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機動車懸架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機動車的減震器。
背景技術:
目前,機動車尤其是汽車用液壓減震器通常為雙筒結構,即具有工作缸和貯油筒,工作缸位于貯油筒內,工作缸的下端通過壓縮閥與貯油筒相通,復原閥安裝在活塞連桿的下端并位于工作缸內?,F(xiàn)有雙筒結構的液壓減震器通常是純油壓式或油氣混合式。純油壓式減震器的貯油筒容腔內不能注滿減震器油,需要留有一定空間,否則連桿無法運動,因此貯油筒內存在有空氣,加上貯油筒容腔中減震器油的壓力較低(接近大氣壓),當減震器在高速運動時,減震器油響應速度較慢,容易產生空程現(xiàn)象,從而導致阻尼力紊亂,減震效果下降;油氣混合式減震器是在貯油筒容腔內加入低壓氮氣,連桿拉伸時,貯油筒內的低壓氮氣將貯油筒內的減震器油補償?shù)焦ぷ鞲椎南虑?,可有效改善空程現(xiàn)象。但這兩種結構的減震器由于減震器油與空氣或氮氣混合,高溫條件下減震器油容易產生起泡及乳化現(xiàn)象,嚴重影響減震性能。
為克服減震器油與空氣或氮氣混合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人們對其進行了很多改進,如在公告號為CN2663730Y,公告日為2004年12月15日,名稱為“阻尼可調充氣式后減震器”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工作缸外部平行接有一個氣缸,氣缸內有浮動活塞將氣缸容腔分隔為高壓氣室和油室,油室部分通過閥及管道與工作缸相通。這種結構的減震器雖然實現(xiàn)了油氣分隔,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空程現(xiàn)象問題,但因為是外掛式結構,占用空間較大,裝配時受空間限制,不便于直接用在汽車懸架上,適用范圍有限。并且由于零部件較多,成本高,各零部件聯(lián)接處密封不可靠,容易出現(xiàn)滲、漏油和氣的問題,氣缸中高壓氣室的壓力不能過高(一般在5~8個大氣壓之間),因此其高速工況及低溫條件下的響應靈敏度度也很有限。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速工況及低溫條件下的響應靈敏度度高,不會出現(xiàn)空程現(xiàn)象,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使用方便的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具有活塞連桿、工作缸、貯油筒、復原閥及壓縮閥,工作缸位于貯油筒內導向座與壓縮閥之間,復原閥安裝在活塞連桿下端并位于工作缸內,壓縮閥下端由安裝在貯油筒內壁上的底閥座限位,底閥座下方的腔室中設有浮動活塞,浮動活塞將貯油筒內腔上下分隔為貯油室和高壓氣室,浮動活塞上套裝有密封圈。
所述浮動活塞上套裝的密封圈最好是兩塊帶骨架并背向緊靠設置的Y型密封圈。
所述貯油筒內側壁上徑向可設置有凸臺,從而底閥座在軸向上可由凸臺進行限位。
所述導向座內最好安裝有Y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的唇口向下,Y型密封圈與貯油筒上端口處的高壓油封之間支撐有襯圈,活塞連桿上緊套有刮油環(huán),該刮油環(huán)位于導向座溝槽內并處于Y型密封圈下方。
所述工作缸內及貯油筒的貯油室內注滿減震器油,高壓氣室內充有8~10個大氣壓的氣體。
本發(fā)明中只需將原有貯油筒下部延長,并在貯油筒內壁原內底部處設置底閥座對壓縮閥進行限位,在底閥座下方多出的容腔里設置浮動活塞,貯油筒內浮動活塞上方為貯油室,下方為高壓氣室。通過套裝在浮動活塞上的密封圈將油氣進行分隔開,消除了高溫條件下減震器油容易起泡及產生乳化的問題。由于高壓氣室直接設置在貯油筒上并位于貯油筒下部,連桿進出工作缸時引起的體積變化可通過浮動活塞的上下運動來進行補償。與傳統(tǒng)外掛式油氣分隔的減震器相比,由于省略了外置氣缸,結構得以大大簡化,與汽車懸架其它部件的裝配更方便。減震器的密封也更容易得到保證,從而可往高壓氣室里充入更高的氣壓,以提高減震器的承載能力以及高速工況和低溫條件下的響應靈敏度。
本發(fā)明的顯著效果是高速工況和低溫條件下的響應靈敏度高,不會出現(xiàn)空程現(xiàn)象,承載能力強,減震效果好,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使用方便。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X局部放大圖;圖3是圖1的Y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用于機動車的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含有活塞連桿1、工作缸、貯油筒3、復原閥4及壓縮閥5,工作缸2位于貯油筒3內導向座6與壓縮閥5之間,復原閥4安裝在活塞連桿1下端并位于工作缸2內,壓縮閥5下端由底閥座7限位,貯油筒3內側壁上徑向設置有凸臺3a,該凸臺3a可通過沖壓工藝制得,底閥座7在軸向上則由凸臺3a進行限位,貯油筒3內底閥座7下方的腔室中設有浮動活塞8,浮動活塞8將貯油筒3內腔上下分隔為貯油室9和高壓氣室10,浮動活塞8上套裝有密封圈11。
在圖2中,浮動活塞8上套裝的密封圈11是兩塊帶骨架11a并背向緊靠設置的Y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的下側由擋板16和擋圈17進行限位。Y型密封圈上帶有骨架11a,可提高密封圈的承壓能力,將兩Y型密封圈背向緊靠設置,當浮動活塞8上下運動時,Y型密封圈的內外唇口受壓后張開,從而與貯油筒3內壁貼得更緊,增強了其密封性,使浮動活塞8上下部分油氣實現(xiàn)完全分隔。
在圖3中,導向座6內安裝有Y型密封圈12,Y型密封圈12的唇口向下,可預先承受減震器充氣后所受的高壓油壓力。Y型密封圈12與貯油筒3上端口處的高壓油封14之間支撐有襯圈15,襯圈15對Y型密封圈12進行定位?;钊B桿1上緊套有刮油環(huán)13,該刮油環(huán)13位于導向座6溝槽內并處于Y型密封圈12下方,從而在此處形成油液流通彎道,使高壓油經(jīng)彎道流至Y型密封圈12的唇口,起到減壓作用,避免高壓油直接沿軸向作用在Y型密封圈12上,同時刮油環(huán)13還具有將連桿1上附著的多余油液刮掉的作用,少量進入腔18的油液可通過高壓油封14再次進行密封,采用這種雙重耐高壓的密封結構共同對減震器內的高壓油進行密封,確保減震器密封可靠。
工作原理浮動活塞8上方的貯油筒3和工作缸2內注滿減震器油,下部高壓氣室10里充入8~10個大氣壓的氮氣,貯油筒3底部焊接有底板19,充氣完成時底板上的充氣孔用保壓焊接方式通過鉚釘20進行焊接密封。當活塞連桿1在工作缸2內下壓時,工作缸2內復原閥4下方的腔室體積減小,減震器油的壓力使復原閥4上的閥片打開,減震器油通過復原閥4流入上部腔室形成阻尼力,當壓力達到一定時,壓縮閥5也打開,工作缸2內復原閥4下方的減震器油通過壓縮閥5進入貯油筒3,由于活塞連桿1進入要占用一部分體積,而減震器油是不可壓縮的,因此貯油室9里減震器油壓縮浮動活塞8下移來補償那部分體積變化;當活塞連桿1在工作缸2內上行時,工作缸2內復原閥4下方的腔室體積增大,復原閥4上的閥片關閉,壓縮閥5打開,貯油筒3里的減震器油通過壓縮閥5進入工作缸2內復原閥4的下方形成阻尼力,由于活塞連桿1拉出后留出一部分體積,高壓氣室10的高壓氣體則推動通過浮動活塞8上移來補償這部分體積變化。
由于高壓氣室10能對活塞連桿1進出時產生的體積變化進行補償,而且高壓氣室10的壓力可高達8~10個大氣壓,因此使減震器在高速工況和低溫條件下的響應靈敏度高,不會出現(xiàn)空程現(xiàn)象,而且承載能力強,減震效果好。
權利要求
1.一種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包括活塞連桿(1)、工作缸(2)、貯油筒(3)、復原閥(4)及壓縮閥(5),工作缸(2)位于貯油筒(3)內導向座(6)與壓縮閥(5)之間,復原閥(4)安裝在活塞連桿(1)下端并位于工作缸(2)內,其特征是所述壓縮閥(5)下端由安裝在貯油筒(3)內壁上的底閥座(7)限位,底閥座(7)下方的腔室中設有浮動活塞(8),浮動活塞(8)將貯油筒(3)內腔上下分隔為貯油室(9)和高壓氣室(10),浮動活塞(8)上套裝有密封圈(1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其特征是所述浮動活塞(8)上套裝的密封圈(11)是兩塊帶骨架(11a)并背向緊靠設置的Y型密封圈。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其特征是所述貯油筒(3)內側壁上徑向設置有凸臺(3a),底閥座(7)在軸向上由凸臺(3a)進行限位。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導向座(6)內安裝有Y型密封圈(12),Y型密封圈(12)的唇口向下,Y型密封圈(12)與貯油筒(3)上端處的高壓油封(14)之間支撐有襯圈(15),活塞連桿(1)上緊套有刮油環(huán)(13),該刮油環(huán)(13)位于導向座(6)溝槽內并處于Y型密封圈(12)下方。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工作缸(2)內及貯油筒(3)的貯油室(9)內注滿減震器油,高壓氣室(10)內充有8~10個大氣壓的氣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動車尤其是汽車用油氣分隔式液壓減震器,包括活塞連桿(1)、工作缸(2)及貯油筒(3),工作缸(2)位于貯油筒(3)內導向座(6)與壓縮閥(5)之間,復原閥(4)安裝在活塞連桿(1)下端并位于工作缸(2)內,壓縮閥(5)下端由安裝在貯油筒(3)內壁上的底閥座(7)限位,底閥座(7)下方腔室中設有浮動活塞(8),浮動活塞(8)將貯油筒(3)內腔上下分隔為貯油室(9)和高壓氣室(10),浮動活塞(8)上套裝有兩塊帶骨架(11a)并背向緊靠設置的Y型密封圈。本發(fā)明在高速工況和低溫條件下的響應靈敏度高,不會出現(xiàn)空程現(xiàn)象,承載能力強,減震效果好,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B60G13/00GK1862050SQ20061005426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張興海, 劉錦亮 申請人:重慶渝安創(chuàng)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