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及上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和上膠方 法,屬于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生產領域。
背景技術: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簡稱 UHMWPE )纖維也稱高強高才莫聚乙烯(high strength high module polyethylene 簡稱HSHMPE)纖維或伸展鏈(elongation chain polyethylene簡稱ECPE)聚 乙烯纖維或高性能聚乙烯(high performance polyethylene筒稱HPPE)纖維 或高模量聚乙烯(high module polyethylene簡稱HMPE)纖維, 一般是指重均 分子量在(1~6) x106的聚乙烯纖維,有時重均分子量還會高于此值,這種纖
維在本發(fā)明中簡稱為聚乙烯纖維。
聚乙烯纖維是由荷蘭的DSM公司首先開發(fā)制造的。采用的方法是凝膠紡絲-
超倍拉伸法,基本原理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一定的溫度下以一定的濃度溶 解在適當?shù)娜軇┲?,此時聚乙烯分子得以解開纏結,然后此溶液通過噴絲板紡 絲再經過拉伸,聚乙烯分子鏈進一步得到拉伸,分子鏈平行排列,規(guī)整度很高, 形成高度結晶的聚乙烯纖維。聚乙烯纖維中的聚乙烯分子鏈高度伸展、取向度 達到95%以上、結晶度達到85%以上。聚乙烯纖維的內部結構決定了其具有優(yōu)異 的力學性能、耐磨性能和化學穩(wěn)定性等。因此,聚乙烯纖維一經問世就得到了 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發(fā)展較快。我國的東華大學對此纖維的研究較為深入并
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將聚乙烯纖維與基體材料通過一定的工藝復合可以制得聚乙烯纖維增強 復合材料。其中一種工藝是將聚乙烯纖維均勻、平行、挺直的排列后將其涂
覆膠液并干燥后得到單向聚乙烯纖維增強的預浸帶,然后將此預浸帶按照設計 的鋪層方式進行疊加復合,得到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也稱為UD材料。中 國專利ZL03158881.6中公開了一種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文中提到了聚乙烯纖維和膠粘劑在復合材料中的作用聚乙烯纖維承擔抵御沖擊 能,膠粘劑整合纖維即傳遞和消耗能量。因此,膠粘劑需要具備以下性能(1)
良好的力學性能和耐沖擊性能;(2)與聚乙烯纖維有良好的界面性能;(3)纖 維各層之間剝離強度高。
如圖l所示,圖l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上膠裝置的正視剖面示意圖。在聚乙烯 纖維和膠粘劑復合的工藝中,涂覆膠液或稱為上膠的一種方式是使得平行排 列的聚乙烯纖維束1在拉直的條件下通過一個帶有膠液4的上膠輥2,上膠輥2 位于儲膠槽3的上方,由于聚乙烯纖維束l受到很大的拉力,并且與上膠輥的表 面也產生了很大的壓力,因此上膠輥2上的膠液會通過纖維的下層滲透進入上 層,然而,此種膠液涂覆方式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在靠近上膠輥的那部 分預浸帶的膠液相對于預浸帶另一面的膠液要少,亦即出現(xiàn)聚乙烯纖維預浸帶 的兩個面上膠不均勻,從而會導致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的膠液分布不均勻。 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的膠液分布不均勻會給后續(xù)生產出性能均一穩(wěn)定的聚 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帶來很大的影響。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利用該上膠裝置對聚乙烯纖維進行上膠處理, 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浸料內部膠液分布均勻,性能穩(wěn)定。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包括第一上膠輥、 第一儲膠槽、第二上膠輥和第二儲膠槽,所述第一上膠輥在第一儲膠槽的上 方,所述第二上膠輥在第二儲膠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儲膠槽的下方有開口。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在完成 第一次上膠之后,可以對由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另一 面進行第二次上膠,第二次上膠過程中,第二儲膠槽中的膠液從其下方的開 口流到第二上膠輥的表面上,由第二上膠輥帶動膠液與聚乙烯纖維束組接觸, 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中第 一次上膠中沒有直接接觸 到的面進行上膠,這樣可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進行雙面上膠,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的膠液更加均一,為生產出性能穩(wěn) 定的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提供了前提條件。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儲膠槽的下方的開口為線形開口。
優(yōu)選地,所述線形開口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3mm (毫米)。 優(yōu)選地,所述線性開口平行于第二上膠輥的軸線。 優(yōu)選地,所述線性開口在第二上膠輥的軸線的正上方。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上膠輥的外表面有凹陷。
優(yōu)選地,所述第 一 上膠輥的軸線和第二上膠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為 0. 4 ~ 1, 4m。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方法,包括 如下步驟
a)利用第一上膠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一面上
膠;
b )利用第二上膠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另 一面 上膠。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方法,包括兩 個上膠步驟,分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兩個面進行 上膠處理,避免了單面上膠所造成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膠液的不均勻性, 利用本發(fā)明所述的上膠方法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膠液均勻,為制備 性能均勻的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
優(yōu)選地,步驟a)中所述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一面為聚乙烯纖維束組的 下表面,步驟b)中所述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另一面為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上 表面。
優(yōu)選地,步驟a)和步驟b)之間的時間間隔為l~7s (秒)。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同現(xiàn)有 技術相比,在完成第一次上膠之后,可以對由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 烯纖維束組的另一面進行第二次上膠,第二次上膠過程中,第二儲膠槽中的 膠液從其下方的開口流到第二上膠輥的表面上,由第二上膠輥帶動膠液與聚 乙烯纖維束組接觸,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中第一次上膠中沒有直接接觸到的面進行上膠,這樣可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 聚乙烯纖維束組進行雙面上膠,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的膠液更加均 一,為生產出性能穩(wěn)定的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提供了前提條件。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和上膠方 法,特別適用于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生產。
圖l是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上膠裝置的正視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的 正^f見剖面示意圖。
圖3是現(xiàn)有技術和本發(fā)明中膠液浸漬聚乙烯纖維束過程的對比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所示第二儲膠槽的俯視圖。 圖5是開口為曲線形的第二儲膠槽的俯視圖, 圖6是具有凹陷的第一上膠輥的局部正視剖面示意圖。 圖7是具有凹陷的第一上膠輥的局部左視剖面示意圖。 圖8是第一上膠輥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中各標記為1一一聚乙烯纖維束,2 — 一上膠輥,3—一儲膠槽, 4—一膠液,5 — 一第一上膠輥,6 — 一第一儲膠槽,7 — 一第一上膠輥的軸, 8——第二上膠輥,9一一第二儲膠槽,10—一第二上膠輥的軸,11一一開口, 12——凹陷,13——刮膠刀。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 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第一種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2,圖2是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的上膠裝置的正視剖面示意圖。
從圖2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上膠裝置包括第一上膠輥5、第一儲 膠槽6、第二上膠輥8和第二儲膠槽9,所述第一上膠輥5在第一儲膠槽6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上膠輥8在第二儲膠槽9的正下方,在所述第二儲膠槽
9的正下方有一個開口 11。第一上膠輥5通過第一上膠輥的軸7安裝在一個 支架上,第一儲膠槽6也安裝在同一支架上。第二上膠輥8安裝在另一個支 架上,第二儲膠槽9安裝在與第二上膠輥8相同的支架上。圖中的支架未示 出。
請參見圖3,圖3是現(xiàn)有技術和本發(fā)明中膠液浸漬聚乙烯纖維束過程的 對比示意圖。圖3中上圖是現(xiàn)有技術中膠液4在浸漬聚乙烯纖維束1的過程 示意圖,下圖是本發(fā)明中膠液4在浸漬聚乙烯纖維束1的過程示意圖。從圖 上可以看出,現(xiàn)有技術對聚乙烯纖維束1的浸漬過程為從下到上,只有一個 過程,而本發(fā)明中膠液4對聚乙烯纖維束的浸漬則有兩個過程,兩個方向, 因此對聚乙烯纖維束的浸潤比較均勻,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浸料內部的膠液 比4交均勻。
在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預浸帶的過程中,在第一儲膠槽6和第二儲膠槽 9中放入膠液4,第一上膠輥5與膠液4接觸,第一上膠輥5由電機驅動轉動, 第一上膠輥5的外表面將粘結膠液,聚乙烯纖維束1通過第一上膠輥5上方 的時候與第一上膠輥5的外表面接觸,由于聚乙烯纖維束1受到的拉力很大, 因此聚乙烯纖維束1與第一上膠輥5之間的壓力也4艮大,于是膠液4進入聚 乙烯纖維束l的內部,完成對聚乙烯纖維束l的第一次浸潰。第一浸漬完成 后,由于膠液是從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下表面到上表 面,只完成了一次浸漬,而且兩個表面的受力情況不一致,因此浸漬也會不 均勻。第一次浸漬完成后,聚乙烯纖維束1通過第二上膠輥8,從第二儲膠 槽9下方開口 11處來的膠液落到第二上膠輥8的外表面,當聚乙烯纖維束1 通過第二上膠輥8時,膠液4即進入聚乙烯纖維束1,完成第二次浸漬。在 第二次浸漬過程中,膠液是從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上 表面到下表面,與第一次浸漬過程的力交液整體運動方向剛好相反。在這樣兩 次浸漬完成后,既有由下到上的膠液運動過程,又有由上到下的膠液運動過 程,雙方向的浸漬比較全面,這樣制得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膠液非常均 勻,為生產出性能穩(wěn)定的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提供了前提條件。
請參見圖2,第一上膠輥5和第二上膠輥8采用中空的圓柱形輥筒結構,
7外徑為300mm,內徑為200mm,第一上力交輥的軸7和第二上"交輥的軸10的直 徑為70mm。第一上膠輥5和第二上膠輥8的兩端密封,以防止膠液進入上膠 輥的內部。并且中空的第一上膠輥和第二上膠輥的內部可通過保溫液體,使 得第 一上膠輥和第二上膠輥保持一定的溫度。中空的圓柱形輥筒的外徑和內 徑優(yōu)選的范圍分別為5 0 ~ 5 0Omm和1 ~ 4 00腿。并且在這個范圍內,也盡量 優(yōu)選外徑較大的輥筒,因為較大的上膠輥直徑可以保證與平行排列的聚乙烯 纖維束有較多的接觸面接觸,因此上膠更加均勻。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儲膠槽6的橫截面的形狀為長方形 和圓弧形的結合。另外,第一儲膠槽的橫截面的形狀還可以為長方形、正方 形、圓弧形等形狀以及這些形狀的組合,例如上面是圓弧形,下面是長方形 或者正方形。優(yōu)選使用的第一儲膠槽的橫截面應該為圓弧形,因為圓弧形的 儲膠槽加工方便,并且和第一上膠輥之間有較好的配合。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儲膠槽9與第一儲膠槽6形狀相同, 只是第二儲膠槽9的下方有開口 11。另外,第二儲膠槽9和第一儲膠槽6的 選用原則也略有不同,由于第二儲膠槽9在第二上膠輥8的上方,因此希望 將第二儲膠槽9的下部分要小于第二儲膠槽9的上部分,最好形成一個倒棱 錐形,在棱錐的下方開口,形成的膠液壓力較大,可以為第二上膠輥8更好 地提供膠液。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上膠輥5的軸線與第二上膠輥8的 軸線的距離為0. 8m。在聚乙烯纖維預浸料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膠液一般是有 一定粘度的,因此膠液浸漬聚乙烯纖維束需要一定的時間,本發(fā)明人在研究 兩次上膠裝置和工藝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進行第一次上膠和第二次上膠之間如 果有一段小的時間間隔可以更有利于膠液對聚乙烯纖維束的浸漬。針對本發(fā) 明裝置,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在一般的聚乙烯纖維束前進速度下,第一上膠輥5的 軸線和第二上膠輥8的軸線的距離為0.4-1.4m為宜。本發(fā)明中所述的膠液 可以使用熱塑性聚合物的有機溶液,比較優(yōu)選使用的是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 例如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氫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1共聚物(SEBS)等,具體的商品名稱可以選擇KRATON D-1107、 KRATON D-1161、 KRATON G—1650、 KRATON G-1651等。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可以溶解在一定的有機溶劑中,在完成對聚乙烯纖維束的浸漬之后,有機溶 劑揮發(fā),然后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恢復原有的彈性,并且將聚乙烯纖維粘合 在一起。本發(fā)明中所述上膠輥的軸線指的是上膠輥的中心軸線。
如圖2所示,第一上膠輥5在第一儲膠槽6的正上方,也可以在斜上方 或者其他的一些改變。重要的是,在聚乙烯纖維生產過程中,第一上膠輥要 充分沒入到膠液中,能夠充分的帶膠,為浸潤聚乙烯纖維束提供足夠多的膠 液。
請參見圖4,圖4是圖2中所示第二儲膠槽9的俯視圖。在第二儲膠槽9 底部的中心部位有開口 11,開口 ll為直線形開口,直線形開口與第二上膠 輥的軸線平行并且在第二上膠輥的軸線的正上方,開口的寬度w為lmm。開 口用于漏膠,將第二儲膠槽內的膠液漏給第二上膠輥,由第二上膠輥通過與 聚乙烯纖維束接觸完成對聚乙烯纖維束的浸潤。對于直線形開口,中心部位 也可以不是開在底部的中心,對圖2中所示的開口 11,開口 ll可以平行向 左或者向右移動一段距離。開口的形狀也可以為其它線形,例如螺旋線形, 如圖5所示。圖5為開口為曲線形的第二儲膠槽的俯視圖,開口 11的寬度為 2mm左右。在同樣開口寬度w的條件下,使用曲線形開口能夠為第二上膠輥 提供更多的膠液,提高上膠效率。開口的寬度可以根據(jù)需要選取, 一般選用 l~3mm。對于本發(fā)明中提到的膠液,線形開口的寬度最好小于或者等于lmm。 在線形開口處還可以設置一個與開口形狀相配合的密封件,在上膠工藝停止 的過程中,可以將此密封件密封住線形開口,使得儲膠槽中膠液不會流下。 密封件的選取較為筒單,可以選擇金屬片,也可以選擇硬質橡膠片,都比較 容易實現(xiàn)。
請參見圖6和圖7,圖6為具有凹陷的第一上膠輥的局部正視剖面示意 圖,圖7為具有凹陷的第一上膠輥的局部左視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 第 一上膠輥5的外表面還可以有一些凹陷12 。第 一上膠輥的外表面上有凹陷, 因此在第一上膠輥轉動的過程中,所述凹陷中可以儲存膠液,隨著第一上膠 輥轉動至上方,然后與聚乙烯纖維束接觸,對聚乙烯纖維束進行更好地浸潤, 有凹陷區(qū)域不承受壓力,所以隨著聚乙烯纖維束的運動,凹陷內儲存的膠液 可以粘附到纖維上,膠液不會被擠壓到平行排列聚乙烯纖維束的另一面,從
9而達到上膠均勻的目的。所述的凹陷可以是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長圓形等形狀,這里的形狀指的是從垂直第一上膠輥外表面看時的形狀。凹 陷可以以凹槽的形式來體現(xiàn),凹槽在第 一上膠輥橫截面上的形狀為三角形,
如圖6所示;也可以是長圓形、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 圓弧形等形狀。如圖6和圖7所示,凹陷12為線形凹槽,并且此線形凹槽平 行于第一上膠輥5的軸線方向。另外,第一上膠輥上的凹槽可以沿著第一上 膠輥的軸線,也可以是螺旋形的繞著上膠輥的筒體。在本實施方式中,凹槽 的深度為1. 5畫,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在小于或者等于2mm的 范圍內選擇一個具體的實施數(shù)值,更優(yōu)選的是小于或者等于lmm。第一上膠 輥的外表面上有凹槽的面積占第一上膠輥的外表面的面積的15%,優(yōu)選的范 圍是1~25%,更優(yōu)選1~15%。
請參見圖8,圖8為第一上膠輥5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即在 第一上膠輥5的上方設置刮膠刀13,刮膠刀可以刮除聚乙烯纖維束表面多余 的膠液,并且,在刮膠的過程中,刮膠刀的刀口位置上會形成一條膠液線, 使得膠液可以對聚乙烯纖維束進行更好的浸漬和浸潤。
第二種實施方式
利用第 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的上膠裝置,對聚乙烯纖維束進行上膠。 第一次上膠100束聚乙烯纖維束通過第一上膠輥5,第一儲膠槽6中的 膠液為KRATON D-1107,第一上膠輥的溫度為80°C,聚乙烯纖維束的前進速 度為10m/min (米/分),第一次上膠時第一上膠輥與聚乙烯纖維束接觸的面 為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下表面。
第二次上膠在通過第一上膠輥5之后,聚乙烯纖維束經過Ss之后與第 二上膠輥8接觸,第二儲膠槽9中的膠液為KRATON D-1107,溫度為80。C, 第二次上膠時第二上膠輥與聚乙烯纖維束接觸的面為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下表 面。
經過第二次上膠之后的聚乙烯纖維束,對形成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利用 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內部膠液分布均勻,性能良好。
利用第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的上膠裝置,對聚乙烯纖維束進行上膠。第一次上膠100束聚乙烯纖維束通過第一上膠輥5,第一儲膠槽6中的 膠液為KRATON D-1161,第一上膠輥的溫度為75°C,聚乙烯纖維束的前進速 度為12. 5m/min,第一次上膠時第一上膠輥與聚乙烯纖維束接觸的面為聚乙 烯纖維束組的下表面。
第二次上膠在通過第一上膠輥5之后,聚乙烯纖維束經過"之后與第 二上膠輥8接觸,第二儲膠槽9中的膠液為KRATON D-1161,溫度為75。C,面。
經過第二次上膠之后的聚乙烯纖維束,對形成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利用 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內部膠液分布均勻,性能良好。
利用第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的上膠裝置,對聚乙烯纖維束進行上膠。 第一次上膠100束聚乙烯纖維束通過第一上膠輥5,第一儲膠槽6中的 膠液為KRATON G-1650,第一上膠輥的溫度為75°C,聚乙烯纖維束的前進速 度為8m/min,第一次上膠時第一上膠輥與聚乙烯纖維束接觸的面為聚乙烯纖 維束組的下表面。
第二次上膠在通過第一上膠輥5之后,聚乙烯纖維束經過6. 25s之后 與第二上膠輥8接觸,第二儲膠槽9中的膠液為KRATON G-1650,溫度為75 。C ,第二次上膠時第二上膠輥與聚乙烯纖維束接觸的面為聚乙烯纖維束組的 下表面。
經過第二次上膠之后的聚乙烯纖維束,對形成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利用 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內部膠液分布均勻,性能良好。
料的上膠裝置,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在完成第一次上膠之后,可以對由多束聚 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另一面進行第二次上膠,第二次上膠過 程中,第二儲膠槽中的膠液從其下方的開口流到第二上膠輥的表面上,由第 二上膠輥帶動膠液與聚乙烯纖維束組接觸,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 乙烯纖維束組中第一次上膠中沒有直接接觸到的面進行上膠,這樣 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進行雙面上膠,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 浸帶內部的膠液更加均一,為生產出性能穩(wěn)定的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提 供了前提條件。本發(fā)明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方法, 對形成的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利用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內部膠液分布均 勻,性能良好。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千改進和潤 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膠輥、第一儲膠槽、第二上膠輥和第二儲膠槽,所述第一上膠輥在第一儲膠槽的上方,所述第二上膠輥在第二儲膠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儲膠槽的下方有開口。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儲膠槽的下 方的開口為線形開口。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形開口的寬度 小于或者等于3mm。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性開口平 行于第二上膠輥的軸線。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性開口在第二 上膠輥的軸線的正上方。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膠輥的外 表面有凹陷。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膠輥的軸 線和第二上膠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為0. 4 ~ 1. 4m。
8、 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 利用第一上膠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一面上膠;b) 利用第二上膠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另一面 上膠。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上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的聚 乙烯纖維束組的一面為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下表面,步驟b)中所述的聚乙烯纖 維束組的另一面為聚乙烯纖維束組的上表面。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上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和步驟b) 之間的時間間隔為l~7s。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包括第一上膠輥、第一儲膠槽、第二上膠輥和第二儲膠槽,所述第一上膠輥在第一儲膠槽的上方,所述第二上膠輥在第二儲膠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儲膠槽的下方有開口。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裝置,在完成第一次上膠之后,可以對由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的另一面進行第二次上膠,這樣可以對多束聚乙烯纖維束形成的聚乙烯纖維束組進行雙面上膠,得到的聚乙烯纖維預浸帶內部的膠液更加均一,為生產出性能穩(wěn)定的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提供了前提條件。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用于制備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上膠方法。
文檔編號B05C11/04GK101683639SQ20081016743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周成程 申請人:寧波榮溢化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