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車輛的座椅位置調節(ji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安裝在例如小型廂式車(一種多用途車)的車輛上的傳統(tǒng)后座(座 椅)構造為可進行不同布置以改善車輛內部的舒適度和便利度。例如,
JP2001347858A中披露的一種座椅系統(tǒng)使得第三排座椅能夠收起且第 二排座椅可向后移動靠近第三排座椅原先所處的位置。第二排座椅的結
構被設計為可沿設置在車廂地板上的滑軌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移動。
然而,很多情況下,用于后輪的輪罩(以下稱為后輪軍)需要以突 出的方式形成在車廂地板的后部,這樣導致在車輛的寬度方向上用于第 三排座椅的區(qū)域與用于第二排座椅的區(qū)域相比是窄的。因此,第二排座 椅在向后移動時由于第二排座椅與相應的后輪軍接觸而不能充分地向 后移動。
為了防止第二排座椅與相應的后輪罩接觸,JP2001347858A中披露 的座椅系統(tǒng)包括滑軌,該滑軌布置為其前部朝向車輛的外部而其后部朝 向車廂的內部。換言之,將滑軌設置為使其在平面圖中相對于車輛的前 后方向而言是斜的。因此,第二排座椅布置成在位于前方位置時互相隔 開而隨著向后移動互相靠攏。由于當第二排座椅在前后方向移動時,第 二排座椅不太可能與用于后輪的相應輪罩接觸,所以第二排座椅可沿車 輛的后方充分移動。
為了防止座椅與相應的后輪罩接觸,可能需要進行具體的設計,例 如增加滑軌相對于車輛前后方向的斜角、^L第二排座椅之間的間隙在位 于前方位置時變窄、改變第二排座椅的形狀等等。然而,在斜角設得較 大的情形下,由于第二排座椅可以向后移動至第二排座椅不互相接觸的 位置,所以第二排座椅在其中移動的范圍變窄。另一方面,在滑軌布置 成使得第二排座椅之間的間隙在其位于前方位置時變窄的情形下,其中間隙用作通往第三排座椅的通路的通過功能劣化,并且還降低了座椅系 統(tǒng)的實用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具有簡單結構的座椅系統(tǒng),其實現(xiàn)了各種具有高 實用性的座椅布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簡單結構的座椅系統(tǒng),其實現(xiàn)了 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方面, 一種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包括第一對滑軌和 第二對滑軌,其適于布置在所述車輛的車廂iiMl上以沿所述車輛的前后方
向延伸;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其沿車輛寬度方向相互并排布置;前后移 動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的下方并支撐在每個所述第一 和第二對滑軌處,使M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能夠沿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 二對滑軌在所述的車輛前后方向上移動;以及擺動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 述第一和第二座椅與所述前后移動機構之間,并以能夠繞預i殳的轉動中心 點至少沿使得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朝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中的另一 個靠攏的方向擺動的方式支撐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每個所述第一對滑軌和第二對滑軌布置 為與所述車輛寬度方向正交。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每個所述第一對滑軌和第二對滑軌布置 為與所述車輛寬度方向斜交。
因此,第一和第二后座可分別沿以所述轉動中心點為中心的圓弧擺 動。因此,通過使第一和第二座椅沿使第一和第二座椅互相靠攏的方向 擺動一一即通過朝車廂內側擺動第一和第二座椅,第一和第二座椅基本 不會與形成在車廂地板上而朝車廂突出的相應后輪罩接觸。所以,充分 保證了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沿車輛前后方向移動的量。此外,第一和第
二對滑軌不需要布置成相對于車輛的前后方向在車廂地板上傾斜地延 伸。所以,充分保證了第一和第二座椅之間在定位于前方位置時的間隙, 并且在定位于后方位置時第一和第二座椅基本不會互相接觸。此外,當 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沿使第一和第二座椅互相面對的方向擺動時,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座椅上的乘員可容易地互相交流。從而,所述具有簡單 結構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每個第 一和第二座椅的轉動中心點設定 于沿車輛前后方向的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上。
因此,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每個轉動中心點沿車輛前后方向設 定所述座椅的前方時,由于定位在后方位置時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稍微 朝向車輛的外側,所以在第一和第二座椅定位在后方位置時充分保證了
用于乘員的個人空間。所以,可提高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座椅上的乘員 的舒適度。另一方面,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每個轉動中心點沿車輛 前后方向設定所述座椅的后方時,由于每個第 一和第二座椅稍微朝向車 廂的內側,所述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可促進和加強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 座椅上的乘員之間的交流。所以,可進一步提高所述用于車輛的座椅系 統(tǒng)的實用性。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所述擺動機構包括多個第一擺軌,其 固定在所述前后移動機構上并形成以所述轉動中心點為中心的同心圓 弧的一部分;多個第二擺軌,其固定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的底部 并以可擺動的方式沿所述多個第一擺軌支撐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 以及多個連接部,其支撐在所述多個第一擺軌和多個第二擺軌之間。
因此,由于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由多個第一擺軌、多個第二擺軌支 撐,所以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可穩(wěn)定地擺動。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 一種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包括第一滑軌 結構和第二滑軌結構,其適于布置在所述車輛的車廂i^L上,使得所述第 一和第二滑軌結構在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的前端沿車輛寬度方向向外擴 展、且其后端匯聚于沿所述車輛前后方向的車輛中心線;第一座椅和第二 座椅,其沿車輛寬度方向相互并排布置;前后移動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 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的下方并支撐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滑軌結構處,4吏得 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能夠沿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滑軌結構移動;以及 轉動保持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后座與所述前后移動M之 間,所述旋轉保持機構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并 且將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保持在每個第 一和第二座椅的朝向與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軌道結構的延伸方向相同的位置上。
因此,第一和第二對滑軌布置在車廂地板上以朝車輛前部互相分開 并且朝車輛后部互相靠攏。因而,第一和第二座椅在定位在前方位置時 互相分開,且第一和第二座椅在定位在后方位置時互相靠攏。因此,當 第一和第二座椅向后移動時,第一和第二座椅基本不會與朝車廂突出的 相應后輪軍接觸。此外,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由所述轉動保持機構以可 轉動的方式支撐,并且每個笫一和第二座椅保持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 的朝向與相應滑軌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狀態(tài)。即,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的 朝向保持為與其移動方向相同。因此,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外邊緣沿 其滑動方向移動,使得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向后移動時其外邊緣基本 不會與相應的后輪軍接觸。因此在定位于前方位置時充分保證了第一和 第二座椅之間的間隙,并且充分保證了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沿車輛前后 方向移動的量。因而,所述具有簡單結構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 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所述座椅轉動保持機構將每個第一和第 二座椅保持在每個第 一 和第二座椅朝向車廂內側的位置上。
因此,通過將第一和第二座椅保持為朝車廂傾斜,分別坐在第一和 第二座椅上的乘員可容易地互相面對。因而,所述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 可促進并加強分別坐在第 一和第二座椅上的乘員之間的交流。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其中所述座椅轉動保持機構保持每個所 述第一和第二座椅,使得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移動至與車輛入口 相對應的位置時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至少朝向所述車輛入口 。
因此,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轉動并保持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朝向 車輛入口的位置。因而,乘客可容易地坐上/離開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所述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進一步包括移 動限制機構,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在每個座椅與每個后輪罩接觸 的狀態(tài)下向后移動時,所述移動限制機構限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 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與每個朝車廂突出的后輪軍接觸的位置之前的
位置向后移動,其中,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移動至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不與每個后輪軍接觸的狀態(tài)時,隨著避讓移動,所述移動限制機 構取消對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向后移動的限制。
因此,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與相應的后輪 軍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向后移動時,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與相應的后 輪軍接觸之前通過所述移動限制機構限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向后 移動。因此,可靠地防止了由于與相應的后輪軍接觸對每個第一和第二 座椅所造成的破壞。此外,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移動以避免與相應的 后輪罩接觸時,響應于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避讓移動,消除了所述移 動限制機構對每個第一和笫二座椅的向后移動的限制。因而,充分保證 了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移動量,并且進一步可實現(xiàn)各種具有高實用性
的座椅布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所述移動限制機構包括限制突起,其 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滑軌上;互鎖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 和第二座椅處,用于通過所述互鎖機構與所述限制突起的接合來限制每 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與每個所述后輪罩接觸 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向后移動、并隨著所述避讓移動與所述限制突起脫 離,所述互鎖機構包括隨著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的避讓移動在水 平方向中轉動的第一連桿、隨著所述第一連桿的水平轉動而沿豎直方向 轉動的第二連桿,其中通過所述第二連桿的端部與所述限制突起接合/ 脫離來對第 一和第二座椅的前后移動進行限制/取消限制。
因此,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構成為與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避 讓移動互聯(lián)。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處于與相應的后輪罩接觸的狀態(tài) 時,第二連桿與所述限制突起接合。另一方面,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 處于不與相應的后輪罩接觸的狀態(tài)時,第二連桿不與相應的限制突起接 合。因而,通過釆用所述機械移動限制機構,可確切地限制/允許每個 第一和第二座椅向后移動。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包括第一對滑軌和 第二對滑軌,其適于布置在所述車輛的車廂i^L上以沿所述車輛的前后方
向延伸;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其沿車輛寬度方向相互并排布置;前后移 動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的下方并支撐在每個所述第一 和第二對滑軌處,使得爭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座椅能夠沿每個所述第 一和第二對滑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動;防接觸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 和第二座椅與所述前后移動機構之間,并以可移動的方式沿使每個所述 第一和第二座椅互相靠攏的方向支撐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使得在 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向后移動時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不與每個朝 車廂突出的后輪軍接觸;以及移動限制機構,其用于當每個所述第一和 第二座椅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與每個后輪軍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后移動 時限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與每個后輪軍
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向后移動,其中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移 動至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不與每個后輪罩接觸的狀態(tài)時,所述移動限制 機構隨著避讓移動取消對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向后移動的限制。
因此,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在與每個后輪革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 向后移動時,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與每個后輪罩接觸之前通過所述移 動限制機構限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向后移動。因此,確切地防止了 由于與每個后輪罩接觸對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所造成的破壞。此外,當 每個第 一和第二座椅移動以避免與每個后輪罩接觸時,響應于每個第一 和第二座椅的避讓移動取消所述移動限制機構對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
的向后移動的限制。因而,充分保證了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移動量, 并且進一步可實現(xiàn)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此外,確切地防止了 每個第 一和第二座椅與每個后輪革接觸。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所述移動限制機構包括限制突起,其 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滑軌上;互鎖機構,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 和第二座椅處,以通過所述互鎖機構與限制突起接合來限制每個第一和 第二座椅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與每個后輪軍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 處向后移動,并且隨著避讓移動與所述限制突起脫離,所述互鎖機構包 括隨著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的避讓移動而在水平方向中轉動的第 一連桿、隨著所述第一連桿的水平轉動而在豎直方向中轉動的第二連 桿,其中通過所述第二連桿的端部與所述限制突起接合/脫離來對所述 第一和第二座椅的前后移動進行限制/取消限制。
因此,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構成為與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的避 讓移動互聯(lián)。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處于與每個后輪罩接觸的狀態(tài)時, 第二連桿與所述限制突起接合。另一方面,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處于不與每個后輪軍接觸的狀態(tài)時,第二連桿不與所述限制突起接合。因而, 通過采用所述機械移動限制機構,確切地限制/允許每個第一和第二座 椅的向后移動。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進行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前述及另外的特性和
特征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圖中
圖1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車輛的車廂,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 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安裝至該車廂;
圖2是側視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 椅系統(tǒng)的一部分;
圖3A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擺動機構和移動限制機構的操作;
圖3B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擺動機構和移動限制機構的操作;
圖4A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 座椅系統(tǒng)的操作示例;
圖4B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 座椅系統(tǒng)的操作示例;
圖5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座椅系統(tǒng)的操 作示例;
圖6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一車輛,第一實施方式的改型座椅系 統(tǒng)安裝于該車輛上;
圖7A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改型座椅系統(tǒng)的操 作示例;
圖7B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改型座椅系統(tǒng)的操 作示例;
圖8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車輛的車廂,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安裝至該車廂;圖9是分解立體圖,示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 統(tǒng)的結構;圖10是分解立體圖,示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 系統(tǒng)的座椅轉動保持機構;圖11A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移動限制機構;圖IIB是沿圖IIA中的箭頭F的方向觀察的視圖;圖12A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 座椅系統(tǒng)的操作示例;圖12B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 座椅系統(tǒng)的操作示例;圖13A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 座椅系統(tǒng)的操作示例;以及圖13B是平面圖,示意性地示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 座椅系統(tǒng)的操作示例。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的圖1至5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如圖l所示,包括駕駛員座椅4a和乘客座椅4b的第一排座椅4沿 車輛寬度方向布置在車輛1的車廂2中的車廂地板3上的最前方位置, 從而定位在最靠前的位置。包括第一后座5a (第一座椅)和第二后座 5b (第二座椅)的第二排座椅5互相并排布置,沿車輛的前后方向位于 第一排座椅4的后方。此外,包括第三后座6a和第四后座6b的第三排 座椅6互相并排布置,沿車輛的前后方向位于第二排座椅5的后方。一對第一滑軌7設置于車廂地板3上以平行于車輛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軌7支撐第一后座5a以使其可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中移 動。類似地, 一對第二滑軌8設置于車廂地板3上以平行于車輛的前后 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軌8支撐第二后座5b以使其可在車輛的前后方 向中移動。第一滑軌7和第二滑軌8布置為在第一后座5a和第二后座 5b之間形成足夠的間隙。如圖2所示,每個第一后座5a和第二后座5b
每個第一對滑軌7和第二對滑軌8附接。第二滑軌7和設置于其上的i 一后座5a的構成方式與第二滑軌8和設置于其上的第二后座5b相同。 因此,為了進行說明,以下將參照第二滑軌8和第二后座5b作為示例 說明所述座椅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除非另外指出。此外,括號內的參考 標號表示第一滑軌7和設置于其上的第一后座5a的相應部分。
更具體地講,上軌10包括通過滾動元件11附連在第二滑軌8上的 基座12。通過滾動元件11相對于第二滑軌8滾動,基座12可沿第二滑 軌8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中移動。
在第二滑軌8 (7)上以預定的間隔設置多個接合孔8a (7a)?;?12設置有接合部13,每個接合部均與多個接合孔8a (7a)的任一個接 合。因此,通過每個接合部13與多個接合孔8a (7a)的任一個接合來 限制上軌10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中的移動。所以,第二后座5b(5a)被 固定地定位。
在基座12的沿車輛前后方向中的前端處形成滑動操作桿14,其可 沿圖2所示的箭頭A的方向轉動。當滑動操作桿14操作時,每個接合 部13通過連桿機構(未示出)沿與接合孔8a (7a)脫離的方向移動。 所以,接合部13分別與接合孔8a ( 7a)脫離,并且上軌10變得可在車 輛的前后方向中移動。
一對下擺軌21 (第一擺軌) 一一其形成擺動機構20的一部分一一 分別固定在基座12上表面的沿車輛前后方向的前端和后端上。如圖2 所示,每個下擺軌21的一端固定在基座12上,并且每個下擺軌21的 另一端形成向上延伸的自由端。每個下擺軌21的自由端在從截面觀察 時形成一個曲線。此外,每個下擺軌21的自由端形成大致倒轉的U形。 如圖4A和4B所示,第二后座5b(5a)的下擺軌21在車輛寬度方向中 延伸以與同心圓的相應圓弧一致——所述同心圓的中心點Ob (Oa)詔:
14定在沿車輛前后方向的第二后座5b (5a)前方的位置。該實施方式中, 中心點Ob (Oa)設定在第一排座椅4所布置的區(qū)域之內。如圖2所示,附連有上擺軌23 (第二擺軌)一一其包括第一上擺軌 23a和一對第二上擺軌23b——以通過相應的第一滾子22a和第二滾子 22b分別地保持下擺軌1。每個第一和第二滾子22a和22b形成連接部 的一部分。第一上擺軌23a由基本平坦的板材形成并固定在第二后座5b (5a)的下表面,并且第一上擺軌23a在車輛前后方向中的端部向下彎 曲以形成圓弧。每個第一滾子22a保持在第一擺軌23a的每個彎折部和 每個下擺軌21之間。每個第二上擺軌23b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上擺軌23a 上,并且每個第二上擺軌23b的另一端彎曲以基本形成S形。每個第二 滾子22b保持在每個第二上擺軌23b的另 一端和每個下擺軌21之間。因此,通過第一和第二滾子22a和22b的滾動,上擺軌23變得可 相對于下擺軌21在車輛寬度方向中擺動。更具體地講,下擺軌21和上 擺軌23變得可沿以中心點Ob (Oa)為中心的同心圓的圓弧擺動。因 而,如圖3和4所示,第一后座5a和第二后座5b變得可沿車輛寬度方 向擺動。此外,如圖2和3所示,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擺動調節(jié)桿24設 置在第二上擺軌23b中的沿車輛前后方向布置于另一個第二上擺軌23b 前方的一個第二上擺軌23b上。如圖3A和3B所示,擺動調節(jié)桿24的 大致中心部支撐在第二上擺軌23b之一上,以使得擺動調節(jié)桿24可在 水平方向繞所述支撐部分轉動。在擺動調節(jié)桿24的朝向第二后座5b (5a)內側的端部上形成有接合突起24a,該接合突起與設置在第二上 擺軌23b和相應的下擺軌21之一上的任意一個接合孔(未示出)接合。 所述第二上擺軌23b和相應的下擺軌21之一包括多個接合孔,以使得 接合突起24a可與其在至少第二后座5b (5a)朝向車輛前后方向的朝 前位置上(見圖3A)以及在第二后座5b (5a)朝車輛內側擺動的位置 上(見圖3B)接合。另外,通過例如設置在擺動調節(jié)桿24的大致中部、 由第二上擺軌23b之一支撐的偏壓裝置(未示出),始終朝使得接合突 起24a與相應的接合孔接合的方向偏壓擺動調節(jié)桿24。因此,在通過手 動操作的相應擺動調節(jié)桿24使接合突起24a與相應的接合孔脫離時, 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變得可擺動。如圖2和3所示,用于限制第二后座5b (5a)向后移動的量的移動 限制結構30設置在第二后座5b (5a)的后部。更具體地講,移動限制 機構30包括設置在每一對第二滑軌8 ( 7 )上的限制突起31和設置在第 二后座5b (5a)上的互鎖機構32。
如圖2所示,每個限制突起31布置在每一對第二滑軌8 (7)的下 表面處并形成一個傾斜的突起,該突起具有位于朝前的表面上的陵坡和 位于朝后的表面上的緩坡。上述結構的限制突起31設置在成對滑軌7 和成對滑軌8的每一個上。
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互鎖機構32包括設置在 第一上擺軌23a的下表面上的連接板33、一對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在基 座12的上表面上的第一連桿34、 35、以及一對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在 所述基座的內壁面上的第二連桿37。
如圖3所示,連接板33形成為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彎曲板形并 在其下表面上包括長形的凹槽33a。第一連桿34和35之一由形成為大 致呈L形的板構件制成,而第一連桿34和35之一的彎折部以可轉動的 方式支撐在基座12的上表面上。該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桿34由基本上 形成L形的板材制成。因而,第一連桿34構造成可在車輛的水平方向 中轉動。第一連桿34通過連接銷34a與連接板33連接,連接銷34a設 置在第一連桿34的一端上、自由地配合在長形凹槽33a內。此外,第 一連桿34的另一端沿車輛的寬度方向朝外側延伸。第一連桿35由基本 上形成棒形的板材制成。第一連桿35的一端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在基 座12上。因此,第一連桿35也構造成可在車輛的水平方向中轉動。第 一連桿35的另一端向車輛內側延伸。此外,互鎖線纜36的一端連接在 第一連桿34的支撐在基座12上的部分附近,而互鎖線纜36的另一端 連接在第一連桿35的支撐在基座12上的部分附近。所以,當第一連桿 34轉動時,第一連桿35沿與第一連桿34的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
如圖3所示,第二連桿37分別在第二滑軌8 (7)正上方的位置處 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于基座12的內壁面。如圖2所示,每個第二連桿 37由基本上形成L形的板材制成,并且其彎折部支撐在基座12上。每 個第二連桿37的上端部37a從基座12向上突出以與相應的第一連桿34 和35接觸。每個第二連桿37的下端部37b位于各第二滑軌8 (7)的正上方。在每個第二連桿37的支承部處設置例如彈簧的偏壓裝置38, 使得始終沿圖2中的順時針方向偏壓每個第二連桿37。此外,如圖3A 所示,每個第二連桿37設置為當第二后座5b (5a)于第二后座5b (5a)與形成為朝車廂2突出的后輪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后移動時, 第二連桿37在第二后座5b (5a)與后輪的輪革la (以下稱為后輪軍) 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一個前方位置處接觸每個限制突起31。如圖5所示, 第二后座5b (5a)與后輪軍la接觸的狀態(tài)表示例如第二后座5b (5a) 朝向車輛前后方向中的前方的狀態(tài)或第二后座5b (5a)朝向車廂2內側的狀態(tài)。因此,如圖3A所示,當第二后座5b (5a)在其與后輪軍la接觸 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向后移動時,第二連桿37的下部37b在第二后座5b( 5a) 與后輪軍la接觸之前與相應的限制突起31接觸。因而,第二后座5b (5a)沿車輛前后方向移動的量受到限制。另外,如圖3B和4A所示,當第二后座5b (5a)朝車廂2向內擺 動時一一即當第二后座5b (5a)移動以避免與后輪罩la接觸時,連接 板33也隨著第二后座5b (5a)的移動而移動。因此,隨著第二后座5b (5a)移動以避免與后輪罩la接觸,第一連桿34的連接銷34a由連接 板33拉動,然后第一連桿34沿圖3A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隨著第一 連桿34的順時針轉動,第一連桿35通過互鎖線纜36沿圖3A中的逆時 針方向轉動。所以,第二連桿37分別由第一連桿34和35推動并沿圖2 所示的方向B轉動。從而,每個第二連桿37的下端部37b向上移動, 致使每個第二連桿37和每個限制突起31脫離。也就是說,當第二后座 5b( 5a )移動至可避免與后輪軍la接觸的位置時,隨著第二后座5b( 5a) 的避讓移動,消除了對第二后座5b (5a)在車輛前后方向中向后移動 的限制。因而,如圖4B所示,實現(xiàn)了第二后座5b (5a)朝車廂2后部 的進一步向后移動。另外,如圖4B所示,第三排座椅6容置在車廂地 板3的下方。當第三排座椅6容置在車廂地板3的下方時,第二排座椅 5變得可移動至最靠后的位置。在將第二排座椅5移動至最靠后的位置的過程中,第一和第二后座 5a和5b朝向外側,即沿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朝向彼此背對 的方向。因而,盡管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之間的間隙變窄,但是分別坐在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的腿基本不會互相接觸。此外,由于第二 排座椅5移動至最靠后的位置,所以形成了個人空間,其有效地利用了 第 一排座椅4和第二排座椅5之間的空間。
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在將第二排座椅5移動至車輛前后方向中 的前方位置的過程中,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可通過向外擺動而沿使 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彼此面對的方向轉動。因而,可促進分別坐在 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之間的交流。此外,當第二排座椅5 向前移動時,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互相隔開,這使得防止了分別坐 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的腿互相接觸,并且也寬敞地形成 了通向第三排座椅6的通路。
根據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以下效果 和益處。
由于形成第二排座椅5的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可分別沿以轉動 中心點Oa和Ob為中心的圓弧擺動,所以當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 向后移動至車廂2的后部位置時,通過使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沿其 互相靠近的方向——即朝車廂2向內的方向——擺動,第一和第二后座 5a和5b基本不會與相應的后輪罩la接觸。因而,充分保證了每個第 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中的移動量。此外,在第一實 施方式的座椅系統(tǒng)中,第一和第二滑軌7和8不需要相對于車輛的前后 方向傾斜地設置。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向后移動時不會互相接觸, 同時維持在其定位于前方位置時形成于其間的間隙。此外,當第一和第 二后座5a和5b沿彼此面對的方向擺動時,可促進分別坐于其上的乘員 之間的交流。因而,通過具有簡單結構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各 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
各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每個轉動中心點Oa和Ob i殳定得比 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前方位置更為靠前。因此,在第一和第
二后座5a和5b定位在后方位置時,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稍微 朝向車廂2的內側。因此,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定位在后方位置 時,寬敞地形成了用于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的個 人空間。所以,可提高乘員的舒適度。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由成對擺軌中的每一個支撐。成對擺 軌中的每一個都由下擺軌21對和上擺軌23對形成。因而,每個第一和 第二后座5a和5b沿車輛寬度方向穩(wěn)定地擺動。
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其與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 后移動時,如果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沿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筆 直布置的各第一和第二軌道7和8進一步向后移動,則每個第一和第二 后座5a和5b的向后移動在其與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之前就由相應的 移動限制機構30限制。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因為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與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所造成的破壞。此外,當每個第一 和第二后座5a和5b移動至不會與后輪罩la接觸的位置(預防性移動) 時,隨著每個后座5a和5b的預防性移動,消除了由各移動限制機構 30造成的對沿車輛前后方向向后移動的限制。因而,充分保證了每個第 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移動量。此外,實現(xiàn)了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 椅布置。此外,可靠地防止了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與每個后輪 革la接觸。
隨著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預防性移動,第一連桿34和 35與第二連桿37互鎖。在每個后座5a和5b即將與每個后輪罩la接 觸的狀態(tài)下,第二連桿37與相應的限制突起31接合。另一方面,當每 個后座5a和5b處于其不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時,第二連桿 37與相應的限制突起31脫離。因而,通過采用機械移動限制機構30, 可靠地限制/允許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向后移動。
可對第一實施方式的座椅系統(tǒng)進行以下變動和修改。
每個形成第二排座椅的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不需要設定為沿以 每個中心點Oa和Ob為中心的轉動圓弧擺動,其中每個所述中心點設 定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中的前方。例如,如圖6所示,可將每個第一和第 二后座5a和5bi殳定為沿以每個中心點Od和Oc為中心的轉動圓弧擺 動,其中每個所述中心點設定在每個后座5a和5b的后方。例如,可將 每個中心點Od和Oc設定在布置每個第三排座椅的位置處。當擺動中 心點Od和Oc分別設定在后座5a和5b的后方時,后座5a和5b在移 動到后方位置時稍微互相面對,如圖7A所示。因此,在向后移動的位 置處,可促進和加強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之間的
19交流。此外,如圖7B所示,在第二后座5b定位在前方位置時,通過朝 入口 lb擺動第二后座5b,乘客可容易地坐上/離開第二后座5b。所以, 可進一步提高所述座椅系統(tǒng)的實用性。
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轉動中心不需要如例如圖5所示地 獨立地設定,相反地,例如可在中心點Oa和Ob的連線中點處設定僅 僅為一個的轉動中心點。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將根據附圖的圖8至13說明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座椅系統(tǒng)。
如圖8所示,包括駕駛員座椅4a和乘客座椅4b的第一排座椅4沿 車輛寬度方向布置在車輛1的車廂2中的車廂地板3上的最前方位置。 包括第一后座5a和第二后座5b的第二排座椅5互相并排布置在第一排 座椅4后方。此外,包括第三后座6a和第四后座6b的第三排座椅6互 相并排布置在第二排座椅5的沿車輛前后方向上的后方。
在車廂地板3上設置一對第一滑軌7 (第一滑軌結構),其用作滑軌 機構以用于支撐第一后座5a、從而使其可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移動。類似 地,在車廂地板3上設置一對第二滑軌8(第二滑軌結構),其用作滑軌 機構以用于支撐第二后座5b、從而使其可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移動。每 對第一和第二滑軌7和8在車廂地板3上相對于車輛的前后方向傾斜地 延伸,使得其前部互相隔開得很寬而其后部互相靠攏。換言之,第一和 第二對滑軌7和8布置在車廂地板3上,使得其前端延伸以沿車輛寬度 方向張開、而其后端延伸以匯聚在車輛的沿車輛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線 上。所以,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定位在如圖8所示的前方位 置時,在其間存在足夠的空間。第一滑軌7和設置于其上的第一后座5a 的結構與第二滑軌8和"^殳置于其上的第二后座5b相同。因此,以下將 參照第二滑軌8和第二后座5b作為示例說明所述座椅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 能,除非另外指出。此外,括號內的參考標號表示第一滑軌7和設置于 其上的第一后座5a的相應部分。
如圖9所示,通過起到前后移動機構作用的上軌10和起到防接觸 機構作用的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將第二后座5b ( 5a )設置在第二滑軌8 (7)上。更具體地講,每個上軌10包括通過滾動元件11 (未示出) 設置在每個第二滑軌8(7)上的基座12,使得基座12可通過相對于每 個滑軌8 (7)滾動所述滾動元件11而沿每個第二滑軌8 (7)在車輛的 前后方向中移動。
通過每個第二滑軌8 (7)以預定的間隔設置多個接合孔8a (7a)。 基座12設置有與多個接合孔8a(7a)的任一個^^合的接合部13。因此, 上軌10沿車輛前后方向的移動由每個與多個接合孔8a (7a)中的任一 個接合的接合部13限制。所以,第二后座5b(5a)固定地定位。
滑動操作桿14—一其可沿圖9所示的箭頭A的方向轉動一一形成于 基座12的沿車輛前后方向的前端處,從而連接基座12的前端。當操作 滑動操作桿14時,接合部13通過連桿機構(未示出)沿使接合部13 與相應接合孔8a (7a)脫離的方向移動。因此,接合部13與相應的接 合孔8a (7a)脫離,并且上軌10變得可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移動。
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設置在第二后座5b ( 5a)和基座12之間。如 圖10所示,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包括呈環(huán)形的固定在基座12上的下 基座41、呈環(huán)形的固定在第二后座5b (5a)的下表面上的第一上基座 42和呈環(huán)形的通過填隙銷43固定在第一上基座42上的第二上基座44。
第一上基座42布置在最上方,第二上基座44布置在最下方,并且 下基座41由第一和第二上基座42和44保持。此外,在下基座41和第 一上基座42之間設置呈環(huán)形的第一滾動元件45。在下基座41和第二上 基座44之間設置呈環(huán)形的第二滾動元件46。因而,第一和第二上基座 42和44可相對于下基座41轉動。
操作桿49通過銷47和彈簧48保持在第二上基座44上,從而可相 對于第二上基座44轉動。在操作桿49上形成鎖釘49a。此外,操作桿 49與第二上基座44附連,使得鎖釘49a通過彈簧48偏壓向下基座41a。 更具體地講,在下基座41的外周面以預定間隔設置多個鎖定孔50 (第 一鎖定孔50a、第二鎖定孔50b、第三鎖定孔50c和第四鎖定孔50d)。 彈簧48沿使鎖釘49a與鎖定孔50a、 50b、 50c和50d的任一個接合的 方向偏壓操作桿49。當鎖止桿49處于鎖釘49a定位為與鎖定孔50a、 50b、 50c和50d的4壬一個對應的位置時,鎖釘49a與鎖定孔50a、 50b、50c和50d的任一個接合。該實施方式中,第一鎖定孔50a設置為在第 二后座5b (5a)如圖1所示面向車輛前后方向的前方時與鎖釘49a對 應。此外,如圖12A所示,第二鎖定孔50bi殳置為在第二后座5b (5a) 朝向與第二滑軌8(7)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時與鎖釘49a對應。第三 鎖定孔50c設置為在第二后座5b(5a)稍微朝向車廂2內側時一一即每 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稍微互相面對時——與鎖釘49a對應。第四 鎖定孔50d設置為在第二后座5b (5a)比第二滑軌8 (7)的延伸方向 更加朝外時——如圖13B所示——與鎖釘49a對應。
用于限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向后移動的移動限制機構60 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下方。更具體地講,移動限制機 構60包括設置在每個第二滑軌8(7)處的限制突起61和設置在第二后 座5b (5a)處的互鎖機構62。分別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下方 設置相同結構的對稱移動限制機構60。因而,以下將設置在第二后座 5b下方的移動限制機構60作為示例來說明移動限制機構60的結構和 功能。此外,圖11A中省略了上軌IO。
同樣如圖IIB所示,每個限制突起61形成傾斜的突起,從而在朝 前的表面上形成陡坡而在朝后的表面上形成緩坡。上述結構的限制突起 61設置在每一對形成第二滑軌8的軌道元件上。
互鎖機構62包括板形連接板63,其設置在第一上基座42的上表 面上;互鎖線纜64,其一端與互鎖板63連接于相對于第一上基座42 的轉動中心點0沿互鎖板63縱向對稱的位置處; 一對第一連桿65,其 以可轉動的方式于每個第二滑軌8附近的位置處支撐在下基座41的下 表面上,并且所述每個互鎖線纜64的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第一連桿65; 以及一對第二連桿66,其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在相應基座12的內壁面 上。
每個第一連桿65由基本上形成L形的板材制成,并且在每個第一 連桿65的彎折部處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在下基座41的下表面上,使得 其一端朝向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的內側、而其另一端朝向座椅轉動保 持機構40的外側。因而,每個第一連桿65形成為可在車輛的水平方向 中轉動。此外,每個互鎖線纜64連接于每個第一連桿65的朝向座椅轉 動保持機構40內側的內端部處。更具體地,與一個布置在外側位置的
22第一連桿65 (圖11中布置于左側第一連桿65)連接的互鎖線纜64的 另一端在位于第一上基座42轉動中心點O的沿車輛前后方向的后方的 位置處與互鎖板63連接。此外,與另一個布置在內側位置的第一連桿 65(圖11中布置于右側第一連桿65)連接的互鎖線纜64的另一端在轉 動中心點0的沿車輛前后方向的前方與互鎖板63連接。因而,當第一 上基座42沿圖11中的逆時針方向轉動時,互鎖線纜46被連接板63拉 動。所以,每個第一連桿65都轉動,使得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的外端 沿車輛的前后方向向前移動。
同樣如圖11B所示,每個第二連桿66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在每個 基座12的內壁面上,從而定位在每個第二滑軌8的上方。每個第二連 桿66由基本上形成L形的板材制成,且其彎折部支撐在每個基座12 上。此外,每個第二連桿66的上端66a從每個基座12向上突出并且與 每個第一連桿65接觸。每個第二連桿66的下端66b位于每個第二滑軌 8的下表面之上。此外,每個第二連桿66的支撐部設置有例如螺旋彈簧 等的偏壓構件67,使得每個第二連桿66始終沿圖IIB的順時針方向偏 壓。此外,第二連桿66布置為當第二后座5b于第二后座5b可能會 與形成為向車廂2突出的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后移動時,第二連 桿66在第二后座5b與后輪軍la接觸位置之前的一個前方位置處與各 限制突起61接觸。另外,至少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之一與相應的 后輪軍la接觸的狀態(tài)表示這樣的狀態(tài)例如如圖12A所示的第一后座 5a朝前的狀態(tài)或例如如圖13A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朝向車 廂2內側以稍微互相面對的狀態(tài)。換言之,至少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 5b之一與相應的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表示這樣的狀態(tài)例如第二后座 5b沿移動線L2——所述移動線L2引導第二座椅5b與后輪罩la接觸 ——前進,而不是沿移動線Ll——所述移動線Ll不引導第二后座5b 與后輪軍la接觸一一前進。
當第二后座5b在第二后座5b可能與后輪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一 步沿車輛前后方向向后移動時,每個第二連桿37的下端66b在第二后 座5b與后輪罩la接觸之前與每個限制突起31接觸。所以,第二后座 5b沿車輛前后方向移動的量受到限制。
另外,當第二后座5b如圖12A所示向車輛1的外側轉動以與滑軌8延伸的方向平行時,圖10所示的操作桿49的鎖釘49a與設置在下基 座41上的第二鎖定孔50b接合,使得第二后座5b被固定在第二后座 5b即使在進一步向后移動時也不與后輪軍la接觸的位置處。換言之, 笫二后座5b固定于一轉動角處,使得第二后座5b在進一步向后移動時 沿移動線L1前進。隨著第二后座5b的轉動,連接板63沿圖11A中的 逆時針方向轉動,這進一步拉動互鎖線纜64。所以,每個第一連桿65 轉動,使得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的外端沿車輛的前后方向向前移動。 因而,通過第一連桿65外端的操作,每個連桿66沿圖IIB的逆時針方 向轉動,然后每個第二連桿66的上端66b向上移動。所以,第二連桿 66與各限制突起61脫離。換言之,當第二后座5b轉動至第二后座5b 不與后輪軍la接觸的位置時,隨著第二后座5b的避讓移動,消除了對 第二后座5b向后移動的限制。因而,如圖12B所示,后座5b(5a)變 得可進一步朝車輛后側移動。另外,如圖12B所示,第三排座椅6a容 置于車廂地板3的下方。當第三排座椅容置于車廂地板3的下方時,第 二排座椅變得可移動至車廂2內最靠后的位置。
當第二排座椅5移動到最靠后的位置時,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 互相背對,即如圖12B中的虛線所示稍微朝向車輛的外側。因而,盡管 縮短了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之間的距離,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后座 5a和5b上的乘員的腿基本不會互相接觸。此外,形成了有效地利用第 一排座椅4和第二排座椅5之間的空間的個人空間。此外,如圖12B中 的實線所示,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可轉動以朝向前方。
另一方面,如圖13A所示,當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第二排座 椅5處于車輛前后方向的前方位置的情形下向車廂2內側轉動時,圖10 所示的操作桿49的鎖釘49a與設置在下基座41上的第三鎖定孔50c接 合。因此,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構造成定位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 和5b稍微互相面對的位置上。因而,可加強和促進分別坐在第一和第 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之間的交流。另外,當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 5b移動到前方位置處,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互相隔開。所以,防 止了坐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的腿互相接觸,并且進一步 充分保證了通向第三排座椅6的通路。
在另一方面,如圖13B所示,當定位在前方位置的第二后座5b向設置在車輛一側的入口 lb轉動時,操作桿49的鎖釘49a與設置在下基 座41上的第四鎖定孔50d接合。因而,乘客可容易地坐上/離開第二后 座5b,并且進一步提高了所述座椅系統(tǒng)的實用性。另外,第一后座5a以與第二后座5b相同的方式操作。因而,第一 后座5a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根據第二實施方式,可實現(xiàn)以下效果和益處。每個形成滑軌結構的滑軌7和8布置在車廂地板3上,使得第一和 第二滑軌7和8朝車輛的前部分開,并且使得第一和第二滑軌7和8朝 車輛的后部相互靠攏。因此,第一和第二后座5a在位于前方位置時和 5b被分開,而在位于后方位置時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互相靠攏。 因而,當后座5a和5b向后移動時,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基本不會 與相應的形成在車廂地板3上、從而向車廂2突出的后輪軍la接觸。 此外,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由轉動保持機構40以可轉動的方 式支撐,并且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保持在以下狀態(tài)中每個后 座5a和5b朝向與每個第一和第二滑軌7和8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 換言之,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保持在每個后座5a和5b的朝向 與其移動方向相同的狀態(tài)。因此,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外邊 緣沿移動方向前進,使得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外邊緣基本不 會與后輪罩la接觸。因而,當第二排座椅5位于前方位置時,充分保 證了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之間的間隙,并且充分保證了其沿車輛前 后方向移動的量。所以,所述具有簡單結構的座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各種具有 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可保持在后座5a和5b朝向車廂2內側 的位置上,這允許了分別坐于其上的乘員更易于互相面對。所以,可促 進和加強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之間的交流。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轉動并保持在每個后座5a和5b朝 向入口lb的位置上。因而,乘客可容易地坐上/離開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每個后座5a和5b與相應的后輪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向后移動時,每個后座5a和5b的向后移 動在每個后座5a和5b與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之前就由移動限制機構 60限制。因而,能夠可靠地防止和避免因為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 5b與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所造成的破壞。此外,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轉動、從而處于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不與相應的后 輪軍la接觸的位置時,響應于每個后座5a和5b的轉動操作,消除了 由移動限制機構60造成的對向后移動的限制。因而,充分保證了每個 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移動量,并且進一步可靠地防止了每個后座 5a和5b與每個相應的后輪罩la接觸。隨著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避讓移動,第一連桿65和第 二連桿66操作。當每個后座5a和5b處于每個后座5a和5b與相應的 后輪軍la接觸的狀態(tài)時,第二連桿66分別與限制突起31接合。另一 方面,當每個后座5a和5b處于每個后座5a和5b不與每個后輪革la 接觸的狀態(tài)時,第二連桿66分別與限制突起31脫離。因而,通過對每 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應用機械移動限制機構60,可靠地限制和 允i午每個后座5a和5b的向后移動??蓪εc該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進行以下變動和修改。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可具有第一和第二滑 軌7和8,其和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的滑軌7和 8 —樣布置為相對于車輛的前后方向傾斜地延伸。不需要如圖10所示地在下基座41的第一鎖定孔50a、第二鎖定 孔50b、第三鎖定孔50c和第四鎖定孔50d的位置處"&置與第二實施方 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的鎖定孔50,相反地,鎖定孔50可設置 在下基座41的其他位置處,例如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 的鎖釘49a與鎖定孔在后座5a和5b互相面對的位置處相接合的位置。不需要設置與第一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的移動限 制機構30和與第二實施方式相關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的移動限制機 構60。形成第二排座椅5的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不需要構成為通過 如第一實施方式所述的擺動機構20或如第二實施方式所述的座椅轉動 保持機構40來避免與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例如,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可構成為通過JP2003118443A披露、且可在車輛橫向移動 的橫向移動機構來避免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例如,當對所述用于車 輛的座椅系統(tǒng)采所述用橫向移動機構時,采用移動限制機構30,并且響 應于每個后座5a和5b的橫向移動來移動互鎖機構32,從而使得移動 限制機構30與限制突起31脫離。因此,第 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可分別沿以轉動中心點Oa和Ob 為中心的圃弧擺動。因而,通過后座5a和5b沿使得后座5a和5b互相 靠攏的方向擺動——即通過朝車廂2內側擺動后座5a和5b,第一和第 二后座5a和5b基本不會與形成在車廂地板3上而朝車廂2突出的相應 的后輪罩la接觸。所以,充分保證了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沿車輛 前后方向移動的量。此外,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和8不需要布置在車廂 地板3上以相對于車輛的前后方向傾斜地延伸。所以,當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定位在前方位置時充分保證了它們之間的間隙,并且當定位 在后方位置時后座5a和5b基本不會互相接觸。此外,當每個第一和第 二后座5a和5b沿4吏得后座5a和5b互相面對的方向擺動時,分別坐在 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可容易地互相交流。從而,所述具有簡單結構的 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才艮據第一實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轉動中心點Oa 和Ob分別設定在前方位置上??蛇x的是,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 轉動中心點Oc和Od分別i殳定在車輛前后方向的后方位置上。因此,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每個轉動中心點Oa和 Ob設定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沿車輛前后方向的前方 時,由于定位在后方位置時每個后座5a和5b稍微朝向車輛的外側,所 以充分保證了當后座5a和5b定位在后方位置時用于乘員的個人空間。 所以,可提高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的舒適度。另 一方面,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每個轉動中心點Oc和Od 設定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沿車輛前后方向的后方時, 由于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稍微朝向車廂2的內側,所以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可促進和加強分別坐在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之間的交 流。所以,可進一步提高所述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的實用性。根據第一實施方式,擺動機構20包括下擺軌21對,其固定在 前后移動機構10上并形成以每個轉動中心點Oa和Ob (Oc, Od)為 中心的同心圓弧的一部分;上擺軌23對,其固定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 椅5a和5b的底部并沿所述下擺軌21對以可擺動的方式支撐每個第一 和第二后座5a和5b;以及多個連接部22a和22b,其支撐于所述下擺 軌21對和上擺軌23對之間。因此,由于每個后座5a和5b由所述下擺軌21對、第一上擺軌 23a和第二上擺軌23b對支撐,所以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可穩(wěn) 定地擺動。因此,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和8布置在車廂地板3上,從而朝車 輛的前部互相分開、并朝車輛的后部互相靠攏。因而,當定位在前方位 置時,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互相分開,并且當定位在后方位置時后 座5a和5b互相靠攏。因此,當后座5a和5b向后移動時,第一和第二 后座5a和5b基本不會與向車廂2突出的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此外, 每個第 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由轉動保持機構40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 并且每個后座5a和5b保持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每個后座5a和5b的朝向 與相應的滑軌的延伸方向相同。即,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保持 為朝向與其移動方向相同的方向。因此,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 的外邊緣沿其滑動方向移動,使得當每個后座5a和5b向后移動時,其 外邊緣基本不會與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從而,充分保證了當第一和 第二后座5a和5b定位在前方位置時兩者之間的間隙,并且充分保證了 每個后座5a和5b沿車輛前后方向移動的量。因而,所述具有簡單結構 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根據第二實施方式,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將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 5a和5b保持在這樣的位置中其中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朝向 車廂2的內側。因此,通過后座5a和5b保持為朝車廂2傾斜,使得分別坐在第 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容易地互相面對。因而,所述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促進和加強了分別坐在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的乘員之 間的交流。根據第二實施方式,座椅轉動保持機構40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 5a和5b移動至與車輛入口相對應的位置時將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 和5b保持為至少朝向車輛入口。因此,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轉動并保持在每個后座5a 和5b朝向車輛入口的位置處。因而,乘客可容易地坐上/離開每個第一 和第二后座5a和5b。根據第一和第二實施方式,所述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包括移動限 制機構30 ( 60 ),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后移動時,所述移動限制 機構30 (60)限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與每個朝車廂2突出的后輪罩la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 向后移動,其中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移動至每個第一和第二 后座5a和5b不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時,所述移動限制機構30 (60)隨著避讓移動取消了對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向后移動 的限制。因此,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每個后座5a和5b與相 應的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向后移動時,在每個后座5a和5b 與相應的后輪罩la接觸之前,通過移動限制機構30 (60)限制每個后 座5a和5b的向后移動。因此,可靠地防止了由于與相應的后輪革la 接觸所導致的對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造成的破壞。此外,當每 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移動以避免與相應的后輪革la接觸時,響 應于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避讓移動,消除了移動限制機構 30 (60)對每個后座5a和5b向后移動的限制。因而,充分保證了每個 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移動的量,并且進一步可實現(xiàn)各種具有高實用 性的座椅布置。根據第一和第二實施方式,移動限制機構30 (60)包括限制突 起31(61),其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滑軌7和8上;互鎖機構32(62), 其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以通過互鎖機構與限制突起31 ( 61)接合來限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向后移動,并且 隨著避讓移動而使互鎖機構與限制突起31( 61 )脫離,互鎖機構32( 62 ) 包括隨著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避讓移動而在水平方向中轉動 的第一連桿34和35 ( 65 )、隨著第一連桿34和35 ( 65 )的水平轉動而 在豎直方向中轉動的第二連桿37 (66),其中通過第二連桿37 (66)的 端部與限制突起31 (61)接合/脫離來對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前 后移動進行限制/取消限制。因此,第一連桿34和35 (65)以及第二連桿37 (66)構成為與 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避讓移動相聯(lián)。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處于每個后座5a和5b與相應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時,第二 連桿37 (66)與相應的限制突起31 (61)接合。另一方面,當每個第 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處于每個后座5a和5b不與相應后輪罩la接合 的狀態(tài)時,第二連桿37 (66)不與相應的限制突起31 (61)接合。因 而,通過采用機械移動限制結構30 (60),可靠地限制/允許每個第一和 第二后座5a和5b的向后移動。因此,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每個后座5a和5b與相 應的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向后移動時,在每個后座5a和5b 與相應的后輪軍la接觸之前通過移動限制機構30 ( 60 )限制每個后座 5a和5b的向后移動。因此,可靠地防止了由于與相應的后輪罩la接 觸所導致的對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破壞。此外,當每個第一 和第二后座5a和5b移動以避免與相應的后輪罩la接觸時,響應于每 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避讓移動而消除了移動限制機構30 ( 60 ) 對后座5a和5b向后移動的限制。因而,充分保證了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移動的量,并且進一步實現(xiàn)了各種具有高實用性的座椅布置。 此外,可靠地防止了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與相應的后輪軍la 接觸。根據第一和第二實施方式,移動限制機構30 (60)包括限制突 起31(61),其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滑軌7和8上;互鎖機構32(62), 其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上,以通過互鎖機構與限制突起 31 ( 61)接合來限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與每個后輪軍la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向后移動,并且 隨著避讓移動而使互鎖機構與限制突起31 ( 61)脫離,互鎖機構32( 62 ) 包括隨著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避讓移動在水平方向中轉動的 第 一連桿34和35 ( 65 )、隨著第 一連桿34和35 ( 65 )的水平轉動在豎 直方向中轉動的第二連桿37 (66),其中通過第二連桿37 (66)的端部 與相應限制突起31 (61)的接合/脫離來對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 前后移動進行限制/取消限制。因此,第一連桿34和35 (65)以及第二連桿37 (66)構成為與每 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避讓移動相聯(lián)。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 和5b處于每個后座5a和5b與相應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時,第二連桿37 (66)與相應的限制突起31 (61) M。另一方面,當每個第一和第二后 座5a和5b處于每個后座5a和5b不與相應后輪軍la掩^的狀態(tài)時,第 二連桿37 (66)不與相應的限制突起31 (61)掩^。因而,通過采用M 移動限制結構30 ( 60 ),可靠地限制/允許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和5b的 向后移動。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對滑軌(7)和第二對滑軌(8),其適于布置在所述車輛(1)的車廂地板(3)上以沿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座椅(5a)和第二座椅(5b),其沿車輛寬度方向相互并排布置;前后移動機構(10),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的下方并支撐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 8)處,使得每個所述 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能夠沿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 8) 在所述的車輛前后方向上移動;以及擺動機構(20),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與 所述前后移動機構(10)之間,并以能夠繞預設的轉動中心點(Oa、 Ob)至少沿使得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朝所述第一和第 二座椅(5a、 5b)中的另一個靠攏的方向擺動的方式支撐每個所述第一 和第二座椅(5a、 5b)。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每個所述第一 對滑軌(7)和第二對滑軌(8)布置為與所述車輛寬度方向正交。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每個所述第一 對滑軌(7)和第二對滑軌(8)布置為與所述車輛寬度方向斜交。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每個所述第一 和第二座椅(5a、 6a)的轉動中心點(Oa、 Ob/Oc、 Od) i殳定在所述 車輛前后方向的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
5. 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所述擺動機 構(20)包括多個第一擺軌(21),其固定在所述前后移動機構(10) 上并形成以所述轉動中心點(Oa、 Ob/Oc、 Od)為中心的同心圓弧的 一部分;多個第二擺軌(23),其固定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的底部并以可擺動的方式沿所述多個第一擺軌(21)支撐每個所述 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以及多個連接部(22a、 22b),其支撐在所 述多個第一擺軌(21)和所述多個第二擺軌(23)之間。
6. —種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滑軌結構(7)和第二滑軌結構(8),其適于布置在所述車輛的車廂地板上,使得所述第一和笫二滑軌結構(7、 8)沿所述車輛的前 后方向的前端沿車輛寬度方向向外擴展、且其后端匯聚于沿所述車輛前 后方向的車輛中心線;第一座椅(5a)和第二座椅(5b),其沿車輛寬度方向相互并排布置;前后移動機構(IO),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的下方并支撐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滑軌結構(7、 8)處,使得每個所 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能夠沿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滑軌結構(7、 8)移動;以及轉動保持機構(40),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與所述前后移動機構(10)之間,所述旋轉保持機構(40)以可旋轉的 方式支撐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并且將每個所述第一和 第二座椅(5a、 5b)保持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的朝向與每 個所述第一和第二軌道結構(7、 8)的延伸方向相同的位置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所述座椅轉動 保持機構(40)將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保持在每個第一 和第二座椅(5a、 5b)朝向車廂內側的位置上。
8.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所述座椅轉 動保持機構(40)保持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使得在每 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移動至與車輛入口相對應的位置時每 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至少朝向所述車輛入口。
9. 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進一步包括移動 限制機構(30、 60),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在每個座 椅(5a、 5b)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后移動時,所述移動 限制機構(30、 60)限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在每個第 一和第二座椅(5a、 5b)與每個朝車廂突出的后輪罩(la)接觸的位置 之前的位置向后移動,其中,當所述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移 動至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不與每個后輪軍(la)接觸的狀態(tài) 時,隨著避讓移動,所述移動限制機構取消對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向后移動的限制。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所述移動限制 機構(30/60)包括限制突起(31/61),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 滑軌(7、 8)上;互鎖機構(32/62),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 椅(5a、 5b)處,用于通過所述互鎖機構與所述限制突起(31/61)的 接合來限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后座(5a、 5b )與每個所述后輪軍(la )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向后移動、 并隨著所述避讓移動與所述限制突起(31、 61)脫離,所述互鎖機構(32/62)包括隨著所述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的避讓移動 在水平方向中轉動的第一連桿(34、 35/65)、隨著所述第一連桿(34、 35/65)的水平轉動而沿豎直方向轉動的第二連桿(37/66),其中通過所 述第二連桿(37/66)的端部與所述限制突起(31/61)接合/脫離來對第 一和第二座椅(5a、 5b)的前后移動進行限制/取消限制。
11. 一種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對滑軌(7)和第二對滑軌(8),其適于布置在所述車輛(1)的車廂地板(3)上以沿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座椅(5a)和第二座椅(5b),其沿車輛寬度方向相互并排布置;前后移動機構(IO),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的下方并支撐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 8)處,使得每個所述 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能夠沿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 8)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動;防接觸機構(20/40 ),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 與所述前后移動機構(IO)之間,并以可移動的方式沿使所述每個第一 和第二座椅(5a、 5b )互相靠攏的方向支撐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使得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向后移動時每個第一 和第二座椅(5a、 5b)不與每個朝車廂突出的后輪軍(la)接觸;以及移動限制機構(30/60),其用于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的狀態(tài) 下向后移動時限制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在每個第一和第 二座椅(5a、 5b)與每個后輪罩(la)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向后移 動,其中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移動至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不與每個后輪軍(la)接觸的狀態(tài)時,所述移動限制機 構(30/60 )隨著避讓移動取消對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向后 移動的限制。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系統(tǒng),其中所述移動限制機構(30/60 ) 包括限制突起(31/61),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滑軌(7、 8) 上;互鎖機構(32/62),其設置在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 處,以通過所述互鎖機構與限制突起(31/61)接合來限制每個第一和 第二座椅(5a、 5b)在每個第一和笫二座椅(5a、 5b )與每個后輪軍(la ) 接觸的位置之前的位置處向后移動,并且隨著避讓移動與所述限制突起 (31/61)脫離,所述互鎖機構(32/62)包括隨著每個所述第一和第二 座椅(5a、 5b)的避讓移動而在水平方向中轉動的第一連桿(34、 35/65 )、 隨著所述第一連桿(34、 35/65)的水平轉動而在豎直方向中轉動的第 二連桿(37/66),其中通過所述第二連桿(37/66)的端部與所述限制突 起(31/61)接合/脫離來對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5a、 5b)的前后移動 進行限制/取消限制。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車輛的座椅系統(tǒng),包括第一對滑軌(7)和第二對滑軌(8),其布置在車廂地板(3)上以沿車輛的前后方向延伸;彼此并排布置的第一座椅(5a)和第二座椅(5b);前后移動機構(10),其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5b)的下方并支撐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8)處,使得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5b)能夠沿每個第一和第二對滑軌(7、8)移動;以及擺動機構(20),其設置在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5b)與前后移動機構(10)之間,并以可至少沿使得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5b)朝第一和第二座椅(5a、5b)中的另一個靠攏的方向擺動的方式支撐每個第一和第二座椅(5a、5b)。
文檔編號B60N2/06GK101311027SQ20081009817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25日
發(fā)明者伊東定夫, 山田幸史 申請人:愛信精機株式會社