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編織品的古銅色染色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樹皮55~57、板栗殼42~44、菜籽粕40~42、干泡桐葉36~38、蛇皮果殼28~30、茶葉下腳料28~30、楊樹花13~15、黃龍船花25~27、黃百合花25~27、黃槐花23~25、棣棠花23~25、芒果21~23、銀杏果21~2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編織品的古銅色染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包括:
(1)將松樹皮、板栗殼、菜籽粕、干泡桐葉、蛇皮果殼、茶葉下腳料和楊樹花粉碎,過60~80目篩,得植物料A,加入植物料A重量6~7倍量的pH8.5~9.5的蒸餾水,于60~65℃、35~37kHz超聲45~50分鐘,過濾,得提取液和濾渣,加入濾渣重量4~5倍量的pH8.5~9.5的蒸餾水,于65~70℃、28~30kHz超聲35~40分鐘,過濾,合并所有提取液,過0.22μm的微孔濾膜,70~72℃烘干至含水量為0~4%,得褐色色素;
(2)將黃龍船花、黃百合花、黃槐花、棣棠花、芒果和銀杏果粉碎,過60~80目篩,得植物料C,加入植物料C重量8~9倍量的體積分數(shù)為78~80%的乙醇溶液,于45~50℃、31~33kHz超聲40~45分鐘,過濾,過0.22μm的微孔濾膜,40~42℃真空旋轉蒸發(fā)至含水量為30~32%,于64~66℃烘干至含水量為0~4%,得黃色色素;
(3)分別向褐色色素和黃色色素中加入各色素重量2倍量的蒸餾水,分別配制成褐色色素溶液和黃色色素溶液;
(4)將黃色色素溶液加入褐色色素溶液中,攪拌均勻,于32~34℃、38~40kHz超聲20~25分鐘,得編織品的古銅色染色劑;
(5)包裝,得成品。
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編織品的古銅色染色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時按需要的色澤深淺加蒸餾水進行稀釋,配制成染色液,將需要染色的編織品浸于染色液中,60~62kHz超聲浸泡20~25分鐘,取出,置于溫度為14~16℃、濕度為36~38%的環(huán)境中自然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