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槍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噴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冷卻管的噴槍結構改良。
背景技術:
噴槍廣泛地被運用于各產業(yè),如公告第238409號“半導體電熱膜之制法”專利,其主要是以金、銀等金屬化合物或其有機化合物為主體,在過程時適量的添加銻、鐵等的化合物為摻雜劑調制,再將上述拌合均勻的原料,以一定比例與介質材料做均勻的混合,將披覆的基材清洗干凈后置入一高溫爐室中,使基材表面產生活化現(xiàn)象,再將前述調合妥當?shù)牧黧w材料,經空氣混合定量噴入到該高溫的爐室中,使導電材料流體噴入后立即霧化分解成霧氣狀的帶電位離子,而均勻披覆于基材的表面,或直接噴附于已活化的基材表面,與基材一體形成一半導電性發(fā)熱薄膜。
前述“將前述調合妥當?shù)牧黧w材料,經空氣混合定量噴入到該高溫的爐室中,使導電材料流體噴入后立即霧化分解成霧氣狀的帶電位離子”,即為利用噴槍的例子。只是現(xiàn)有的噴槍,大體上均包括有一本體,本體一側具有噴嘴,噴嘴上具有連通壓縮氣體及液態(tài)原料的管路,另具有一控制裝置,以氣體將液態(tài)原料霧化,并由噴嘴口噴出。現(xiàn)有的噴槍運用于類如前述高溫霧化成長也就是熱化學反應的工作環(huán)境,由于工作環(huán)境溫度高達600℃-800℃,除噴槍內的液態(tài)原料容易因高溫而阻塞管路、噴嘴口外,噴槍的內部構件也會因長期于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而縮短使用壽命。此即現(xiàn)有技術存在最大的缺陷,此缺陷成為業(yè)界亟待克服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噴槍結構改良,采用冷卻管結構,有效地解決了前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到一種噴槍結構改良,包括有一本體,本體一側具有噴嘴,噴嘴具有容間,容間一側具有噴嘴口,另端連通壓縮氣體管路及液態(tài)原料管路,壓縮氣體將液態(tài)原料通過噴嘴口噴出而霧化,該本體外緣包覆有冷卻管,該冷卻管具有冷卻液入口與冷卻液出口,通過冷卻液的循環(huán)來避免液態(tài)原料在高溫工作環(huán)境下堵塞管路,及延長噴槍內部構件壽命。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冷卻管結構,通過冷卻液的循環(huán),避免了液態(tài)原料在高溫工作環(huán)境下堵塞管路問題,同時延長了噴槍內部構件壽命。
2.本實用新型冷卻液入口設有延伸入內部另一端的進冷卻液管,提高了冷卻液循環(huán)冷卻的效果。
圖1為實用新型實施例剖面圖。
圖中標號說明如下1本體10噴嘴 11容間12噴嘴口 13壓縮氣體管路14液態(tài)原料管路 15入氣孔16液態(tài)原料入口2冷卻管20冷卻液入口 21冷卻液出口22進冷卻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本體1,本體1一側具有噴嘴10,噴嘴10具有容間11,容間11一側具有噴嘴口12,另端連通壓縮氣體管路13及液態(tài)原料管路14,壓縮氣體管路13連通入氣孔15以連通獲取外部壓縮空氣,液態(tài)原料管路14連通液態(tài)原料入口16以連通獲取外部液態(tài)原料,壓縮氣體將液態(tài)原料通過噴嘴口12噴出而霧化,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如高溫霧化成長也就是熱化學反應的工作環(huán)境,該本體1外緣包覆有冷卻管2,該冷卻管2具有冷卻液入口20與冷卻液出口21,通過冷卻液的循環(huán)來避免液態(tài)原料在高溫工作環(huán)境下堵塞管路,及延長噴槍內部構件壽命;前述冷卻液入口20具有延伸入內部另端的進冷卻液管22,以提高冷卻液循環(huán)冷卻效果。
以上所述實施例并非用以拘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噴槍結構改良,包括有一本體,本體一側具有噴嘴,噴嘴具有容間,容間一側具有噴嘴口,另端連通壓縮氣體管路及液態(tài)原料管路,其特征在于該本體外緣包覆有冷卻管,該冷卻管具有冷卻液入口與冷卻液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槍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該冷卻液入口具有延伸入內部另端的進冷卻液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噴槍結構改良,主要包括有一本體,本體一側具有噴嘴,噴嘴具有容間,容間一側具有噴嘴口,另端連通壓縮氣體管路及液態(tài)原料管路,壓縮氣體將液態(tài)原料通過噴嘴口噴出而霧化,該本體外緣包覆有冷卻管,該冷卻管具有冷卻液入口與冷卻液出口,通過冷卻液循環(huán)來避免液態(tài)原料在高溫工作環(huán)境下堵塞管路,及延長噴槍內部構件壽命。
文檔編號B05B7/02GK2750872SQ20042011560
公開日2006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秦文隆 申請人:秦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