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01428閱讀:1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例如復印機、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所使用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
背景技術
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圖像形成裝置所使用的電子照相感光體,是在中空圓筒狀的圓筒狀基體的外周表面涂布有機感光層而形成的。最近,大部分電子照相感光體根據(jù)高性能化的需求而不斷得以開發(fā),直至設計出具有如下層積結構的感光層依次涂布中間層、電荷產(chǎn)生層、電荷輸送層,進而在一部分感光體中涂布用于提高其外層耐久性的保護層。
在本說明書中,將由中間層、電荷產(chǎn)生層、電荷輸送層及保護層構成的層統(tǒng)稱為感光層。并且中間層和/或保護層是為了提高電子照相感光體的性能而設置的,并不是必須的。因此,由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構成的層、以及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一層構成的層也稱為感光層,但有時指出只是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的層積部分、以及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一層構成的層部分,也稱作光電導層。
設置在該電子照相感光體上的感光層,要求是薄膜且具有均勻的厚度。因此,為了對感光層以較薄且均勻的厚度進行涂布以實現(xiàn)高性能化,并且可以用較低的成本進行涂布,而進行各種新的涂布方法的開發(fā)研究。
向作為電子照相感光體用基管的圓筒狀基體的外周面涂布感光層的方法周知的包括噴涂法、浸漬涂布法、刮刀涂布法等。但是現(xiàn)有公知的涂布法中,存在無法獲得均勻的涂膜、以及生產(chǎn)效率差等問題。
例如噴涂法,將涂液從噴嘴以細微粒噴出來進行涂布,因此涂布后的外觀較為美觀,但由于通過一次涂布所形成的層的厚度較薄,所以為了獲得希望的層厚必須反復進行多次涂布。并且,如果一次性涂布大量的涂液,涂液會滴垂,存在形成厚度不均的涂層的問題。并且,通過噴出涂液進行涂布,涂液中的揮發(fā)成份容易揮發(fā),因此涂液的粘度上升,存在所形成的涂層中產(chǎn)生桔皮狀褶皺(表面出現(xiàn)桔子紋理狀的起伏現(xiàn)象)的問題。
此外,浸漬涂布法,保持作為電子照相感光體用基管的圓筒狀基體的一個端部,在使圓筒的軸線和涂液的液面垂直的狀態(tài)下浸漬到涂液中,之后從涂液中拉起,從而在圓筒狀基體的表面涂布感光層,該方法多用于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但是,通過浸漬涂布法涂布的層厚(也稱作膜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將圓筒狀基體從涂液中拉起的速度、涂液的粘度、涂液中所含的揮發(fā)成份的蒸發(fā)速度等,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且由于是在上下方向上將圓筒狀基體從涂液中拉起,因此由于重力的作用涂液沿著圓筒狀基體的表面移動下垂,產(chǎn)生圓筒狀基體的拉起方向上側的膜厚比下側膜厚薄的問題。并且,存留在圓筒狀基體的下部的涂液由于其干燥性下降,在其充分干燥前如果涂布下一層,會和下一層的涂液混合產(chǎn)生所謂的沾污。
還存在以下基本的問題為了解決這種膜厚不均勻的問題,需要對拉起速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但這種控制是很困難的,為了形成具有均勻厚度的涂膜,不得不降低浸漬后的拉起速度。并且,在本來不需要涂布的圓筒狀基體的內(nèi)部及端面都形成了涂膜,因此還存在必須剝離形成在圓筒狀基體的內(nèi)部及端面的涂膜的問題。進一步,由于將圓筒狀基體浸漬到涂液中,因此在存儲涂液的槽中,必須總是保持足以浸漬圓筒狀基體的全部長度的量的涂液。這樣一來,必須總是準備超過形成涂膜所需要的量的涂液,因此存在涂液的使用效率差的問題。因此,為了提高涂液的使用效率,采用了以下方法并不是在每一次使用時都準備新的涂液,而是向已經(jīng)被使用過的保存在存儲槽中的涂液中追加進行新的生產(chǎn)所需要的量的涂液,多次使用同一涂液。但是涂液的粘度及特性隨著時間而變化,并且和新增加的涂布之間由于微小的差異而產(chǎn)生變化,因此在每次涂布作業(yè)時都必須進行涂布條件的最佳調(diào)配,因此作業(yè)效率低下。
此外,刮刀涂布法是使刮刀面向圓筒狀基體并將其配置到靠近圓筒狀基體的位置,向刮刀提供涂液,通過刮刀將涂液涂布到圓筒狀基體上,在將圓筒狀基體旋轉一周后使刮刀退后。通過該方法雖然可以獲得較高的生產(chǎn)性,但在使刮刀后退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由于涂液的表面張力而使涂布到圓筒狀基體的涂膜的一部分隆起、膜厚不均勻的問題。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還有輥涂法和噴墨法。輥涂法是在涂布輥上形成限制了膜厚的涂液的膜,將圓筒狀基體配置為面向涂布輥并靠近或者抵接到涂布輥上,分布旋轉圓筒狀基體和涂布輥,同時將涂液從涂布輥轉印涂布到圓筒狀基體上。噴墨法是通過從面向圓筒狀基體設置的噴嘴中噴出液滴的噴墨方式涂布涂液。
輥涂法中,生產(chǎn)所需要的基本涂液的量較少,涂液使用效率較高。但在輥涂法中,在涂布后使涂布輥和圓筒狀基體分離時,也容易出現(xiàn)由于涂液的表面張力而使多余的涂液附著到圓筒狀基體上的現(xiàn)象,即所謂的液體托尾(液引き)現(xiàn)象。并且存在以下問題由于這種液體托尾現(xiàn)象,涂膜中出現(xiàn)接縫、膜厚變得不均,結果產(chǎn)生圖像缺陷。此外這里的接縫是指在涂布輥和圓筒狀基體分離時,附著了多余的涂液且膜厚不均勻的部分。
提出了多種防止這種接縫的產(chǎn)生的現(xiàn)有技術。例如,存在以下方法在將圓筒狀基體旋轉1周以上結束涂布后,將圓筒狀基體從涂布提供輥分離,繼續(xù)旋轉圓筒狀基體以期實現(xiàn)涂膜面的涂平(膜厚均勻化)(參照特開平3-12261號公報)。但是,在特開平3-12261號公報所公開的方法中存在以下問題必須預先預估應涂平的涂料殘留的量,進行精密的膜厚控制,并且很難完全消除接縫。
此外,還存在以下方法涂布后在分離涂布輥和圓筒狀基體時,通過減少涂布輥上的涂料膜厚來防止接縫的產(chǎn)生(例如參照特開平11-216405號公報)。并且還存在以下方法在涂布后,規(guī)定涂布輥上的涂料的膜厚和在涂布輥及圓筒狀基體之間形成的間隙之間的關系,根據(jù)其狀態(tài)減少涂布輥上的涂料的量,切斷涂布輥和圓筒狀基體的涂料連接(參照特開2000-325863號公報)。但是,在特開平11-216405號公報及特開2000-325863號公報所公開的方法中,任何一個方法都無法抑制接縫,使其達到完全防止圖像缺陷產(chǎn)生的水平。并且,這些方法存在以下問題在涂布時及分離時,必須對涂布條件進行嚴密的控制,因此很難有較高的生產(chǎn)效率。
并且,提出了在涂布后控制涂布輥和圓筒狀基體的分離速度的方法(例如,參照特開平11-276958號公報)。但是,通過特開平11-276958號公報所公開的方法,也和前面所述的特開平11-216405號公報及特開2000-325863號公報的方法一樣,無法抑制接縫,使其達到完全防止圖像缺陷產(chǎn)生的水平。
并且,還提出了以下方法通過改變涂布輥和圓筒狀基體的圓周速度在涂膜上形成肋(リブ),在該狀態(tài)下分離涂布輥和圓筒狀基體(參照特開2000-84472號公報)。但是,在特開2000-84472號公報所公開的方法中,存在以下問題由于在涂膜上形成肋,當使用低沸點的溶劑時,用于消除肋并使其均勻化的涂平時間不足,涂膜出現(xiàn)起伏,此外使用高沸點溶劑時,雖然可以有充足的上述涂平時間,但干燥時需要較長時間,因此生產(chǎn)效率差。進一步,存在以下問題為了形成肋,必須嚴格確定輥徑、圓周速度、間隙、涂料粘度、表面張力等各種條件,因此涂布條件的確定困難,且涂液組成、裝置構成的設定允許范圍較窄。特別是,電荷產(chǎn)生層及中間層形成的膜厚較薄,因此形成肋的條件設定非常困難,并且即使形成肋,在短時間內(nèi)會干燥,從而無法充分確保用于涂平的時間,很難獲得均勻膜厚的層。
另一方面,噴墨法是從微小的噴嘴中將涂液以液滴噴射并附著到被涂布物上的方法。噴嘴頭的結構,即噴射涂液的方式包括通過壓電元件的振動壓力擠出涂液的壓電方式;以及向加熱器通電使之升溫在涂液中生成氣泡,通過氣泡的膨脹壓力擠出涂液的氣泡噴墨(bubblejet注冊商標)方式/熱方式。噴墨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可以使噴出的液滴以直線的方式非常精確地飛出,并且可以對每個噴嘴的噴出動作進行控制,因此不需要掩蔽,具有非常高的涂布效率,此外只要更換墨盒即可容易地更換涂液,并且由于涂液可以用盡,因此生產(chǎn)效率非常高。
作為使用噴墨法在圓柱或者圓筒狀的被涂布物表面形成涂膜的現(xiàn)有技術有使被涂布物保持水平并旋轉,并且使噴出噴嘴沿著被涂布物的表面在被涂布物的旋轉軸方向上移動(參照特開平2-272567號公報)。在該特開平2-272567號公報中,作為涂液的溶劑公開了單獨使用四氫呋喃的示例。但是當溶劑使用四氫呋喃時,其沸點太低,溶劑揮發(fā)較快,因此有在噴出噴嘴的噴出部分涂液干燥產(chǎn)生噴嘴堵塞的危險,并且存在涂布后的涂平性不充分的問題。
并且在其他現(xiàn)有技術中,還提出了以下方法向涂液施加壓力,從多個細小噴嘴中使涂液以條狀連續(xù)飛出并涂布到被涂布物上(參照特開平11-19554號公報)。但是在特開平11-19554號公報所公開的方法中,無法對各噴嘴進行單獨控制,并且施加壓力的泵和噴出噴嘴之間用管連接,因此在加壓和噴出中產(chǎn)生時滯,和可以單獨控制各噴嘴的噴墨法相比,在精度、反應上均較差。
作為被涂布物如果具體考慮到電子照相感光體,如果對具有20μm-40μm左右厚度的電荷輸送層的形成使用噴墨法,由于是從數(shù)十μm這樣微小的噴嘴噴出液滴,因此需要多層的重疊涂布,存在涂布速度較慢、生產(chǎn)效率極差的問題。并且,很難以均勻的厚度進行涂布,且由于干燥容易產(chǎn)生噴嘴堵塞,因此存在很難長時間穩(wěn)定地噴出涂液的問題。
另一方面,噴墨法適用于厚度較薄的電荷產(chǎn)生層的形成,但由于形成的層是薄膜,作為薄膜材料的涂液的物理性質(zhì)的管理比較困難。一般高粘度的涂液,顏料難于沉淀,容易確保液體組成的均勻性,但噴出特性變差,而低粘度的涂液,雖然易于確保噴出特性,但由于顏料易于沉淀/凝結,會導致噴嘴堵塞。
并且,一般情況下,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通過配置在遠離位置的涂布裝置而被分別涂布形成,因此需要將被涂布物輸送到各自的涂布裝置的輸送裝置,并且輸送裝置中需要換乘被涂布物的搬送裝置,會產(chǎn)生設備投資成本較高的問題。
因此,在制造電子照相感光體時,需要一種可以用單一的裝置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并以高效減少使用的涂液的制造方法及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地生產(chǎn)具有均勻厚度的涂膜的高質(zhì)量低成本的層積型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
本發(fā)明是一種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該電子照相感光體,通過在圓筒狀基體上或在圓筒狀基體上形成的中間層上,至少構成或涂敷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的電荷產(chǎn)生層和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電荷輸送層的兩層而形成,其特征在于,電荷產(chǎn)生層,通過以噴墨方式將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涂布到圓筒狀基體上或在圓筒狀基體上形成的中間層上而形成,電荷輸送層,通過以通過輥涂方式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涂布到電荷產(chǎn)生層上而形成。
并且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為10mPa·s或10mPa·s以下。
并且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含有5-40重量%的具有120℃或120℃以上沸點的高沸點溶劑。
并且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高沸點溶劑是從環(huán)己酮、吡咯烷酮、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所構成的組中選擇的一種或者二種或二種以上。
并且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噴墨方式下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噴出通過壓電方式進行。
并且本發(fā)明是一種對圓筒狀基體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該電子照相感光體,通過在圓筒狀基體上或在圓筒狀基體上形成的中間層上,至少構成或涂敷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的電荷產(chǎn)生層和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電荷輸送層的兩層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噴墨式涂布機構,在圓筒狀基體上或在圓筒狀基體上形成的中間層上,通過噴出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輥涂式涂布機構,在電荷產(chǎn)生層上形成電荷輸送層,包括向電荷產(chǎn)生層上涂布電荷輸送層用涂液的涂布輥、向涂布輥提供電荷輸送層用涂液的涂液提供機構、支承從涂布輥轉印電荷輸送層用涂液的圓筒狀基體的基體支承機構、旋轉驅動由基體支承機構支承的圓筒狀基體的第一驅動機構、以及旋轉驅動涂布輥的第二驅動機構;和控制機構,對噴墨式涂布機構及輥涂式涂布機構的動作進行控制。
并且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噴墨式涂布機構被安裝在基體支承機構上并被設置在圓筒狀基體的上方。
并且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還含有分離機構,該分離機構能夠以使圓筒狀基體靠近/背離涂布輥的方式移動圓筒狀基體。
并且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還含有膜厚調(diào)整機構,該裝置具有面向涂布輥配置的圓筒狀部件、以及調(diào)整圓筒狀部件和涂布輥的間隙的調(diào)整部件。
根據(jù)本發(fā)明,具有層積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的結構的電子照相感光體,以噴墨方式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以輥涂法形成在電荷產(chǎn)生層上電荷輸送層。這樣一來,具有均勻厚度的涂膜的高品質(zhì)的電子照相感光體,可以以較低的成本被高效地生產(chǎn)。
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為10mPa·s或10mPa·s以下。由于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為這種最優(yōu)值,因此可以使噴出穩(wěn)定性保持在高水平上,可以防止發(fā)生液滴量的明顯變化、噴出不良、噴嘴堵塞等。因此可以穩(wěn)定的生產(chǎn)均勻膜厚的電荷產(chǎn)生層。
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含有5-40重量%的具有120℃或120℃以上沸點的高沸點溶劑,高沸點溶劑是從環(huán)己酮、吡咯烷酮、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所構成的組中選擇的一種或者二種或二種以上。通過使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含有適量的高沸點溶劑,防止噴嘴的涂液的干燥,因此防止噴嘴堵塞,從而保持穩(wěn)定的噴出性能。并且,由于涂布后的涂平性提高,因此可以獲得均勻的電荷產(chǎn)生層的涂膜。
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噴墨方式中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噴出通過壓電方式進行,因此無需要擔心固化堆積的發(fā)生,并且也不會發(fā)生可燃性溶劑等著火的問題。
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中具有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的噴墨式涂布機構;和含有涂布輥、形成電荷輸送層的輥涂式涂布機構。在這種結構的裝置中,可以在一個裝置內(nèi)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和電荷輸送層,而無須多個裝置,因此可以節(jié)減設備投資額。并且可以用非常少量的涂液進行涂布,對于生產(chǎn)少量多品種生產(chǎn)也可以具有較高的生產(chǎn)效率。并且由于涂液的使用量較少,生產(chǎn)所產(chǎn)生的廢液較少,可以減輕環(huán)境負荷。
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噴墨式涂布機構被設置為位于圓筒狀基體的上方,因此可以順利進行電荷輸送層形成時的圓筒狀基體的抵接、分離運動。


本發(fā)明的目的、特色以及優(yōu)點通過以下具體說明及附圖可以明確。
圖1是簡略化表示制造層積型的電子照相感光體時所使用的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的結構的俯視圖。
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所具有的噴墨式涂布機構的結構的圖。
圖3是簡略化表示制造裝置的主要構成部分的電氣性連接的框圖。
圖4是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所具有的輥涂式涂布機構的輥構成部分的截面圖。
圖5是簡略化表示電子照相感光體的構成的部分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下述層積型電子照相感光體的方法在圓筒狀基體上或在圓筒狀基體上形成的中間層上,至少層積形成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的電荷產(chǎn)生層和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電荷輸送層二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電荷產(chǎn)生層,通過將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以噴墨方式涂布到圓筒狀基體上或者形成在圓筒狀基體上的中間層上而形成,電荷輸送層通過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以輥涂方式涂布到電荷產(chǎn)生層上而形成。
電荷產(chǎn)生層,由于其膜厚通常為1μm或1μm以下,很薄,較少的涂布次數(shù)即可,因此即使以低固體含量在數(shù)mPa·s的低粘度溶液中也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適于以噴墨方式形成。
電荷輸送層是其膜厚通常為20μm或20μm以上的厚膜。如果對厚膜的電荷輸送層的形成使用噴墨方式,為了確保噴出特性,需要調(diào)制低固體含量、低粘度溶液,因此涂布次數(shù)變得非常多,涂布時間變得非常長。并且,由于涂布低固體含量的涂液,所以為了確保干燥性需要使用高揮發(fā)性的溶劑,會出現(xiàn)噴出噴嘴附近的干燥固化引起的噴嘴堵塞、或者附著到導電性基體后的涂平的不佳。因此,優(yōu)選的是,電荷輸送層通過不會生成上述問題的輥涂方式來形成。
并且,中間層的膜厚是1μm左右的薄膜,涂液粘度也使用數(shù)mPa·s的低粘度物質(zhì),但由于使用氧化鈦這類比重高、沉淀性高的顏料,因此當使用噴墨方式時,在噴嘴部分顏料容易發(fā)生沉淀、凝結,從而引起噴出不良的危險較高。并且,由于氧化鈦非常堅固,容易引起噴嘴的磨損,其耐久性降低,因此優(yōu)選的是,中間層以浸漬涂布方式或者輥涂方式形成。
圖1是簡略化表示制造層積型的電子照相感光體時所使用的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1的構成的俯視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1所具有的噴墨式涂布機構50的構成的圖。
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1(以下簡稱為制造裝置1)包括噴墨式涂布機構50,通過在大致圓筒狀基體上或者在圓筒狀基體上形成的中間層上噴出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輥涂式涂布機構20,在電荷產(chǎn)生層上通過輥涂形成電荷輸送層;控制機構12,控制噴墨式涂布機構50及輥涂式涂布機構20的動作。
輥涂式涂布機構20具有涂布輥2(也稱為applicator roll)、涂液提供機構4、基體支承機構17、第一驅動機構6和第二驅動機構7。在本實施方式中,輥涂式涂布機構20具有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第二圓周速度檢測機構9、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分離機構11和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涂布輥2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轉印到圓筒狀基體5。涂液提供機構4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提供到涂布輥2?;w支承機構17支承圓筒狀基體5。第一驅動機構6驅動圓筒狀基體5使其旋轉。第二驅動機構7驅動涂布輥2使其旋轉。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檢測圓筒狀基體5旋轉的圓周速度。第二圓周速度檢測機構9檢測涂布輥2旋轉的圓周速度。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檢測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次數(shù)。分離機構11可以使圓筒狀基體5相對于涂布輥2靠近/離開地移動。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具有面向涂布輥2配置的圓筒狀部件13、和調(diào)整圓筒部件13及涂布輥2之間的間隙的調(diào)整部件14a、14b??刂茩C構12響應于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的檢測輸出,控制分離機構11的動作,以使圓筒狀基體5相對于涂布輥2向背離的方向移動,并且控制第一及第二驅動機構6、7,以使圓筒狀基體5旋轉的圓周速度和涂布輥2旋轉的圓周速度中的任意一個圓周速度快于另一個圓周速度。上述各部件被配置在基臺16上。
基臺16上設有一對第一軸承座21a、21b,該第一軸承座21a、21b中設有未圖示的軸承,在該軸承上分別可自由旋轉地支承有一對軸棒部件22a、22b。圓筒狀基體5通過軸承可自由裝卸地被安裝在支承在第一軸承座21a、21b的軸棒部件22a、22b上。因此,第一軸承座21a、21b及軸棒部件22a、22b構成上述基體支承機構17。第一軸承座21a、21b被設置在基臺16上的未圖示的軌道上,可以由軌道引導,在作為與圓筒狀基體5的軸線垂直的方向的箭頭23的方向上移動。
一邊的軸棒部件22a的與安裝圓筒狀基體5的一側相反一側的端部24,被連接到作為第一驅動機構6的電動機的輸出軸上。因此,一邊的軸棒部件22a,通過第一驅動機構6的驅動力被驅動旋轉,圓筒狀基體5被安裝在軸棒部件22a、22b時,圓筒狀基體5通過第一驅動機構6被驅動旋轉。在第一驅動機構6的輸出軸的與連接軸棒部件22a的一側相反一側,安裝作為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的編碼器,通過該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可以檢測出第一驅動機構6的旋轉次數(shù)、進而檢測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次數(shù)。并且在一邊的軸棒部件22a上安裝作為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的旋轉速度傳感器,通過該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可以檢測出第一驅動機構6的旋轉速度、進而檢測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
涂布輥2被配置為面向安裝在軸棒部件22a、22b上的圓筒狀基體5,其軸線與圓筒狀基體5的軸線平行。涂布輥2通過軸棒26可自由旋轉地支承在未圖示的軸承上,上述軸承被安裝在固定設置在基臺16上的一對第二軸承座25a、25b上。涂布輥2的軸棒26的一個端部連接到作為第二驅動機構7的電動機的輸出軸上。因此,涂布輥2通過第二驅動機構7的驅動力被驅動旋轉。并且涂布輥2的軸棒26上安裝有作為第二圓周速度檢測機構9的旋轉速度傳感器,通過該第二圓周速度檢測機構9,可以檢測出第二驅動機構7的旋轉速度、進而檢測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
在第二軸承座25a、25b上分別設有支承部件29a、29b,使其位于和基臺16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且向外立起,在支承部件29a、29b上朝向配置第一軸承座21a、21b的方向分別安裝有氣缸30a、30b。氣缸30a、30b的連桿的前端部分,在和基臺16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且向外部立起,被安裝在形成于第一軸承座21a、21b的第一突起部31a、31b上。氣缸30a、30b通過未圖示的配管連接到氣壓單元32,通過由氣壓單元32提供的氣體,可以使連桿在箭頭23方向上進退。通過該氣缸30a、30b的連桿的進退,設置在軌道上的第一軸承座21a、21b,相對于固定設置的第二軸承座25a、25b接近或背離地在箭頭23的方向上移動,即,在第一軸承座21a、21b上支承的圓筒狀基體5,相對于在第二軸承座25a、25b上支承的涂布輥2接近或背離地移動。氣缸30a、30b、配管及氣壓單元32,構成分離機構11。
在本實施方式中,涂液提供機構4由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存儲在其內(nèi)部空間的盤構成,并被設置在基臺16上,以使存儲在盤中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液面可以與涂布輥2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觸。這樣一來,旋轉的涂布輥2可以用于將存儲在盤中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附著在其外周面的涂布。
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1還含有如上所述調(diào)整提供到涂布輥2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膜厚的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對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中安裝的圓筒狀部件13,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金屬輥13。金屬輥13通過其軸棒34可自由旋轉地支承在分別具有未圖示的軸承的一對第三軸承座35a、35b上。第三軸承座35a、35b,和第一軸承座21a、21b一樣,設置在基臺16上的未圖示的軌道上,并可以被軌道引導可沿著箭頭23的方向移動。
調(diào)整部件14a、14b,和形成在第一軸承座21a、21b上的第一突起部31a、31b一樣,具有形成在第二軸承座25a、25b上的第二突起部36a、36b;和與第二突出部36a、36b相對地形成在第三軸承座35a、35b上的第三突起部37a、37b;以及設置在第二突起部36a、36b和第三突起部37a、37b之間的螺釘部件38。螺釘部件38例如頭部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第二突起部36a、36b上,刻設有外螺紋的部分和形成在第三突起部37a、37b上的內(nèi)螺紋螺合。通過旋轉螺釘部件38的的頭部,螺釘部件38的旋轉運動變換為與螺釘部件38螺合的形成第三突起部37a、37b的第三軸承座35a、35b的前進運動,向箭頭23的方向移動。這樣一來,通過第三軸承座35a、35b相對于第二軸承座25a、25b接近背離地移動,即金屬輥13相對于涂布輥2接近或背離地移動,從而可以作為由調(diào)整涂布輥2和金屬輥13所形成的間隙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膜厚。
并且,調(diào)整部件14a、14b并不僅限于使用螺釘部件38的結構,其構成也可以是在第二軸承座25a、25b和第三軸承座35a、35b之間設置氣缸或者液壓缸等,通過使其動作,調(diào)整涂布輥2和金屬輥13之間的間隙。
金屬輥13的軸棒34的一個端部連接到作為第三驅動裝置39的電動機的輸出軸。金屬輥13可以通過第三驅動裝置39的驅動力驅動其旋轉。并且在金屬輥13的軸棒34上安裝有作為第三圓周速度檢測機構40的旋轉速度傳感器,通過該第三圓周速度檢測機構40,可以檢測出第三驅動裝置39的旋轉速度、進而檢測出金屬輥13的圓周速度。
附著在涂布輥2外周面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通過和金屬輥13之間的間隙,根據(jù)通過該間隙時間隙的大小,調(diào)整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膜厚。膜厚被調(diào)整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從涂布輥2被轉印到圓筒狀基體5。由涂布輥2和金屬輥13進行的膜厚調(diào)整,具體而言,可以使涂布輥2和金屬輥13在同一方向上分別旋轉,同時通過縮小二個輥的間隙、或者提高金屬輥13的圓周速度,調(diào)整(此時是減小)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膜厚。并且,金屬輥13不限定為一個,也可以配置二個以上,并且旋轉方向可以是相對鄰近的輥同方向旋轉,也可以是反方向旋轉,此外也可以不進行旋轉而在固定的狀態(tài)下調(diào)整膜厚。
一般情況下,圖1所示的制造裝置1的輥涂式涂布機構20中的干燥涂膜的厚度L如公式(1)所示,根據(jù)公式(1)可以調(diào)整涂膜厚度。
L=Kαηg·(Rm)·(Rt3)/Rγ---(1)]]>其中K系數(shù)(輥徑所固有的系數(shù))α涂液的固體含量濃度(vol%)γ涂液的表面張力η涂敷時剪切速度下的粘度g涂布輥和金屬輥之間的間隙尺寸Rm金屬輥的圓周速度Rt涂布輥的圓周速度R圓筒狀基體的圓周速度制造裝置1中進一步設有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清潔裝置41。清潔裝置41刮取附著在金屬輥13的表面上的電荷輸送層涂液3,并回收到作為涂液提供機構4的盤中。清潔裝置41具有清潔刮刀42;支承清潔刮刀42的第四軸承座43a、43b;和另一個調(diào)整部件44a、44b。
第四軸承座43a、43b,和上述第一軸承座21a、21b一樣,設置在基臺16上,可以在箭頭23方向上移動。清潔刮刀42是板狀的部件,其長度方向被配置為沿著金屬輥13的軸線方向延伸,通過其寬度方向的端部,刮取附著在金屬輥13表面上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清潔刮刀42被第四軸承座43a、43b的支承部可變化角度地支承著,通過變化其寬度方向面對金屬輥13的角度,調(diào)整清潔刮刀42和金屬輥13之間的間隙大小,從而可以調(diào)整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刮取量。并且通過調(diào)整另一個調(diào)整部件44a、44b,調(diào)整第三軸承座35a、35b和第四軸承座43a、43b之間的距離,即由調(diào)整金屬輥13和清潔刮刀42所形成的間隙的大小,可以調(diào)整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刮取量,也可以同時使用上述清潔刮刀42的角度變化。并且另一個調(diào)整部件44a、44b和上述調(diào)整部件14a、14b具有相同的構成,因此省略其說明。
接著對和輥涂式涂布機構20一起構成制造裝置1的主要部分的噴墨式涂布機構50進行說明。噴墨式涂布機構50被安裝在基體支承機構17上,并被設置為位于圓筒狀基體5的上方。噴墨式涂布機構50包括涂敷部51,具有噴出噴嘴;導軌部52,可以移動地安裝有涂敷部51;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提供部53,向涂敷部51提供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和傳送管54,與涂敷部51及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提供部53連接,并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涂液的傳送路徑。
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提供部53具有存儲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存儲槽。涂敷部51,將通過傳送管54從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提供部53提供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作為液滴55,向圓筒狀基體5噴出。設置在涂敷部51上的使液滴55噴出的噴出噴嘴,通過壓電方式向噴嘴內(nèi)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施加機械壓力,噴出液滴55。壓電方式例如通過利用對壓電元件施加電壓時的應變來實現(xiàn)。
噴墨方式中的液滴的噴出方法,除了壓電方式之外還有熱方式,但在這種利用發(fā)熱體對涂液進行局部加熱從而生成氣泡的方法中,存在因固化堆積(コゲ一シヨン)而產(chǎn)生噴出不良的問題。固化堆積是指由于涂液中的著色成份的熱分解而生成的物質(zhì)、涂液中含有的微量無機雜質(zhì)、凝結物等附著、堆積在熱源上,造成熱源對涂液的加熱無法充分進行,無法持續(xù)進行穩(wěn)定的涂液的噴出的現(xiàn)象。在壓電方式中不產(chǎn)生固化堆積,可以持續(xù)地進行穩(wěn)定的涂液噴出,因此特別適用于薄膜層的形成。并且,制造電子照相感光體所使用的溶劑大多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安全性上優(yōu)選不生成熱的壓電方式。
導軌部52例如是金屬制的棒狀部件,和圓筒狀基體5的軸線平行地可自由裝卸地安裝在基體支承機構17上。因此,安裝在導軌部52的涂敷部51,相對于圓筒狀基體5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被導軌部52引導,和圓筒狀基體5的軸線方向平行地移動。并且,涂敷部51的移動,可以通過將導軌部52形成為齒條、并在涂敷部51設置電動機及在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設置小齒輪來實現(xiàn)。
通過噴墨式涂布機構50在圓筒狀基體5上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中所使用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粘合樹脂和溶劑,特別是含有5-40重量%的具有120℃或120℃以上沸點的高沸點溶劑。優(yōu)選的是,該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中所含的高沸點溶劑,為從環(huán)己酮、吡咯烷酮、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所構成的組中選擇的一種或二種或二種以上。并且,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被調(diào)整為小于等于10mPa·s。
當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中含有的高沸點溶劑小于5重量%時,噴嘴的噴出特性及涂布后的涂平性變差,如果超過40重量%,則涂布后的干燥性極其低下,出現(xiàn)下垂,膜厚的均勻性變差。因此,使高沸點溶劑的含有量為5-40重量%。
并且,當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超過10mPa·s時,從噴嘴噴出的液滴變小,噴出穩(wěn)定性下降,難于形成均勻膜厚的涂膜。并且粘度的下限值并不特別進行限定,但如果粘度極低時,存在噴嘴內(nèi)的涂液的保持惡化(漏出)的危險,因此優(yōu)選為1mPa·s以上。該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例如可以通過東機產(chǎn)業(yè)制造株式會社生產(chǎn)的旋轉式E型粘度計進行測量。
圖3是簡略化表示制造裝置1的主要構成部分的電氣連接的框圖??刂茩C構12是具有中央處理裝置(簡稱CPU)的處理電路。并且控制機構12中具有存儲器55,存儲器55中作為表數(shù)據(jù)存儲有控制制造裝置1的整體動作的程序;及與通過涂布制造的電子照相感光體及涂液的種類和特性相對應而預先確定的涂布條件,即噴墨式涂布機構50的涂布條件和輥涂式涂布機構20的涂布條件。
噴墨式涂布機構50的涂布條件包括對圓筒狀基體5涂布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時的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涂敷部51在導軌部52上被引導移動的移動速度;從涂敷部51噴出的液滴55的噴出量(噴出速度);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次數(shù)等。
輥涂式涂布機構20的涂布條件包括對圓筒狀基體5用涂布輥2進行涂布時,第一驅動機構6下的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u1、第二驅動機構7下的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u2、第三驅動裝置39下的金屬輥13的圓周速度u3、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比r(=u1/u2);用于確定涂布開始后分離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的時間的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次數(shù);以及分離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時,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V1、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V2、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比R(=V1/V2)、及分離機構11下的分離速度等。
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第二圓周速度檢測機構9、及第三圓周速度檢測機構40,和控制機構12連接,輸入作為各自的檢測輸出的圓筒狀基體5涂布開始后的旋轉次數(shù)、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以及金屬輥13的圓周速度。并且在控制機構12上連接分離機構11、第一驅動機構6、第二驅動機構7、第三驅動裝置39及涂敷部51。控制機構12與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第二圓周速度檢測機構9及第三圓周速度檢測機構40的檢測輸出相對應,根據(jù)控制程序及預先確定的涂布條件,控制分離機構11、第一驅動機構6、第二驅動機構7、第三驅動裝置39及涂敷部51的動作。
以下就由制造裝置1進行的對圓筒狀基體5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及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涂布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電荷產(chǎn)生層作為電荷輸送層的下層而形成。因此,在涂布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之前先在圓筒狀基體5上涂布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
對圓筒狀基體5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涂布如下進行對于沿著軸線周圍旋轉的圓筒狀基體5,涂敷部51與圓筒狀基體5的軸線方向平行地移動,同時噴出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
將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速度根據(jù)制造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種類設定為預先確定的圓周速度,并開始動作。動作開始后,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對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進行實際測量,并將其檢測輸出輸入到控制機構12。控制機構12根據(jù)第一圓周速度檢測機構8的檢測輸出,對涂敷部51的動作進行控制,使之成為由上述表數(shù)據(jù)賦予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噴出量及涂敷部51的移動速度。當由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檢測出的旋轉次數(shù)達到表數(shù)據(jù)所確定的規(guī)定次數(shù)時,即電荷產(chǎn)生層的涂布厚度達到希望的厚度時,控制機構12進行動作控制,使涂敷部51的噴出動作及移動動作停止。這樣一來,在圓筒狀基體5上以噴墨方式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
對形成了電荷產(chǎn)生層的圓筒狀基體5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的涂布如下進行涂布輥2的外周面通過存儲在作為涂液提供機構4的盤中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將由此形成在涂布輥2表面上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膜厚通過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調(diào)整后,使圓筒狀基體5靠近涂布輥2,形成預先確定的間隙,形成在涂布輥2上的涂膜被轉印到與該涂膜接觸的圓筒狀基體5上。
開始涂布后,圓筒狀基體5,為了使膜厚均勻化而在旋轉次數(shù)為1次以上20次以下范圍內(nèi)進行旋轉。并且,旋轉次數(shù)優(yōu)選的是1.5-10次,更為優(yōu)選的是2-5次。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次數(shù)如果不滿一次,則會剩有未涂布的外周面,從而無法獲得均勻的涂膜。當超過20次時,作業(yè)時間變長,生產(chǎn)效率下降。因此,旋轉次數(shù)設定為1-20次。
并且,轉印到圓筒狀基體5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膜厚,除了可以由上述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對金屬輥13和涂布輥2的間隙大小進行調(diào)整外,還可以通過涂布輥2和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物理性質(zhì)、圓筒狀基體5及涂布輥2的表面材質(zhì)、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的間隙大小等的調(diào)整來進行控制。
優(yōu)選的是,用涂布輥2向圓筒狀基體5涂布時,即從涂布輥2向圓筒狀基體5轉印涂膜時,將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u1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u2的比r(=u1/u2)設定為0.7-1.4。
以下對比值r的范圍限定理由進行說明。一般情況下,相對于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u1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u2的比r,圓周狀基體5的表面中的涂液的流動狀態(tài)隨著比值r的不同而不同,比值r較高時涂液連續(xù)地形成作為凹凸的肋,涂膜的厚度變得不均。產(chǎn)生該肋的下限條件,公知的是通過毛細數(shù)Ca和形式參數(shù)H0/D(H0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的間隔的1/2;D圓筒狀基體5的半徑)的關系被整理,結果通過作為對毛細數(shù)Ca和形式參數(shù)H0/D的影響因素的輥徑、間隙大小、圓周速度、涂液的粘度、表面張力來確定。為了在圓筒狀基體5上形成均勻膜厚的涂膜,防止這種肋的產(chǎn)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將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的比r設定在0.7-1.4的范圍內(nèi)形成涂膜,可以在幾乎所有的條件下都不產(chǎn)生肋而形成均勻的涂膜。
開始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涂布后,通過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檢測到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次數(shù)達到預先確定的次數(shù),同時根據(jù)該檢測輸出,控制機構12控制分離機構11的動作,將圓筒狀基體5從涂布輥2分離,并且控制第一及第二驅動機構6、7的動作,使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V1快于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V2。此時,優(yōu)選的是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V1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V2的比R(=V1/V2)為1.2-15.0。
在分離涂布輥2和圓筒狀基體5的同時,進行控制以使任意一方的圓周速度快于另一方的圓周速度,但是在此圓筒狀基體5的尺寸比涂布輥2的尺寸小,因此作為高速化的對象選擇尺寸小的圓筒狀基體5較為有利,所以將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V1設定得比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V2快。
在用涂布輥2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涂布到圓筒狀基體5的狀態(tài)下,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u1及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u2、和分離的同時設定的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V1及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V2,可以分別相同,也可以設定為不同的值。例如,上述比值r(=u1/u2)設定為1.4進行涂布時,可以僅僅通過分離涂布輥2和圓筒狀基體5,實現(xiàn)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比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快的狀態(tài)。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涂布狀態(tài)下將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u1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u2設定為相同的值,即比值r設定為1.0,因此采用如下方法進行控制使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在分離前后相等(u2=V2),在分離的同時提高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使圓周速度V1比圓周速度u1快。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圓周速度比R進行如下控制通過旋轉次數(shù)檢測機構10檢測出達到規(guī)定的旋轉次數(shù)的同時,響應該輸出,控制機構12讀出存儲在存儲器55中的與涂布條件對應的表數(shù)據(jù),向第一及第二驅動機構6、7輸出旋轉動作控制信號,使之成為表數(shù)據(jù)所指定的圓周速度V1及V2。
圓周速度比R的控制方法并不限于上述方法,也可以是以下方法在涂布時向圓筒狀基體的旋轉軸施加負荷,使圓周速度減慢,在分離時去除該負荷,從而使圓周速度加快的方法;或者相反,在分離時向涂布輥施加負荷,從而使涂布輥的圓周速度減慢,而相對提高圓筒狀基體的圓周速度的方法;或者作為向旋轉軸施加負荷的方法,采用在旋轉軸上設置摩擦體并配置制動器的方法、或者用離合器連接旋轉軸,通過該離合器的連接強度變更負荷的方法等,使圓筒狀基體或者涂布輥的圓周速度變化的方法。
分離涂布輥2和圓筒狀基體5時,如果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V1和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V2相同,雖然使兩者分離,但圓筒狀基體5上的涂膜和涂布輥2上的涂膜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而延伸,從而在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之間形成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連接部。該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連接部,在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之間猶如形成架橋,因此為了方便稱之為架橋結構。
一般情況下,膜厚如果較薄則該部分的溶劑濃度會快速下降,因此膜厚較薄的部分的表面張力比其他部分大。上述架橋結構部分由于其膜厚較薄,因此電荷輸送層用涂液從圓筒狀基體及涂布輥的表面上的涂膜流入到架橋結構部分。并且,圓筒狀基體和涂布輥之間進一步分離,當架橋結構斷裂后,在架橋結構的斷裂部形成邊緣,和上述一樣,電荷輸送層用涂液流入到邊緣部,邊緣部分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量增加。這樣一來,電荷輸送層用涂液量增加了的邊緣部分,即使旋轉圓筒狀基體進行涂平,也無法充分均勻化,從而形成膜厚較厚的接縫。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2分離時,如果使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V1快于涂布輥2的圓周速度V2,則對形成涂膜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不僅在分離方向上產(chǎn)生張力,而且在旋轉方向上也快速產(chǎn)生剪切力,因此可以不形成架橋結構就切斷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其結果是,不會形成如上所述的涂膜的接縫,因此在圓筒狀基體5的表面上形成均勻厚度的涂膜。特別是可以通過將分離時的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的圓周速度的比R(=V1/V2)設定在1.2-15.0的范圍內(nèi),切實地防止接縫的產(chǎn)生。比值R的范圍優(yōu)選的是1.3-8.0。如果圓周速度比R小于1.2,則由于剪切力不足,無法充分地防止接縫的產(chǎn)生,從而無法獲得均勻厚度的涂膜。當圓周速度比R超過15.0時,由于圓筒狀基體5分離前后的速度上升程度過大,加速度會引起涂膜變?yōu)椴ㄐ?,從而無法獲得均勻厚度的涂膜。因此,將圓周速度比R設定為1.2-15.0。
并且,優(yōu)選的是,通過分離涂布輥2和圓筒狀基體5,使剪切力和張力發(fā)生作用,不形成架橋結構地切斷兩者的涂膜后,繼續(xù)以預先確定的時間旋轉圓筒狀基體5,使圓筒狀基體5的表面的涂膜一定程度上干燥。例如涂布到圓筒狀基體5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溶劑為高沸點溶劑時,在向圓筒狀基體5涂布電荷輸送層用涂液后,由于在分離涂布輥2和圓筒狀基體5之后,構成涂膜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也具有流動性,因此通過重力的作用,涂膜下垂,從而無法形成均勻厚度的涂膜。并且,當作為溶劑使用揮發(fā)性較高的溶劑時,為了防止由于溶劑揮發(fā)引起的干燥,在涂布輥2及圓筒狀基體5的一部分或者基臺16上設置覆蓋涂布裝置1整體的覆蓋部件,使之成為大致密封的狀態(tài),對于形成均勻厚度的涂膜也是有效的。
圖4是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所具有的輥涂式涂布機構60的輥構成部分的截面圖。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所具有的輥涂式涂布機構60,和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1所具有的輥涂式涂布機構20類似,因此省略表示其構成的俯視圖,并且對于相對應的部分也使用了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的輥涂式涂布機構60中,涂布輥61由至少表層部分具有彈性的材料構成,在從涂布輥61向圓筒狀基體5轉印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狀態(tài)中,是由第一驅動機構6驅動的圓筒狀基體5的旋轉方向(箭頭63)和由第二驅動機構7驅動的涂布輥61的旋轉方向(箭頭64)相反的情況,是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61被配置為通過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抵接、即被配置為具有特定的挾持壓力的情況。本實施方式的輥涂式涂布機構60被構成為涂布輥61和圓筒狀基體5在反方向上旋轉的自然輥涂(natural roll coating method)。
涂布輥61的至少構成表層部的彈性材料選自硅橡膠、有機聚硫化物橡膠、丁腈橡膠、硝基磺化的聚乙烯、丁苯橡膠等橡膠;或者硅樹脂、氟樹脂等樹脂;或者向上述橡膠涂布了氟樹脂等的物質(zhì)。
并且在輥涂式涂布機構60中,省去了清潔裝置,設置了另一個金屬輥62,金屬輥13在涂布輥61的反方向的箭頭65方向上旋轉,另一個金屬輥62在與涂布輥61相同方向、和金屬輥13相反方向的箭頭66方向上旋轉。涂布輥61和金屬輥13的間隙,以及二個金屬輥13、62的間隙,通過調(diào)整部件14a、14b以及調(diào)整部件44a、44b被調(diào)整為所希望的值。
將另一個金屬輥62的一部分浸漬到存儲在涂液提供機構4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中,附著在另一個金屬輥62的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通過金屬輥13提供到涂布輥61,從該涂布輥61轉印涂布到圓筒狀基體5。涂膜厚度以在金屬輥13、62之間以及金屬輥13和涂布輥61之間形成的間隙尺寸為主,除此之外取決于涂液的物理性質(zhì)、各輥的圓周速度、挾持壓力、涂布輥61的材質(zhì)等。
當是自然輥涂時,通過第一及第二驅動機構6、7的動作控制,除了將分離時的涂布輥61和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設定為圓周速度V1和圓周速度V2以外,還可以進行如下所示的圓周速度比R控制。例如,分離前的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u1設定為比涂布輥61的圓周速度u2快時,由于涂布輥61的表層由彈性體構成,所以通過施加挾持壓力使涂布輥61和圓筒狀基體5抵接,涂布輥61可以對圓筒狀基體5起到摩擦體、即制動器的作用。從該狀態(tài)下分離圓筒狀基體5和涂布輥61時,作為同時向圓筒狀基體5作用的摩擦力的制動作用消失。由于該摩擦力的消失,圓筒狀基體5能夠以比涂布輥61快的圓周速度旋轉,可以使圓筒狀基體5的圓周速度在分離的同時瞬時變化,快于涂布輥61的圓周速度。
圖5是簡略化表示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構成的部分截面圖。電子照相感光體70通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或者第二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而制造。圖5所示的電子照相感光體70是具有以下各層的層積型感光體作為圓筒狀基體的導電性支承體71上的中間層72;中間層72上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76的電荷產(chǎn)生層73;電荷產(chǎn)生層73上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77的電荷輸送層74。電荷產(chǎn)生層73和電荷輸送層74形成光電導層75。該電子照相感光體70中,中間層72和電荷輸送層74通過輥涂式涂布機構20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73通過噴墨式涂布機構50形成。
中間層72防止從導電性支承體71向光電導層75流入電荷,防止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帶電性的下降。根據(jù)形成該中間層72的電子照相感光體70,可以抑制除了曝光應消除的部分以外的表面電荷的減少,因此可以防止圖像發(fā)生翳影等缺陷。并且通過用中間層72被覆導電性支承體71的表面缺陷,可以獲得均勻的表面,因此可以提高光電導層75的成膜性。并且可以抑制光電導層75從導電性支承體71剝離,提高其對導電性支承體71的粘著性。
通過充電器等使具有光電導層75的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表面帶有負電,向電荷產(chǎn)生層73照射具有吸收波長的光線后,電荷產(chǎn)生層73內(nèi)生成電子及空穴電荷。通過電荷輸送層74中含有的電荷輸送物質(zhì)77移動到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表面,中和表面的負電荷,電荷產(chǎn)生層73中的電子移動到感應出正電荷的導電性支承體71一側,通過中和正電荷,層積型電子照相感光體70發(fā)揮功能。
并且,圖5所示的電子照相感光體70中,最外層為電荷輸送層74,即光電導層75構成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表面,但并不僅限于此,也可以在光電導層75上設置保護層。通過設置保護層,可以在提高光電導層75的耐印刷性的同時,可以防止使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表面帶電時由于電暈放電生成臭氧或者氧化氮等化學上的不良影響。并且為了抑制導電性支承體71的導電不均,也可以在導電性支承體71上的中間層72的下面形成涂膜,該涂膜具有碳膠或者銀膠等的導電性。
以下對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層構成和構成材料進行詳細說明。
導電性支承體71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鋁、鋁合金、銅、鋅、不銹鋼、鈦等金屬。并且不僅限于這些金屬材料,也可以使用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聚甲醛、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硬質(zhì)紙或者玻璃等的表面上,層壓了金屬箔的材料、蒸鍍了金屬材料的材料,或者是蒸鍍或涂布了導電性高分子、氧化錫、氧化銦、碳素粒子、金屬粒子等導電性化合物的層的材料??梢栽趯щ娦灾С畜w71的表面,根據(jù)需要在不影響畫質(zhì)的范圍內(nèi),進行陽極氧化膜處理、通過藥品或者熱水等進行的表面處理、著色處理、或者使表面粗糙化的等散射處理。在將激光作為曝光光源使用的電子照相過程中,由于激光的波長是一致的,因此入射的激光和電子照相感光體內(nèi)被反射的光會發(fā)生干涉,在圖像上出現(xiàn)有該干涉引起的干涉條紋從而產(chǎn)生圖像問題。通過對導電性支承全71的表面進行如上所述的散射處理,可以防止由波長相同的激光的干涉引起的圖像問題。
中間層72例如由聚酰胺、聚氨酯、纖維素、硝化纖維、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鋁陽極氧化膜、明膠、淀粉、酪蛋白、及N-甲氧基甲基化的尼龍等形成。也可向其分散氧化鈦、氧化錫或者氧化鋁的粒子。中間層72的膜厚大約為0.1-10μm。該中間層72如上所述起到作為導電性支承體71和光電導層75的連接層的作用,并且也可以起到作為阻擋層的作用,用于抑制電荷從導電性支承體71流入到光電導層75。這樣一來中間層72保持了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帶電特性,因此可以延長電子照相感光體70自身的使用壽命。
作為電荷產(chǎn)生層73的電荷生成物質(zhì)76可以選自酞菁類化合物、偶氮類化合物、喹吖啶酮類化合物、多環(huán)醌類化合物、以及苝類化合物等。作為有機染料可以使用噻喃鎓鹽(チアピリリウム塩)及斯夸啉鹽(スクアリリウム塩)等。其中優(yōu)選酞菁類化合物,特別是使用鈦氧基酞菁化合物最佳。除了這些所列舉的顏料及染料外,也可以向電荷生層73中添加化學敏化劑或者光學敏化劑。作為化學敏化劑可以是電子兼容性材料,例如四氰基乙烯及7,7,8,8-四氰基對醌二甲烷等氰基化合物,蒽醌及對苯醌等醌類、2,4,7-三硝基芴酮及2,4,5,7-四硝基芴酮等硝基化合物。作為光學敏化劑可以使用呫噸色素、噻嗪色素及三苯甲烷類色素等色素。在這些電荷生成物質(zhì)中,優(yōu)選使用有機顏料或者有機染料等的有機光電導性化合物。
用于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73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通過將上述電荷生成物質(zhì)76與粘合樹脂同時分散到適當?shù)娜軇┲卸@得。作為粘合樹脂,具體地說可以使用多芳基化合物、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碳酸酯、聚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苯氧基樹脂、環(huán)氧樹脂、硅、聚丙烯酸酯等。
作為溶劑可以將以下混合使用異丙醇、甲苯、二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乙基溶纖劑、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一氯苯、乙二醇二甲醚、環(huán)己酮、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等。
在這些溶劑中,優(yōu)選的是,在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中含有5-40重量%的具有120℃或120℃以上沸點的高沸點溶劑,該溶劑是從環(huán)己酮、吡咯烷酮、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中選擇的一種或二種或二種以上。并且,作為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溶劑,除了以上之外,也可以混合使用醇類、酮類、酰胺類、酯類、醚類、烴類、氯化烴類、及芳香族類中的任意的溶劑類。即使是任意的,也要通過調(diào)整電荷生成物質(zhì)、粘合樹脂及溶劑的組成比,使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設定在10mPa·s以下。這樣一來,可以防止噴嘴堵塞,保持噴出的穩(wěn)定性,并且可以提高涂布后的涂平性。
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制作是通過球磨機、砂磨機、涂料混合器、超音波粉碎機等將電荷生成物質(zhì)粉碎并分散到溶劑中,并根據(jù)需要添加粘合樹脂。該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通過噴墨式涂布機構50涂布到中間層72上,并被干燥硬化從而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73。如此形成的電荷產(chǎn)生層73的膜厚優(yōu)選約為0.05-5μm、進一步優(yōu)選0.1-1μm。
電荷輸送層74通過使粘合樹脂中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77而獲得,上述電荷輸送物質(zhì)77具有接收并傳送電荷生成物質(zhì)76所生成的電荷的能力。作為電荷輸送物質(zhì)77可以使用空穴輸送物質(zhì)及電子輸送物質(zhì)。
作為空穴輸送物質(zhì),可以選自咔唑衍生物、芘衍生物、噁唑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噻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咪唑啉酮衍生物、咪唑烷衍生物、雙咪唑烷衍生物、苯乙烯基衍生物、腙化合物、多環(huán)芳香族化合物、吲哚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噁唑酮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喹唑啉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吖啶衍生物、吩嗪衍生物、氨基1,2-二苯乙烯衍生物、三芳基胺衍生物、三芳基甲烷衍生物、苯二胺衍生物、1,2-二苯乙烯衍生物、烯胺衍生物、聯(lián)苯胺衍生物等。并且,也可以選自在主鏈或者側鏈具有這些化合物生成的基的共聚物,例如聚-N-乙烯基咔唑、聚-1-乙烯基芘、乙基咔唑-甲醛樹脂、三苯甲烷共聚物、聚-9-乙烯基蒽等或者聚硅烷等。
作為電子輸送物質(zhì),例如選自苯醌衍生物、四氯基乙烯衍生物、四氰基醌二甲烷衍生物、芴酮衍生物、呫噸酮衍生物、菲醌衍生物、苯二甲酸酐衍生物、聯(lián)苯醌衍生物等有機化合物,以及非晶硅、非晶硒、碲、硒-碲合金、硫化鎘、硫化銻、氧化鋅、硫化鋅等無機材料。電荷輸送物質(zhì)并不僅限于在此列舉的物質(zhì),在使用時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二種或二種以上使用。
電荷輸送層74的粘合樹脂選擇和電荷輸送物質(zhì)77的溶解性強的物質(zhì)。具體例如可以選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等乙烯基聚合物樹脂及其這些樹脂的共聚物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聚酯樹脂、聚酯碳酸酯樹脂、聚砜樹脂、苯氧基樹脂、環(huán)氧樹脂、硅樹脂、多芳基化合物、聚酰胺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丙烯酸樹脂、聚醚樹脂、聚氨酯樹脂、聚丙烯酰胺樹脂、酚醛樹脂等樹脂等。并且,也可以使用將這些樹脂部分交聯(lián)的熱硬性樹脂。這些樹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混合使用。在這上述樹脂中,聚苯乙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多芳基化合物樹脂或者聚苯醚的體積電阻值為1013Ω以上,有優(yōu)異的電氣絕緣性,或者有優(yōu)異的成膜性及電位特性,因此特別優(yōu)選的是使用其作為粘合樹脂。
為了提高成膜性、撓性及表面平滑性,根據(jù)需要可以向電荷輸送層74添加增塑劑或者表面改性劑等添加劑。作為增塑劑可以選自聯(lián)苯、氯化聯(lián)苯、二苯甲酮、o-聯(lián)三苯、二價酸酯、脂肪酸酯、磷酸酯、苯二甲酸酯、各種氟系烴、氯化石蠟、環(huán)氧型增塑劑等。作為表面改性劑可以使用硅油、氟樹脂等。并且為了提高機械強度及電氣特性,可以向電荷輸送層74添加無機化合物或者有機化合物的微粒子,也可以進一步根據(jù)需要添加抗氧化劑及敏化劑等各種添加劑。這樣一來,可以在提高電位特性,并且提高作為電荷輸送層用涂液的穩(wěn)定性,并且可以減輕在反復使用電子照相感光體時的疲勞老化,提高耐久性。
抗氧化劑適于使用受阻酚衍生物或者受阻胺衍生物。也可以將受阻酚衍生物或者受阻胺衍生物混合使用。
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的制作如下在適當?shù)娜軇┲腥芙饣蛘叻稚㈦姾奢斔臀镔|(zhì)77和粘合樹脂以及根據(jù)需要添加的添加劑。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所使用的溶劑,可以從以下物質(zhì)構成的組中選出一種單獨使用,或選出兩種或兩種以上混合使用苯、甲苯、二甲苯、三甲基苯、四氫化萘、二苯基甲烷、二甲氧基苯、二氯苯等芳香族烴,二氯甲烷或者二氯乙烷等鹵化烴,THF、二氧雜環(huán)己烷、二芐醚、二甲氧基甲醚等醚類,環(huán)己酮、乙酰苯、異佛爾酮等酮類,苯甲酸甲酯或者乙酸乙酯等酯類,二苯基硫等含硫溶劑,六氟異丙醇等氟類溶劑,N,N-二甲基甲酰胺等非質(zhì)子極性溶劑。并且在上述溶劑中可以根據(jù)需要進一步添加使用醇類、乙腈或者甲基乙基酮等溶劑。
電荷輸送層74通過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3用輥涂式涂布機構20涂布到電荷產(chǎn)生層73上而形成。電荷輸送層74的膜厚優(yōu)選5μm~50μm,進一步優(yōu)選10μm~40μm。當電荷輸送層74的膜厚低于5μm時,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表面帶電保持能力下降。當電荷輸送層74的膜厚超過50μm時,電子照相感光體70的分辨率下降。因此,設置為5μm~50μm。
如上所述,也可以在作為電子照相感光體的最外層、即光電導層上設置保護層。通過設置保護層可以提高光電導層的耐印刷性,并且可以防止使電子照相感光體的表面帶電時由于電暈放電生成臭氧或者氧化氮等化學上的不良影響。作為保護層可以使用由樹脂、含無機填充物的樹脂或者無機氧化物構成的層。
作為保護層所使用的樹脂選自ABS樹脂、ACS樹脂、烯烴-乙烯基單體共聚物、氯化聚醚、烯丙基樹脂、酚醛樹脂、聚縮醛、聚酰胺、聚酰胺酰亞胺、聚丙烯酸酯、聚烯丙基砜、聚丁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醚砜、聚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亞胺、丙烯酸酸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聚苯醚、聚砜、聚苯乙烯、AS樹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氯乙烯、多氯偏乙烯、環(huán)氧樹脂等樹脂。并且,為了提高耐磨性可以向保護層添加例如聚四氟乙烯這樣的氟樹脂、硅樹脂,并向這些樹脂添加高硬度的無機填充物或者有機填充物。
這些填充物的均勻粒徑優(yōu)選0.02μm-3μm,進一步優(yōu)選0.05-1μm。當均勻粒徑低于0.02μm時,保護層的耐磨性降低,電子照相感光體的使用壽命變短。均勻粒徑超過3μm時,光容易因保護層而散射,造成分辨率下降。
作為向保護層添加的填充物的具體示例,可以從以下物質(zhì)中選擇一種或者二種或二種以上的混合物氧化鈦、氧化錫、氧化鋅、氧化鋯、氧化銦、氮化硅、氧化鈣、硫酸鋇、ITO、二氧化硅、膠體二氧化硅、氧化鋁、碳黑、氟化樹脂細粒、聚硅氧烷類樹脂細粒、高分子電荷傳送材料細粒。
這些填充物從提高分散性、表面性質(zhì)改性等方面考慮也可以用無機物、有機物進行表面處理。一般情況下,作為防水性處理包括用硅烷偶合劑進行處理、氟化硅烷偶合劑處理、或高級脂肪酸處理或者高分子材料等共聚處理,作為無機物處理是對填充物的表面進行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錫、二氧化硅處理等。
填充物與粘合樹脂及/或電荷輸送物質(zhì)、分散溶劑同時粉碎,或者直接分散,被作為保護層涂布。通過涂布而形成的保護層中的填充物含量為5-50重量%,優(yōu)選10-40重量%。當?shù)陀?重量%時,耐磨性不充分,當超過50重量%時,保護層的透明性受到損壞,導致靈敏度下降。作為分散溶劑可以使用甲基乙基酮、丙酮、甲基異丁基酮、環(huán)己酮等酮類,二氧雜環(huán)己烷、四氫呋喃、乙基溶纖劑等醚類,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類,氯苯、二氯甲烷等鹵素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類。
當進行粉碎工序時,使用球磨機、砂磨機、振動球磨機等。并且為了高效地傳送空穴或者電子,也可以向保護層中添加作為上述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空穴輸送物質(zhì)或者電子輸送物質(zhì)。并且,為了提高帶電性等,可以添加酚化合物、氫醌化合物、受阻酚化合物、受阻胺化合物、以及受阻胺和受阻酚存在于同一分子中的化合物等。進一步,也可以添加增塑劑及/或涂平劑。作為增塑劑可以使用苯二甲酸二丁酯、苯二甲酸二辛酯等作為一般樹脂的增塑劑使用的物質(zhì),添加時的使用量相對于粘合樹脂為30重量%以下是適當?shù)?。作為涂平劑可以使用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等矽油類以及側鏈具有全氟烷基的聚合物或者低聚物,添加時的使用量相對于粘合樹脂為1重量%以下是適當?shù)摹?br> 并且,當用至少由硬化型樹脂構成的層構成保護層時,在材料領域中可以利用公知的各種交聯(lián)反應、例如自由基聚合、離子聚合、熱聚合、光聚合、放射線聚合等。并且,為了實現(xiàn)表面能較低的硬化的保護層,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使具有硅結構、全氟烷基結構、長鏈烷基結構等的材料進行交聯(lián)反應。保護層的膜厚優(yōu)選0.5μm~5μm,進一步優(yōu)選1μm~3μm。當保護層的膜厚低于0.5μm時,受到刮刀或者帶電輥的接觸引起的外力時,保護層易于從下層的光電導層的界面剝離。這是因為當保護層的膜厚較薄的情況下,受到外力時保護層自身無法抵抗,與光電導層的界面總是有力的負荷,當長期存在負荷時,由于其負荷力容易導致和界面的錯位。并且,存在由于磨損而在電子照相感光體使用壽命結束之前保護層全部消失的可能性。當保護層的膜厚超過5μm時,載體在保護層內(nèi)移動的過程中發(fā)生擴散,因此容易發(fā)生文字粗大,并且引起靈敏度下降及由反復而引起的殘留電位上升。
(實施例)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并且本發(fā)明并不僅該實施例。
(實施例1)作為導電性支承體使用直徑為30mm、長度為360mm的通過Expand Draw法(ED法)形成的鋁制無切削圓筒管。
將用氧化鋁(Al2O3)和二氧化鋯(ZrO2)進行了表面處理的樹枝狀的氧化鈦(石原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制TTO-D-1)9重量份、及共聚尼龍樹脂(東レ株式會社制CM8000)9重量份,加入到1,3-二氧戊烷41重量份和甲醇41重量份的混合溶劑中,之后,由涂料混合器進行8小時的分散處理,調(diào)制成中間層形成用涂液。將該中間層形成用涂液充滿到涂槽,并將導電性支承體浸漬到涂槽后提起,從而在導電性支承體上形成膜厚1.0μm的中間層。
接著,將氧基酞鎓酞菁顏料1重量份、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電氣化學工業(yè)社制、商品名#6000-C)1重量份、四氫呋喃83重量份、以及環(huán)己酮15重量份,由涂料混合器分散2小時,調(diào)制出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其中上述氧基酞鎓顏料具有結晶結構,在Cμ-Ka特性X線(波長1.54?)的X衍射光譜中至少呈現(xiàn)出布拉格角(2θ±0.2°)27.2°的明確的衍射波峰。
將形成了中間層的導電性支承體安裝到第二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中,從設置在導電性支承體的上方位置的作為噴墨式涂布機構的涂布裝置(夏普株式會社制AJ2000改造機)的壓電方式的頭部,將上述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以1點30pl噴射到以60rpm旋轉的導電性支承體上,使之自然干燥,在中間層上形成厚度約0.2μm的電荷產(chǎn)生層。
進一步,將作為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結構公式(I)所示的三苯基胺二聚物(Triphenylamine dimmer簡稱為TPD)10重量份、作為粘合樹脂的聚碳酸酯樹脂(三菱工程塑膠株式會社制(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ツクス株式會社製)ユ一ピピロンZ300)16重量份、2,6-二-叔丁基-4-甲酚1重量份、二苯基聚硅氧烷(信越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制KF-50)0.008重量份,溶解到104重量份的二甲苯中,調(diào)制成電荷輸送層用涂液。
通過制造裝置的輥涂式涂布機構(圖4所示的自然輥涂方式)將該電荷輸送層用涂液涂布到電荷產(chǎn)生層上。在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轉印到導電性支承體的電荷輸送層上的狀態(tài)下,將涂布輥、金屬輥及導電性支承體的圓周速度全部設為10m/min。并且,金屬輥和另一個金屬輥之間的間隙設定為170μm,金屬輥和涂布輥之間的間隙設定為100μm。
首先,旋轉整個輥及導電性支承體,同時從涂液提供機構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提供到金屬輥的外周面,通過二個金屬輥形成均勻厚度的涂膜。之后,使涂布輥一邊旋轉一邊靠近金屬輥到到達上述間隙尺寸,將金屬輥表面涂膜轉印到涂布輥。接著如上所述,將形成了中間層和電荷產(chǎn)生層的導電性支承體一邊旋轉一邊和涂布輥接觸并開始涂布。
涂布開始后,導電性支承體達到預先確定的旋轉次數(shù)的二次時,將導電性支承體從涂布輥以50mm/sec的分離速度分離。在分離的同時,使導電性支承體的圓周速度從開始的10m/min增速到18m/min。涂布輥的圓周速度在分離前后保持不變,均為10m/min。因此,分離時的導電性支承體的圓周速度V1和涂布輥的圓周速度V2的圓周速度比R(=V1/V2)被調(diào)整為1.8。并且,在分離涂布輥和導電性支承體的狀態(tài)下,繼續(xù)使導電性支承體旋轉20秒。之后,在120℃下干燥1小時,形成膜厚為23μm的電荷輸送層。這樣制造出實施例1的電子照相感光體。
化學式(1)
(實施例2)除了電荷產(chǎn)生層的分散液用吡咯烷酮取代環(huán)己酮外,其他均和實施例1一樣,從而制造出實施例2的電子照相感光體。
(實施例3)除了電荷產(chǎn)生層的分散液用N-甲基吡咯烷酮取代環(huán)己酮外,其他均和實施例1一樣,從而制造出實施例3的電子照相感光體。
(實施例4)除了電荷產(chǎn)生層的分散液為使環(huán)己酮為35重量份、使四氫呋喃為63重量份外,其他均和實施例1一樣,從而制造出實施例4的電子照相感光體。
(比較例1)除了電荷產(chǎn)生層及電荷輸送層通過浸漬涂布法成膜以外,其他均和實施例1一樣,從而制造出比較例1的電子照相感光體。
對以上各電子照相感光體制作中途的各種特性進行評估,并且將制造出的各電子照相感光體搭載到利用了串聯(lián)圖像形成方式的全彩復印機(夏普株式會社制AR-C260)上,在常溫常濕下(25℃/50%)進行圖像形成,并進行各種特性的評估。
以下對作為評估對象的各個特性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標準進行說明。
(噴墨噴出性評估)向一個形成了中間層的導電性支承體涂布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后,檢測噴墨式涂布機構的噴嘴。評估標準如下○噴嘴不堵塞、良好。
×噴嘴堵塞(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保存穩(wěn)定性評估)將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取入采樣瓶中,在25℃溫度下在采樣瓶中放置一周后,確認有無沉淀、凝結物。評價標準如下。
○無沉淀、無凝結物。
△有沉淀物,但可以容易地再次分散,無凝結。
×有沉淀、有凝結物。
(外觀評估)分別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及電荷輸送層后,對各層涂膜用目視觀測,評估其外觀。評價標準如下。
○均勻、良好。
×不均勻,較差。
(半色調(diào)圖像均勻性)半色調(diào)圖像是指圖像的濃淡通過黑白的點來進行灰度顯示的圖像。將各電子照相感光體搭載到上述圖像形成裝置AR-C260上對形成的半色調(diào)圖像進行目視觀測,評估半色調(diào)圖像的均勻性。評估標準如下。
○實際使用中沒有問題。
×實際使用中有問題。
(圖像缺陷)將各電子照相感光體搭載到上述圖像形成裝置AR-C260上,對形成的測試圖進行目視觀測,評估翳影、黑點等缺陷。評估標準如下。
○實際使用中沒有問題。
×實際使用中有問題。
(制造時間)
除去涂液的制造所需的時間,以涂布工序所需的時間作為指標評估制造時間。評估標準是,浸漬涂布時為3.5min以下,噴墨涂布時為3.0min以下,輥涂涂布時為1.0min以下時為生產(chǎn)性良好(○),在各涂布中超過標準時間的為生產(chǎn)性不佳(×)。
評估結果如表1所示。表1中的各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的粘度,用東機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制造的旋轉式E型粘度計進行測量。在通過本發(fā)明的方法所制造的實施例1-4的電子照相感光體中,制造中途的各種特性良好,形成的圖像的品質(zhì)也非常優(yōu)異,制造所需時間較短,綜合評價良好。另一方面,通過浸漬涂布法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及電荷輸送層的比較例1的電子照相感光體,在各種特性中雖然沒有問題,但需要較長的生產(chǎn)時間,在生產(chǎn)性上存在問題。
表1

本發(fā)明只要不脫離其精神或者主要特征,可以用其他各種方式實施。因此,上述實施方式在各方面均只不過是單純的示例,本發(fā)明的范圍如權利要求范圍所示,不受到說明書正文的任何限制。并且,屬于權利要求范圍的變更或變更也均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該電子照相感光體,通過在圓筒狀基體(71)上或在圓筒狀基體(71)上形成的中間層(72)上,至少構成或涂敷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的電荷產(chǎn)生層(73)和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電荷輸送層(74)的兩層而形成,其特征在于,電荷產(chǎn)生層(73),通過以噴墨方式將電荷產(chǎn)生層用的涂液涂布到圓筒狀基體(71)上或在圓筒狀基體(71)上形成的中間層(72)上而形成,電荷輸送層(74),通過以輥涂方式將電荷輸送層用的涂液涂布到電荷產(chǎn)生層(73)上而形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電荷產(chǎn)生層用的涂液的粘度為10mPa·s或10mPa·s以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電荷產(chǎn)生層用的涂液含有5-40重量%的具有120℃或120℃以上沸點的高沸點溶劑。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沸點溶劑是從環(huán)己酮、吡咯烷酮、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所構成的組中選擇的一種或二種或二種以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噴墨方式下的電荷產(chǎn)生層用的涂液的噴出通過壓電方式進行。
6.一種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1),該電子照相感光體,通過在圓筒狀基體(5)上或在圓筒狀基體(5)上形成的中間層上,至少構成或涂敷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的電荷產(chǎn)生層和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電荷輸送層的兩層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噴墨式涂布機構(50),通過在圓筒狀基體(5)上或在圓筒狀基體(5)上形成的中間層上噴出電荷產(chǎn)生層用的涂液而形成電荷產(chǎn)生層;輥涂式涂布機構(20),在電荷產(chǎn)生層上形成電荷輸送層,包括向電荷產(chǎn)生層上涂布電荷輸送層用的涂液(3)的涂布輥(2)、向涂布輥(2)提供電荷輸送層用的涂液(3)的涂液提供機構(4)、支承從涂布輥(2)轉印電荷輸送層用的涂液(3)的圓筒狀基體(5)的基體支承機構(17)、驅動由基體支承機構(17)支承的圓筒狀基體(5)使其旋轉的第一驅動機構(6)、以及驅動涂布輥(2)使其旋轉的第二驅動機構(11);和控制機構(12),對噴墨式涂布機構(50)及輥涂式涂布機構(20)的動作進行控制。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1),其特征在于,噴墨式涂布機構(50)被安裝在基體支承機構(17)上并被設置在圓筒狀基體(5)的上方。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1),其特征在于,還含有分離機構(11),該分離機構(11)能夠以使圓筒狀基體(5)靠近/背離涂布輥(2)的方式移動圓筒狀基體(5)。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裝置(1),其特征在于,還含有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該膜厚調(diào)整機構(15)具有面向涂布輥(2)配置的圓筒狀部件(13)、以及調(diào)整圓筒狀部件(13)和涂布輥(2)的間隙的調(diào)整部件(14a,14b)。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高效生產(chǎn)具有均勻厚度的涂膜的高質(zhì)量低成本的層積型電子照相感光體的制造方法。其中,電子照相感光體至少由含有電荷生成物質(zhì)的電荷產(chǎn)生層和含有電荷輸送物質(zhì)的電荷輸送層兩層層積而成,電荷產(chǎn)生層通過以噴墨方式將電荷產(chǎn)生層用涂液涂布到導電性支承體(5)上而形成,電荷輸送層通過以輥涂方式將電荷輸送層用涂液涂布到電荷產(chǎn)生層上而形成。
文檔編號B05C1/08GK1690867SQ20051006667
公開日2005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26日
發(fā)明者角井干男, 小幡孝嗣, 木元正紀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德化县| 穆棱市| 鹤峰县| 连云港市| 明光市| 新泰市| 乐业县| 安吉县| 西吉县| 南安市| 宁德市| 内乡县| 来宾市| 兴业县| 江源县| 合阳县| 永平县| 景洪市| 永顺县| 洛川县| 土默特左旗| 屏东市| 安阳市| 榆树市| 永善县| 昌平区| 启东市| 新泰市| 盐池县| 香河县| 台州市| 石门县| 辰溪县| 吉林市| 宣化县| 班戈县| 昌平区| 晋中市| 江华| 湖州市|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