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自行車車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車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新型自行車車圈的兩側(cè)剎車面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條具有適當寬度和深度的安全標識槽,該安全標識槽呈圓環(huán)形并與自行車車圈同心。
進一步地,所述安全標識槽的深度與自行車車圈的剎車面處的壁厚相匹配,安全標識槽的槽底處車圈壁厚為其最低安全使用厚度。
進一步地,所述安全標識槽的寬度為0.3~1.2mm。
進一步地,所述安全標識槽斷面形狀為矩形或圓弧形。
進一步地,所述新型自行車車圈的兩側(cè)剎車面上分別設置有兩條安全標識槽,兩條安全標識槽沿剎車面徑向?qū)x車面均分。
進一步地,所述新型自行車車圈的兩側(cè)剎車面上分別設置有多條安全標識槽,多條安全標識槽沿剎車面徑向?qū)x車面均分,相鄰兩安全標識槽之間的間隔與槽寬相等。
本新型自行車車圈的剎車面上設置安全標識槽后,當自行車車圈的剎車面磨損時,剎車面處車圈的壁厚變薄,安全標識槽的深度隨之變淺,使用者從安全標識槽的深度能直觀地看出剎車面的磨損情況,安全標識槽的槽底處斷面壁厚為最低安全使用厚度,當剎車面磨損到安全標識槽的槽底時,表明該自行車車圈已不能使用,給使用者一個安全警示,從而保證自行車的安全使用。同時安全標識槽還增大了剎車塊與剎車面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相應增大剎車塊與剎車面之間的摩擦力,尤其自行車車圈的剎車面上設置多條安全標識槽時效果更顯著。
圖3所示,自行車車圈1的兩側(cè)剎車面2上分別設置兩條安全標識槽3、31,其形狀呈圓環(huán)形與自行車車圈1同心,兩個安全標識槽3、31沿剎車面徑向?qū)x車面均分,安全標識槽3、31的槽底處斷面壁厚為最低安全使用厚度,安全標識槽3的寬度為0.8mm,安全標識槽3斷面形狀為矩形,安全標識槽31的寬度為0.8mm,安全標識槽31斷面形狀為圓弧形,兩側(cè)剎車面2上的安全標識槽3、31對稱設置。
圖4所示,自行車車圈1的兩側(cè)剎車面2上分別設置多條安全標識槽3,其形狀呈圓環(huán)形與自行車車圈1同心,多條安全標識槽3沿剎車面徑向?qū)x車面均分,相鄰兩安全標識槽3之間的間隔與安全標識槽3的寬度相等。安全標識槽3的槽底處斷面壁厚為最低安全使用厚度,安全標識槽3的寬度為0.8mm,安全標識槽3斷面形狀為矩形,兩側(cè)剎車面2上的安全標識槽3對稱設置。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新型自行車車圈,其特征在于,該自行車車圈的兩側(cè)剎車面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條具有適當寬度和深度的安全標識槽,其形狀呈圓環(huán)形并與自行車車圈同心。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車車圈,其特征在于,該自行車車圈的兩側(cè)剎車面上分別設置有兩條安全標識槽,兩條安全標識槽沿剎車面徑向?qū)x車面均分。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車車圈,其特征在于,該自行車車圈的兩側(cè)剎車面上分別設置有多條安全標識槽,多條安全標識槽沿剎車面徑向?qū)x車面均分,相鄰兩安全標識槽之間的間隔與安全標識槽的寬度相等。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自行車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標識槽的深度與自行車車圈的剎車面處的壁厚相匹配,安全標識槽的槽底處車圈壁厚為最低安全使用厚度。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自行車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標識槽的寬度為0.3~1.2mm。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自行車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標識槽斷面形狀為矩形或圓弧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自行車車圈,該新型自行車車圈的兩側(cè)剎車面上分別設置至少一條具有適當寬度和深度的安全標識槽,其形狀呈圓環(huán)形并與自行車車圈同心。使用者從安全標識槽的深度能直觀地看出剎車面的磨損情況,當剎車面磨損到安全標識槽的槽底時,表明該自行車車圈已不能使用,給使用者一個安全警示。同時安全標識槽還增大了剎車塊與剎車面之間的摩擦力,尤其剎車面上設置多條安全標識槽時效果更顯著。
文檔編號B60B21/08GK2590755SQ0229345
公開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12月24日
發(fā)明者曹洪喜 申請人:曹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