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硼砂0.4?0.5、聚乙烯醇40?50、聚乙二醇12?15、乳化劑op100.4?0.6、丙三醇0.3?0.5、三乙醇胺0.6?0.8、苯并三氮唑6?8、苯甲酸鈉6?7、十二烷基硫酸鈉2?3、丁二醛0.4?0.6、納米纖維素4?5、二乙烯三胺0.3?0.4、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32?0.4、聚乙烯吡咯烷酮0.2?0.3、銅粉1.2?1.6、兒茶素0.8?1.2、乙二胺四乙酸鈉0.4?0.6、去離子水適量;本發(fā)明制備的金屬表面處理劑具有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成膜性能好,后期處理簡單,對金屬表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防銹和防腐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優(yōu)良,應(yīng)用前景好。
【專利說明】
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金屬表面處理劑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
【背景技術(shù)】
[0002]根據(jù)統(tǒng)計,世界上每年會有總重相當(dāng)于金屬年產(chǎn)量10-20%的鋼鐵制品由于腐蝕、銹蝕等原因造成不能使用,為此人們采取了各種各樣的防銹方法來避免銹蝕,減少損失。防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其中亞硝酸鈉因其防銹性能優(yōu)異并且價格低廉一直備受青睞并廣泛使用,但是因其它具有強致癌基因的物質(zhì),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國內(nèi)外便進行了大量的研發(fā)工作,制備了多種以烷基、烷氧基、鹵代基、萘酸類及其衍生物、硝基苯甲酸類以及硼酸酯、硼酸鹽和鉬酸鹽等為主的材料來取代亞硝酸鈉的新型水溶性防銹劑。盡管這些新型防銹劑較亞硝酸鈉更加的安全合理,但是在其成膜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較復(fù)雜的去膜處理問題,通常要采用堿水處理,或者用竹刀和刮片等物理方法處理,這樣的處理不僅不能夠除盡涂膜還有可能損傷金屬表面,還耗工費時增加成本。因此隨著防銹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防銹液及其成膜的應(yīng)用要求也逐漸提高,出現(xiàn)了新型的防銹膜,可剝性防銹膜。
[0003]郭俊在《PVA水溶性高分子可剝防銹膜的研制》一文中提出了通過向聚乙烯醇中加入防銹劑及其他添加劑,將其放置在燒杯中在溫度為99°C的恒溫水浴鍋中加熱至完全溶解,再利用涂布流延法將其均勻涂覆在金屬表面,干燥成膜,測定膜的性能,實驗結(jié)果表面具有良好的防銹性,在40°C以下的冷水中,幾乎完全不溶于水,但是置于40°C以上的熱水中,膜會逐漸變軟變薄,最后全部溶解,所以限制了使用區(qū)域。本發(fā)明針對這個缺點對聚乙烯醇膜改性提高其耐水、耐熱、抗油等性能,使其能夠滿足多種領(lǐng)域的需求,使達到更好的防銹效果和防蝕時期。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shù)的缺陷,提供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
[0005]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硼砂0.4-0.5、聚乙烯醇40-50、聚乙二醇12-15、乳化劑oplO0.4-0.6、丙三醇0.3-0.5、三乙醇胺0.6-0.8、苯并三氮唑6-8、苯甲酸鈉6-7、十二烷基硫酸鈉2-3、丁二醛0.4-0.6、納米纖維素4-5、二乙烯三胺
0.3-0.4、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32-0.4、聚乙烯吡咯烷酮0.2-0.3、銅粉1.2-1.6、兒茶素
0.8-1.2、乙二胺四乙酸鈉0.4-0.6、去離子水適量。
[0006]所述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由以下具體步驟制備制成:
(1)將二乙烯三胺加到10-12倍量的去離子水中溶解,再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磁力攪拌10_18min,然后加入銅粉、兒茶素和乙二胺四乙酸鈉在40-55°C下反應(yīng)2-3h,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備用;
(2)將聚乙烯醇用去離子水在溫度為95°C時加熱和攪拌下配置成8Wt%溶液,待全部溶解后和步驟(I)制備的產(chǎn)物混合,超聲攪拌均勻后降溫至300C,加入丁二醛和適量濃硫酸,在攪拌下使其充分反應(yīng),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加入除納米纖維素之外其余的剩余物料,超聲分散;
(3)將納米纖維素用2-3倍量的去離子水溶解超聲分散制成懸浮液,超聲分散均勻后和步驟(2)制備的產(chǎn)物混合,攪拌均勻后超聲分散,常溫下靜置脫泡,然后將產(chǎn)物噴涂在金屬工件表面,干燥成膜即可。
[0007]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根據(jù)聚乙烯醇能被微生物分解,對環(huán)境沒有傷害,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材料,由于表面含有大量的羥基,致使薄膜的吸水能力強,水溶液好,成膜后具有優(yōu)異的可剝性和塑性,根據(jù)聚乙烯醇本身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選擇丁二醛對其進行交聯(lián)改性,提高了聚乙烯醇膜的抗溶脹、滲透氣化和拉伸強度,利用納米纖維素的納米效應(yīng),高機械強度、強親水性等特性,提高聚乙烯醇膜的機械強度、熱穩(wěn)定性和降低斷裂伸長率等性能,還通過化學(xué)反應(yīng)將兒茶素和銅結(jié)合起來形成絡(luò)合物,可以克服兒茶素不穩(wěn)定、易氧化的特性,剩余的銅與乙二胺四乙酸鈉形成絡(luò)合物提高對金屬表面的抗腐蝕性,并且利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成膜性,使其在聚乙烯醇中分散良好,起到協(xié)同作用,對金屬表面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本發(fā)明制備的金屬表面處理劑具有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成膜性能好,后期處理簡單,對金屬表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防銹和防腐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優(yōu)良,應(yīng)用前景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備制成:硼砂0.4、聚乙烯醇40、聚乙二醇12、乳化劑oplO0.4、丙三醇0.3、三乙醇胺0.6、苯并三氮唑6、苯甲酸鈉6、十二烷基硫酸鈉2、丁二醛0.4、納米纖維素4、二乙烯三胺0.3、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32、聚乙烯吡咯烷酮0.2、銅粉1.2、兒茶素0.8、乙二胺四乙酸鈉0.4、去離子水適量。
[0009]所述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由以下具體步驟制備制成:
(1)將二乙烯三胺加到10倍量的去離子水中溶解,再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磁力攪拌lOmin,然后加入銅粉、兒茶素和乙二胺四乙酸鈉在40°C下反應(yīng)2h,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備用;
(2)將聚乙烯醇用去離子水在溫度為95°C時加熱和攪拌下配置成8Wt%溶液,待全部溶解后和步驟(I)制備的產(chǎn)物混合,超聲攪拌均勻后降溫至300C,加入丁二醛和適量濃硫酸,在攪拌下使其充分反應(yīng),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加入除納米纖維素之外其余的剩余物料,超聲分散;
(3)將納米纖維素用2倍量的去離子水溶解超聲分散制成懸浮液,超聲分散均勻后和步驟(2)制備的產(chǎn)物混合,攪拌均勻后超聲分散,常溫下靜置脫泡,然后將產(chǎn)物噴涂在金屬工件表面,干燥成膜即可。
[0010]將清洗干凈的金屬工件浸漬到按照實施例制備的防銹液中,干燥成膜后進行性能測試,結(jié)果如下:
外觀:膜光滑完整,無破洞和贅余;
鹽霧試驗(5%氯化鈉,48h): A級;
可剝性試驗:良好;
水溶性:>70°C。
【主權(quán)項】
1.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硼砂0.4-.0.5、聚乙烯醇40-50、聚乙二醇12-15、乳化劑oplO0.4-0.6、丙三醇0.3-0.5、三乙醇胺0.6-.0.8、苯并三氮唑6-8、苯甲酸鈉6-7、十二烷基硫酸鈉2-3、丁 二醛0.4-0.6、納米纖維素4_5、二乙烯三胺0.3-0.4、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32-0.4、聚乙烯吡咯烷酮0.2-0.3、銅粉1.2-.1.6、兒茶素0.8_1.2、乙二胺四乙酸鈉0.4-0.6、去尚子水適量。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氧化金屬表面處理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體步驟制備制成: (1)將二乙烯三胺加到10-12倍量的去離子水中溶解,再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磁力攪拌10_18min,然后加入銅粉、兒茶素和乙二胺四乙酸鈉在40-55°C下反應(yīng)2-3h,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備用; (2)將聚乙烯醇用去離子水在溫度為95°C時加熱和攪拌下配置成8Wt%溶液,待全部溶解后和步驟(I)制備的產(chǎn)物混合,超聲攪拌均勻后降溫至300C,加入丁二醛和適量濃硫酸,在攪拌下使其充分反應(yīng),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加入除納米纖維素之外其余的剩余物料,超聲分散; (3)將納米纖維素用2-3倍量的去離子水溶解超聲分散制成懸浮液,超聲分散均勻后和步驟(2)制備的產(chǎn)物混合,攪拌均勻后超聲分散,常溫下靜置脫泡,然后將產(chǎn)物噴涂在金屬工件表面,干燥成膜即可。
【文檔編號】C09D101/02GK105907197SQ201610387269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fā)明人】鄭之松
【申請人】合肥正浩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