCl3]δ7.34-7.45(m,4H),7.12-7.32(m,6H),6.76-6.86(m,2H,NH和CH),6.08(dd,1H,CH),5.51(br s,1H,NH),4.78(m,1H,CH),4.40(s,1H,CH),3.70(m,2H,CH2),3.09(m,2H,CH2),2.50-2.60(m,2H),1.63-1.86(m,5H),1.45-1.60(m,2H),1.18-1.34(m,1H)。
中間體h的制備5′-(氮雜環(huán)丁-3-基氧基)-8′-氟-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向中間體g(1.86g,3.94mmol)的無水甲醇(50mL)溶液中加入20%的Pd(OH)2(0.634g)。對混合物抽真空并加入氫氣。將混合物攪拌2天并然后通過使用甲醇作為洗脫劑的西萊特餅過濾。減壓濃縮濾液。將殘余物在二氯甲烷中研磨,過濾并真空干燥,得到中間體h(0.95g,78.8%)。
1H NMR[(CD3)2SO]δ8.88(br s,1H,NH),6.98(dd,J=9.1,9.1Hz,1H,CH),6.85(br s,1H,NH),6.72(dd,J=9.1,4.0Hz,1H,CH),4.95(m,1H,CH),3.74-3.84(m,2H,CH2),3.47-3.57(m,2H,CH2),2.52-2.59(m,2H),1.72-1.87(m,2H),1.54-1.69(m,3H),1.42-1.53(m,2H),1.10-1.27(m,1H)。
實施例的制備實施例15′-(2-[(2-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乙氧基)-8′-氯-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式(I)R1=Cl,R2=-CH2-CH2-NH-CH2-CO-NH2,m=2。
在室溫下,向攪拌的8′-氯-5′-(2-[(2-甲氧基-2-氧代乙基)氨基]乙氧基)-1 ′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其可根據(jù)PCT/EP02/03594中公開的實施例98的方法制備得到)(1.0g,2.52mmol)的乙醇(20mL)懸浮液中加入濃的氨水水溶液(30mL,580mmol)。將生成的混合物于60℃攪拌2.25小時。加入另一部分濃的氨水(15mL,290mmol),并將混合物于60℃下攪拌3.75小時。于45℃下真空蒸發(fā)溶液,并用乙醇(40mL)共沸干燥以得到灰白色固體的殘余物。粗產(chǎn)物經(jīng)柱色譜法(硅膠50g,用10%甲醇的二氯甲烷洗脫)純化,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固體的標題化合物(0.35g,4.5mmol,37.8%)(純度99.5%)。
1H NMR[(CD3)2SO]δ7.98(br s,1H,NH),7.29(br s,1H,NH),7.26(d,J=9.0Hz,1H),7.08(br s,1H,NH),7.03(br s,1H,NH),6.64(d,J=9.0Hz,1H),4.02(t,J=5.5Hz,2H),3.12(s,2H),2.90(t,J=5.5Hz,2H),2.52(m,2H),2.27(br s,1H,NH),1.72-1.83(m,2H),1.55-1.60(m,3H),1.44-1.48(m,2H),1.21(m,1H);13C NMR(CDCl3)δ174.12,155.56,151.35,134.58,129.38,116.32,110.78,107.93,69.03,58.14,52.69,49.01,36.18,25.45,20.59;MS(LC-MS)m/z 369.2(M37Cl+H)+,367.2(M35Cl+H)+。
實施例28′-氯-5′-([甲基亞磺?;鵠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式(I)R1=Cl,R2=CH2-SO-CH3,m=2于0℃下向中間體a(0.3g,0.92mmol)的甲醇(20mL)和水(5mL)的溶液中加入過一硫酸氫鉀(oxone)(0.368g,0.6mmol)和NaHCO3(0.302mg,3.59mmol)。于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并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并然后減壓濃縮。將殘余物倒入到二氯甲烷和水中。分隔有機層,并將水層用二氯甲烷萃取兩次。將合并的有機層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真空濃縮(reduced)。將殘余物經(jīng)用含1%-2%甲醇的二氯甲烷溶液的硅膠(10g)柱色譜法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0.13g,41%)。
純度=98.8%1H NMR[(CD3)2SO]δ8.08(br s,1H,NH),7.31(d,J=9.0Hz,1H,CH),7.06(br s,1H,NH),6.82(d,J=9.0Hz,1H,CH),5.29(d,J=10.35Hz,1H,CH2),5.07(d,J=10.35Hz,1H,CHa),2.65(s,3H,CH3),2.42-2.54(m,2H),1.72-1.87(m,2H),1.56-1.67(m,3H),1.40-1.54(m,2H),1.20-1.32(m,1H)。
實施例35′-(2-{[2-(乙?;被?乙基]氨基}乙氧基)-8′-氯-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式(I)R1=Cl,R2=CH2-CH2-NH-CH2-CH2-NH-CO-CH3,m=2。
向中間體b(0.276mmol)的乙醇(3mL)溶液中加入三乙胺(0.15mL,1.08mmol)和N-乙?;鶃喴一?0.033g,0.323mmol)。將混合物于70℃在封閉管中攪拌2天。蒸發(fā)除去乙醇,并將殘余物在乙酸乙酯和鹽酸水溶液之間分配。將水層用乙酸乙酯洗,用氫氧化鈉水溶液堿化,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將有機層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減壓濃縮。將粗化合物經(jīng)柱色譜法(硅膠5g,用2%-5%甲醇(含有1%氨水)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脫)純化。將化合物用乙醚洗,過濾并真空干燥,得到標題產(chǎn)物(8mg,9%兩步)。
純度=98.95%1H NMR[(CD3)2SO]δ7.92(br s,1H,NH),7.79(br s,1H,NH),7.24(d,J=9.2Hz,1H,CH),7.00(br s,1H,NH),6.63(d,J=8.8Hz,1H,CH),4.01(t,J=5.5Hz,2H,CH2),3.10(q,J=6.0Hz,2H,CH2),2.92(t,J=4.4Hz,2H,CH2),2.60(m,2H,CH2),1.75(s,3H,CH3),1.71-1.83(m,3H),1.58-1.67(m,3H),1.40-1.58(m,3H),1.18-1.15(m,1H)。
實施例48′-氟-5′-[3-(甲基亞磺酰基)丙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式(I)R1=F,R2=CH2-CH2-CH2-SO-CH3,m=2于0℃向中間體e(0.1g,0.29mmol)的甲醇(10mL)和水(2.5mL)溶液中加入過一硫酸氫鉀(0.118g,0.192mmol)和NaHCO3(0.097g,1.152mmol)。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并用2小時的時間使其溫熱至室溫。蒸發(fā)甲醇并將殘余物在二氯甲烷和水之間分配。將水層用二氯甲烷萃取兩次,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減壓濃縮,將殘余物經(jīng)柱色譜法(硅膠5g,用1%-2%甲醇(含有1%氨水)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脫)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0.025g,24%)。
純度=95.19%1H NMR[(CD3)2SO]δ8.86(br s,1H,NH),7.03(dd,J=8,8Hz,1H,CH),6.82(br s,1H,NH),6.52(dd,J=8,4Hz,1H,CH),4.07(t,J=6Hz,2H,CH2),2.88-2.97(m,1H,CH2),2.77-2.86(m,1H,CH3),2.56(s,3H,CH3),2.40-2.51(m,2H),2.13(m,2H),1.72-1.86(m,2H),1.56-1.66(m,3H),1.42-1.52(m,2H),1.12-1.25(m,1H)。
實施例58′-氟-5′-([甲基亞磺酰基]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式(I)R1=F,R2=CH2-SO-CH3,m=2于0℃下,向中間體e(0.5g,1.6mmol)的甲醇(25mL)和水(7mL)的溶液中加入過一硫酸氫鉀(0.644g,1mmol)和NaHCO3(0.528g,6.28mmol),并將混合物攪拌1.25小時。用3.5小時將混合物溫熱至室溫。蒸發(fā)甲醇并將殘余物在二氯甲烷和水之間分配。將水層用二氯甲烷萃取兩次,經(jīng)硫酸鈉干燥,過濾并減壓濃縮。粗物質(zhì)經(jīng)第一柱色譜法(硅膠10g,用1%甲醇(含有1%氨水)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脫),并隨后經(jīng)第二柱色譜法(硅膠10g,用1%-5%甲醇的二氯甲烷溶液洗脫)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0.090g,17%)。
純度=100%1H NMR[(CD3)2SO]δ8.98(br s,1H,NH),7.08(dd,J=9.6,9.6Hz,1H,CH),6.86(br s,1H,NH),6.72(dd,J=9.1,4.8Hz,1H,CH),5.26(d,J=10.1Hz,1H,CH2),5.03(d,J=10.7Hz,1H,CH2),2.64(s,3H,CH3),2.40-2.48(m,2H),1.72-1.86(m,2H),1.54-1.66(m,3H),1.41-1.51(m,2H),1.17-1.31(m,1H)。
實施例68′-氟-5′-(2-{[1-(1H-吡唑-3-基甲基)氮雜環(huán)丁-3-基]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式(I)R1=F,R2=氮雜環(huán)丁烷-CH2-3-吡唑,m=2于0℃下,向中間體h(0.4g,1.31mmol)的1,2-二氯乙烷(8mL)、三乙胺(0.364mL,2.62mmol)和冰醋酸(0.15mL,2.62mmol)的懸浮液中加入吡唑-3-醛(0.378g,3.93mmol)。將生成的混合物攪拌5分鐘,然后冷卻至0℃,隨后加入三乙酰氧基硼氫化鈉(1.378g,5.24mmol)。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一天,并用飽和的NaHCO3水溶液堿化為pH=7-8。過濾沉淀物,用水洗并用二氯甲烷/甲醇(50/50)結(jié)晶,得到標題化合物(0.12g,24%)。
純度=97.7%1H NMR[(CD3)2SO]δ12.56(br s,1H,NH),8.87(br s,1H,NH),7.62(br s,1H,NH),6.96(dd,J=9.6,9.6Hz,1H,CH),6.83(br s,1H,NH),6.24(dd,J=4,4Hz,1H,CH),6.12(d,J=2.2Hz,1H,CH),4.76(m,1H,CH),3.69(t,J=6.6Hz,2H,CH2),3.60(s,2H,CH2),3.04(t,J=6.6Hz,2H,CH2),2.36-2.48(m,2H),1.69-1.86(m,2H),1.59-1.68(m,1H),1.51-1.59(m,2H),1.42-1.51(m,2H),1.05-1.22(m,1H)。
生物學結(jié)果本發(fā)明化合物抑制環(huán)核苷磷酸二酯酶的能力是通過測定它們的IC50(抑制酶活性至50%所必須的濃度)來進行評價的。
將PDE1C、PDE3A、PDE4B2、PDE7A1、PDE7B和PDE11A克隆并使用桿狀病毒表達系統(tǒng)在昆蟲細胞Sf21中表達,并將細胞培養(yǎng)上層清液直接用作酶源。
然后根據(jù)由W.J.Thompson等人1979,Advances in Cyclic NucleotideResearch,Vol.1069-92,ed.G.Brooker等人Raven Press,NY改編的方法進行對各種類型PDE的酶活性的測定。所用的底物對于PDE1和PDE11為氚標記的cGMP(16Ci/mmol)并且對于PDE3、PDE4和PDE7為氚標記的cAMP(35Ci/mmol)。底物濃度對于PDE1和PDE11為28nM并且對于PDE3、PDE4和PDE7為13nM。在加入SPA硅酸釔珠(Amersham)后30分鐘停止酶反應。
確定實施例1-6的IC50(μM)并發(fā)現(xiàn)低于1μM。
權(quán)利要求
1.式(I)化合物或它們的消旋形式、它們的異構(gòu)體和它們的可藥用衍生物, 其中,●m為1、2或3,和●R1選自CH3、Cl、Br和F和,●R2選自 Q1-Q2-Q3-Q4其中,■Q1為單鍵或直鏈或支鏈的(C1-C6)亞烷基;■Q2為包含一個或兩個選自O(shè)或N的雜原子的飽和的4-6員雜環(huán);■Q3為直鏈或支鏈的(C1-C6)亞烷基;■Q4為4-8員、芳香或非芳香、含有1-4個選自O(shè)、S、S(=O)、SO2和N的雜原子的雜環(huán),所述雜環(huán)任選被一個或多個選自O(shè)R、NRR′、CN和(C1-C6)烷基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連接Q1的Q2的原子為碳原子,和,■連接Q3的Q4的原子為碳原子; (C1-C6)烷基,■所述烷基被1-3個優(yōu)選1個選自O(shè)R4、COOR4、NR4R5、NRC(=O)R4、C(=O)NR4R5和SO2NR4R5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4為被一個或多個優(yōu)選1-3個基團所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基選自F、CN、S(=O)R6、SO3H、SO2R6、SR7、C(=O)-NH-SO2-CH3、C(=O)R7、NR′C(=O)R7、NR′SO2R6、C(=O)NR7R8、O-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6為任選被一個或兩個基團OR″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選自H和(C1-C6)烷基,以及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6;R5選自R4、H和(C1-C6)烷基;或■所述烷基1)被1-3個優(yōu)選1個基團所取代,該取代基選自O(shè)C(=O)R4、SR4、S(=O)R3、C(=NR9)R4、C(=NR9)-NR4R5、NR-C(=NR9)-NR4R5、NRCOOR4、NR-C(=O)=NR4R5、NR-SO2-NR4R5、NR-C(=NR9)-R4和NR-SO2-R3和,2)任選被1或2個選自O(shè)R4、COOR4、C(=O)-R4、NR4R5、NRC(=O)R4、C(=O)NR4R5和SO2NR4R5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選自H和(C1-C6)烷基;R9選自H、CN、OH、OCH3、SO2CH3、SO2NH2和(C1-C6)烷基,和R3為(C1-C6)烷基、未取代或被一個或多個優(yōu)選1-3個基團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F、CN、S(=O)R6、SO3H、SO2R6、C(=O)-NH-SO2-CH3、OR7、SR7、COOR7、C(=O)R7、O-C(=O)NR7R8、NR7R8、NR′C(=O)R7、NR′SO2R6、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6為任選被一個或兩個基團OR″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選自H和(C1-C6)烷基并且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6;R4和R5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3。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R2為(C1-C6)烷基,所述烷基被選自O(shè)R4、COOR4、NR4R5、NRC(=O)R4、C(=O)NR4R5和SO2NR4R5的基團所取代,其中●R為H或(C1-C6)烷基;●R4為被1-3個基團所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基選自S(=O)R6、SO2R6、NR′C(=O)R7、NR′SO2R6、C(=O)NR7R8、O-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6為(C1-C6)烷基且R′、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R5選自R4、H和(C1-C6)烷基。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R2為(C1-C4)烷基,所述烷基基團被基團NR4R5或C(=O)NR4R5所取代,其中,●R4為被選自S(=O)CH3、NHC(=O)CH3和C(=O)NR7R8的基團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甲基;●R5選自H和甲基。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R2為(C1-C6)烷基,所述烷基基團1)被1-3個優(yōu)選1個基團所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O(shè)C(=O)R4、SR4、S(=O)R3、NRCOOR4、NR-C(=O)-NR4R5、NR-SO2-NR4R5和NR-SO2-R3和,2)任選被OH或OCH3所取代;其中,●R選自H和CH3;●R3為(C1-C6)烷基、未取代或被1-3個基團所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F、CN、S(=O)R6、SO3H、SO2R6、C(=O)-NH-SO2-CH3、OR7、SR7、COOR7、C(=O)R7、O-C(=O)NR7R8、NR7R8、NR′C(=O)R7、NR′SO2R6、C(=O)NR7R8和SO2NR7R8,其中R6為(C1-C6)烷基且R′、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R4和R5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R3。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R2為被S(=O)R3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3為任選被1-3個基團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基選自S(=O)R6、SO2R6、NR7R8、OR7、NR′C(=O)R7、NR′SO2R7、C(=O)NR7R8和O-C(=O)NR7R8,其中R6為(C1-C6)烷基且R′、R7和R8相同或不同并選自H和(C1-C6)烷基。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R2為被S(=O)R3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R3為(C1-C6)烷基,優(yōu)選甲基。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R2為Q1-Q2-Q3-Q4,其中,●Q1為單鍵或直鏈或支鏈的(C1-C6)亞烷基;●Q2為飽和的含有氮原子的4-6員雜環(huán);●Q3為直鏈的(C1-C4)亞烷基;●Q4為5或6-員含有1-4個氮原子的芳香雜環(huán),所述雜環(huán)任選被甲基取代;●連接Q1的Q2的原子為碳原子,和●連接Q3的Q4的原子為碳原子。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R2為Q1-Q2-Q3-Q4,其中,●Q1為單鍵;●Q2為飽和的含有氮原子的4-6員雜環(huán),優(yōu)選為氮雜環(huán)丁烷;●Q3為-CH2-;●Q4為5-員含有兩個氮原子的芳香雜環(huán),所述雜環(huán)任選被甲基取代;●連接Q1的Q2的原子為碳原子,和●連接Q3的Q4的原子為碳原子。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8中任一項的式(I)化合物,其中R1選自Cl和F。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9中任一項的式(I)化合物,其中m為2。
11.選自下列的化合物5′-(2-[(2-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乙氧基)-8′-氯-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8′-氯-5′-([甲基亞磺?;鵠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5′-(2-{[2-(乙酰基氨基)乙基]氨基}乙氧基)-8′-氯-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8′-氟-5′-[3-(甲基亞磺酰基)丙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8′-氟-5′-([甲基亞磺酰基]甲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和8′-氟-5′-(2-{[1-(1H-吡唑-3-基甲基)氮雜環(huán)丁-3-基]氧基}1′H-螺[環(huán)己烷-1,4′-喹唑啉]-2′(3′H)-酮。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1中任一項的式(I)化合物作為藥物。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1中任一項的式(I)化合物在制備用于預防或治療與PDE7抑制劑相關(guān)的治療的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選自與T-細胞相關(guān)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多發(fā)性硬化癥、骨質(zhì)疏松癥、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哮喘、癌如白血球過多癥、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過敏癥、炎性腸病(IBD)、潰瘍性結(jié)腸炎、克隆(氏)病、胰腺炎、皮膚病如銀屑病和特應性皮炎、腎小球腎炎、結(jié)膜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移植物排斥、癲癇癥、肌萎縮或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選自哮喘、過敏癥和特應性皮炎。
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為骨質(zhì)疏松癥。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為癌。
18.一種用于治療與PDE7抑制劑相關(guān)的治療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該治療的哺乳動物施用有效量的權(quán)利要求1-11中任一項的式(I)化合物。
19.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括權(quán)利要求1-11中任一項的式(I)化合物和可藥用載體、賦形劑、稀釋劑或遞藥系統(tǒng)。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式(I)化合物其中R
文檔編號C07D239/80GK1681507SQ03822128
公開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帕特里克·伯納德利, 法布里斯·弗格尼, 克里斯特·門德斯, 皮埃爾·G·達克羅特 申請人:沃納-蘭伯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