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特征在于,其含有鎂、鈦、鹵素、下述通式(1)表示的碳酸酯化合物(A)以及具有2個以上的醚基的醚化合物(B),
R1-O-C(=O)-O-Z-O-R2 (1)
式(1)中,R1和R2表示碳原子數(shù)1~24的烴基或取代烴基、或者含雜原子的基團,相互相同或不同,Z表示經(jīng)由碳原子或碳鏈鍵合的結(jié)合性基團。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碳原子數(shù)1~24的烴基或取代烴基是直鏈狀烷基、支鏈烷基、乙烯基、直鏈狀烯基或支鏈烯基、直鏈狀鹵素取代烷基、支鏈鹵素取代烷基、直鏈狀鹵素取代烯基、支鏈鹵素取代烯基、環(huán)烷基、環(huán)烯基、鹵素取代環(huán)烷基、鹵素取代環(huán)烯基、芳香族烴基或鹵素取代芳香族烴基。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含雜原子的基團是鍵合末端為碳原子的含氮原子的烴基、鍵合末端為碳原子的含氧原子的烴基、鍵合末端為碳原子的含磷烴基或含硅烴基。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Z是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基團,
-CR3R4CR5R6- (2)
式(2)中,R3~R6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碳原子數(shù)1~12的烷基、乙烯基、碳原子數(shù)3~12的烯基、碳原子數(shù)3~12的環(huán)烷基或環(huán)烯基、碳原子數(shù)6~12的芳香族烴基、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7~12的芳香族烴基,相互相同或不同,并且可以相互鍵合而形成環(huán)。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醚化合物(B)是1,3-二醚。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1,3-二醚是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R7-O-CH2CR8R9CH2-O-R10 (3)
式(3)中,R8和R9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碳原子數(shù)1~12的烷基、乙烯基、碳原子數(shù)3~12的烯基、碳原子數(shù)3~12的環(huán)烷基或環(huán)烯基、碳原子數(shù)6~12的芳香族烴基或鹵素取代芳香族烴基、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7~ 12的芳香族烴基、碳原子數(shù)1~12的烷基氨基或碳原子數(shù)2~12的二烷基氨基,相互相同或不同,并且可以相互鍵合而形成環(huán),R7和R10表示碳原子數(shù)1~12的烷基、乙烯基、碳原子數(shù)3~12的烯基、碳原子數(shù)3~6的環(huán)烷基、碳原子數(shù)6~12的芳香族烴基或鹵素取代芳香族烴基、或者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7~12的芳香族烴基,相互相同或不同。
7.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醚化合物(B)是2-異丙基-2-異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異丙基-2-異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或9,9-雙(甲氧基甲基)芴。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醚化合物(B)的含量為0.02mmol/g-固體催化劑成分以上。
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其中,所述碳酸酯化合物(A)與所述醚化合物(B)的摩爾比為2.5以上。
10.一種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鎂化合物、含鹵素鈦化合物、下述通式(1)表示的碳酸酯化合物(A)以及具有2個以上的醚基的醚化合物(B)相接觸,
R1-O-C(=O)-O-Z-O-R2 (1)
式(1)中,R1和R2表示碳原子數(shù)1~24的烴基或取代烴基、或者含雜原子的基團,相互相同或不同,Z表示經(jīng)由碳原子或碳鏈鍵合的結(jié)合性基團。
11.一種烯烴類聚合用催化劑,其特征在于,其是由(I)權(quán)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固體催化劑成分、以及(II)下述通式(4)表示的有機鋁化合物形成,
R11pA1Q3-p (4)
式(4)中,R11表示碳原子數(shù)為1~6的烷基,Q表示氫原子或鹵素,p是0<p≤3的實數(shù),復(fù)數(shù)個R11相同或不同。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催化劑,其中,其是進一步與(III)外部供電子性化合物相接觸而獲得。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催化劑,其中,所述(III)外部供電子性化合物是從下述通式(5)和(6)中選出的1種或2種以上的有機硅化合物,
R12qSi(OR13)4-q (5)
式(5)中,R12是碳原子數(shù)1~12的烷基、乙烯基、烯丙基、芳烷基、碳原子數(shù)3~12的環(huán)烷基、苯基、碳原子數(shù)1~12的烷基氨基、碳原子數(shù)1~12的二烷基氨基中的任意一種,q是0<q≤3的整數(shù),當q為2以上的情形時,復(fù)數(shù)個R12相同或不同,R13表示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碳原子數(shù)3~6的環(huán)烷基、苯基、乙烯基、烯丙基、芳烷基,復(fù)數(shù)個R13相同或不同,
(R14R15N)sSiR164-s (6)
式(6)中,R14和R15是氫原子、碳原子數(shù)1~20的直鏈烷基或碳原子數(shù)3~20的支鏈狀烷基、乙烯基、芳烷基、碳原子數(shù)3~20的烯基、碳原子數(shù)3~20的環(huán)烷基或環(huán)烯基、或者碳原子數(shù)6~20的芳基,R14和R15相同或不同,并且R14和R15可以相互鍵合而形成環(huán),R16是碳原子數(shù)1~20的直鏈烷基或碳原子數(shù)3~20的支鏈狀烷基、乙烯基、芳烷基、碳原子數(shù)3~12的烯基、碳原子數(shù)3~20的環(huán)烷基、或者碳原子數(shù)6~20的芳基,當R16為復(fù)數(shù)個的情形時,復(fù)數(shù)個R16相同或不同,s是1至3的整數(shù)。
14.一種烯烴類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權(quán)利要求11~13中任一項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用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烯烴類的聚合。
15.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烯烴類的聚合是丙烯與α-烯烴的共聚。
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烯烴類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進行丙烯的單獨聚合或丙烯與乙烯的共聚后,進行丙烯與乙烯、或丙烯與α-烯烴的共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