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輪胎鋼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胎鋼圈,尤其是一種輪幅不易斷裂變形的輪胎鋼圈。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國內(nèi)使用的農(nóng)用機動車的輪胎鋼圈如圓1所示,包括輪團1以及焊接
在輪圈1上的由鋼板沖壓而成的輪幅2,輪幅2上設(shè)有螺絲孔4以及弓形的通
風孔3。
這種輪胎鋼圏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螺絲孔4與通風孔3指向輪胎鋼圈軸心的 受力方向(如圖l所示)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容易造成輪幅2斷裂變形;另 外由于輪幅2是由鋼板沖壓而成,輪幅2各個部位的厚度一樣,而在車輛行 駛過程中輪幅2的中心部位7所受的壓力大于輪幅2的焊接端6所受的壓力, 所以輪幅2的中心部位7也容易損壞。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輪幅不易斷裂變形 的輪胎鋼圈。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輪胎鋼團,包括輪圈和輪幅, 所述輪幅通過所述輪幅的焊接端與所述輪圈焊接,所述輪幅的外邊緣與所述 輪圈的內(nèi)邊緣形成等距離均勻分布的圓弧形的通風孔,所迷焊接端的支撐點 中心線上設(shè)置有等距離分布的螺絲孔。
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的本使用新型,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螺絲孔與通風孔指向輪 胎鋼圈軸心的受力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而是成一定的角度,這樣能夠使輪
幅2不易斷裂變形。
下面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做進一步的詳
細描述。
圖1為現(xiàn)有輪胎鋼圏的正視圖2為本實用新型輪胎鋼圈實施例一的正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輪胎鋼圏實施例二的正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輪圈,2.輪幅,3.通風孔,4.螺絲孔,5.支撐點 中心線,6.焊4妾端,7.輪幅的中心部位。
具體實施方式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輪胎鋼圈具體實施例一的正視圖,如圖2所示,包括 輪圏1、輪幅2,輪幅2通過輪幅2上的5個焊接端6與輪圍1焊接,每個焊 接端6的支撐點中心線與相鄰的支撐點中心線的夾角為72度,輪幅2的外邊 緣與所述輪圈1的內(nèi)邊緣形成5個等距離均勻分布的圓弧形的通風孔3,焊接 端6的支撐點中心線5上設(shè)置有5個等距離分布的螺絲孔4。
本實施例的輪胎鋼圈,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螺絲孔與通風孔指向輪胎鋼圈 軸心的受力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而是成一定的角度,如圖2所示,這樣能 夠使輪幅2不易斷裂變形;而且圓弧形的通風孔3的面積比較大,而輪幅2 本身的面積比較小,在使用同樣的原材料的情況下可以增加輪幅2厚度從而 保證輪胎鋼圈堅固耐用。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輪胎鋼圈具體實施例二的正視圖,該實施例在實施例 一的基礎(chǔ)上,輪幅2不是通過鋼板沖壓而成,而是通過鑄造而成,鑄造過程 中使輪幅2的中心部位7的厚度大于輪幅2的焊接端6的厚度。
本實施例除具有實施例一的優(yōu)點外,由于車輛行:駛過程中輪幅的中心部 位7所受的壓力大于輪幅的焊接端6所受的壓力,本實施例通過鑄造的方法 加強輪幅的中心部位的厚度,從而有效地防止輪幅的中心部位的斷裂變形。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而非 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lǐng)域 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 或者對部分技術(shù)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扶術(shù)方案的精神, 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shù)方案范圍當中。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輪胎鋼圈,包括輪圈(1)和輪幅(2),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幅(2)通過所述輪幅(2)的焊接端(6)與所述輪圈(1)焊接,所述輪幅(2)的外邊緣與所述輪圈(1)的內(nèi)邊緣形成等距離均勻分布的圓弧形的通風孔(3),所述焊接端(6)的支撐點中心線(5)上設(shè)置有等距離分布的螺絲孔(4)。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鋼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幅(2)通過鑄 造而成。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鋼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幅(2)的中心 部位(7 )的厚度大于所述焊接端(6 )的厚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胎鋼圈,包括輪圈和輪幅,所述輪幅通過所述輪幅的焊接端與所述輪圈焊接,所述輪幅的外邊緣與所述輪圈的內(nèi)邊緣形成等距離均勻分布的圓弧形的通風孔,所述焊接端的支撐點中心線上設(shè)置有等距離分布的螺絲孔,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的本實用新型,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螺絲孔與通風孔指向輪胎鋼圈軸心的受力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而是成一定的角度,這樣能夠使輪幅不易斷裂變形,而且與現(xiàn)有的輪胎鋼圈相比,圓弧形的通風孔的面積比較大,相應地輪幅本身的面積比較小,在使用相同的原材料情況下可以增加輪幅厚度從而保證輪胎鋼圈堅固耐用。
文檔編號B60B3/08GK201002476SQ20072008937
公開日2008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2月2日
發(fā)明者韓培杰 申請人:韓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