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類2-苯甲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2-苯甲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甲酯、2-苯甲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屬于有機化學(xué)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2-苯甲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中間體,主要用于評價手性磷配體及其催化劑的活性、醫(yī)藥合成、農(nóng)藥及光電材料等。目前2-苯甲?;?3芳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是用芳香醛和馬尿酸等為原料,經(jīng)Erlenmeyer反應(yīng)得到噁唑酮類化合物中間體,再通過強堿水解、酸化得到2-苯甲酰基-3-芳基丙烯酸,然后酯化得到2-苯甲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酯;或者用芳香醛和馬尿酸等為原料,經(jīng)Erlenmeyer反應(yīng)得到噁唑酮類化合物中間體,再通過強堿醇解得到2-苯甲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酯。此外,文獻(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2011,35(8):468-470)報道以苯甲酰氯、甘氨酸為原料先合成馬尿酸,然后經(jīng)Erlenmeyer反應(yīng)得到噁唑酮類化合物中間體,再通過強堿水解、酸化得到2-苯甲?;?3-芳基丙烯酸,最后滴加異氰基環(huán)己烷和乙醇溶液攪拌回流反應(yīng)得到2-苯甲?;?3-芳基丙烯酸酯。也有文獻(Tetrahedron,2016,72(19):2369-2375)報道利用2-苯甲酰胺丙二酸單乙酯、芳香醛為用料,在四氫呋喃溶劑中加入三乙胺、四氫吡咯、三氟甲基磺酸等0 ℃條件下反應(yīng)得到2-苯甲酰基-3-芳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以上合成方法存在操作復(fù)雜、反應(yīng)時間過長、收率低等問題。為滿足實際生產(chǎn)需求,需對現(xiàn)有工藝進行改進。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制備方法不足,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2-苯甲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實現(xiàn)易于操作和控制,收率高、反應(yīng)時間短的生產(chǎn)需求。
為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以芳香醛(A)、馬尿酸酯(B)為原料,堿作為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經(jīng)過一步縮合反應(yīng)制備得到目標產(chǎn)物2-苯甲?;?3-芳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
具體技術(shù)方案如下:
本發(fā)明制備的2-苯甲酰基-3-芳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具有下列結(jié)構(gòu)式:
式中,R1 代表H、氯、溴、硝基; R2代表C1-5烷基。
優(yōu)選:R1 為H、4-氯、4-溴、4-硝基; R2代表甲基或乙基。
其合成路線如下:
具體反應(yīng)步驟如下:
在氬氣保護條件下,將芳香醛(A)、馬尿酸酯(B)、乙酸酐、堿性催化劑加入到三口瓶中,加熱反應(yīng),液相色譜檢測反應(yīng)完全后,經(jīng)水洗猝滅反應(yīng)、萃取、減壓回收溶劑得到固體2-苯甲?;?3-芳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粗品,重結(jié)晶得到目標產(chǎn)品(C)。
本發(fā)明使用的芳香醛(A)選苯甲醛、鹵代苯甲醛、硝基取代苯甲醛 ;優(yōu)選苯甲醛、對氯苯甲醛、對溴苯甲醛、對硝基苯甲醛。
本發(fā)明使用的馬尿酸酯優(yōu)選馬尿酸甲酯和馬尿酸乙酯。
本發(fā)明使用的堿性催化劑為三氟乙酸銫、乙酸鋅、乙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縮合反應(yīng)中馬尿酸酯、芳香醛和催化劑的摩爾比例優(yōu)選1:1.2:1~ 1.2;
本發(fā)明創(chuàng)新點在于:以芳香醛和馬尿酸酯作為原料,在加熱和堿性催化劑存在條件下發(fā)生縮合反應(yīng),一步即可得到2-苯甲?;?3-芳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相對于其他合成路線縮短了生產(chǎn)步驟,易于操作和控制,改善了生產(chǎn)操作環(huán)境,提高了收率,收率達80%以上,縮短了反應(yīng)時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fā)明進行更好的說明,舉實施例如下:
實例一
氬氣保護條件下,向干燥的500 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醛0.1 mol (10.6 g),馬尿酸甲酯0.1 mol (19.2 g),三氟乙酸銫0.1 mol (24.6 g),乙酸酐100 mL,控制反應(yīng)溫度在100℃,攪拌反應(yīng)8 h,液相檢測反應(yīng)完全,加入水250 mL攪拌猝滅反應(yīng),二氯甲烷100 mL萃取兩遍,分出并合并二氯甲烷層,用100 mL×2水洗,15 g無水硫酸鎂干燥過夜,過濾,減壓回收溶劑后得到黃褐色固體,甲醇重結(jié)晶后得到類白色固體24.3 g,純度98.4%,收率86.4%。1H NMR(400 MHz, DMSO-d6) δ:3.74(s, 3H), 7.35~7.44(m, 4H), 7.52~7.63(m, 3H), 7.69(d, J=7.2Hz, 2H), 8.00(d, J=7.2Hz, 2H), 10.14(s, 1H).13C NMR(100MHz,DMSO-d6)δ:166.2、165.5、133.5、133.2、132.0、 129.9、129.6、128.7、128.6、127.7、126.6、52.3。
實例二
氬氣保護條件下,向干燥的500 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溴苯甲醛0.105 mol (19.4 g),馬尿酸甲酯0.1 mol (19.2 g),乙酸鈉0.1 mol (8.2 g),乙酸酐100 mL,控制反應(yīng)溫度在110 ℃,攪拌反應(yīng)7 h,液相檢測反應(yīng)完全,加入水250 mL攪拌猝滅反應(yīng),二氯甲烷100 mL萃取兩遍,分出并合并二氯甲烷層,用100 mL×2水洗,15 g無水硫酸鎂干燥過夜,過濾,減壓回收溶劑后得到黃褐色固體,甲醇重結(jié)晶后得到類白色固體30.2 g,純度98.6%,收率83.8%。1H NMR(400 MHz, DMSO-d6) δ:3.75(s, 3H), 7.41(s, 1H), 7.53~7.63(m, 7H), 8.00(d, J=7.6Hz, 2H), 10.16(s, 1H)。 13C NMR(100MHz,DMSO-d6)δ:166.2、165.4、133.1、132.8、132.0、131.7、131.7、128.6、127.8、 127.3、122.8、52.4。
實例三
氬氣保護條件下,向干燥的500 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對硝基苯甲醛0.1 mol (15.1 g),馬尿酸甲酯0.1 mol (19.2 g),乙酸鈉0.1 mol (8.2 g),乙酸酐105 mL,控制反應(yīng)溫度在95℃,攪拌反應(yīng)5.5 h,液相檢測反應(yīng)完全,加入水250 mL攪拌猝滅反應(yīng),二氯甲烷100 mL萃取兩遍,分出并合并二氯甲烷層,用100 mL×2水洗,15 g無水硫酸鎂干燥過夜,過濾,減壓回收溶劑后得到黃褐色固體,甲醇重結(jié)晶后得到類白色固體27.6 g,純度98.4%,收率84.6%。1H NMR(400 MHz, DMSO-d6) δ:3.77(s, 3H), 7.45(s, 1H), 7.55(t, J=7.6Hz, 2H), 7.63(t, J=7.4Hz, 1H), 7.90(d, J=8.8Hz, 2H), 7.98(d, J=7.6Hz, 2H), 8.26(d, J=8.8Hz, 2H), 10.31(s, 1H)。 13C NMR(100MHz,DMSO-d6)δ:166.3、165.2、147.1、140.4、132.9、132.2、130.7、129.9、129.4、128.6、127.9、123.7、52.6。
實例四
氬氣保護條件下,向干燥的500 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對氯苯甲醛0.1 mol (14 g),馬尿酸甲酯0.105 mol (20.1 g),乙酸鈉0.11 mol (9.0 g),乙酸酐100 mL,控制反應(yīng)溫度在120 ℃,攪拌反應(yīng)9 h,液相檢測反應(yīng)完全,加入水250 mL攪拌猝滅反應(yīng),二氯甲烷100 mL萃取兩遍,分出并合并二氯甲烷層,用100 mL×2水洗,15 g無水硫酸鎂干燥過夜,過濾,減壓回收溶劑后得到黃褐色固體,甲醇重結(jié)晶后得到類白色固體27.2 g,純度98.6%,收率86.3%。1H NMR(400 MHz, DMSO-d6) δ:3.75(s, 3H), 7.43(s, 1H), 7.48(d, J= 8.0Hz, 2H ), 7.52~7.64(m, 3H), 7.71(d, J= 8.4Hz, 2H), 8.01(d,J= 7.6Hz, 2H), 10.18(s, 1H)。 13C NMR(100MHz,DMSO-d6)δ:166.2、165.4、134.0、133.2、132.5、132.0、131.5、128.7、128.6、127.8、127.3、52.4。
實例五
氬氣保護條件下,向干燥的500 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醛0.1 mol (10.6 g),馬尿酸乙酯0.1 mol (20.7 g),乙酸鋅0.1 mol (18.3 g),乙酸酐105 mL,控制反應(yīng)溫度在105 ℃,攪拌反應(yīng)8 h,液相檢測反應(yīng)完全,加入水250 mL攪拌猝滅反應(yīng),二氯甲烷100 mL萃取兩遍,分出并合并二氯甲烷層,用100 mL×2水洗,15 g無水硫酸鎂干燥過夜,過濾,減壓回收溶劑后得到黃褐色固體,甲醇重結(jié)晶后得到類白色固體23.7 g,純度98.7%,收率80.3%。1H NMR(400 MHz, DMSO-d6) δ:1.23(t, J= 7.2Hz, 3H), 4.20(q, J= 7.2Hz, 2H), 7.34~7.42(m, 4H), 7.54(t, J= 7.4Hz, 2H), 7.61(t, J= 7.2Hz, 1H), 7.69(d, J= 7.6Hz, 2H), 8.00(d, J= 7.2Hz, 2H), 10.12(s, 1H)。13C NMR(100MHz,DMSO-d6)δ:166.2、165.0、133.5、133.4、132.8、131.9、129.9、129.5、128.7、128.5、127.7、127.0、60.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