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取向劑及液晶顯示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制作液晶取向膜時使用的液晶取向劑及使用了該液晶取向劑的液晶 顯示元件。
背景技術(shù):
目前,作為液晶顯示元件,包括在電極上形成有液晶取向膜的2塊電極基板之間 具備正介電各向異性的向列型液晶的長軸從一方的基板向另一方的基板連續(xù)地扭曲了 90°的所謂的扭曲向列(TN)型液晶顯示元件,以及通過在一側(cè)的基板將電極形成為梳齒 狀并相對于基板面橫向產(chǎn)生電場來驅(qū)動液晶的平面轉(zhuǎn)換(IPS)型液晶顯示元件。除此以外 還開發(fā)了使具備負介電各向異性的向列型液晶相對于基板面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VA)型 液晶顯示元件。用于這些液晶顯示元件的液晶取向膜主要采用聚酰亞胺類液晶取向膜,開 發(fā)了各種結(jié)構(gòu)的聚酰亞胺類取向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液晶顯示元件的制作中在2塊形成了液晶取向膜的基板間(晶胞間隙(cell gap))填充液晶是必要工序。目前,液晶填充一般是利用大氣壓和真空的壓力差在2塊基板 間填充液晶的真空注入方式。但是,采用這種方式時由于只在基板的一側(cè)設(shè)置液晶注入口, 因此在晶胞間隙3 5 μ m的基板間填充液晶需要較長時間,所以很難實現(xiàn)液晶顯示元件的 制造工序的簡化。在近年已經(jīng)實用化的液晶TV和大型監(jiān)視器的制造中這已成為特別大的 問題。因此,為了解決所述真空注入方式中存在的問題,開發(fā)了液晶滴下方式(0DF方 式)。該方式是在形成有液晶取向膜的基板上滴下液晶,在真空中與另一基板貼合后使密封 材料UV固化,藉此完成液晶的填充。另一方面,隨著液晶顯示元件的高分辨率化的發(fā)展,必須要控制顯示不均。液晶滴下方式中,通過減少液晶的滴下量或提高貼合時的真空度等緩解吸附水及 雜質(zhì)的影響這樣的制造工序的最優(yōu)化,可解決以上的問題。但是,隨著液晶顯示元件生產(chǎn)線 的大型化,以上所述的制造工序的最優(yōu)化已不能夠抑制顯示不均的問題,因此希望開發(fā)出 與目前相比更能夠緩解取向不均的液晶取向膜。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平11-249148號公報發(fā)明的揭示ODF方式中,為了直接在取向膜上滴下液晶,要在液晶滴下時對取向膜施加物理壓 力或必須對整個面板填充液晶且必須增加液晶的滴下點。因此,在液晶滴下部和液晶的液 滴與相鄰液滴的連接部分會發(fā)生滴下痕跡或晶格不均等所謂的取向不均,形成為液晶顯示 元件時會出現(xiàn)取向不均所造成的顯示不均的問題。該取向不均被認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ODF工序中滴下的液晶造成形成于基板上的液晶取向膜表面附著的吸附水或雜質(zhì)的擦拭殘 留,使得液晶滴下部和液晶的液滴和液滴的連接部分的吸附水和雜質(zhì)的量不同,結(jié)果導(dǎo)致 該顯示不均。本發(fā)明是鑒于以上情況完成的發(fā)明。即,本發(fā)明為解決以上問題而提供了可緩解
4ODF方式造成的液晶取向不均的液晶取向劑。還提供了 ODF方式造成的液晶取向不均引起 的顯示不均有所改善的液晶顯示元件。本發(fā)明者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進行認真研究后找到了所要的液晶取向劑。本發(fā)明是基 于該研究成果完成的發(fā)明,具備以下技術(shù)內(nèi)容。(1)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含有使四羧酸二酐成分和二胺成分反應(yīng)而得的聚合 物,該四羧酸二酐成分包含下式[1]表示的四羧酸二酐,該二胺成分包含分子內(nèi)具有羧基 或羥基的二胺化合物, 式[1]中,Y1為具有碳數(shù)4 8的非芳香族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碳數(shù)4 15的4價有機基團。(2)上述⑴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中,Y1具有選自下述式[2] 式[11]的
結(jié)構(gòu), 式[2]中,Y2 Y5分別獨立地為選自氫原子、甲基、氯原子及苯環(huán)的基團,它們可 分別相同也可不同,式[8]中,¥6及¥7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甲基,它們可分別相同也可不 同。(3)上述(2)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中,Y1為式[2]。(4)上述(2)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中,Y1為式[4]。(5)上述⑵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中,Y1為式[5]。(6)上述(2)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中,Y1為式[7]。(7)上述⑵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中,Y1為式[8]。(8)上述(1) (7)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含羧基的二胺化合物為下式 [12]表示的二胺化合物,
的:
式[12]中,X1為碳數(shù)6 30的具有芳環(huán)的有機基團,η為1 4的整數(shù)。 (9)上述(8)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2]的二胺化合物為選自下述式[13] 二胺化合物。[14][15] 式[13]中,ml為 1 4 的整數(shù),式[14]中,X2 為單鍵、-CH2-、-C2H4-、-C (CH3) 2_、-C f2-、-c (CF3) 2-、-ο-、-co-、-νη-、-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ch3 )-或-N (CH3) CO", m2及m3分別表示O 4的整數(shù),且m2+m3表示1 4的整數(shù),式[15]中, m4及m5分別表示1 5的整數(shù),式[16]中,X3為碳數(shù)1 5的直鏈或支鏈烷基,m6為1 5 的整數(shù),式[17]中,X4為單鍵、-CH2-、-C2H4-、-C(CH3)2_、-CF2-、-C(CF3)2_、_0_、-CO-、-NH-、-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 (CH3)-或-N (CH3) CO-,m7 為 1 4的整數(shù)。(10)上述(9)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3]中,ml為1或2的整數(shù)。(11)上述(9)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4]中,X2 為單鍵、-012-、-(2!14-、-((013)2-、 -O-、-co-、-NH-、-N (CH3) _、-CONH-、-NHCO-、-COO-或-0C0-,m2 及 m3 均為整數(shù) 1。(12)上述(9)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式[17]中,X4為單鍵、-CH^-O^-CO^-NH^-CONH-、 -NHCO-、-CH2O-、-OCH2-、-COO-或-OCO-,m7 為 1 或 2 的整數(shù)。(13)上述(1) (12)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含羧基或羥基的二胺化合物占 二胺成分中的5 100摩爾%。(14)上述(1) (13)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取向劑,液晶取向劑包含的溶劑中的 5 80質(zhì)量%為弱溶劑。(15)上述(1) (14)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取向劑,液晶取向劑中的聚合物是使聚 酰胺酸脫水閉環(huán)而得的聚酰亞胺。(16)液晶取向膜,由上述(1) (15)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取向劑形成。(17)液晶顯示元件,具備上述(16)記載的液晶取向膜。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可用較簡便的方法獲得。此外,由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可獲 得能夠緩解ODF方式所造成的液晶取向不均的液晶取向膜。因此,具備由本發(fā)明的液晶取 向劑獲得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顯示元件的可靠性高,適用于大畫面且高分辨率的液晶電視 式[1]中,Y1為具有碳數(shù)4 8的非芳香族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脂環(huán)式結(jié)構(gòu))的碳數(shù)4 15、較好為4 12的4價有機基團。式[1]中,Y1具體可例舉下述式[2] 式[11]的基團。
機等。實施發(fā)明的最佳方式本發(fā)明為含有使四羧酸二酐成分和二胺成分反應(yīng)而得的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劑、使 用了該液晶取向劑而得的液晶取向膜及具備該液晶取向膜的液晶顯示元件,所述四羧酸二 酐成分包含式[1]表示的特定結(jié)構(gòu)的四羧酸二酐(以下也稱為特定酸二酐),所述二胺成分 包含分子內(nèi)具有羧基或羥基的特定二胺化合物(以下也稱為特定二胺化合物)。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包含的聚合物的原料采用特定酸二酐和高極性的含羧基或 輕基的特定二胺化合物。由含該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劑獲得的液晶取向膜易于吸附液晶取向 膜表面的吸附水及雜質(zhì),在ODF工序中滴下了液晶時可抑制附著于液晶取向膜表面的吸附 水及雜質(zhì)的擦拭殘留,并可改善伴隨該擦拭殘留所產(chǎn)生的顯示不均的情況?;诖?,由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形成的液晶取向膜可獲得不會出現(xiàn)ODF方式所造 成的液晶取向不均的具備高顯示品質(zhì)的液晶顯示元件。用于本發(fā)明的聚合物是含特定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成分和含特定二胺化合物的 二胺成分反應(yīng)而得的聚酰胺酸及使所述聚酰胺酸脫水閉環(huán)而得的聚酰亞胺中的至少1種 聚合物。<四羧酸二酐成分>用于本發(fā)明的四羧酸二酐成分是含有式[1]表示的四羧酸二酐、即特定酸二酐的 四羧酸二酐,可并用特定酸二酐以外的四羧酸二酐。四羧酸二酐成分為選自特定酸二酐的 至少1種化合物時,本發(fā)明的效果可更明顯地顯現(xiàn),因此優(yōu)選。
OO
Y
_—I 1 I_I
7
式[2]中,Y2 Y5分別獨立地為選自氫原子、甲基、氯原子及苯環(huán)的基團,它們可分 別相同也可不同,式[8]中,Y6、Y7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甲基,它們可分別相同也可不同。從聚合反應(yīng)性和合成的難易的角度考慮,式[1]中的Y1的特好結(jié)構(gòu)為式[2]、式 [4]、式[5]、式[7]或式[8]。以上例示的特定酸二酐可單獨使用1種或2種以上并用。[其它四羧酸二酐]本發(fā)明中,在不影響本發(fā)明的效果的前提下,作為四羧酸二酐成分可并用特定酸 二酐以外的其它四羧酸二酐。其具體例如下例舉??衫e例如均苯四甲酸二酐、2,3,6,7_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 1,4,5,8-萘四羧酸二酐、2,3,6,7-蒽四羧酸二酐、1,2,5,6-蒽四羧酸二酐、3,3’,4,4’-聯(lián) 苯四羧酸二酐、2,3,3’,4’ -聯(lián)苯四羧酸二酐、雙(3,4_ 二羧基苯基)醚、3,3’,4,4’ - 二苯 甲酮四羧酸二酐、雙(3,4_ 二羧基苯基)砜、雙(3,4_ 二羧基苯基)甲烷、2,2_雙(3,4_ 二 羧基苯基)丙烷、1,1,1,3,3,3-六氟-2,2-雙(3,4_ 二羧基苯基)丙烷、雙(3,4_ 二羧基 苯基)二甲基硅烷、雙(3,4_ 二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2,3,4,5_吡啶四羧酸二酐、2,6_雙 (3,4_ 二羧基苯基)吡啶、3,3’,4,4’ - 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酐、3,4,9,10_茈四羧酸二酐等。以上例示的其它酸二酐可對應(yīng)形成為液晶取向膜時的液晶取向性、電壓保持特 性、蓄積電荷等特性單獨使用1種或2種以上并用。< 二胺化合物>用于本發(fā)明的二胺化合物是包含分子內(nèi)具有羧基或羥基的二胺化合物、即特定二 胺化合物的化合物,可并用特定二胺化合物以外的二胺化合物、即其它二胺化合物。二胺化 合物為選自特定二胺化合物的至少1種化合物時,本發(fā)明的效果可更明顯地顯現(xiàn),因此優(yōu)選。[特定二胺化合物]本發(fā)明的特定二胺化合物是分子內(nèi)含羧基或羥基的二胺化合物。對于分子內(nèi)含羧基的二胺化合物的具體結(jié)構(gòu)無特別限定,優(yōu)選下式[12]表示的 化合物。 式[12]中,X1為碳數(shù)6 30的具有芳環(huán)的有機基團,η為1 4的整數(shù)。優(yōu)選的X1為式[12a]表示的碳數(shù)6 30且任意的氫原子中的1 4個被羧基取
代的結(jié)構(gòu)。
式[12a]中,g為0 2的整數(shù),Q表示單鍵、醚鍵、羰基、羧基、氨基、酰胺鍵或碳數(shù)1 11的亞烷基,這些基團中的任意的氫原子可被氟原子或甲基取代。作為更好的化合物,可例舉下述式[13] 式[17]的化合物。 式[13]中,ml為 1 4 的整數(shù),式[14]中,X2 為單鍵、-CH2-、-C2H4-、-C (CH3) 2_、-C f2-、-c (cf3) 2-、-ο-、-co-、-νη-、-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ch3 )-或-n (ch3) co", m2及m3分別表示o 4的整數(shù),且m2+m3表示1 4的整數(shù),式[15]中, m4及m5分別表示1 5的整數(shù),式[16]中,x3為碳數(shù)1 5的直鏈或支鏈烷基,m6為1 5 的整數(shù),式[17]中,x4為單鍵、-ch2-、-c2h4-、-c(ch3)2_、-cf2-、-c(cf3)2_、_0_、-co-、-nh-、-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 (ch3)-或-n (ch3) co-,m7 為 1 4的整數(shù)。優(yōu)選式[13]中的ml為1或2的整數(shù)的二胺化合物;式[14]中的x2為單鍵、-ch 2-、-c2h4-、-c (ch3) 2_、-o-、-co-、-nh-、-n (ch3) -、-conh-、-nhco-、-coo-或-oco-,m2 及 m3 均 為整數(shù) 1 的二胺化合物;式[17]中的 x4 為單鍵、-ch2-、-o-、-co-、-nh-、-conh-、-nhco-、-c h2o-, -och2-, -coo-或-0c0-,m7為1或2的整數(shù)的二胺化合物。作為式[13] 式[17]表示的二胺化合物中的優(yōu)選具體例,可例舉下述式[18] 式[28]的二胺化合物。 式[27]中,X5為單鍵、-CH2-、-O-、-CO-、-NH-、-CONH-、-NHCO-、-CH2O-、-OCH2-、-CO O-或-OCO-,式[28]中,X6 為單鍵、-CH2-、-O-、-CO-、-NH-、-CONH-、-NHCO-、-CH2O-、-OCH2-、-COO-或-OCO-。對于分子內(nèi)含羥基的二胺化合物的具體結(jié)構(gòu)無特別限定,作為優(yōu)選化合物,可例 舉下述式[29] 式[33]的化合物。
^DH)mri DH)m1o
H2N_(>i眾 H2 2NOX9QX9(>H2
X8
C3 2]
(OH)m14式[29]中,m8 為 1 4 的整數(shù),式[30]中,X7 為單鍵、-CH2-、-C2H4-、-C (CH3) 2_、-C
f2-、-c (CF3) 2-、-ο-、-co-、-νη-、-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ch3 )-或-則013)0)-,1119及11110分別表示0 4的整數(shù),且1119+11110表示1 4的整數(shù),式[31]
10中,mil及ml2分別表示1 5的整數(shù),式[32]中,X8為碳數(shù)1 5的直鏈或支鏈烷基,ml3 為 1 5 的整數(shù),式[33]中,X9 為單鍵、-CH2-、-C2H4-、-C (CH3) 2_、-CF2-、-C (CF3) 2-、-0_、-CO -、-NH-、-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0C0-、-CON (CH3)-或-N (CH3) CO-, ml4為1 4的整數(shù)。優(yōu)選式[29]中的m8為1或2的整數(shù)的二胺化合物;式[30]中的X7為單鍵、-CH2 -、-C2H4-、-C (CH3) 2_、-0-、-CO-、-NH-、-N (CH3) -、-CONH-、-NHCO-、-C00-或-0C0-,m9 及 m 10 均 為整數(shù) 1 的二胺化合物;式[33]中的 X9 為單鍵、-CH2-、-0-、-CO-、-NH-、-CONH-、-NHCO-、-C H2O-, -OCH2-, -C00-或-0C0-,ml4為1或2的整數(shù)的二胺化合物。式[29] 式[33]表示的二胺化合物中,作為優(yōu)選具體例,可例舉下述式[34] 式[44]的二胺化合物。 式[43]中,Xltl為單鍵、-CH2-、-0-、-CO-、-NH-、-CONH-、-NHCO-、-CH2O-、-OCH2-、-CO 0-或-OCO-,式[44]中,X1 !為單鍵、-CH2-、-0-、-CO-、-NH-、-CONH-、-NHCO-、-CH2O-、-OCH2-、-C00-或-0C0-。以上例示的特定二胺化合物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并用。[其它二胺化合物]本發(fā)明中,在不影響本發(fā)明的效果的條件下作為二胺成分可并用特定二胺化合物 以外的其它二胺化合物。其具體例例舉如下。例如對苯二胺、2,3,5,6-四甲基-對苯二胺、2,5_ 二甲基-對苯二胺、間苯二胺、 2,4_ 二甲基-間苯二胺、2,5_ 二氨基甲苯、2,6_ 二氨基甲苯、4,4’ - 二氨基聯(lián)苯、3,3’ - 二 甲基-4,4’ - 二氨基聯(lián)苯、3,3’ - 二甲氧基_4,4’ - 二氨基聯(lián)苯、3,3’ - 二氟_4,4’ -聯(lián)苯、 3,3,-三氟甲基-4,4,- 二氨基聯(lián)苯、3,4,- 二氨基聯(lián)苯、3,3,- 二氨基聯(lián)苯、2,2,- 二氨基 聯(lián)苯、2,3’ - 二氨基聯(lián)苯、4,4’ -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 -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 - 二氨 基二苯基甲烷、2,2’ -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3’ -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 - 二氨基二苯基醚、3,3’ - 二氨基二苯基醚、3,4’ - 二氨基二苯基醚、2,2’ - 二氨基二苯基醚、2,3’ - 二氨基 二苯基醚、4,4’-磺?;桨?、3,3’-磺?;桨?、雙(4-氨基苯基)硅烷、雙(3-氨基 苯基)硅烷、二甲基-雙(4-氨基苯基)硅烷、二甲基-雙(3-氨基苯基)硅烷、4,4’ -硫 代二苯胺、3,3’-硫代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胺、3,3’-二氨基二苯基胺、3,4’-二氨 基二苯基胺、2,2’ - 二氨基二苯基胺、2,3’ - 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4,4’ - 二氨基二苯 基)胺、N-甲基(3,3’ - 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3,4’ - 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 (2,2’ - 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2,3’ - 二氨基二苯基)胺、4,4’ - 二氨基二苯甲酮、 3,3’ - 二氨基二苯甲酮、3,4’ - 二氨基二苯甲酮、1,4_ 二氨基萘、2,2’ - 二氨基二苯甲酮、 2,3’ - 二氨基二苯甲酮、1,5_ 二氨基萘、1,6_ 二氨基萘、1,7_ 二氨基萘、1,8_ 二氨基萘、2, 5_ 二氨基萘、2,6-二氨基萘、2,7-二氨基萘、2,8-二氨基萘、1,2-雙(4-氨基苯基)乙烷、 1,2_雙(3-氨基苯基)乙烷、1,3-雙(4-氨基苯基)丙烷、1,3-雙(3-氨基苯基)丙烷、1, 4_雙(4-氨基苯基)丁烷、1,4-雙(3-氨基苯基)丁烷、雙(3,5-二乙基-4-氨基苯基)甲 烷、1,4_雙(4-氨基苯氧基)苯、1,3_雙(4-氨基苯氧基)苯、1,4_雙(4-氨基苯基)苯、1, 3_雙(4-氨基苯基)苯、1,4_雙(4-氨基苯甲基)苯、1,3_雙(4-氨基苯氧基)苯、4,4’-[1, 4-亞苯基雙(亞甲基)]二苯胺、4,4,-[1,3_亞苯基雙(亞甲基)]二苯胺、3,4,-[1,4_亞 苯基雙(亞甲基)]二苯胺、3,4,-[1,3_亞苯基雙(亞甲基)]二苯胺、3,3,-[1,4_亞苯基 雙(亞甲基)]二苯胺、3,3,-[1,3_亞苯基雙(亞甲基)]二苯胺、1,4_亞苯基雙[(4-氨 基苯基)甲酮]、1,4_亞苯基雙[(3-氨基苯基)甲酮]、1,3_亞苯基雙[(4-氨基苯基)甲 酮]、1,3_亞苯基雙[(3-氨基苯基)甲酮]、1,4_亞苯基雙(4-氨基苯甲酸酯)、1,4_亞苯 基雙(3-氨基苯甲酸酯)、1,3_亞苯基雙(4-氨基苯甲酸酯)、1,3_亞苯基雙(3-氨基苯甲 酸酯)、雙(4-氨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雙(3-氨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雙(4-氨基苯 基)間苯二甲酸酯、雙(3-氨基苯基)間苯二甲酸酯、N,N’-(1,4_亞苯基)雙(4-氨基苯 甲酰胺)、N,N,-(1,3-亞苯基)雙(4-氨基苯甲酰胺)、N,N,-(1,4_亞苯基)雙(3-氨基 苯甲酰胺)、N,N,- (1,3-亞苯基)雙(3-氨基苯甲酰胺)、N,N,-雙(4-氨基苯基)對苯 二甲酰胺、N,N’ -雙(3-氨基苯基)對苯二甲酰胺、N,N’ -雙(4-氨基苯基)間苯二甲酰 胺、Ν,Ν’_雙(3-氨基苯基)間苯二甲酰胺、9,10_雙(4-氨基苯基)蒽、4,4’_雙(4-氨基 苯氧基)二苯基砜、2,2’_雙[4-(4_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_雙[4-(4_氨基苯氧 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3-氨基苯基)六氟丙 烷、2,2,-雙(3-氨基-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 -雙(4-氨基苯基)丙烷、2,2,-雙 (3-氨基苯基)丙烷、2,2’-雙(3-氨基-4-甲基苯基)丙烷、1,3-雙(4-氨基苯氧基)丙 烷、1,3_雙(3-氨基苯氧基)丙烷、1,4_雙(4-氨基苯氧基)丁烷、1,4_雙(3-氨基苯氧 基)丁烷、1,5_雙(4-氨基苯氧基)戊烷、1,5_雙(3-氨基苯氧基)戊烷、1,6_雙(4-氨 基苯氧基)己烷、1,6_雙(3-氨基苯氧基)己烷、1,7_雙(4-氨基苯氧基)庚烷、1,7_雙 (3-氨基苯氧基)庚烷、1,8-雙(4-氨基苯氧基)辛烷、1,8-雙(3-氨基苯氧基)辛烷、1, 9_雙(4-氨基苯氧基)壬烷、1,9-雙(3-氨基苯氧基)壬烷、1,10-(4-氨基苯氧基)癸烷、 1,10-(3-氨基苯氧基)癸烷、1,11-(4-氨基苯氧基)十一烷、1,11-(3-氨基苯氧基)十一 烷、1,12-(4-氨基苯氧基)十二烷、1,12-(3_氨基苯氧基)十二烷、雙(4-氨基環(huán)己基)甲 烷、雙(4-氨基-3-甲基環(huán)己基)甲烷、1,3_ 二氨基丙烷、1,4_ 二氨基丁烷、1,5_ 二氨基戊 烷、1,6- 二氨基己烷、1,7- 二氨基庚烷、1,8- 二氨基辛烷、19- 二氨基壬烷、1,10- 二氨基癸烷、1,11- 二氨基i^一烷、1,12- 二氨基十二烷等。此外,可例舉二胺側(cè)鏈上具有烷基、含氟烷基、芳環(huán)、脂肪族環(huán)、雜環(huán)及由它們形成 的大環(huán)狀取代體的二胺。具體可例示下述式[DA1] [DA26]表示的二胺。 式[DAI] 式[DA5]中,R1為碳數(shù)1以上22以下的烷基或含氟烷基。 式[DA6] 式[DA9]中,R2表示-C00-、-0C0-、-CONH-、-NHCO-、-CH2-、_0_、-CO-或-
NH-, R3表示碳數(shù)1以上22以下的烷基或含氟烷基。 式[DA10]及式[DAl1]中,R4 表示 _0_、-OCH2-, -CH2O-, -COOCH2-或-CH2OCO-, R5
表示碳數(shù)1以上22以下的烷基、烷氧基、含氟烷基或含氟烷氧基。 式[DA15]及式[DA16]中,R8表示-C00-、-0C0-、-CONH-、-NHCO-、-COOCH2-、-CH2OC O-、-CH2O-、-OCH2-、-CH2-、-O-或-朋-,&表示氟基、氰基、三氟甲烷基、硝基、偶氮基、甲?;?乙?;?、乙酰氧基或羥基。[DAl 3][DAl 4]式[DA12] 式[DA14]中,R6表示-C00-、-0C0-、-CONH-、-NHCO-、-COOCH2-、-CH2OC 0-、-0120-、-0012-或-012-,1 7表示碳數(shù)1以上22以下的烷基、烷氧基、含氟烷基或含氟烷氧 基。
另外,還可例舉下式[DA27]表示的二氨基硅氧烷等。 式[DA27]中,m為1 10的整數(shù)。以上例示的其它二胺化合物可對應(yīng)于形成為液晶取向膜時的液晶取向性、電壓保 持特性、蓄積電荷等特性單獨使用1種或2種以上并用?!淳酆衔铩涤糜诒景l(fā)明的聚合物是聚酰胺酸及聚酰亞胺中的至少1種聚合物。該聚酰胺酸是 含特定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成分和含特定二胺化合物的二胺成分反應(yīng)而得的聚酰胺酸。聚 酰亞胺是使所述聚酰胺酸脫水閉環(huán)而得的聚酰亞胺。所述聚酰胺酸及聚酰亞胺均可用作為 獲得液晶取向膜的聚合物。本發(fā)明中,二胺成分中的特定二胺化合物的含量越多越容易吸附液晶取向膜表面 的吸附水及雜質(zhì),在ODF工序中滴下液晶時可抑制附著于液晶取向膜表面的吸附水及雜質(zhì) 的擦拭殘留。因此,二胺成分中的特定二胺化合物的含量較好為5摩爾% 100摩爾%,更好為 10摩爾% 100摩爾%,進一步更好為10摩爾% 80摩爾%,最好為20摩爾% 80摩 爾%。另外,四羧酸二酐成分中的特定酸二酐的含量較好為5摩爾% 100摩爾%,更好 為10摩爾% 100摩爾%,進一步更好為20摩爾% 100摩爾%,最好為50摩爾% 100 摩爾%。[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用于本發(fā)明的聚酰胺酸可通過公知的聚合方法獲得。一般是在有機溶劑中使四羧 酸二酐成分和二胺化合物反應(yīng)的方法。四羧酸二酐和二胺化合物的反應(yīng)在有機溶劑中比較 容易進行且不生成副產(chǎn)物,因此優(yōu)選。此時使用的有機溶劑,只要可溶解生成的聚酰胺酸即可。以下例舉其具體例。例如N,N_ 二甲基甲酰胺、N,N_ 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_2_吡咯烷酮、N-甲基己內(nèi) 酰胺、二甲亞砜、四甲基脲、卩比啶、二甲基砜、六甲基亞砜、Y-丁內(nèi)酯、異丙醇、甲氧基甲基戊 醇、二戊烯、乙基氨基酮、甲基壬基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戊基酮、甲基異丙基酮、甲基溶纖 劑、乙基溶纖劑、甲基溶纖劑乙酸酯、乙基溶纖劑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二醇、 乙二醇單乙酸酯、乙二醇單異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醇、丙二醇單乙酸酯、丙二醇單 甲醚、丙二醇叔丁基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二甘醇、二甘醇單乙酸酯、二甘醇二甲醚、二丙二 醇單乙酸酯單甲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二丙二醇單乙醚、二丙二醇單乙酸酯單乙醚、二丙二 醇單丙醚、二丙二醇單乙酸酯單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3-甲 基-3-甲氧基丁醇、二異丙基醚、乙基異丁基醚、二異丁烯、乙酸戊酯、丁酸丁酯、丁醚、二異 丁基酮、甲基環(huán)己烯、丙醚、二己基醚、二嗯烷、正己烷、正戊烷、正辛烷、乙醚、環(huán)己酮、碳酸 亞乙酯、碳酸異丙烯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丙二醇 酯單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乙酯、3-甲氧基 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二甘醇 二甲醚、4-羥基-4-甲基-2-戊酮等。這些溶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此外,即使是不溶解聚酰胺酸的溶劑,只要在生成的聚酰胺酸不析出的范圍內(nèi)可與以上的溶劑混合使 用。此外,由于有機溶劑中的水分會抑制聚合反應(yīng),并使生成的聚酰胺酸水解,因此優(yōu)選使 用盡可能地脫水干燥的有機溶劑。作為使四羧酸二酐和二胺化合物在有機溶劑中反應(yīng)的方法,可例舉對二胺化合物 分散或溶解于有機溶劑而形成的溶液進行攪拌,直接添加四羧酸二酐或使四羧酸二酐分散 或溶解于有機溶劑后再添加的方法;相反地,在四羧酸二酐分散或溶解于有機溶劑而形成 的溶液中添加二胺化合物的方法;交替添加四羧酸二酐和二胺化合物的方法等??刹捎闷?中的任一種方法。另外,四羧酸二酐或二胺化合物由多種化合物形成時,可以預(yù)先混合的狀 態(tài)進行反應(yīng),也可以分別依次反應(yīng)再使分別反應(yīng)而得的低分子量體混合反應(yīng)而形成高分子 量體。所述聚酰胺酸合成時的溫度可選擇-20°C 150°C的任意溫度,優(yōu)選-5°c 100°C 的范圍。此外,反應(yīng)雖然可在任意的濃度下進行,但如果濃度過低,則難以獲得高分子量的 聚合物,如果濃度過高,則反應(yīng)液的粘性變得過高,難以實施均一的攪拌,因此四羧酸二酐 和二胺成分在反應(yīng)溶液中的合計濃度較好為1 50質(zhì)量%,更好為5 30質(zhì)量%。可在 反應(yīng)初期以高濃度實施反應(yīng),之后再追加有機溶劑。聚酰胺酸的合成反應(yīng)中,相對于四羧酸二酐成分的摩爾數(shù)的二胺成分的摩爾數(shù)的 比值較好為0. 8 1. 2。與通常的縮聚反應(yīng)同樣,該摩爾比越接近1. 0,生成的聚酰胺酸的 分子量越大。用于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是使所述聚酰胺酸脫水閉環(huán)而得的聚酰亞胺,可用作為獲 得液晶取向膜的聚合物。用于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中的酰胺酸基的脫水閉環(huán)率(酰亞胺化率)不一定要 100 %,可根據(jù)用途和目的任意調(diào)節(jié)使用。作為使聚酰胺酸酰亞胺化的方法,可例舉直接加熱聚酰胺酸的溶液的熱酰亞胺 化、在聚酰胺酸的溶液中添加催化劑的催化酰亞胺化。在溶液中使聚酰胺酸熱酰亞胺化時的溫度為100°C 400°C,較好為120°C 250°C,最好在將酰亞胺化反應(yīng)生成的水排到反應(yīng)系統(tǒng)外的同時實施反應(yīng)。聚酰胺酸的催化酰亞胺化可通過在聚酰胺酸的溶液中添加堿性催化劑和酸酐后 在-20 250°C、優(yōu)選為0 180°C的溫度下進行攪拌而實施。堿性催化劑的量為酰胺酸基 的0. 5 30摩爾倍,較好為2 20摩爾倍,酸酐的量為酰胺酸基的1 50摩爾倍,較好為 3 30摩爾倍。作為堿性催化劑,可例舉吡啶、三乙胺、三甲胺、三丁胺、三辛胺等,其中,吡啶具備 使反應(yīng)進行所需的合適的堿性,因此優(yōu)選。作為酸酐,可例舉乙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甲 酸酐等,其中如果使用乙酸酐,則反應(yīng)結(jié)束后的精制變得容易,因此優(yōu)選。催化酰亞胺化的 酰亞胺化率可通過調(diào)節(jié)催化劑量和反應(yīng)溫度、反應(yīng)時間來控制。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的酰胺酸基的脫水閉環(huán)率(酰亞胺化率)不一定要100%,可根 據(jù)用途和目的任意調(diào)節(jié)。特好為50%以上。從聚酰胺酸或聚酰亞胺的反應(yīng)溶液回收聚合物成分時可將反應(yīng)溶液投入弱溶劑 使其形成為沉淀。作為用于沉淀的弱溶劑,可例舉甲醇、丙酮、己烷、丁基溶纖劑、庚烷、甲基 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乙醇、甲苯、苯、水等。投入弱溶劑而沉淀的聚合物可在過濾回收后于常壓或減壓下進行常溫干燥或加熱干燥。如果對沉淀回收的聚合物重復(fù)進行2 10次的 再次溶于有機溶劑并再次沉淀回收的操作,則可減少聚合物中的雜質(zhì)。此時所用的弱溶劑 如果使用例如醇類、酮類、烴等3種以上的弱溶劑,則可使精制效率進一步提高,因此優(yōu)選。關(guān)于用于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的聚酰胺酸及聚酰亞胺的分子量,從涂膜的強度及 涂膜形成時的操作性、涂膜的均一性的角度考慮,以GPC(凝膠滲透色譜法)法測得的重均 分子量分別較好為5000 1000000,更好為10000 150000。〈液晶取向劑〉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是用于制作液晶取向膜的涂布液,其主成分包括用于形成樹 脂被膜的樹脂成分和使該樹脂成分溶解的有機溶劑。本發(fā)明中,所述樹脂成分是包含所述 用于本發(fā)明的聚合物的樹脂成分。此時,樹脂成分的含量為1質(zhì)量% 20質(zhì)量%,較好為
2質(zhì)量% 10質(zhì)量%。本發(fā)明中,所述樹脂成分可以全部是用于本發(fā)明的聚合物,也可混有本發(fā)明的聚 合物以外的其它聚合物。此時,樹脂成分中的本發(fā)明聚合物以外的其它聚合物的含量為0.5 質(zhì)量% 15質(zhì)量%,較好為1質(zhì)量% 10質(zhì)量%。該其它聚合物可例舉例如特定酸二酐以外的其它酸二酐和特定二胺化合物以外 的其它二胺化合物反應(yīng)而得的聚酰胺酸或聚酰亞胺等。對于使樹脂成分溶解的有機溶劑無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可例舉N,N’ _ 二甲基 甲酰胺、N,N’_ 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己內(nèi)酰胺、2-吡咯烷酮、N-乙基 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二甲亞砜、四甲基脲、吡啶、二甲基砜、六甲基亞砜、Y-丁內(nèi) 酯、1,3- 二甲基-咪唑啉酮、二戊烯、乙基戊基酮、甲基壬基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戊基酮、 甲基異丙基酮、環(huán)己酮、碳酸亞乙酯、碳酸異丙烯酯、二甘醇二甲醚、4-羥基-4-甲基-2-戊 酮等。這些溶劑可以2種以上混合使用。使聚酰亞胺溶于有機溶劑時,為了促進聚酰亞胺的溶解可加熱。加熱溫度如果過 高,則有時聚酰亞胺的分子量下降,因此溫度優(yōu)選為30 100°C。對于特定聚酰亞胺溶液的 濃度無特別限定,為了與特定胺化合物均一混合,溶液中的特定聚酰亞胺濃度較好為1 20質(zhì)量%,更好為3 15質(zhì)量%,特好為3 10質(zhì)量%。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可含有所述以外的成分。作為其例,可包含使涂布液晶取向 劑時的膜厚均一性和表面平滑性提高的溶劑或化合物、使液晶取向膜和基板的密合性提高 的化合物等。使膜厚均一性和表面平滑性提高的溶劑(弱溶劑)的具體例如下例舉??衫e例如異丙醇、甲氧基甲基戊醇、甲基溶纖劑、乙基溶纖劑、丁基溶纖劑、甲 基溶纖劑乙酸酯、乙基溶纖劑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乙二 醇、乙二醇單乙酸酯、乙二醇單異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醇、丙二醇單乙酸酯、丙二 醇單甲醚、丙二醇叔丁基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二甘醇、二甘醇單乙酸酯、二甘醇二甲醚、二 丙二醇單乙酸酯單甲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二丙二醇單乙醚、二丙二醇單乙酸酯單乙醚、二 丙二醇單丙醚、二丙二醇單乙酸酯單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 3-甲基-3-甲氧基丁醇、二異丙基醚、乙基異丁基醚、二異丁烯、乙酸戊酯、丁酸丁酯、丁 醚、二異丁基酮、甲基環(huán)己烯、丙醚、二己基醚、正己烷、正戊烷、正辛烷、乙醚、乳酸甲酯、乳 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丙二醇單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
18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 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 1- 丁氧基-2-丙醇、1-苯氧基-2-丙醇、丙二醇單乙酸酯、丙二醇二乙酸酯、丙二醇-1-單 甲醚-2-乙酸酯、1-己醇、丙二醇-1-單乙醚-2-乙酸酯、二丙二醇、2-(2-乙氧基丙氧基) 丙醇、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正丙酯、乳酸正丁酯、乳酸異戊酯等具有低表面張力的溶劑寸。其中,更好的是丁基溶纖劑、丙二醇單甲醚或乳酸乙酯。這些弱溶劑可以使用1種也可多種混合使用。使用所述溶劑時,其量較好為液晶 取向劑包含的所有溶劑的5 80質(zhì)量%,更好為20 60質(zhì)量%。作為使膜厚均一性和表面平滑性提高的化合物,可例舉氟類表面活性劑、有機硅 類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等。更具體可例舉例如F Top EF301、EF303、EF352(陶克姆(Tokem Products)公司 制),MEGAFAC F171、F173、R-30(大日本油墨化學(xué)公司制),F(xiàn)rorard FC430、FC431 (住友 3M 公司制),Asahi Guard AG710、Surflon S-382、SC101、SC102、SC103、SC104、SC105、 SC106(旭硝子株式會社制)等。這些表面活性劑的使用比例是相對于液晶取向劑包含的樹 脂成分100質(zhì)量份較好為0. 01 2質(zhì)量份,更好為0. 01 1質(zhì)量份。作為使液晶取向膜和基板的密合性提高的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例舉以下所示的含 官能性硅烷的化合物或含環(huán)氧基的化合物。可例舉例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_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N-(2-氨基乙基)-3_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 乙氧基硅烷、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亞乙基三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亞乙基 三胺、10-三甲氧基甲硅烷基_1,4,7-三氮雜癸烷、10-三乙氧基甲硅烷基_1,4,7-三氮雜 癸烷、9-三甲氧基甲硅烷基-3,6- 二氮雜壬基乙酸酯、9-三乙氧基甲硅烷基-3,6- 二氮雜 壬基乙酸酯、N-苯甲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甲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雙(氧亞乙 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雙(氧亞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二醇二縮 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 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二縮水甘油醚、 2,2_ 二溴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3,5,6_四縮水甘油基-2,4-己二醇、N,N,N,,N,_四縮 水甘油基_間二甲苯二胺、1,3-雙(N,N- 二縮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環(huán)己烷、N,N,N’,N’ -四 縮水甘油基_4,4’ -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等。相對于液晶取向劑包含的樹脂成分100質(zhì)量份,所用的這些提高與基板的密合性 的化合物的量較好為0. 1 30質(zhì)量份,更好為1 20質(zhì)量份。如果不足0. 1質(zhì)量份,則不 能夠獲得密合性提高的效果,如果超過30質(zhì)量份,則液晶的取向性有時變差。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中除了以上成分以外在無損本發(fā)明效果的范圍內(nèi)可添加以 使液晶取向膜的介電常數(shù)和導(dǎo)電性等電特性發(fā)生變化為目的的電介質(zhì)或?qū)щ娢镔|(zhì),還可添 加以提高形成為液晶取向膜時的膜硬度和致密度為目的的交聯(lián)性化合物。
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中的固體成分的濃度可根據(jù)作為目的物的液晶取向膜的膜 厚進行適當(dāng)變化,基于形成無缺陷的涂膜且獲得作為液晶取向膜的合適的膜厚的理由,該 濃度較好為1 20質(zhì)量%,更好為2 10質(zhì)量%。<液晶取向膜·液晶顯示元件>將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涂布于基板上并燒成后,通過摩擦處理或光照等實施取向 處理,或者在垂直取向用途等中可不進行取向處理而作為液晶取向膜使用。此時,所用基板 只要是透明度高的基板即可,無特別限定,可以使用玻璃基板、丙烯酸基板或聚碳酸酯基板 等塑料基板等。另外,從工藝簡化的角度來看,較好是使用形成了用于液晶驅(qū)動的ITO電極 等的基板。此外,對于反射型液晶顯示元件,也可以只在單側(cè)的基板使用硅晶片等不透明的 物質(zhì),這時的電極可以使用鋁等反射光的材料。對于液晶取向劑的涂布方法無特別限定,在工業(yè)領(lǐng)域一般采用網(wǎng)版印刷、膠版印 刷、柔性印刷、噴墨法等。作為其它涂布方法,可例舉浸涂法、輥涂法、狹縫印刷、旋轉(zhuǎn)印刷 等,可根據(jù)不同目的加以使用。將液晶取向劑涂布于基板后的燒成可通過熱板等加熱手段在50 300°C、較好為 80 250°C的溫度下使溶劑蒸發(fā)而形成涂膜。燒成后的涂膜如果過厚,則在液晶顯示元件 的電力消耗方面是不利的,如果過薄,則液晶顯示元件的可靠性會下降,因此涂膜厚度較好 是5 300nm,更好是10 lOOnm。使液晶水平取向或傾斜取向時,通過摩擦或偏振光紫外 線照射等對燒成后的涂膜進行處理。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元件是通過上述方法由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得到帶有液晶取 向膜的基板后,以公知的方法制成液晶晶胞,從而得到液晶顯示元件。若要例舉液晶晶胞制作的例子,可例示準(zhǔn)備形成有液晶取向膜的1對基板,在1塊 基板的液晶取向膜上散布間隔物,將液晶取向膜面作為內(nèi)側(cè),與另1塊基板貼合,減壓注入 液晶后密封的方法;或者在散布有間隔物的液晶取向膜表面滴下液晶后將基板貼合并密封 的方法等。此時的間隔物的厚度較好是1 30 μ m,更好是2 10 μ m。如上所述,采用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制得的液晶顯示元件的可靠性高,可用于大 畫面且高分辨率的液晶電視等。
實施例以下例舉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fā)明進行更詳細地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以下所示為實施例中使用的化合物的縮略符號和結(jié)構(gòu)式。(四羧酸二酐)BODA 雙環(huán)[3,3,0]辛烷 _2,4,6,8_ 四羧酸二酐CBDA :1,2,3,4-環(huán)丁烷四羧酸二酐TDA :3,4-二羧基-1,2,3,4-四氫 萘琥珀酸二酐PMDA 均苯四甲酸二酐 (二胺化合物)p-PDA 對苯二胺m-PDA:間苯二胺PCH7DAB 1,3_ 二氨基_4_ [4_ (4_庚基環(huán)己基)苯氧基]苯DBA :3,5-二氨基苯甲酸2,4-DAA 2,4~ 二氨基-N,N- 二烯丙基苯胺 (有機溶劑)NMP N-甲基-2-吡咯烷酮BCS: 丁基溶纖劑GBL: Y-丁內(nèi)酯〈分子量測定〉合成例中的聚酰亞胺的分子量采用昭和電工株式會社制常溫凝膠滲透色譜(GPC) 裝置(GPC-101)、日本硝德(Shodex)公司制柱(KD-803、KD-805)如下測定。柱溫50°C洗脫液N,N’ _ 二甲基甲酰胺(作為添加劑,溴化鋰一水合物(LiBr ·Η20)30πιπιΟ1/ L、磷酸·無水結(jié)晶(ο-磷酸)30mmol/L、四氫呋喃(THF) 10ml/L)流速LOmL/分鐘校準(zhǔn)曲線制作用標(biāo)準(zhǔn)試樣?xùn)|曹株式會社制TSK標(biāo)準(zhǔn)聚環(huán)氧乙烷(分子量 900000、150000、100000、30000)及聚合物實驗室(Polymer Laboratory)公司制聚乙二醇 (分子量約 12000,4000,1000)。〈酰亞胺化率的測定〉合成例中的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如下測定。將20mg聚酰亞胺粉末裝入NMR試管 (草野科學(xué)株式會社制NMR取樣管標(biāo)準(zhǔn)Φ 5),添加氘化二甲亞砜(DMS0-d6,0. 05% TMS (四甲基硅烷)混合品)0. 53ml,利用超聲波使其完全溶解。用日本電子數(shù)據(jù)(〒一夕K )株 式會社制NMR測定器(JNW-ECA500)測定該溶液的500MHz的質(zhì)子NMR。酰亞胺化率以來 自酰亞胺化前后無變化的結(jié)構(gòu)的質(zhì)子為基準(zhǔn)質(zhì)子來確定,用該質(zhì)子的峰積分值和在9. 5 10. Oppm附近出現(xiàn)的來自酰胺酸的NH基的質(zhì)子峰積分值通過下式求得。酰亞胺化率(%) = (1-α · χ/y) XlOO上式中,χ是來自酰胺酸的NH基的質(zhì)子峰積分值,y是基準(zhǔn)質(zhì)子峰積分值,α是聚 酰胺酸(酰亞胺化率為0% )的相對于1個酰胺酸的NH基質(zhì)子的基準(zhǔn)質(zhì)子的個數(shù)比例。〈合成例1>在NMP(16.5g)中混合BODA(3.75g,15mmol)、DBA(2. 3g,15mmol)及PCH7DAB(3. 8g, lOmmol),于 50°C反應(yīng) 5 小時后,加入 CBDA(1. 96g, IOmmol)和 NMP (13. Og),于 40°C反應(yīng) 12 小時,獲得樹脂含量為29質(zhì)量%的聚酰胺酸溶液(A)。該聚酰胺酸的數(shù)均分子量為22700, 重均分子量為45100?!春铣衫?>在NMP (28. 8g)中混合 TDA (3. 0g, lOmmol)、DBA (2. 3g, 15mmol)及 PCH7DAB (3. 8g, lOmmol),于 50°C反應(yīng) 5 小時后,加入 CBDA(2. 9g, 150mmol)和 NMP (19. 3g),于 40°C反應(yīng) 12 小時,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2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2.4g)和吡啶(l.Og),于40°C反應(yīng)2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25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B)。該 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59%,數(shù)均分子量為11700,重均分子量為24100?!春铣衫?>在合成例2獲得的聚酰胺酸溶液(2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 酰亞胺化催化劑的乙酸酐(2.4g)和吡啶(l.Og),于50°C反應(yīng)3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 甲醇(250ml)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 粉末(C)。該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82%,數(shù)均分子量為13600,重均分子量為31400。〈合成例4>在NMP(47. 3g)中混合 CBDA(5. 0g,25mmol)、2,4_DAA(1. 6g,8. Ommo 1)、DBA(1. 2g, 8. Ommo 1)及PCH7DAB(4. Og, lOmmol),于23°C反應(yīng)15小時后,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2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4.3g)和吡啶(3.3g),于50°C反應(yīng)3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26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D)。該 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96%,數(shù)均分子量為19100,重均分子量為45500。〈合成例5>在NMP(141.6g)中混合 BODA (24. 4g,IOOmmol)、DBA (13. 8g,91mmol)及 PCH7DAB(14. 8g,39mmol),于 80°C反應(yīng) 5 小時后,加入 CBDA(6. 0g,31mmol)和 NMP (94. 4g), 于40°C反應(yīng)12小時,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5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5.6g)和吡啶(4.3g),于80°C反應(yīng)3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60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E)。該
22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55%,數(shù)均分子量為19800,重均分子量為62700?!春铣衫?>在 NMP (149. Og)中混合 BODA (24. 4g,IOOmmol)、DBA (11. 9g,78mmol)及 PCH7DAB(19. 8g,52mmol),于 80°C 反應(yīng) 5 小時后,加入 CBDA (6. 0g,31mmol)和 NMP (99. 2g), 于40°C反應(yīng)12小時,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8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17. 9g)和吡啶(13. 8g),于90°C反應(yīng)3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100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F)。該 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81%,數(shù)均分子量為20100,重均分子量為68100?!春铣衫?>在NMP(141.6g)中混合 BODA (24. 4g,IOOmmol)、DBA (13. 8g,91mmol)及 PCH7DAB(14. 8g,39mmol),于 80°C反應(yīng) 5 小時后,加入 CBDA(6. 0g,31mmol)和 NMP (94. 4g), 于40°C反應(yīng)12小時,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5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11. 2g)和吡啶(8. 7g),于90°C反應(yīng)3. 5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60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G)。該 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80%,數(shù)均分子量為19500,重均分子量為62200。〈合成例8>在NMP (68. 8g)中混合 TDA (12. 0g,40mmol)、DBA (3. 0g,20mmol)及 p_PDA(2.2g, 20mmol),于50°C反應(yīng)15小時,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5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23. 7g)和吡啶(11.0力,于501反應(yīng)3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82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H)。該 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88%,數(shù)均分子量為17700,重均分子量為65700?!春铣衫?>在NMP (38. Ig)中混合 TDA (6. 0g,20mmol)、DBA(1. 5g, IOmmol)及 DADPA (2. 0g, lOmmol),于50°C反應(yīng)15小時,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3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12. 9g)和吡啶(6.0力,于501反應(yīng)3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50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I)。該 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88%,數(shù)均分子量為18000,重均分子量為72900。〈合成例10>在NMP(39. 4g)中混合CBDA(3. 0g, 16mmol)、p_PDA(0. 9g,8mmol)及PCH7DAB(3. 0g, 8mmol),于23°C反應(yīng)20小時,獲得樹脂含量為15質(zhì)量%的聚酰胺酸溶液(J)。該聚酰胺酸 的數(shù)均分子量為27000,重均分子量為63000?!春铣衫?1>在NMP(32.0g)中混合PMDA(2. 6g, 12mmol)、p_PDA(0. 7g,6mmol)及PCH7DAB(2. 3g, 6mmol),于23°C反應(yīng)20小時,獲得樹脂含量為15質(zhì)量%的聚酰胺酸溶液(K)。該聚酰胺酸 的數(shù)均分子量為28300,重均分子量為71200。
< 合成例 12>在NMP(28. 4g)中混合TDA(3. lg, IOmmol)、m_PDA(l. 7g, 16mmol)及PCH7DAB(4. Og, lOmmol),于 50°C反應(yīng) 5 小時后,加入 CBDA (3. Og, 16mmol)和 NMP (18. 9g),于 40°C反應(yīng) 12 小 時,獲得聚酰胺酸溶液。在該聚酰胺酸溶液(20. Og)中加入NMP,稀釋為6質(zhì)量%后加入作為酰亞胺化催化 劑的乙酸酐(2. 6g)和吡啶(1. lg),于50°C反應(yīng)3小時。將該反應(yīng)溶液投入甲醇(250ml) 中,濾出所得沉淀物。用甲醇洗滌該沉淀物,于100°C減壓干燥,獲得聚酰亞胺粉末(L)。該 聚酰亞胺的酰亞胺化率為79%,數(shù)均分子量為12000,重均分子量為27900。[表 1] 表中,“四羧酸二酐”欄及“二胺化合物”欄中的“_”表示未使用這些四羧酸二酐、
特定二胺。〈實施例1>在合成例1獲得的聚酰亞胺溶液(A) (10. Og)中加入NMP (12. 5g)及BCS (25. 5g), 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取向劑[1]。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 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液晶晶胞的制作]將以上獲得的液晶取向劑[1]旋涂于帶ITO電極的玻璃基板,在80°C的熱板上干 燥5分鐘后用220°C的熱風(fēng)循環(huán)爐進行15分鐘的燒成,獲得膜厚IOOnm的液晶取向膜。準(zhǔn) 備2塊該帶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在其中1塊液晶取向膜的表面散布6 μ m的間隔物后在其上印刷密封劑,進行貼合后使密封劑固化制得空晶胞。通過減壓注入法在該空晶胞中注入液 晶MLC-6608(日本麥魯克(々)株式會社制),密封注入口,獲得向列型液晶晶胞。用偏光顯微鏡觀察該液晶晶胞后確認,液晶均一地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的評價]本發(fā)明中,作為易吸附液晶取向膜表面的吸附水及雜質(zhì)、在ODF工序中滴下了液 晶時可抑制附著于液晶取向膜表面的吸附水及雜質(zhì)的擦拭殘留的評價方法,關(guān)注液晶取向 膜的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的值。該值越大該效果越好。將以上獲得的液晶取向劑[1]旋涂于帶ITO電極的玻璃基板,在80°C的熱板上干 燥5分鐘后用220°C的熱風(fēng)循環(huán)爐進行15分鐘的燒成,獲得膜厚IOOnm的液晶取向膜。用 該帶液晶取向膜的基板測定純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觸角。由這些接觸角,按照文獻《應(yīng)用聚合 物科學(xué)雜志(JOURNAL OF APPLIEDPOLYMER SCIENCE) VOL. 13, PP. 1741-1747 (1969)》中記載 的D.K.歐文斯(D. K. OWENS)等的方法,算出表面自由能(也稱為表面張力)極性項。(1+C0S θ ) X YL = 2(ySdX y Ld) 1/2+2 ( y Sp X Y Lp) 1/2式[i]這里,YL=y Ld+y Lp, γ S = γ Sd+ γ Spθ 涂膜上的液體的接觸角Y L 液體的表面自由能y Ld 液體的表面自由能分散項y Lp 液體的表面自由能極性項Y S:涂膜的表面自由能y Sd 涂膜的表面自由能分散項y Sp 涂膜的表面自由能極性項如果將20°C 時的水的表面張力(YL = 72. 8, y Ld = 21. 8, yLp = 51. 0) (mPa .s) 和二碘甲烷的表面張力(YL = 50.8、γ Ld = 49. 5、γ Lp = 1. 3) (mPa · s)代入式[i],則 為純水時獲得下式[ii],為二碘甲烷時獲得下式[iii]。這里,θ 1、θ 2分別為水的接觸角 和二碘甲烷(CH2I2)的接觸角。(l+cose 1)X72. 8 = 2 ( y SdX21. 8) 1/2+2 ( y SpX51. 0) 1/2式[ii](1+C0S θ 2) X50. 8 = 2( y SdX 49. 5) 1/2+2 ( y Sp X 1. 3) 1/2式[iii]因此,將純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觸角代入式[ii]、式[iii],由該聯(lián)立方程求出 Y Sp0接觸角通過以下方法求得用接觸角測定裝置CA-W (協(xié)和表面化學(xué)株式會社制), 在涂膜上滴下3 μ 1水和1 μ 1 二碘甲烷,測定5秒后的接觸角。結(jié)果示于后述的表2。<實施例2>在合成例2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⑶(5. Og)中加入NMP(24. 3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12. 3g)和BCS (41. 5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2]。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2]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實施例3>
在合成例3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C) (5. Ig)中加入NMP(24. 3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27. Ig)和BCS (26. 3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3]。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3]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實施例4>在合成例4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D) (5. Og)中加入NMP(24. 2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26. Og)和BCS (27. 5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4]。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4]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實施例5>在合成例5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E) (5. Og)中加入NMP(25. O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16. 5g)和BCS (37. I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5]。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5]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實施例6>在合成例6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F) (5. Ig)中加入NMP(24. 5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28. Ig)和BCS (25. I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6]。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6]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實施例7>在合成例7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G) (5. Og)中加入NMP(24. I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22. Og)和BCS (31. 5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7]。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7]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實施例8>在合成例8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H) (5. Og)中加入NMP(24. O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22. Og)和BCS (41. I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8]。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液晶晶胞的制作]
將以上獲得的液晶取向劑[8]旋涂于帶ITO電極的玻璃基板,在80°C的熱板上干 燥5分鐘后用220°C的熱風(fēng)循環(huán)爐進行15分鐘的燒成,獲得膜厚IOOnm的液晶取向膜。通 過輥徑120mm的人造絲布的摩擦裝置用人造絲布以輥轉(zhuǎn)速300rpm、輥行進速度20mm/秒、壓 入量0. 5mm的條件對該涂膜面進行摩擦,得到帶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為了評價液晶晶胞的 取向狀態(tài),準(zhǔn)備2塊該帶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在其中1塊基板的液晶取向膜的表面散布6 μ m 的間隔物后在其上印刷密封劑,貼合后使密封劑固化制得空晶胞。通過減壓注入法在該空 晶胞中注入液晶液晶MLC-2003(日本麥魯克(々)株式會社制),密封注入口,獲得向 列型液晶晶胞。通過偏光顯微鏡觀察該液晶晶胞后確認液晶均一地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 與實施例1同樣進行了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的評價。結(jié)果示于后述的表2。<實施例9>在合成例9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I) (5. Ig)中加入NMP(25. I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22. 2g)和BCS (40. 9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9]。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9]與實施例8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述的 表2。<比較例1>在合成例10獲得的聚酰胺酸溶液(J) (10. 3g)中加入NMP (13. Ig)及BCS (11. 5g), 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取向劑[10]。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 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10]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比較例2>在合成例11獲得的聚酰胺酸溶液(K) (10. Og)中加入NMP (11. Ig)及BCS (13. 2g), 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取向劑[11]。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 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11]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比較例3>在合成例12獲得的聚酰亞胺粉末(L) (5. Ig)中加入NMP (25. Ig),于70°C攪拌40 小時使其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NMP (17. 2g)和BCS (46. Ig),于25°C攪拌2小時,獲得液晶 取向劑[12]。該液晶取向劑未見有混濁或析出等異常情況,確認樹脂成分均一溶解。用獲得的液晶取向劑[12]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制得液晶晶胞。結(jié)果,液晶均一地 垂直取向,未見取向缺陷等。另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表面自由能極性項。結(jié)果示于后 述的表2。表2中,酰亞胺化率的項目中的“_”表示未算出酰亞胺化率。
27
[表 2] 產(chǎn)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本發(fā)明的液晶取向劑可獲得能夠緩解ODF方式產(chǎn)生的液晶取向不均的液晶取向 膜。因此,具備由此獲得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顯示元件可抑制顯示不均,可靠性高,能夠用 于大畫面、高分辨率的液晶電視機等。其結(jié)果是,可用于TN元件、STN元件、TFT液晶元件, 還可用于垂直取向型或水平取向型(IPS)液晶顯示元件等。這里引用2008年1月25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08-015308號的說明書、 權(quán)利要求書和摘要的所有內(nèi)容作為本發(fā)明的說明書的揭示。
權(quán)利要求
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含有使四羧酸二酐成分和二胺成分反應(yīng)而得的聚合物,該四羧酸二酐成分包含下式[1]表示的四羧酸二酐,該二胺成分包含分子內(nèi)具有羧基或羥基的二胺化合物,式[1]中,Y1為具有碳數(shù)4~8的非芳香族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碳數(shù)4~15的4價有機基團。FPA00001186329800011.tif
2.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中,Y、是選自下述式[2]一式[11]的基團, 式[2]中,Y2 Y5分別獨立地為選自氫原子、甲基、氯原子及苯環(huán)的基團,它們可分別 相同也可不同,式[8]中,\及\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甲基,它們可分別相同也可不同。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中,Y1為式[2]。
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中,Y1為式[4]。
5.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中,Y1為式[5]。
6.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中,Y1為式[7]。
7.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中,Y1為式[8]。
8.如權(quán)利要求1 7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含羧基的二胺化合物為 下式[12]表示的二胺化合物, 式[12]中,X1為碳數(shù)6 30的具有芳環(huán)的有機基團,η為1 4的整數(shù)。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2]的二胺化合物為選自下述式 [13] 式[17]的二胺化合物, 式[13]中,ml 為 1 4 的整數(shù),式[14]中,X2 為單鍵、-CH2-、-C2H4-、-C (CH3) 2_、-CF2-、-c (CF3) 2-、-o-、-co-、-nh-、-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 (CH3)-或-則013)0)-,1112及1113分別表示0 4的整數(shù),且1112+1113表示1 4的整數(shù),式[15]中,m4 及m5分別表示1 5的整數(shù),式[16]中,X3為碳數(shù)1 5的直鏈或支鏈烷基,m6為1 5 的整數(shù),式[17]中,X4 為單鍵、-CH2-、-C2H4-、-C(CH3)2_、-CF2-、-C(CF3)2_、-O-、-CO-、-NH-、-N (CH3) -、-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 (CH3)-或-N (CH3) CO-,m7 為 1 4的整數(shù)。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3]中,ml為1或2的整數(shù)。
11.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4]中,&為單鍵、-CH2-、-C2H4-、-C (CH3) 2_、-O-、-CO-、-NH-、-N (CH3) -、-CONH-、-NHCO-、-COO-或-OCO-,m2 及 m3 均為整數(shù) 1。
12.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式[17]中,X4為單鍵、-CH^-O^-CO-、 -NH-、-CONH-、-NHCO-、-CH2O-、-OCH2-、-COO-或-OCO-,m7 為 1 或 2 的整數(shù)。
13.如權(quán)利要求1 12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含羧基或羥基的二胺 化合物占二胺成分中的5 100摩爾%。
14.如權(quán)利要求1 13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液晶取向劑包含的溶 劑中的5 80質(zhì)量%為弱溶劑。
15.如權(quán)利要求1 14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其特征在于,液晶取向劑中的聚合 物是使聚酰胺酸脫水閉環(huán)而得的聚酰亞胺。
16.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由權(quán)利要求1 15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取向劑形成。
17.液晶顯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備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可緩解ODF方式造成的液晶取向不均的液晶取向劑。還提供ODF方式造成的液晶取向不均引起的顯示不均有所改善的液晶顯示元件。該液晶取向劑含有使四羧酸二酐成分和二胺成分反應(yīng)而得的聚合物,該四羧酸二酐成分包含下式[1]表示的四羧酸二酐,該二胺成分包含分子內(nèi)具有羧基或羥基的二胺化合物,式中,Y1為碳數(shù)4~15的4價有機基團且含有碳數(shù)4~8的非芳香族環(huán)狀烴基。
文檔編號C08G73/10GK101925851SQ20098010320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月25日
發(fā)明者三木德俊, 保坂和義, 后藤耕平, 園山幸司 申請人:日產(chǎn)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