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基于反式烏頭酸配體的發(fā)綠光的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的分子式為[Tb(L)(DMF)(H2O)2]n(其中,L為反式烏頭酸根,DMF為N,N-二甲基甲酰胺),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的單晶結構具有二維層狀結構,所述的二維層狀結構的不對稱構筑單元包含一個三價鋱離子、一個三價反式烏頭酸根配體、一個DMF分子和兩個末端配位水分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將硝酸鋱、反式烏頭酸的水溶液加入反應瓶中,然后加入DMF,在攪拌的條件下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將體系的pH調到2.2~3.0,攪拌5~10min后密封,在85~100℃的恒溫條件下加熱20~48h,冷卻至室溫,過濾、室溫干燥得到所述鋱(III)熒光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鋱與反式烏頭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2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0.2mmol硝酸鋱基準,所述DMF的用量為2~10mL。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0.2mmol硝酸鋱為基準,所述氫氧化鈉水溶液的濃度為0.1~2.0 mol/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態(tài)鋱(III)熒光材料作為發(fā)光材料在發(fā)光分子器件和熒光探針領域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