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具體涉及一種內(nèi)部裝飾的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陶瓷制備領域。
背景技術:
陶瓷裝飾是在陶瓷上進行加工的各種方式技法,通過這些方式技法,賦予陶瓷的美感,提高擴大陶瓷的屬性,使陶瓷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陶瓷裝飾有秞上繪畫,釉下雕刻,利用各種顏色釉裝飾,也有多種技法相結合的裝飾。這種被稱為“火的藝術”,經(jīng)過與現(xiàn)代科學、工藝、材料的結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藝術形式和不斷進步的制作手段,以及多種材質的巧妙利用,構成了與其它藝術相媲美的不同時代風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陶瓷裝飾也在不斷的變化、發(fā)展、進步和提高,使陶瓷裝飾成為陶瓷美術這樣一個獨立的藝術范疇。而隨著陶瓷美術的不斷發(fā)展,陶瓷美術的欣賞價值,已經(jīng)大大超過了陶瓷作為人們生活中一種用器這樣的使用屬性的價值。陶瓷美術裝飾的各種方式方法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級,越來越精湛,越來越規(guī)范,各種各樣的繪畫藝術、美術都可以陶瓷作為載體,在陶瓷上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這些藝術、美術進入到一個更高的美學境界。
陶瓷裝飾設計必須適應現(xiàn)代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樣性結構,反映審美情趣的多樣化和藝術樣式的多變異性的時代特征,通過變革來適應人們變化了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例如,傳統(tǒng)上的陶瓷一般都是在器型外部進行裝飾,外部裝飾的方法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隨著人們對美的追求的提高,不僅出現(xiàn)了如鼻煙壺等在形器內(nèi)部作畫,顯示在外部的表現(xiàn)方法,后來出現(xiàn)了在形器內(nèi)部作畫,或者內(nèi)外部結合形成有趣場景的畫法,給人美的享受。但由于受到器型內(nèi)部構造和材質、表現(xiàn)手法的影響,內(nèi)部作畫往往沒有單純的外部作畫效果好,那些內(nèi)部的裝飾方法得到的產(chǎn)品呈現(xiàn)出的裝飾效果大都畫法粗糙,美感表現(xiàn)性差,藝術效果不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nèi)部裝飾的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在陶瓷器型內(nèi)部進行裝飾,在光照下達到和在陶瓷器型外部裝飾同樣藝術效果的方法。做出的藝術品經(jīng)過光照,美輪美奐,達到很高的藝術效果,對傳統(tǒng)陶瓷的創(chuàng)新有很大突破。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種繪畫材料,所述的繪畫材料用于內(nèi)部作畫,更易著色,不暈染,不混色,在陶瓷上色后易凝固,在燒制時能保持畫面清晰,不花;并且可以很地能夠呈現(xiàn)出和在陶瓷外部繪畫一樣的效果。
為此,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陶瓷內(nèi)部裝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將形器倒放、口向下,在形器內(nèi)部作畫,從形器的底部開始;
(2) 先打底,之后勾畫輪廓或線條,然后進行燒制;
(3) 燒制完成后,進行著色或加細,然后再次燒制,得產(chǎn)品。
上述方法中,還包括:在打底之前,配制繪畫材料,所述繪畫材料,包含以下原料:
顏料 60-80重量份;
樟腦油 1-10 重量份;
乳香油 20-30重量份;
煤油 1-8重量份。
上述方法中,所述形器為陶瓷,所述陶瓷直線透光率為90%以上;所述形器的口徑不小于3.5cm。
上述方法中,步驟(2)中所述勾畫用勾筆進行,所述勾筆包括筆桿和筆頭,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15-45o。偏離角度可根據(jù)形器進行調節(jié)。
上述方法中,步驟(3)中所述著色或加細用勾筆進行,所述勾筆包括筆桿和筆頭,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0-15o。偏離角度可根據(jù)形器進行調節(jié)。
上述方法中,所述燒制的溫度為750-780℃。
上述陶瓷內(nèi)部裝飾方法所制備的陶瓷制品。
一種陶瓷裝飾的繪畫材料,包含以下原料:
顏料 60-80重量份;
樟腦油 1-10 重量份;
乳香油 20-30重量份;
煤油 1-8重量份。
上述繪畫材料,優(yōu)選的,包含以下原料:
顏料 70-75重量份;
樟腦油4-7重量份;
乳香油 23-27重量份;
煤油3-8重量份。
上述繪畫材料,最優(yōu)選的,包含以下原料:
顏料 75重量份;
樟腦油5重量份;
乳香油 25重量份;
煤油5重量份。
上述所述繪畫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
稱取上述特定質量的原料,將樟腦油加入到乳香油中,攪拌,靜止10-15分鐘后與顏料混合;攪拌中加入煤油。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的陶瓷內(nèi)部裝飾的方法,采用分步繪畫、兩次燒制的方法,一方面防止了一次性將所有顏料都畫上在進行燒制時可能導致的炸窯;另一方面,使繪畫的畫面在燒制時更加清楚、細膩,利于保留原始畫面,畫面不易花掉。在陶瓷形器內(nèi)部進行創(chuàng)作,采用特定繪畫材料,使筆上的色料不容易凝固、顏料調配分布均勻,顏料更易上色,顏色更好的呈現(xiàn),與兩次繪畫和兩次燒制相結合,能夠達到將做出的藝術品放在光照下,陶瓷形器內(nèi)部的畫作能夠顯示出來,并且具有較高的清晰和細膩程度,甚至達到和外部作畫同樣的藝術效果,美輪美奐,具有很高的藝術效果。
2、本發(fā)明的陶瓷裝飾的繪畫材料,在繪畫時,尤其在陶瓷內(nèi)部繪畫時,筆上的色料不容易凝固、顏料調配分布均勻,顏料在陶瓷上更易上色,在陶瓷上色后易凝固,在燒制時能保持畫面清晰,不花;并且可以很地能夠呈現(xiàn)出和在陶瓷外部繪畫一樣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勾筆1。
圖2為實施例1的勾筆2。
圖3為實施例1得到的內(nèi)部畫法的產(chǎn)品。
圖4 為實施例2得到的內(nèi)部畫法的產(chǎn)品在燈光下的效果。
圖5為實施例3得到的內(nèi)部畫法的產(chǎn)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實施例獲得其他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形器為瓷瓶,口徑12cm。
1、按需稱取繪畫所需各色顏料,
將各色顏料分別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分別制備所需顏色的繪畫材料。
顏料 75重量份;
樟腦油5重量份;
乳香油 25重量份;
煤油5重量份。
將樟腦油加入到乳香油中,攪拌,靜止10分鐘后與顏料混合;攪拌中加入煤油,攪拌均勻得到繪畫材料。
2、將形器倒放、口向下,在形器內(nèi)部作畫,從形器的底部開始;可使筆峰順暢,顏料不至于受阻,更易作畫。
3、先打底,之后用勾筆1畫輪廓或線條,然后在750℃下進行燒制;
所述勾筆1包括筆桿和筆頭,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45o,即筆頭與筆桿延伸方向夾角為45o,如圖1所示。筆頭和筆桿可活動連接,例如可以通過膠帶進行粘合,方便調整角度。
4、燒制完了用勾筆2作畫或加細,然后在750℃下進行二次燒制,得產(chǎn)品。勾筆2的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15o。即筆頭與筆桿延伸方向夾角為15o,如圖2所示。筆頭和筆桿可活動連接,例如可以通過膠帶進行粘合,方便調整角度。
得到的內(nèi)部瓷瓶如圖3所示,其中顏色和線條保持度很好,清晰細膩美感表現(xiàn)性好。
實施例2
形器為高頸白瓷瓶,半透明氧化鋁陶瓷,主晶相為α-Al2O3,直線透光率95%,瓷瓶,口徑10cm。
1、按需稱取繪畫所需各色顏料,
將各色顏料分別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分別制備所需顏色的繪畫材料。
顏料 70重量份;
樟腦油8重量份;
乳香油 20重量份;
煤油8重量份。
將樟腦油加入到乳香油中,攪拌,靜止15分鐘后與顏料混合;攪拌中加入煤油,攪拌均勻得到繪畫材料。
2、將形器倒放、口向下,在形器內(nèi)部作畫,從形器的底部開始;采用反向畫法進行繪畫。
3、先打底,之后用勾筆1畫輪廓或線條,然后在780℃下進行燒制;
所述勾筆1包括筆桿和筆頭,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45o,即筆頭與筆桿延伸方向夾角為45o。筆頭和筆桿可活動連接,在繪畫過程中,根據(jù)器型調整角度。
4、燒制完了用勾筆2作畫或加細,然后在750℃下進行二次燒制,得產(chǎn)品。勾筆2的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15o。即筆頭與筆桿延伸方向夾角為15o。筆頭和筆桿可活動連接,在繪畫過程中,根據(jù)器型調整角度。
得到的內(nèi)部瓷瓶,將燈光放入瓶內(nèi),在陶瓷形器內(nèi)部的畫作在外部顯現(xiàn)出來,顯示效果能夠達到和外部作畫同樣的藝術效果,美輪美奐,具有很高的藝術效果,如圖4所示。
實施例3
形器為白瓷瓶,口徑12cm,外部裝飾有書法。
1、按需稱取繪畫所需各色顏料,
將各色顏料分別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分別制備所需顏色的繪畫材料。
顏料 65重量份;
樟腦油2重量份;
乳香油30重量份;
煤油8重量份。
將樟腦油加入到乳香油中,攪拌,靜止10分鐘后與顏料混合;攪拌中加入煤油,攪拌均勻得到繪畫材料。
2、將形器倒放、口向下,在形器內(nèi)部作畫,從形器的底部開始;可使筆峰順暢,顏料不至于受阻,更易作畫。
3、先打底,之后用勾筆1畫輪廓或線條,然后在750℃下進行燒制;
所述勾筆1包括筆桿和筆頭,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30o,即筆頭與筆桿延伸方向夾角為30o。在繪畫過程中,根據(jù)器型調整角度。
4、燒制完了用勾筆2作畫或加細,然后在750℃下進行二次燒制,得產(chǎn)品。勾筆2的筆頭沿筆桿徑向方向偏離10o。即筆頭與筆桿延伸方向夾角為10o。在繪畫過程中,根據(jù)器型調整角度。
得到的內(nèi)部瓷瓶如圖5所示,其中顏色和線條保持度很好,清晰細膩美感表現(xiàn)性好。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